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的徽州,从歙县三天两晚的自驾游开始了

作者:习小远的视界 显示图片

有句话说:“念念不忘,必有回想‘‘。可以说对于徽州来说,早在很久之前就游过了不好地方,现在的每次都到基本都是在填补之前记忆的空缺,我不知道别人的记忆会怎样,对于我来说,第一次是新鲜的,但是第一次的记忆都会在再次到访的时候一一印证下才变得清晰真实。所以对于歙县来说,这次走访游玩的地方,一部分是找回了第一次的记忆,一部分是第一次到此,估计要等下次再来时才会记忆的更加深刻。



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里两次,因为河水一直在流动,时间的长河也是如此,上次来这里的人和事,和这一次来这里的人和视野都不一样了。
此次出行我们一行几个人采取了自驾采风的方式,走走停停,看景拍照,虽然短暂的三天只是走了一部分地方,倒也是玩的开心,吃的开心。那先欣赏一波这次在老天爷恩赐好天气的情况下拍的照片吧!


歙县古城夜景,虽然不是大都市也别有一番滋味。


新安江畔居民,有山有水有人家,道路从村子中穿过,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安谧。


航拍新安江上一个小的堤坝,看起来像是几艘船蓄势待发。


天气不错,见证和记录了历史的牌坊依次站立在这里,向来游玩参观的人讲述着故事。


满山的枇杷树,是这条路周边除了新安江之外的景。


看过了鲍家花园,总会幻想着也有一个这样的盆景花园。


充满原始生活气息的阳产土楼,首先这里的味道就很接地气。

首先对于歙(she)县这个词我觉得要念对,四声。对于徽州,我觉得首先要了解它的一些历史,比如一府六县都说的哪些,徽州一府六县指徽州府所辖的六个县:歙县、黟县、绩溪、婺源、祁门、休宁。徽州古称歙州,公元1121年,宋徽宗改歙州为徽州,但所辖六县并未变动。此六县之地元代称徽州路,明清时称徽州府,因徽州府的建制历时最久,因而又称为一府六县。


歙县就是这六个之中的一个,秦朝置县,宋设徽州府,府县同城1400年,是古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歙县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发源地。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先后被授予“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徽剧之乡”、“中国牌坊之乡”等荣誉称号。 境内的徽州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素有“东南邹鲁、徽商故里”、“文物之海”、“程朱故里”、“礼仪之邦”等美称。
所以对于歙县来说,文化旅游比重很大,多少了解关于徽商文化,徽派建筑等等的知识,对于游玩这里都会有更多的了解,请导游讲解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杭州距离歙县很近,和朋友约好之后就决定自驾一下皖浙一号线,安排了三天的行程,虽然对于这条自驾路线周边并不会打卡全,也是去了几个比较经典的地方,也算是自驾过一段这里了。这个线路的话,主要是沿着新安江畔的,辐射到周边的大大小小的点,可以说风光和人文都是精华,看一路风光的同时,也会深入的了解到深厚的徽派文化,以及品尝到特色的美食(毛豆腐、臭鳜鱼)。这次主要去的几个地方分别是: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雄村、新安江山水画廊、阳产土楼、渔梁坝、徽商大宅院、徽州古城几个。都是一些很精华的点,属于必打卡的地方。


具体行程安排,自驾线路都是铺装路面,路况不错,很多地方半路停车也很方便,一路下来几百公里不等,自驾最宜了。
D1/杭州出发-杭瑞高速-歙县服务区-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宰相故里雄村-西街一号安若酒店
D2/新安江山水画廊-阳产土楼-渔梁坝-歙县古城夜景--井观客栈(古城内民宿)
D3/徽州古城-徽商大宅院-返杭
夏天的自驾线路有夏天的味道,像秋天有油菜花,夏季有枇杷,自驾出行的方式就是自由,不用因为交通工具的原因限制安排,可以随走随停,欣赏美景。


