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墨脱—西藏纪行(上)

作者:丹枫江南 显示图片

六月份,终于又一次踏上了西藏的地界。西藏,虽已去过多次,但那蓝天白云、皑皑雪山、清澈的湖水、悠闲的牛羊,和充满藏族气息的人文风情,始终萦绕在脑海中。此外,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吸引着我:墨脱—被誉为一生必去一次的地方,曾经最难进入的县城。人称她是高原孤岛、是秘境莲花。墨脱身处藏区,却有热带雨林的气候,到处是森林,到处是瀑布。探寻这一隐藏在世界最大峡谷深处的遥远和神秘,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
行程主要为:南京—成都—林芝—波密—墨脱—林芝—拉萨—南京
    所附照片为行程中手机拍摄
D1 南京—成都
墨脱是西藏林芝市下辖县,去墨脱必须从林芝走。内地飞林芝的航班都在早晨,所以,得提前一天赶到成都住下,赶第二天一早的飞机。
进入南京禄口机场候机厅,看客流好像已恢复常态,候机人挺多,每个人都戴着口罩。飞机准点到达。
晚上,和同行朋友去成都有名的宽窄巷子吃火锅。成都不愧为享受的消费型城市,火锅店里吃客满座,一出川戏变脸表演刚刚落幕,一点看不出疫情的影响。走出火锅店,巷子两边卖小吃的、喝茶的、还有掏耳朵服务的,让你目不睱接。
掏耳朵,又称为“采耳”,是老成都特有的民俗文化,据说是一种超级享受,也是宽窄巷子里的一道风景。


成都的火锅还是很“火”


掏耳朵也是宽窄巷子里的一道风景
D2 成都—林芝—波密
一早,坐所住空港大酒店巴士赶往候机大厅。林芝米林机场是国内飞机起降和航班正点保障难度最高的机场,是世界上最难飞行的机场之一,我们运气不错,航班基本准点,10点降落林芝机场。着落前,透过舷窗看到地面的森林、反光的河流和山坡,一派江南风光。林芝机场海拔2949米,下飞机就看到那瓦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


林芝机场的高原风光


接机的朋友按藏族风俗献上了哈达
出机场见到迎候的当地朋友,按藏族礼仪给我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马上就感觉,我们来到西藏了。
今天我们将途经鲁朗镇,晚住波密县城。随着车行,海拔逐渐升高,在海拔4080米时,路过一片野生山杜鹃林,无人养护,也无人观赏,在高原的寒风下自顾自地迎风怒放。大朵大朵的杜鹃花开满了整个山坡,天上是蓝天白云,地下是牦牛草地,独有一番景色,与平时公园里人工栽培的杜鹃花比较,少了份娇艳,多了点野性。当地朋友说,他在西藏看过成片的桃花,这么大片的山杜鹃开花还是第一次见到。我想要是在内地,那肯定是人山人海重点收费的景区了。


野生山杜鹃


 漫山遍野的杜鹃花
中午到了第一个高山垭口—色季拉山口,海拔4400米。大家下车拍照,欣赏高原风光。在这明显感到高原的影响,灿烂刺目的阳光直射下来,把地面照的明晃晃的。走路得踱着四方步,走的稍快就大口喘气,像在爬山坡。多数人用围巾、墨镜、遮阳帽把自己遮挡的严严实实。


色季拉山口,海拔4400米
刚下飞机,体内血氧还有储存,经过几个小时消耗,从色季拉山口上车后,高原反应的感觉就来了。加上车辆行驶转弯摇晃和颠簸,身旁同行者没了开始时的精神。还好车上准备了氧气瓶,可以缓解缺氧。
中午停歇在鲁朗小镇吃饭。小镇海拔3400米,周边汇聚了南迦巴瓦峰、鲁朗林海、雅鲁藏布大峡谷、米堆冰川等中国乃至世界顶级的自然景观,享有“东方瑞士”的美誉。因为赶路,我们准备回程时再来欣赏这怡人景色。
到鲁朗不吃石锅鸡是一件遗憾的事,我们自然不会放过。石锅是用一整块石头掏空而成,鸡是当地藏民养的土鸡,用雪山上流下的溪水配以人参、藏贝母、百合、枸杞等药材慢慢地炖。


