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假期,我们提前设定了几个出游方案,临出发时才达成一致目标:五岳寨、驼梁,其它行程边走边定。6月11日下班后,我们夫妻两人吃过晚餐,8点出发。一路顺畅,6月12日凌晨1点半入住景区附近的鸿福家园。
五岳寨风景区地处太行山东麓,是灵寿县西北部深山区之中的一处旅游区。因五座山峰并列耸立,且有五岳之特点而得名,相对泰山、华山、恒山这样的“大五岳”来说,五岳寨风景区只能算是太行脉当中的五岳“秀丽版”。
景区内山地沟深坡陡、山势雄奇险秀,峡谷多而幽险,植被覆盖率则达到98%以上。这里山高林密、繁花似锦、群山拱翠、云海波澜且气温湿润凉爽、空气清新,动植物及水资源极为丰富,有大小瀑布数百个,有海拔2000余米的亚高山草甸,是旅游观光、健身疗养、避暑度假的好地方。
我们上午9点20进入景区,出景区时晚7点多,行走用时10个小时,路程将近20公里,上升1300多米,步数34000多步。全天基本没有停歇,强度很大,是我们目前为止徒步时间和路程较长的一次。
我们行走的路线为:主峰·瀑布景区入口→铁链桥→通岳峡→白桦林→寨倾→云顶草原→驼梁→南驼顶峰→(返回)云顶草原→秘花谷→古皇道→七女峰景区出口。【图中橙色线】
我们由于时间不足,没有登五岳寨主峰,到七女峰公路搭车出景区。
行走轨迹
这里的山形和线路非常适合徒步运动,曾经举办过国际越野50公里挑战赛。此次我们徒步的装备佩戴齐全,气温适宜、空气清新、湿润凉爽,走起来很舒服。
观音洞上远眺“燕赵第一瀑”,“燕赵第一瀑”是五岳寨的品牌景点,瀑布落差110米,最大水帘宽度可达30余米,属山岳型瀑布。瀑崖陡立雄壮,飞瀑气势磅礴,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
现在瀑布因水势小,看不到壮观的景色,我们放弃了近距离欣赏它。夏季雨量充沛时,是瀑布的最佳观赏期。
通岳峡是蹬五岳寨主峰的一条捷径,全长1000米,上升400米,铁链桥是它的起点。
飞天连瀑
通岳峡可以乘坐缆车直接上去,缆车运行时间是15分钟。
我们没乘坐缆车徒步登山,想一口气爬上去还是不容易的,1小时40分钟走完了通岳峡。
过了通岳峡是一段长长的木栈道,往前是白桦林、鸳鸯石、到达寨倾,道路越走越原始。
从这个亭子(清凉亭)开始,就进入相对原始的路段
鸳鸯石
我们中午12点半到达寨倾,吃了午餐,补充了体力。
寨倾以前是在接近山顶的一个古村落,现在此处是一个服务区。
从寨倾通往两个方向:
1.是通往主峰“小泰山”和“望岳峰”的,到“小泰山”只有1000米的距离了,“小泰山”海拔1946.5米。中途有岔路可上“望岳峰”,“望岳峰”海拔比“小泰山”矮5米,顶峰有座小亭子,我们在途中看见了。
“望岳峰”的小亭子
2.是通往“云顶草原”,有6000米之遥,这个草原也是“驼梁”的云顶草原,五岳寨和驼梁是相通的。
“云顶草原”为两省四县(河北省、山西省、五台县、阜平县、灵寿县、平山县)的交界地带,这里是理想的观云海和看日出的地点。
我们1点半开始走入通往“云顶草原”的栈道,抓紧时间向“驼梁”进发,路经原始森林,穿越去“驼梁”的人不多,一路基本上没有见到游客。
进入“云顶草原”,知名不知名的各种野花正在陆续开放,不久将是花的海洋。
狼毒花
4点45登顶驼梁主峰,海拔2281米。
向西遥望五台山
向北山脊上是去北驼峰的栈道
大片的高山草甸
含苞待放的金莲花,7月份是它的盛开期,草甸上会开满了成片的金莲花,那时会有大批的游客专为欣赏它而来。
山顶上的风景很美,我们也没敢过多逗留,只停留了十几分钟,5点开始下山,途经秘花谷、古皇道、飞萤路到七女峰出景区。
我们要走的路程很长,路况不明确,如果天黑之前还没有出山是很危险的。时间很紧张,所以我们走的非常快,也无心欣赏风景了,一路下山基本没有停歇,这里坡度大,一边是高山一边是山谷,大段的路很窄,只够一人行,向上爬肯定是更困难啦!