我的座驾还是轰小九,陪我上山下海的就是它了,除了油耗高一些,其他都很舒服。下面进入正题了,关于这次的行程细分都在下面了。

对于棠樾牌坊群,可以说熟悉而陌生,很久很久之前舅舅带我来过一次,当时的印象就是听说这里的牌坊群很有故事,具体的什么故事倒是记不起来了。后来一次开车路过也远远的用无人机拍了几张油菜花开的牌坊群,那个时候的景色也确实特别。而这次算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了关于棠樾牌坊群的故事了。



歙县作为牌坊之乡,大大小小牌坊数量居多,原来共有250多座,至今仍完整保存着80多座牌坊。其中棠樾牌坊群这七座牌坊最具代表性了。古老的七座石牌坊拔地而起,规制宏伟 , 典雅厚重 , 镂雕精致 , 立体空间想象丰富 , 造型艺术十分完美,耸立在棠樾村头一百多米的石板甬道上。


棠樾牌坊群为鲍氏家族建立,分别建于清、明两代,按照忠、孝、节、义顺序排列。
分别是鲍灿孝子坊 :建于明嘉靖初,说的是鲍灿的孝顺母亲的故事。
慈孝里坊:建于明永乐是十八年,坊上龙凤板 的“ 御制” 二 字说明乃皇帝从国库里拿出银子造的 , 可 见其规格之高 。 “ 慈孝里’ , 的来历可从坊上 的 “ 慈孝诗 ” 探出究竟 : 父遭盗缚迫凶危 , 生死存亡在一时 。 有子诣前求代死 , 此身遂保百年期 。 救父由来孝义深 , 顿令强暴肯回心 。 鲍氏父子全仁孝 , 留取声名照古今 。
立节完孤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是为了族表鲍文龄妻 汪氏守节的,封建社会的程 朱理学 “ 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 在这坊上得 到了验证 。



乐善好施坊:建于清嘉庆廿五年 ,行善 , 是发了财的徽 商对社会的一种补偿 。 鲍氏盐商向清廷捐献了数以千万的金银和财物 。 嘉庆年间安 徽 、江浙三省军炯馈乏, 鲍家父子发放了三省三年的军饷 , 当时又因黄 、淮洪灾 , 鲍家捐小麦四万担 , 大米六万担 , 救灾民十万之 众 , 并捐银修筑淮河八百里河堤 , 不仅如此 , 鲍家还置义田 、 办义学 , 修桥铺路等 , 其善举众口皆碑 , 朝廷中的礼部尚书 、 两江 总督 、 安徽巡抚等大官纷纷上书请求皇帝 为鲍氏立 “ 义 ’ 字坊 。 嘉庆皇帝终于下令建了 ` 乐善好施’ , 牌坊 。




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孝坊 :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 ,吴氏2 2 岁嫁 鲍文渊 , 七年后丈夫亡 , 吴 氏以纺织度 日, 历尽艰苦 , 抚育鲍文渊前妻的孤子鲍元标 。
鲍逢昌孝子坊:建于 清嘉 庆二年 ,明末天下大乱, 鲍逢 昌父只身在外 , 久无音讯 , 13岁的逢昌万里寻父 , 沿途乞讨 , 历经万险 , 终于在甘肃雁门古寺找到生病的父亲 , 还为父的背疽吮脓疗疮 。 回家见母亲病危 在床 , 又不顾疲惫 , 赴富春山, 找到佐药 “ 乳香 ’ ,  治愈母亲的疾病 。 乾隆下旨赐建 孝子坊 。
鲍象贤尚书坊:建于 明朝天启二年 ( 16 2 2 ) , 这是忠字坊 。




可以说,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值得赞扬的故事和传统美德,展示着当时鲍氏家族奉行忠孝节义的优良品质。这些都是值得学习和不断传承的。



