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二零一六年晚春初夏时的福建行非常精彩,秀美的武夷山、奇特的南靖土楼群以及福州、厦门的特色经典至今历历在目。
此次东南沿海自由行启动的很仓促,最早首选的是霞浦和嵛山岛,攻略准备时发现摄影天堂霞浦过于依赖气象条件,而且那里海边都是泥滩,几个摄影点乱七八糟的太折腾;至于近几年的网红嵛山岛,观看诸多旅游视频发现更是性价比不高,明显的言过其实了。通过视频游记的比较权衡,最终选择了平潭岛和太姥山。
D1: 天津滨海~~福州长乐
CA8179 7:20——9:55
长乐机场~~平潭闽运新汽车站
专线大巴 10:15——11:50 ¥53
公交18路~~~森林公园站
住宿选择在龙王头海滨度假区附近的龙凤东路森林公园东南侧,这里是平潭县城的新城区,交通便捷酒店林立,点评列前几位的特色餐饮(“海坛特色小吃”、“毛氏海鲜粥”等)也都聚集在此。
近年来国家花巨资打造平潭综合实验区国际旅游岛,翻看历年来的平潭游记即可感知岛上各方面进步之巨大。但毕竟这里的几个主要景区比较分散,行前攻略已经准备了公交线路、滴滴还有平潭独具的特色“约巴”,三者混用。尽快熟悉使用“闽运易行”公众号、“掌上公交”APP、公交18路/25路/平潭旅游一号线/双层环岛旅游巴士……,另外这里的滴滴使用时好像只有快车才有接单。
平潭旅游一号线~~~终点站 68海里景区
猴研岛是平潭最东端的几个岩石小半岛之一,岛上立着一块写有“祖国大陆—台湾岛最近距离68海里”字样的石碑,与台湾新竹南寮渔港相距68海里。
这里怪石嶙峋,布满了红色的大石阵。景区旅游设施的建设已经基本成型,塑胶步行道、游客服务中心等都是新建的,估计若不是受疫情影响,应该已正式印门票收费了。
就这样坐在礁石上,看着大海发呆,任凭海风呼啸,宁静的渔村太适合放空自我了!
猴研岛这里因为常年受到大风侵蚀,岛边的石滩风景蔚为壮观,巨石形状怪异,多为浅黄色,并且草木稀少,是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的典型代表。
不是节假日和旅游旺季,几个景框旁排队留影的游客还不算多,据说五一长假时这里拍照得排队至少半个小时。
周边还有两个岩石半岛,可能是军事基地,没有对游客开放。
景区游览前后约一小时。离开猴研岛时我们没有走来时的那条塑胶路,右拐逛了一下旁边的东澳村。几分钟后稀里糊涂出村,刚踏上新铺的柏油公路,就遇上一辆公交空车,随手一拦发现竟然又赶上了坛南湾旅游集散中心方向的平潭旅游一号线。一路上半个多小时,居然只有这俩乘客,闲得司机加了一次油、又冲洗了一次车。
坛南湾位于平潭岛东南,依托优质沙滩、岬角及沙地旅游资源,布局发展度假酒店、国际养生村、沙滩俱乐部、海洋主题公园、休闲度假乐园等等,成为了平潭最大的国际养生度假景区。
这里海岸绵延22公里,环境优美,林带护卫,丘陵环抱,湾内海域辽阔,岸线曲折,岛现礁隐,激浪千层,层次繁复,色彩丰富。
坛南湾东临大海,滩面平缓,细沙如银,有“坛南银滩”之称。 坛南湾尽头的潭角尾,岬角突出,景物不凡,象形奇岩遍布海滨沙岗。
湾内有远垱澳沙滩、田美澳沙滩、崎沙澳沙滩、观音澳沙滩、磹角底澳沙滩等13段。
远垱澳是坛南湾最美的一段沙滩,岸线长1.9多公里,北面有岬角相隔,南面就是岩石巍峨耸立的将军山。
这里海水清澈,十里平沙,风轻浪柔,波光晶莹,潮声如乐,既有夏威夷的烂漫,又有北戴河的瑰丽风采。
第一次发现这退潮后的细腻沙滩,竟然如同镜面似的光滑平坦。
这里应该是福建版的马尔代夫了,因开发的时间比较晚,所以保留了比较原始的自然景观。
坛南湾景区直接对外开放,跟龙凤头海滨浴场一样,24小时开放加完全免费,而且新建了许多配套的游玩休闲设施。
坛南湾因旅游集散中心的缘故,公共交通十分便捷,这里是几条公交线路的始发站,附近好像还有两条过路的公交线。
回市区时乘车路过了海坛古城景区,因攻略时觉得此处人工景点没啥意思,也就懒得再下车了。
D2: 上午,森林公园~~~东海仙境景区