 鲁朗石锅鸡


 宁静的鲁朗小镇
离开鲁朗一个多小时,车行到通麦大桥。
通麦大桥是318国道著名通麦天险路段上的咽喉工程,现在走的是2015年建成的新悬索桥。这里海拔只有1800多米,气候宜人,过去是川藏线上闻名的天险,几乎年年都有车辆翻入湍急的江中,被称“通麦坟场”。打通隧道,后来又建了新大桥,天堑变通途。如今,新桥旁边仍保留着两座老的已经废弃的跨江大桥,见证着过去艰险的路途。


现代化的通麦特大桥


 已经废弃的两座通麦老桥
过通麦后一个小时,经过318国道4000公里景观台,驻车观景。这儿距318国道起点上海市人民广场4000公里,正好云层打开,路边就是巍峨雪山和壮观的冰川。


318国道到这行程4000公里了
傍晚,车子停在一个叫古乡湖的观景区休息,观景台前流淌着宽阔的河流,河水来自高山冰川融化的雪水,远处是绿色的山坡和白色的雪山顶,看着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那缓缓流动的河水,一片宁静,大家都不想离开了。


美丽的古乡湖
驱车6个多小时后,终于在傍晚7点多钟到达波密县住宿酒店。晚饭后想到城里逛逛,天却下起了雨。
D3 波密—墨脱
早起在酒店吃早餐,品种不少,供应有酥油茶,味道挺好。同行朋友尝了后不愿再喝,说味道大。其实酒店的酥油茶不同于藏区牧民家的,已经过改良了,十几年前我曾去过拉萨市达孜县的村民家,藏民待客的酥油茶那才是真正原味的。据说喝酥油茶有助于抗高反、防嘴唇开裂,我喝了两大杯。
今天将去墨脱,是我们此行的重头戏。酒店后就是高山,雨已停,山间云雾缭绕,间或露出纯净的蓝天。在这里,环绕山峰薄薄的云雾、瓦蓝的天空,你几乎随时可以拍到!
6月份的西藏已经开始进入雨季,昨晚下了一夜的雨,进墨脱的路随时都有可能因塌方而遇险中断,希望我们一切顺利。
出波密城不久即进入山区,路边都是原始森林,参天大树一棵挨着一棵,树上挂满深山老树枝干才有的松萝。


 挂满松萝的老树背后就是高山冰川
不到一个小时,到了著名的嘎隆拉隧道。
嘎隆拉隧道在嘎隆拉山口下,东边入口的海拔在3700多米,西边出口海拔在3400多米,两边景色各异。


 嘎隆拉隧道口
在隧道东边我们拍照留影,这里仍是一派高原风光,雪山、冰川和雪地,过隧道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嘎隆拉隧道东边的高原景色
嘎隆拉隧道长3310米,隧道里弥漫着雾气,汽车穿越花了4分钟。过去,往来波密与墨脱要翻越海拔4200多米的嘎隆拉山垭口,旧盘山公路就修在海拔3600米至4200米这一段高度上,大部分开凿在悬崖峭壁间,惊险万分。隧道开通使季节性通车的扎墨公路变为基本上全年通车。
出隧道便见浓雾水汽笼罩山野,这边直接受到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湿度明显上升。


出嘎隆拉隧道就见弥漫的湿润雾气
前面开始堵车了,我们的车正停在一块环境监测显示屏前,上面显示PM2.5和PM10数值都是零!真是一块高原净土。


环境监测显示屏上PM值是0
很快进入墨脱检查站,所有车辆在这要购票验证才能通过。墨脱是全国唯一需要购票才能进入的县城,价格是210元/人。


这游客中心是进入墨脱县的大门
据说前面有塌方堵路,游客中心广场上挤满了等待通过的车辆,看车牌来自全国各地,大多是来旅游的,有大排量的丰田霸道,也有小排量家用轿车。
还好塌方不算严重,停留一小时后终于通过了检查口。


终于进墨脱了
过检查口不久就到了亲水叠瀑布。亲水叠瀑据说是整个扎墨公路沿线最壮观的瀑布之一,共分三级,瀑布顺山势飞流直下,声势浩大。


亲水叠瀑布
随着接近墨脱县城,海拔逐渐降低,湿度越来越大,路旁的植物也在变化。海拔1570米处,开始出现热带常见的芭焦树。这时的感觉似乎不是在西藏,而是在海南或者是在云南的热带雨林里。早晨穿的冲锋衣早就脱掉了,大家都穿着T恤汗衫,身上粘乎乎的,和一早出发时俨然就是相反的季节,高原反应早就不知跑哪去了!记得临来前一位去过墨脱的朋友对我说,你去墨脱,一路上可以欣赏春、夏、秋、冬不同景色,一天内穿越四季!