除了这七座石牌坊之外,还有与"敦本堂(男祠)"、"清懿堂(女祠)"、"世孝祠"、"从心堂"、"存爱堂"、"保艾堂"、"欣所遇斋"、"存养山房"等诸多古祠堂。


清懿堂取“品行清白,懿德美好”的意思。嘉庆年间,鲍氏二十四世祖鲍启运“遗命其子有莱建女祠”,于是在与男祠相向处,建造了一座从南朝北的女祠,其坐向是借《易经》中的“田乾女坤,阴阳相悖”的哲理而设计;古人又认为“焉得萱草,言村之背”,背,即北堂,历来为母氏居地,坐向朝北,意在颂扬母恩母德。





女祠构架宏大,进深48.4米,面阔16.9米,三进两天井,五开间。其规模超过男祠。门楼为砖雕精致的拱门,门厅外有栅门、八字墙,大门前有抱鼓石一对。中进深入步架,上有拱形轩顶,“清懿堂”匾额高悬,另有一方“贞烈两全”匾额,为清代曾国藩手书。



在进门大厅还陈列着歙县的十几座牌坊模型。



男祠相比于女祠规模就要小一些了。





当然这里还有徽派的老街可以闲逛一下。


tips
棠樾牌坊群和鲍家花园是联票,门票:100元
开放时间:全年 07:30-17:30(最晚入园17:00)
停车费是10元,有保安专门收费,停下来就过来收费了。
拍照的话是可以飞无人机的。



鲍家花园和棠樾牌坊群距离不远,看完牌坊群可以去看这个中国最大的私家园林。里面最主要看到就是盆景了,可以说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盆景让你看着眼花缭乱,导游小姐姐说,有的盆景都是要靠好几代人的培育才能成功。


进门就可以看到徽州人家的盆景,盆景以黄山佳景、天都峰、莲花峰、梦笔生花为蓝本,点缀小桥流水,亭阁人家,构成一幅古徽州山水人文全景图。


鲍家花园核心的地方就是徽派盆景艺术博览园,收藏着180余盆不同的盆景,这些盆景每日也都会有人进行照料。




这里还有个园中园,里面的盆景更加的精致和可观,其中有一盆名为南国风情的小榕树,价值600W元,是鲍家花园里的镇园之宝了,它的上方还有搭建遮雨遮阳的,可见对它的照顾是无微不至。



都是些精致的盆景,光是看着就觉得很养眼,可以想象当时作为私人花园的主人,可以算是巨资养护这里的,估计都有类似花匠的园丁几代人为他整理这些盆景。现在想想,忙碌的社会生活,养盆花都会没时间照料,何况搞搞这些花心思的盆景,还得努力赚钱啊。





当然这里的盆景也有优良和普通之分了,简单的盆景价值上就低一些,比如下图。


说是花园,除了重头戏盆景之外,亭台楼阁也不少,真的很惬意。





雄村,听着名字应该会联想到气势雄伟等等吧,不过这个景区游览完之后,其实我还是了解不太多,做完后续的工作之后才对此有所熟悉。这是个人才辈出的古村落,被誉为宰相故里,这里所说的宰相就是曹振镛。


整个雄村被新安江和一条高速公路合围,而雄村景区却是一个沿着新安江的长条状。


雄村原名洪村,元末曹姓人入迁,取《曹全碑》中“枝分叶布,所在为雄”句改名为雄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久远历史。雄村青山环抱,竹林掩翳,清碧新安江水傍村流淌,是一块钟灵毓秀、风光旖旎的风水宝地,与“锦绣江南第一村”呈坎、“牌坊之乡”棠樾齐名。这里是聚族而居的一色曹姓,历代名臣辈出,确实“所在为雄”。而他们升入仕途都起步于村中的竹山书院。





牌坊上书的四个大字“一品雄村”,指曹氏家族五世官居一品,“父子尚书”,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到道光十五年(1835年),父子历经三代皇帝,把持朝政达75年之久,清皇朝入关以后三分之一的历史受到曹氏家族的影响,见证了清皇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背面上书“宰相故里”四个大字,说的就是曹振键的故乡雄村。曹振铺官居军机首辅,因当时朝政已废除“宰相”一职改为军机大臣,军机首辅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为宰相,故后人均习惯称他为宰相。