应该说这条18路公交还是很方便的。
终点站停车场步行几十米就是游客中心,门票¥15,十分钟左右步行上坡,也可乘景区的电瓶车往返。
“东海仙境”景区位于平潭岛东部王爷山南麓海滨,由仙人井、仙人洞、仙人谷、仙人峰、仙人柱、仙人台、仙人泉、王爷嶂谷、金观音、牡蛎礁等景观组成。
仙人井是天然海蚀洞,形如巨井,呈圆筒状,井壁近于垂直,口径为50米,深度约43米,井底侧有两个洞口通往大海,涨潮时海浪汹涌撞入,井底白浪翻腾,声若洪钟,蔚为壮观。
仙人井旁有似山中间裂开之大峡谷,称作仙人谷。传说“仙人”用“利剑”把临海的小山劈成两半,露出一个面潮东海的门户。海水轰轰灌入,涨潮时,惊涛拍石。两边的崖壁一边临海,一边靠山,陡峭笔直。
仙人峰因东海仙境而得名,由几块拔地而起的岩石组成,从这个角度看,犹如一把利刃插向空中。
仙人峰面向广袤的东海,怪石嶙峋,惊涛拍岸,湛蓝的天空,波光粼粼的海水,偶有海鸥从蔚蓝的天空中飞过,风光旖旎。
碧海蓝天,帆影点点,波光粼粼,感谢今天难得的好天气!面对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深感平潭之旅不虚此行!
回到景区停车场时路过一辆公交中巴,司机主动打招呼说是平潭的“约巴”,送游客到此后正等订单。我们刚好想去北港村,正准备比较一下滴滴和约巴,运气蛮好,也省得我下单等车了,约巴司机替我们联系了调度总台,自己直接下单,这辆约巴又成了我俩的专车,二十分钟左右到达北港村,计费好像是¥15。
北港村是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乡土》等栏目和热门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好运旅行团》的拍摄地;福建电影《石头会唱歌》部分场景也在这里的石头厝取景拍摄。
北港村始建于明末清初,坐落平潭东北隅,背靠君山,面朝大海,山清水秀,这里拥有原生态的山、石、田、海等自然风光资源。
错落有致的黛青色石厝群,呈梯形次递,一层一层有序布列在山坡上,与碧海蓝天相映成趣,宛如一幅清隽素雅的水墨画卷。
沿着水泥路缓缓前行,古朴沧桑的石头厝分布在村道两侧,海边间或有几片种植着花生的农田。
近年来北港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脱胎换骨,光彩重生,已经蜕变成了蜚声海内外的网红“打卡地”。
这里也曾被《中国国家地理》专栏报导,远眺村景,俨然是一幅蓝色调的海洋民俗画。
午后,告别北港村,村口乘公交25路,沿着最美环岛路,去终点站长江澳。
位于平潭北部的长江澳风力田,不仅提供了最洁净的能源,也是摄影爱好者们眼里的绝佳景致。远远地望过去,一座座风车排列得错落有致,或高高耸立在沙滩上,或从树丛中伸出来,在空中尽情地舞动着,蓝天、白云、碧海、风车组成的画面有着童话般的意境
可惜我们来这里的时间不对,下午两三点钟正是太阳最毒的时候,辽阔的海滩上人迹寥寥,景色虽好但也过于单调了。
在海滩也就停留十几分钟,就回到公路边荫凉处,想去北部湾生态廊道景区,用约巴和滴滴反复尝试了多次都没结果,可能是因为那里过于偏远,司机觉得不划算吧。无奈只得放弃,原地乘25路公交回市区, 顺便去平潭县城里的老街区逛逛市井。
龙王头(也称龙凤头)海滨度假区就是龙凤东路与环岛东路口东侧那片广阔平坦的沙滩,北侧是海滨浴场,南侧是海滨公园,岸线长约2公里,宽度500米,海沙洁净细致,海水清澈澄碧,波光晶莹,潮声如乐,因传说中的龙公子和凤仙子的爱情故事而得名。
这里背靠青翠的森林,面临蔚蓝的大海,和风拂来,海水轻漾,是理想的度假避暑胜地。
从酒店步行到这里也就几分钟的路程,我们却是在平潭之行的第二天傍晚饭后遛弯才过来,颇有些后悔,这两天真是守着身边的美景却在四处奔波找美景。
黄昏的海滩,娴静优雅,又带有一丝惆怅。
海滨南侧的沙雕公园
D3清晨,按照手机气象上的日出时间提前几分钟,再次来到龙凤头海滩。
今天的气象预报是阴有中雨,即将离开平潭岛了,最后再碰碰运气!
