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早7:54,西安站K998次列车去黄陵南。
车窗外的陕北黄土高坡。
10:45,到达黄陵南站。出了站,站外停了一辆黄陵3路公交。3路公交是往返于黄陵县中心广场和黄陵南站之间的公交。
许多县城的公交你要么不坐,要么你一定要知道时间再坐。否则的话你一定要等到天长地久,除非你的运气很好。
黄陵3路开行的时间表基本是由黄陵南站列车时刻表决定的。也就是说,配合每趟到达的列车,只要有车到,3路车就开行一班,如无列车到达,3路车是没有的。
在3路车上看见了这张表,说是黄陵南站营业时间,倒不如说是3路车发车时间更为贴切
注意,最后一栏的公交车时间是3路车在县城中心的中心广场发车时间。如果你从县城到黄陵南站,记这张时刻表,可以免去你等车之苦。如果你从黄陵南站到县城,这张表用处不大,因为你下车后这辆车早就在站外等你了,等到最后一个乘客走出火车站出站口后,这辆车就差不多开了。
在行进的公交车上拍的这张照片,不太清楚,凑乎看吧。
出行前在网上查到的攻略说,到黄帝陵需从黄陵南站乘3路公交到中心广场,然后步行约300米到达黄花口公交站转乘1路公交可到黄帝陵,实际上并不需要,3路车就经过黄帝陵,在黄帝陵下车就可以了。
黄陵南站到黄帝陵十几公里,公交票价5元,从城市公交的角度有点贵,但据驾驶员说实际上这条线路乘客很少,属于亏损运营。的确,对于自由出行的游客,能有这种方便的公交就很好了。
到达黄帝陵,售票处距下车点也就二、三十米吧,问了一下,65岁以上凭身份证直接进入,不要换票。游客中心免费寄存了行李,向景区出发。
黄帝陵所在的桥山,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约一公里处,是子午岭向东延伸的部分。子午岭南北而行,北为“子”;,南为“午”,故称“子午岭”。桥山总面积566.7公顷,山体浑厚,气势雄伟,沮水三面环流 。山上林木茂密,古柏覆盖面积为89.1公顷,计有古柏81600多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万多株,是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
这个不高的山看样就是桥山了。
黄帝陵景区主要由轩辕庙和黄帝陵两大部分组成。
轩辕庙在桥山山麓,而黄帝陵则在桥山之巅。
两大部分由公路相连,既可以乘景交车、也可以步行来往。
黄帝陵也是1961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有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是值得你千里迢迢去看的,他们全是重点中的重点,国宝中的翘楚。
先去轩辕庙
轩辕庙,也称黄帝庙,坐北朝南,最早建于汉代,占地约9.33公顷。
轩辕庙庙址设在桥山之 麓。唐代正式将祭祀活动列为国祭,并开始重修扩建黄 帝陵庙。
“黄帝手植柏”,距今已有5000余年,相传此树为轩辕黄帝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又称”轩辕柏”。
两边的碑廊陈列着历代皇帝御祭黄帝陵的石碑
孙中山祭黄帝陵石碑
蒋中正祭黄帝陵石碑
毛泽东祭黄帝陵石碑
邓小平题“炎黄子孙”
清明过去一个半多月,辛丑年清明公祭轩辕皇帝典礼的条幅仍保存着供游客参观
看起来清明节公祭的场面不小
轩辕殿内中央偏北处,竖一高大花岗岩石碑--轩辕黄帝像石碑。
石碑正面刻轩辕黄帝像,此像与人文初祖殿的黄帝像一样,高3.9米,宽2.6米,采用”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的汉代画像石雕刻技法加工而成,由16块青灰花岗岩巨型料石构成甲骨文的”祖”字形,呈现出严谨朴素、重拙写实的古汉风韵。