竹山书院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始建,四年后(1759)建成,是古代徽州著名的私学建筑,也是徽州古典园林的典范之作。书院坐落于雄村东侧桃花坝上,现存大部分为原筑,是清代雄村曹氏族人的讲学、教化之所。清季名人袁枚、金榜、沈德潜等都曾来此讲学。直到上世纪 90 年代仍做为作为雄村小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后来考虑对文物建筑的保护,将小学搬至雄村北部山坡。现在的竹山书院一般用作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



竹山书院占地约 2000平米,分为讲堂和园林两大部分。讲堂为典型四合院式,有堂、斋、廊等建筑。讲堂之北便是园林,园中建筑有文昌阁、清旷轩、眺帆轩等。这些建筑三面围合,组成庭院的主要景观空间,同时将其东面虚化,把新安江的山容水态尽数纳入园中。建筑和景点之间以回廊相连,延纾数百米,让人流连忘返。园林之中山石叠摞、鸟语花香、植被茂盛、种类繁多、雕梁画栋。




竹山书院的园林风格还是很让人喜欢的,小巧精致,在这里闲逛感觉很怡情,作为读书环境来说真的很清幽。







文昌阁建于清代,坐落于竹山书院的东北角,是坐北朝南的二层八角盝顶,锡刹式建筑。底层靠北三件外檐步架装有屏门、槅扇,内祀关圣、关周二将,其余各间通敞,梁架上可见象鼻、雀替、斜撑、梁驼等清中期典型木雕构件,外周围有石檐柱、石栏板,上悬“俯掖群伦”匾;二层北面神龛祀文昌帝君、魁星,外檐八面装槛窗,南檐下悬“贯日凌云”匾。



村中还有一座“大中丞坊”(光分列爵坊),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大中丞”是官名,明清各省的巡抚称“中丞”,这里指的是明成化年间进士曹祥、隆庆年间进士曹楼和清代进士曹文埴,同时,牌坊上还镌刻了明代曹氏家族中举者和显宦的姓名,光分列爵,门楣生辉。“光分列爵”,是对曹氏家族里成就最显赫的人进行的褒奖,使他们在历史的纪念碑上代代相传。




桃花古坝濒临渐江水,背靠竹山书院及大中丞功名牌坊,桃花盛开时节,各种色彩的桃花绵延数十米,形成十里红云的盛景。壮志凌云文昌阁八卦建筑,在众多古老桂树的掩映下,更显气势恢弘。


雄村tips
雄村门票:54元/人 (7月1日—7月31日,到歙县雄村凭高铁票可享门票8折优惠:雄村景区优惠价64元/人。)
1.歙县雄村自驾车路线:
(1)上海到雄村自驾车路线:
上海距离雄村约430公里,行驶时间约5个小时15分钟上海经沪杭高速经杭州绕城转至杭徽高速至歙县出口下,经215国道至歙县县城第二收费站处左转7公里至景区。
(2)杭州到雄村自驾车路线:
杭州距离雄村约220公里,行驶时间约2个小时15分钟,路费:约70元(自助单程乘车),120元(自驾高速过路费)。杭州经杭徽高速至歙县出口下,经215国道至歙县县城第二收费站处左转7公里至景区
2.歙县雄村乘车路线:
歙县汽车站有到雄村的车,行12千米,2元,有面包车、小货车等多种车型

车子行驶在江边的公路之上,车窗外的风景在变化着,一会行驶在绿荫形成的通道里,一会穿梭在白墙黛瓦的村落中,一会就是比较宽敞看见的新安江景,满山的枇杷树翠绿,一江的新安江水东流,踩了一脚刹车,停在了一个路边,想下车拍拍对面的古村落。沿着新安江的自驾就是这样进行的,自由随意,景色也不断变化。一路向前到达深渡镇的港口,换上游船便逆流而上造访一个个的古村落了。