我们这一路只遇上1拨3人前后同行,全程再没有遇到任何人。2个多小时后,疲惫的我们终于下到了七女峰,看见水泥行车路了,接他们的汽车等在那里,感谢他们让我们搭车,坐车出了景区,这时已经晚上7点多了。如果搭不上车,下坡的公路也是很难走的,到景区停车场还要有3、4公里,再走1小时也是可能的。
经过10个小时我们终于穿越结束。本想到跑泉厂村入住,明天以此为起点再走南驼、北驼。出了景区的路,车开到省道,省道上货运大卡车太多了,迎面来的车都开着大灯,异常晃眼很是危险!我们赶紧上高速改变行程,并快速决定下一步的旅行地,最终到盂县入住。
水神山也称烈女山,位于盂县县城东北5公里处,海拔1200米,三山环抱,山势迤逦,松柏叠翠。
水神山灌木丛生,一到春夏,山花争艳,碧草如茵;而到了秋天,则是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如画境一般。
1.水神山报国寺
正在维护中
2.烈女祠
烈女祠位于水神山的半山腰,在报国寺的后面。整个建筑群由低到高,依山傍壁而建,曲折迂回,高低错落。
烈女祠亦名“圣母祠”,当地人称“奶奶庙”。相传,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后周世宗柴荣之女柴花公主为避战乱,携宫女潜入此山,面对国破家亡,回天无力,悲愤之极,自缢于山上的一棵枣树之下,后人为纪念其忠贞节烈,立庙祀之。从文献《游烈女祠诗》可以推断,该庙至迟建于金代,以后元、明、清三代历加修缮,才有今天的规模。
石牌坊
山门__古朴雅致,并不奢华,门上的一块红底蓝纹的牌匾写着“蕊珠宫”,落款是咸丰二年七月。
正殿庙院_正殿内供有圣母坐像一尊,端庄慈祥。殿内雕梁画栋,两侧墙壁有壁画,山水人物,云龙画凤,笔力流畅,色泽鲜明,保存完好。
抱泉楼__又名梳妆楼,相传为柴花公主对镜梳妆处,楼前石缝中有凸起的枣树根,为柴花公主自缢之处,楼下有泉水深数尺,旧时无子嗣者常在泉中捞取石块,求圣母显灵赐子,因梳妆楼座于泉上,顾名抱泉楼。
1.乏驴岭村
2.天长镇
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作为行政机构的井陉县衙迁到天长镇,从此天长镇成井陉县治及政治、经济、军事的中心。直到1958年井陉县治所迁走,给天长镇及其周边村镇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古老的石桥通济桥_史料记载,此桥原名天威军石桥,始建于宋元丰六年(1083年),2001年被列为 河北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古代桥梁建筑艺术和历史的重要资料,有人称之为“ 井陉赵州桥”。
旧城城墙
城墙用材不是常见的烧制青砖,而是就近取材用河中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垒砌而成,所以城墙的纹理没有层叠出几何线条,倒是在弧线中形成别样的韵味和自然之美。
古镇内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__王家庭院
庭院的主人是抗战时期井陉头号地主、日伪县长王景岳。大院始建于明末,分为八个小院,院院相通,每院自成一体。据说,大院整体布局为双喜字图案,宛如一座布局精巧的建筑迷宫。
砖雕“百寿图”
井陉窑城关窑址
井陉窑是历经隋、唐、宋、金、元、明、清的大型瓷窑遗址
3.小龙窝村
小龙窝村2008年被评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古村落。
村口的牌楼全部是石雕,牌楼题词“古驿龙窝”,是因为秦朝时古驿道从村中穿过。
龙窝寺石窟是石家庄辖区六个古代石窟寺之一,虽然受风雨侵蚀或被破坏严重,但仍见其精美之处。
4.大梁江村
大梁江位于井陉县南障城镇西部,该村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是一个完整的山区古村落。街道和巷子,全部用青石和卵石铺成,高低交错、纵横交织。村中的石碾、石碑、石刻随处可见,石砌排水洞贯穿整个村落。314座四合院,共4000多间房,兼有北京四合院和山西民居的双重特色,且依山就势而建,高低错落,古色古香,有着历史的厚重感。
1300多年的老槐树
大梁江古村落的入口,这是一座阁庙相接的古老建筑。
5.于家石头村
明代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的后裔居所。
于谦是明朝第一救时宰相,他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尤其是在土木堡之变后,稳定局势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大明的支柱。于谦虽忠心耿耿,但最后却并没有一个好的结局,被人陷害,含冤而死,甚至子孙后代都被牵连。他的子孙为了避祸,来到了这茫茫太行之中,从此以后在这里繁衍生息,历经数百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6.井陉太行天路
在井陉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中蜿蜒着一条长逾60余公里的“太行天路”,12米宽的“太行天路”在巍峨的太行山山梁间蜿蜒延伸,一路上群山、密林、崖壁、田园、古村,尽收眼底,古村古韵、山川美景与农居乡情交融,形成一条美丽的“太行画廊”。
太行天路串起的是有名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区”,二十多个古村落在太行山美丽的风景中中古色古香,各有灵韵。
我们这次走的是“天路西线”,大梁江村到于家石头村段,这两个村是“天路”上古村的精华。
1.秦皇古驿道
秦皇古道是连接京、冀、晋、陕、川的交通要道,史称“冀晋通衢”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深及尺余的历历车辙显示出当年这里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保存完好的清驿铺为研究中国古代邮驿史提供了重要物证。著名的韩信以少胜多的背水之战、抗击八国联军的庚子之战均发生在这里。
2.土门关驿道小镇
土门关曾是井陉口的门户,中国第一古道——秦皇古道上的第一关。
土门关驿道小镇复原了土门关驿道旱码头的繁荣景象,朱门青瓦的街巷让人让人仿若穿越回古代。
在这里可以尝遍晋陕美食,在品尝美食之余
,还能欣赏到传统的美食制作技艺。
我们在小镇上一路走一路吃,吃得大大的满足,不虚此行。
出小镇直接上高速,一路顺畅5点到家。
端午三天三晚,1100公里的旅行,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