不懂风水,但此地一定很风水。
碑廊里最不缺的就是皇帝的圣旨。
康熙皇帝祭黄帝陵刻碑
离开轩辕庙,向桥山顶上的黄帝陵出发。轩辕庙和黄帝陵之间有景交车来往,费用20元。但到不了山顶,下车后需走很多台阶才能到达。我直接步行过去,一是一般的景点景交车除非路途很远不坐得不偿失才去乘坐,二是今天的时间很充足,慢慢走走没必要赶时间。
景交车的距离不到两公里,上山去用了大约十五分钟,下去快点用了十分钟左右,走的不快也不慢。
黄帝陵还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从景交车下车地点开始,就是这种石头台阶,两边均是这种古老的侧柏。
据说,黄帝陵古柏群,是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 ,共8万余株,千年以上3万余株 。
从文武百官在此下马这块石碑开始,路分为两条,右边一条是武官路,左边另一条是文官路。
有此一说,从文官路上,从武官路下,寓意为文武双全。
黄帝陵古时称为桥陵,故称为桥陵圣境
汉武仙台是“黄陵八景”之一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北巡朔方,威震匈奴。在返回长安途中,路过桥山黄帝陵时,他决定在此停留祭拜轩辕黄帝。
当天晚上十八万大军的将士,每人一袍土就堆起了一个祭台。第二天汉武帝就在祭台上来祭祀轩辕黄帝,这也是历史上记载的第一次古代帝王来到黄帝陵墓来祭祀轩辕黄帝。”
汉武仙台高13米,置身其上,可眺四周景色,迎八面来风,一览黄帝陵景色。
中华姓氏祠堂,楹联:千枝归一本 万派总同源
黄帝陵祭亭。
黄帝陵冢,位于桥山山顶正中,传说轩辕黄帝在此升天,升天时人们从他身上拽下衣帽、靴子、宝剑等埋葬在此并修成陵墓。
龙角柏,共两株,对称各一株,因形如龙角得名
位于桥上之巅的祈福台,历代人们在此登台祈福
另一侧的龙角柏
开始下去。上来时走的武道,下去应该走文道了。倒不是为了文武双全。像我等文不能提笔,武不能拿刀之人,纵是你一年走365次的文武道,也不会文武双全的。
只是遵循一个习惯,如果有两条路,上下山在可能的情况下,必定要走不同的路。
下午两点多,回到游客中心,取了行李,下一步准备离开黄陵去甘泉县。
原来打算乘下午6点多的D5806次动车去甘泉,后来听说黄陵汽车站距黄帝陵几百米远,何不去汽车站看看是否有黄陵到甘泉的汽车。
问了游客中心的工作人员和附近的摊贩,原来说黄陵汽车站在黄帝陵附近是老黄历了。汽车站已经搬走,不在这里了。门口附近有通往黄陵新汽车站的1路公交车,乘车去就可以了。
出游客中心右行30米就是停车场出口。
停车场出口右行几十米不过马路,就是1路车的候车点
根据经验,县城的公交要等很长时间,但这是1路,时间间隔不会太长吧?
结果等了半个小时,没车过来。刚想打车过去,又想打车过去也不能确定黄陵汽车站一定有发往甘泉的班车,不如搜个黄陵汽车站的 电话打过去问问。
电话打过去,回答没有直接发往甘泉的汽车,但有黄陵到延安的汽车从甘泉路过,可在高速出口下车后再去县城。问其高速路口距县城有多远,对方也没有明确的回答。
看看时间已快3点,决定不折腾了,就坐6点多的动车去甘泉吧。
时间还早,查了查百度导航,距黄陵中心广场公交站2公里多,走过去吧,除了能消磨点时间,还能浏览一下这个陕北小城的街景,何乐而不为。
17:10,黄陵中心广场公交站开往黄陵南站的3路公交准时发车。18:14,黄陵南站乘D5806次动车去甘泉,18:57到达甘泉北。
为了第二天一早出发去雨岔大峡谷,决定住在甘泉汽车站附近。甘泉汽车站离甘泉北站1公里多,下车后一路走过去,在距汽车站几十米的地方找到旅馆。入住,外出吃饭,返回旅店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