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境内,全长约百里,游轮码头设在歙县深渡镇,景区以中国独特徽文化与自然风光古村落结合著称。新安江山水画廊两岸生态环境淳朴静美,呈现“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水中鱼”立体生态格局。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新安江穿行两岸山林而过,与掩映其间的徽派粉墙黛瓦的古村落古民居交相辉映,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一年四季景色各异,宛如一幅流动空灵的山水画卷,新安江百里画廊故而得名。


景区途经歙县、雄村、桃花坝(或渔粱)、浦口、南源口、坑口、樟潭、棉潭、月潭至深渡镇。沿途景点有九砂民居、三潭枇杷园、绵潭徽戏、渔鹰捕鱼、漳潭千年古樟、徽州十里红妆馆等。


自古以来,深渡镇就是古徽州通往杭州上海以至于福建以远的水上咽喉,也是一个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新安江流至深渡后江面豁然开朗、波光潋滟,两岸奇峰高耸、山色空濛。《读史方舆纪要》称:“而浦口东南四十里,亦曰深渡。盖自严州界溯流而上,穹山峻流,峰峦掩映,萦纡旋绕,清深若一,故皆以深渡为名。”深渡镇建于隋唐盛于明清,是徽州腹地吸纳物资与文化的脐带,深渡作为这条通衢上徽州境内最大的水路码头,由于几百年间徽商来往辐辏,它曾经是一个“粉墙矗立,鸳瓦鳞鳞,棹楔峥嵘,鸥吻耸拔,瓦肆数千间”,拥有岭上、里街、外街、横街四条主要街道,茶、盐、典当、布匹、过塘行等数百家店铺的繁华富庶小镇。如今在老街内部修建传统手工作坊,集中再现徽州传统生产生活方式、非遗现场演示制作手工艺品,以及地方特色民俗文化产品。



坐游新安江山水画廊往返需3小时左右,沿途景点有九砂民居、漳潭千年古樟、徽州十里红妆馆、新安渔风——九姓捕鱼本土实景演出等,需要游客停泊上岸游览。




九砂村,村后山中有九溪汇流故得此名,该村临新安江依山势而建。九砂最美时节当属秋天,正值徽州晒秋,这里也成为了一处媲美阳产的网红晒秋打卡地






在这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标记,是2020年7月洪峰最高水位,当时确实淹没了不少地方。





江面上随处可见的小船就是当地居民日常渡江的交通工具。






夏季不是晒秋时间,所以看到的很多架子,想来秋天晒秋时应该很美。



发展旅游,村里的民宿也不少,淡季游玩不用担心住宿问题。




樟潭村,地处歙县南部,从歙县南源口沿江往下或者从深渡镇逆游而上都可到达。作为新安江画廊坐船游览的主要景区之一,漳潭村因有红妆馆和千年古樟树而闻名,在当地是很有特色的一个村庄。新安江水从漳潭村前绕过,群山蜿蜒,江水清澈透明,两岸生态环境极佳。



樟潭的徽州十里红妆馆,馆里展陈大户人家闺秀的陪嫁物品,婚床衣橱女红针箧,精缕细刻应有尽有,一袭朱红贴金绵延铺陈十余里,又称“十里红妆”。徽州红妆是婚嫁当天的娶亲队伍,前以喜灯引导后为红妆压阵,轿内新娘端坐两旁争相围观,一路唢呐高奏爆竹声声,把吉日奢华喜庆演绎得淋漓尽致。徽州红妆盛于明清,主要流行于古徽州及浙江沿海一带,是徽州富饶经济的典型反映,后经数百年传承演变成为古越遗民特有的闺阁文化,“徽州红妆”依然是人们心中一道亮丽的民俗风景。