这样的天气太阳也能露头!
也就一两分钟的时间,瞬息间就钻入了云层。
离开时颇有些恋恋不舍,反身留下了平潭的最后一张照片。
森林公园这里也有公交车去平潭高铁站,但为了方便还是试了一下滴滴,只有快车接了单,小雨中告别了远高于预期的平潭。
太姥山雄峙于东海之滨,山海相依、傲岸秀拔,素有“山海大观”、“海上仙都”之美誉。这里峰峦险峻、怪石嵯峨、岩洞幽致、云雾缭绕,以峰险、石奇、洞幽、雾幻四绝名闻遐迩。
太姥山之名源于古代尧帝的母亲,她来到此山,种兰于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山。西汉汉武帝登基时行封山大典,改太母山为太姥山,自此太姥山的名字沿用至今。传说东海诸仙常年聚会于此,故有海上仙都的美誉。
它北望浙江雁荡、西眺福建武夷,三者成鼎足之势。闽人称武夷、太姥为双绝,浙人视雁荡、太姥为昆仲。武夷山、太姥山、雁荡山构成了闽越三大名山。
太姥山岩石为粗粒花岗岩,属燕山晚期,地质史白垩纪的产物,距今约九千万至一亿年。是国内唯一的花岗岩丘陵地形上发育的峰林地貌。
这里奇峰怪石随处可见,每一处都有独特的形象特色,景区在每一处象形石下方都有一块木牌画上与此对应的象形形状,方便游客充分想象。
太姥山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雨量充沛,山中溪涧较多,山青水碧,植被丰茂。太姥山也因临海多雾,一年360天,雾季就达100多天。因此古人赞美太姥山:“云雾多变尽奇观”。
山有云雾便有灵气,太姥山石奇、洞幽、峰险,又时有轻云薄雾,这就使太姥群峰更富于神秘感,也增添了秀丽妩媚,使人如入仙境……
D3: 平潭~~福州南 G1634 8:03——8:38
福州南~~太姥山 D3142 9:42——11:00
停靠太姥山站的车次太少,又懒得去福鼎转汽车,只能如此了。这也是因为天气预报说太姥山近几天都将是中雨或大雨,只得压缩了平潭的日程,把太姥山日程提前了一天,而且也只能是下午半日游了。为保证这半日游的含金量,直接把当天的住宿订到了半山腰景区内的酒店。
太姥山高铁站有直达游客服务中心的中巴,每人¥5。中巴先经过太姥山(秦屿)镇客运站再到游客中心,共约二十分钟左右。
游客中心换门票交通车票(已提前在高德预购,不足¥130),大巴很快接近满座发车,约一刻钟后上山到达集散地~夫妻峰广场。拉着行李箱步行几十米,入住下图的新月宾馆,整理稍息后,正午十二点准时出发登山。
太姥山景区导览图貌似繁杂,对于登山线路,提前也做了一下攻略,只是因始终未能确定游一天还是两天而无心深究。当下为了躲暴雨而仅剩半天,且出发时已经开始小阵雨,也就只能依据天气的变化,结合路况、体能、进度而随机应变了。好在脑海里已经有了些重要景点的次序轮廓。
至于实际经历过的线路和某些具体景点的名称,我也是在做游记时才彻底搞清楚。当时主要是纠结于既想完成白云摩霄景区、乌龙岗景区,登上主峰走完大环线,又不甘心错过观海栈道和九鲤湖这两个一直心心念念的美景。
还有一个小纠结,就是如何取舍太姥山的几个特色地貌或洞穴,比如葫芦洞、一线天、通天洞等等。
最后随机应变实际完成的线路结果是:
夫妻峰广场→ 迎仙栈道→迎仙台→果然名山→蓝溪涧→一片瓦游览区→悬空铜殿→通天洞→七星洞→仙桥栈道→九鲤湖香山寺→五百罗汉堂→一片瓦→观海栈道→璇玑岭→国兴寺龙潭湖——夫妻峰广场。
共用五个半小时多点。
走进太姥山,就像是走进了艺术大师的雕塑馆,随处都是让人浮想联翩的石景,各具匠心,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山下景区广场遥望所见的“十八罗汉岩”、“夫妻峰”到了半山却又变幻出许多奇妙的景象:“仙人锯板”、“金猫扑鼠 ”、“玉兔听海”……峰岭层叠,怪石嵯峨,处处是景,步换景异。
“太姥之心” 这块天然的石头形似心脏,藤蔓缠绕,树根抱石,生生不息,故称太姥之心。
路过葫芦洞入口附近时因阵雨未停,且不愿在游程早期过多的耽搁而放弃。迎仙台到果然名山这段大路间小景点众多,只能跟着旅游团队随大流,这段路因游客密度较大而体验感不佳。
错过葫芦洞后,本能地不愿再放弃体验特殊地貌的机会,到达果然名山附近的道路分叉口时毫不犹豫地左转,跟随着一队旅游团人流拐进了类似一线天那样的特殊地貌单行线,写游记时才知道叫“蓝溪涧”。