去墨脱路旁的芭焦树
    到雅鲁藏布江林多大拐弯处我们停车休息,当地人在路边出售芭焦,我们买了一串品尝,个头虽小还是蛮甜的。


 墨脱—西藏的西双版纳


 虽处深山老林,公路边小店里商品挺丰富
终于,进墨脱县城了。过去,人们进墨脱要步行3天,需翻越海拔4200米的多雄拉雪山,穿过密密麻麻的蚂蝗区,要随时应对塌方和泥石流,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今天我们开车只用了5个多小时。
墨脱人口只有1.4万,实际控制面积却有1.2万平方公里。县城入口是一座带有藏族风格的牌楼式建筑,上面写着:世界只有一个墨脱,墨脱拥有整个世界。是的,在墨脱,你能够看到世界很多地方的景色,有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有高原冰川,有低地雨林。一天之内饱览四季。
墨脱,与其他旅游景区不一样,它所有的美丽、壮观以及所有吸引人的一切,并不在最终目的地,而是在路上。这就是墨脱的魅力!


 墨脱县城入口


 墨脱县城主干道
在墨脱的酒店用过午餐,抓紧时间立即去果果塘大拐弯。果果塘大拐弯距离墨脱县城约12公里。奔涌而来的雅鲁藏布江水在这如蛇形般突然转向,峡谷间云雾缭绕,繁茂的植被掩映在云雾之间,因其俯瞰像一个棒棒糖,所以得名果果塘。站在这儿的山上,海拔只有1000米,气温高达32度,站着不动都冒汗。


 果果塘大拐弯
在墨脱朋友的建议下,我们又驱车来到仁青崩寺。仁青崩寺又称莲花圣地。位于墨脱县东南的卓玛拉山上。是墨脱县修建最早和规模最大的寺庙,属藏传佛教的宁玛派。


仁青崩寺
寺庙不收门票,不设香火。只需凭身份证登记即可进入,里面很安静,没有内地寺庙缭绕的香火和不绝的香客,一名喇嘛在一座小小的殿堂里独自打坐诵经,一排排酥油灯的火苗跳跃着,殿堂外,几只公鸡和一只带着一群小鸡的母鸡在寻食,除了我们再无见其他人,很难想象这寺庙在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等国都有影响。
晚上品尝了美味的墨脱石锅鸡。饭后已近9点,天还没全黑,抓紧去县城里拍了两张照片。


墨脱县城四周都是山


墨脱县莲花圣地公园
看得出墨脱县在建设变化之中,几座大楼已经拔地而起,一些道路在拓宽,手机信号畅通,移动支付很普遍。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件材料都是历经艰险从山外运进来的!
D4 墨脱—波密—林芝
没有了高原反应,昨晚睡的很好。今天一早将离开墨脱。进墨脱的道路虽然打通,但路幅狭窄,难以会车,为保障进出人员安全,从波密进入墨脱的扎墨公路实施双进单出的限行政策(即双号只放行波密到墨脱的车辆,单号只放行墨脱到波密的车辆),今天不走,就要到后天才能离开。我想起昨晚吃饭时墨脱一位同志苦笑着说的话:如今来墨脱的游客大幅度增长,但是县里的旅游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原因之一是来的不少是自驾游,他们睡车上,吃泡面或自炊自饮,只住一天就离开。赚不到他们的钱。
预报是小雨,20-33度,出发时虽然水汽重温度高,但并没下雨。车子开始爬山原路返回,山间云雾缭绕,我们在云雾水汽中穿行,随着车辆的行进,一会儿进入云朵,一会儿穿出云层,像在童话世界里。


墨脱县出城口云雾缭绕
    扎墨公路经常遇到泥石流塌方,有的路段山水漫过路面,汽车需涉水通过。这儿的公路隔一段路程,路边就停放有几台修路工程机械,随时可以作业。想想也是,要从城里调过来那就困难了。


 车辆在扎墨公路涉水通过
进出墨脱虽然只有两天时间,给人的感觉却是震憾的,沿途景色的变幻、季节的跨越,其他没有一个地方能有如此!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