红妆馆内还有一张床,写着天下第一床,一张床就是一间房,衣食起居都可在里面,设计上可谓独到,工序上又很复杂,像这样的床估计也只有大户人家才有,也说明了徽商的富有和财不外露的特征。





徽州十里红妆馆镇馆之宝是号称“天下第一轿”的皇家规格大轿,重达一吨的轿子需16个轿夫才能抬起。馆内还有很多红漆木雕的床柜等一系列徽州人家的老物件,每一处都值得耐人寻味。红妆馆全方位地展示了徽州传统婚嫁民俗文化的经典与极致,让游客能亲身感受江南文明遗韵,古徽州地区早婚较普遍,新婚不久丈夫须外出经商,徽州女人就不得不承担起家庭重负为徽州家庭稳固起到无法磨灭的作用。





漳潭古樟树龄逾千年,是为汉高祖刘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功臣张良后裔亲手栽下。徽州人讲究村中水口,村头树习惯称“风水树”,相传当年汉高祖刘邦称帝,军师张良不留恋功名利禄离开朝廷在此隐居生息,因而这里村民大多姓张。相传张良去世后就安葬在村中,他的英魂就孕育了这棵古樟以泽被后世,这棵古樟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树高达26米,树身周长9.2米,需要十余人才能合抱,四大主枝耸立参天,树荫达1850平方米,气势壮观,更具樟脑气味可驱虫,材质上乘树姿优美,为我国珍贵树种。





现在新安江禁渔了,不过沿线还会看到不少垂钓者的。


九姓捕鱼大型实景演出以古代“九姓捕鱼”传说故事作为背景,展现当年九姓族人用传统方式和渔具捕鱼的生动场面。传说北宋宣和年间歙县方腊造反,部分渔民参与造反,到宋徽宗二年朝廷剿灭方腊为首的起义军,并在歙县一带实行了残酷的株连九族运动,最后一次捕捉了陈、钱、林、李、袁、孙、许、叶、何九个姓氏老幼妇孺百余人由韩世忠押解汴梁处治,木船行至绵潭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只得停泊,是夜韩世忠忽梦一道童赐他九株人参且口喏:“善哉、善哉”。韩世忠醒来沉思良久,九株暗喻九族,参生同音示意要放生,韩顿起恻隐悲悯之心将九姓族人暗自释放,谎报船覆人亡。


为免日后生祸下了四条禁令:一是禁止穿鞋,二是禁止离船定居,三是禁止与岸上人通婚,四是禁止讲叙今日释放之事。从此九姓人靠水吃水以打渔为生,九姓人以自己不同方式进行捕鱼形成了九姓捕鱼的民风民俗,以至打不完的绵潭鱼民谣流传至今,九姓渔民此后便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也为他们的身世命运赋予了神秘的色彩。





望向“九姓捕鱼”的新安江左岸,一个高耸的四角牌坊映入眼帘,那便是将军埠,也是绵潭村一个景致。明嘉靖年间,绵潭汪氏六十七世元五公之礽孙肇姓七十四世添宁公诰封明威大汉将军,钦赐莽玉,明主恩荣建“四脚牌坊”制曰:“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民族英雄、添宁公之子汪瓒因抗倭有功被封明威将军,任锦衣卫指挥使钦赐莽衣玉带,奉旨冬至日衣锦荣归故里祭祖,官船行至绵潭“锦衣坊”遇水干河浅,族人抬千斤巨石沉于江边,用石板砌台阶成埠迎将军登岸,始称“将军埠”。


如今,将军埠作为锦衣卫文化体验馆,牌楼背后有一校场竖着的锦衣卫官职竖旗,比武选拔擂台上白热化,龙炮正为胜者鸣炮;将军埠内展区通过影片资料、锦衣卫服装及武器展示锦衣卫事迹,室内舞台演出以汪氏氏族戎马一生的锦衣卫职权为背景,结合表演形式展现父子将军锦衣还乡的感人故事。



