尧庙位于临汾市区,为纪念尧帝而建。尧庙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山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8年被评为最具影响力景区。《水经注》《山西通志》《平阳府志》《临汾县志》和碑刻记载,始建于西晋元康年间,距今已1700多年历史。唐显庆三年,尧庙从汾河西搬迁现址已有1300余年。
尧庙宫坐北朝南,为明清建筑风格。尧宫门匾书“尧庙”,为2002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时题写。东西两侧分别是虞舜门和大禹门,明清以来尧舜禹异室同堂,尧庙又称“三圣庙”。
走进尧庙,庙宇正中有一条中轴线,由龙凤图案组成,全长260米,龙凤都是尧时期吉祥图腾。
抬头即是仪门。古时拜谒和祭祀帝尧的帝王君臣及平民百姓,凡到此处,必须“整冠弹尘,端庄仪表”,恭恭敬敬的严肃前行,以示对尧帝尊敬。正面额匾书写“文明始祖”,因尧舜禹缔造了华夏文明。背面“光被四表”康熙帝为尧殿题写,尧之功德如日月照耀四方。
通过仪门后,就可以看到壮丽的五凤楼。它始建于唐乾封年间(666年),历代都有修缮,现存为明清建筑,为重檐歇山式。“五凤楼”亦称“光天阁”,意为帝尧之功德,光天下之明,兆万民之福。尧与四位大臣誉为“五凤”,在尧与四位贤臣议事的地方筑楼纪念,遂有“五凤楼”之始。唐以后筑城建殿设“五凤楼”,象征君臣团结,海宴河清,国泰民安,天下大治。
庙宇中最主要建筑,名曰广运殿,又称“尧殿”。取“广以配天、运以载地”之意,代表尧帝功德天高地厚。“民无能名”出自孔子《论语·泰伯篇》。殿内正中是尧帝,20岁平定天下,缔造中国,在位90年,寿高118岁。两侧供奉尧帝的四位大臣,皋陶主管刑律,伯夷主管山岳,后稷主管五谷,羲和主管天文。
殿前正中央有一“蟠龙图雕”,叫“龙盘”,是根据1978年陶寺遗址出土的礼器“彩绘陶盘”上的蟠龙畋象放大制作的,此龙盘是中国最早记载的龙的图案,被称为“天下第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