蓝溪涧是一处玲珑别致的洞道,石壁上爬满了树根,盘根错节颇为壮观。洞中有泉水由岩壁渗出,伴着岩缝渗入的雨水,滴落形成水帘,脚下水洼处有碇步石阶,洞内空间狭小,有的地方需要腰压得很低,否则就会碰到头顶的石头,蜿蜒的山涧里黑咕隆咚,实在是很难拍照。而且有几处洞道非常狭窄,只容许一人贴壁侧行。走在我前面的是旅游团一老妪,就因驼背而险些被卡在石缝内。
蓝溪涧之后就是有名的一线天了,这是所有旅游团队的必游线路,游客排着长长的队伍拥挤入洞,洞内人声嘈杂。我们本想稍息等等,但看到后续游客陆续而至,只好选择了走另一线路通过望海亭去一片瓦。
望海亭所在的望海台是个开阔平台,西南方向可俯瞰群山遥望海滨,台上筑六角凉亭。这里四面是景,前有金鸡报晓、仙猿照镜、金龟爬壁等景观群;下方是一片瓦游览区,侧后方拔云峰千嶂挺秀,回望则是迎仙台的奇峰异石,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太姥圣殿
望海台右下方的一片瓦寺,为太姥娘娘得道升天的地方,是一处以幽取胜的佳境。寺院前面的太姥娘塔始建于唐朝,在1948年修葺,塔墓上“尧封太姥舍利塔“的碑题,系唐玄宗所赐。下海求妈祖,上山求太姥,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四方香客来此朝拜,祈求太姥娘娘的保佑。塔墓背后,于1999年新建的太姥娘娘殿,殿中供奉着汉白玉雕像的太姥娘娘坐像,常年经月,这里仙气萦绕,万物生机。据说不管是求子求财,求官求运,太姥娘娘都很灵应。
太姥娘娘殿往上,一座铜殿凌空飞架在两块巨大的山崖之中,铜光闪耀,震人心魄。这个全国首座悬空铜殿采用纯黄铜建造,整个建筑呈现唐代风格,精美绝伦大方气派。铜殿高十二米,殿内六乘六米见方,总面积为一百八十平方,所用黄铜达百余吨,是传统建筑的杰出精品。
娘娘殿建在岩石间隙,殿旁有鸿雪洞。鸿雪洞为叠石洞,相传是太姥娘娘修炼的地方。洞长800多米,其洞名来自苏东坡《和子由渑池怀旧》诗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鸿雪洞对面崖壁中栅栏围着一片绿树,那就是和武夷山大红袍齐名的绿雪芽茶树。太姥山绿雪芽茶传说是南极仙翁恩赐,太姥娘娘亲手培育的,用它救活无数出麻疹的孩子,故人称仙茶。它是大白茶的始祖,全国所有茶区都有它的子孙,福鼎因此成为全国名茶基地之一。唐陆羽《茶经》、清周亮工《八闽小记》对绿雪芽均有记载。《茶经》载:“永嘉东南三百里有白茶山。”白茶山即指太姥山。《八闽小记》载:“太姥山有绿雪芽茶。绿雪芽,今呼白毫,香色俱佳,而尤以鸿雪洞产者为最。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
穿过一瓦寺的院子,在大殿左边有个小门,就是通天洞入口,洞中有上有下,忽高忽低,时宽时窄,狭窄处只能容一人侧身而过。洞呈南北走向,狭如巷弄,陡若云梯,全长600多米,可直达海拔800多米的“九鲤朝天”峰顶。
洞内目前仅开通到峰腰的南天门口,且景区标识其为单行线,只能从一片瓦方向鱼贯而入。此时洞口内外已经一片寂静,借栈道石阶小心前行,洞中有几段路幽冥晦暗,只能隐约看见头顶悬垂的巨石之中渗漏的丝丝缕缕天光。
进洞后辗转腾挪多时也一直听不到人声,正犹豫是否继续寻路前行,幸亏此时有个导游带着两台湾游客从后边赶了过来,由此方才信心大增。
艰难爬出通天洞,洞外就是南天门了。南天门其实是个峡谷,两扇陡峭的岩壁像拉开的天幕。
从南天门继续上行,通向山顶的道路依然只有深邃的洞罅,眼前这个叫七星洞,该洞是一个嶂谷,因流水沿节理侵蚀而成。岭道缓缓而上,就像山城中的一条弄巷。弄巷顶上镶嵌着七块摇摇欲坠的圆石,抬头望去,仿佛七颗星星缀在一线天空。
七星洞之后就开始面临大方向的抉择。要么走右边的紫烟岭奔白云摩霄景区及主峰覆鼎峰,再沿着乌龙岗景区走大环线下山;要么走左边的仙桥栈道去九鲤湖香山寺,再经过五百罗汉堂回一片瓦景区寻观海栈道下山。当时阵雨早就不下了,两条路线应该都来得及(忘了当时是下午几点),虽然路口附近游客已经很稀少,但仍能看到有几个散客匆匆赶往紫烟岭。短暂休息后,终于决定为了心心念念的三处美景,放弃主峰和大环线!