新安江美在两岸风光,乘船游览自是最佳方式,在船上优哉游哉领略沿岸风光,欣赏徽州的青瓦白墙衬着青山绿水。游船从深渡镇发出,停靠绵潭,漳潭,冰雪谷,沿新安江来往三个小时。
tips
门票: 门票80元/人,游船68元/人。2020年中国(含港澳台地区)医护工作者凭本人有效证件(医师证或护士证)及身份证原件,可享受景区门票免费优惠政策。 
交通:从歙县汽车站乘车到深渡港,深渡港有游览山水画廊的游船。
自驾车、自行车线路:深渡—绵溪—新杨村—棉溪口—绵潭—(渡船)漳潭—枇杷观光园—妹滩大坝—南源口—歙县。可逆行瀹潭,渡口设有景区售票处。


阳产土楼小记

石板路和石台阶像村里的经络
紧密的连接中每一户每一家
依山势而建的民居次第排开
远远看去无序里透着规律
黄白相间的土墙成了亮眼的点缀
房屋前后便是那种村里固有的搭配(种菜种豆)
当然你的鼻子还会闻到五谷被消化后的味道

来一次这里,耳闻变为目睹,还有其他感官的切身体会,不再是各种摄影照片里的向往。烟火气似乎不如以前了,不过村里还是有不少年长的人在驻扎。也会看到不少已经都是民宿了。

这样的地方要慢慢拍了,可能是一天,也可能去两天……


可以说阳产土楼是很多摄影爱好者喜欢的地方,最初应该也是因为摄影师的照片慢慢让这里火起来的,走进村子也能发现很多地方已经被标识了最佳摄影点。在我看来这样的一个小山村,确实也有很多纪实的影子,相比于一成不变的大城市来说,这里的变化要多很多,


航怕的角度更能清楚的看清楚村子的轮廓,整个村子依山而建,黄白相间的房屋次第排开航拍的角度更能清楚的看清楚村子的轮廓,整个村子依山而建,黄白相间的房屋次第排开,远远看去,这个排在半山之间的村庄颇有感觉,如果遇上云雾缥缈,那应该算是世外小村庄了。



夏季一切都是绿意盎然的,这里的植被覆盖率很好。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庄稼都是围着房屋而种下的,也能看出他们对于土地的利用很高,种菜种豆以及一些经济作物,这些维持着平日的生活,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场面。在村子附近也有开出的坡地梯田。


随着这里旅游业的发展,现在村里的一般都是留守的老年人,你来到这里他们会热情的招呼你带你逛逛村子赚点领路钱。当然也可以选择自己逛,因为村子不大,不过慢慢看慢慢逛也是需要花点时间。



对于来这里摄影的人来说,可能更多的是要探索发现了,也不仅仅是依照标注的最佳摄影点。就我来说,我感觉边逛边拍,时不时的会发现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度,比如一条弯曲的路,比如房屋间的一条缝隙,亦或者碰到一个在村子里踱步的老者或者自己遛弯的狗子。或许都会是一个精彩的画面。



当然我们一行人也是随走随拍,还真遇到了村里的几条狗子,狗子还跑到我们身边讨吃的,小伙伴倒是觉得很好玩也很应景,忙着挑逗它和拍照记录。




这个村子的最高点以前是个学校,远远还能看到旗杆,现在不在使用了。村子里现在的旅舍民宿数量多了,想来旅游业对于这里的发展还是很有影响的。



当然我们一行人也是随州随拍,还真遇到了村里的几条狗子,狗子还跑到我们身边讨吃的,小伙伴倒是觉得很好玩也很应景,忙着挑逗它和拍照记录。





我们阳产土楼的行程很快就结束了。希望下次来的时候可以更多的时间拍拍逛逛,看看日出日落云海晒秋什么的。



阳产土楼tips
这里没有景区门票,只有景区换乘车票,车子是小面包车,上山下山的路比较弯多坡陡,现在都是换乘他们的面包车了。
村子里住宿有,吃饭也有,整体还是比较方便。