仙桥栈道,由于临海而生,海雾漫起,绕山不绝,有如临却仙境,曰“仙桥栈道”。匝匝绕绕,回回环环,人行至此间,好似登仙。
太姥山之精华九鲤朝天峰丛,以峰石峥嵘见长,集峰、岩、洞于一体,花岗岩峰林象一群从水中跃起、向天空窜去的鲤鱼,是太姥山最壮观的峰峦景观。
九鲤湖前湖
九鲤湖在香山寺右侧的山谷,小巧玲珑,环境清幽,湖里倒映着九鲤朝天的奇峰怪石,湖光山色,如诗如画,是太姥山风光摄影的宝地之一。
我们在此逗留了太久,期间居然没遇见一个游客,直到天色阴暗阵雨又起。
从九鲤湖经香山寺、五百罗汉堂到一片瓦景区,这段路程相对漫长乏味,最后还需要爬一大段陡峭的石阶,颇费体力。天色愈发昏暗,雨也一直没有停歇,一片瓦景区已经杳无人迹(实际上从仙桥栈道开始,就再也没见过任何游客),多亏从望海亭下来时特意强行记忆了一片瓦景区上方观海栈道方向的入口(不知它是否就是一线天出口附近的那个入口),否则以当时的环境状态,还真有可能乱了方寸。终于找到了观海栈道指示牌,我们由此再度放松了下来。
观海栈道,云海漂浮在丛山之间,宛如仙境一般。
凌空观海栈道建在太姥山临海的峭壁上,它们如带子般缠绕在岩石上,在此可观太姥山山海相连的壮美景观。雨雾中人走在悬空栈道,有时犹如踩在云端。
栈道一边是陡峭的山岩,一边是凌空的深谷,就像游龙一般盘绕在悬崖峭壁,令人叹为观止。
这里晴天时可远眺东海,扑眼而来的是辽阔的海面、秀丽的海湾、洁白的沙滩、点点的渔舟以及星罗棋布的岛屿。
出观海栈道经璇矶岭,一路下山回到了夫妻峰广场,时间还略早,我们没回酒店,直接奔向国兴寺龙潭湖景区。
国兴寺,始建于唐,寺院规模宏大,有360根石柱,柱础栏盾遍镂人物、鸟兽、花卉。宋代时就已被大火烧毁。目前所看到的庙宇属现代建筑,考古发掘的废墟上还竖立着七根大型石柱,四周还散卧着数以百计的石柱、石雕、石井、石槽、石刻等。
漫步到龙潭湖畔时雨越下越大了。
太姥山绝对无愧于5A的称号,奇石与幽洞堪称国内最具特色的两大自然景观。有一首诗说得好:“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上天有穹洞,入地多幽隆;胜景无穷致,游人思来重。”
唯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其百转千回的奇绝山势。稍有缺憾的是个别游览线路上的岔路口路标不甚确切完整,导致某些功课没提前做到位的游客容易迷路。好在景区面积也不太大,多转几圈走些冤枉路也就出来了。
瑕不掩瑜嘛!
若有机会一定要重游太姥山!
转天清晨七点半,雨中乘首趟交通车下山,车内与我们作伴的只有一位大和尚。到山下游客中心后,因雨势太大,只得叫了个滴滴去高铁站。
太姥山~~温州南 D3102 9:09——9:49
拜拜了,大美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