屯之谷位于黄山市歙县桂林镇连川村,2600年前明朝皇帝朱元璋屯兵之地,是美丽乡村重点旅游项目,黄山郊区休闲旅游的一个不错选择。屯之谷是适合朋友圈、同学圈、商圈、兴趣圈、闺蜜圈等活动,公司、团体和个人三五小聚和孩子们游乐嬉戏、亲近自然的不错选择。


景区以“朱元璋”为主人物,重点打造“朱元璋屯兵之地”等历史故事;涵盖以亲子旅游为主的游乐世界、团队拓展、会议培训等十多个独具特色的项目;以观赏科普为主的萌宠乐园,梅花鹿主题馆、恐龙园等,园区内含十余种可爱的动物;以体验互动为主的自助柴火灶、野炊烧烤、篝火、露营兵营等项目;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果蔬采摘、农耕体验、自然教育的农事体验项目;以及水上项目区、游乐区、休闲区、拓展区、军事体验区、安全教育区等充实有趣拓展研学项目等。




小朋友玩的跑跑卡丁车,速度很慢也很安全。




还有梅花鹿可以投食,松鼠、孔雀可以观看。



景区开放时间8:00-17:00
门票:58元成人,儿童38元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桂林镇连川村


渔梁坝位于歙县渔梁镇,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也是古徽州最知名的水利工程。渔梁坝始建于唐,当时垒石为梁,缓流蓄水,但位置屡迁不定,元末明初,石坝崩塌。弘治十四年(1503)被大水冲坏,重修时,“去旧填心沙砾表裹,高减一层,下流节为梯形,以杀水势。清光绪末年又圮,歙县徽商程德成出资重修。


今天,渔梁坝仍横卧于歙县渔梁镇的练江上。
从一些资料可以得知渔梁坝历史变迁,几经修缮,最后得以以现在的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坝不一样,渔梁坝的水几乎是可以漫过去的,现在水量不是丰水期,有一半的坝基露在外面,我还去上面走了一下,长条形的十块组成了不分坝基,上面有些光滑。


2000年重修之后,坝长138米,底座宽27米,高约4米,用青色坚石砌成。坝体由三层、三类不同功能的石料筑成,最底层是一天然石梁,为石坝生根处。表层为眉石,最为复杂、最具匠心,条石规整光滑、纵横穿插,接缝处嵌入燕尾形石锁(俗称“元宝钉”)。中为囊石,层层垒叠至十八层,每隔约1.5米还有竖向石墩插入,用以加固。整个坝体浑然一体,严丝合缝,密不漏水,而且与江底及两岸熔铸交接,异常坚固。


弧形坝面,便于泄水。渔梁坝坝体的设计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三个水门从北至南逐渐降低,在正常水位时,流水只从最南端的低水门流过,其余两个水门和坝面,成为当地居民晾晒物品和休闲的好去处。北岸难聚沙碛,使坝下龙船坞带成为理想的航船停泊处。北端和中部的两道水门,则保证练江在高水位时仍具有较大的泄水能力。短期洪水季节,水流从整个坝面直泻而下,坝本身无冲垮之虞。




渔梁坝不仅是一座水利工程,它还包括江边的渔梁古镇,渔梁镇依江而建,历史上因水运而繁华。说是古镇吧,其实也就是沿江的一片老街,镇上还有一间渔梁坝博物馆。










渔梁坝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须休闲的地方,在这里可以看到周边的人都会悠闲的这里坐着,有拿着渔具的人在这里钓鱼,也有牵着宠物狗来此遛狗的,还有游客来此打卡的,生活气息还是很浓厚的。







在四大古城当中

徽州古城的名气似乎没有那么响当当

她更像是一块璞玉

掩藏在青山绿水之中

曾经的富贵繁华已渐渐退去

沉淀下来的

是沧桑的古城墙

古朴的民居和街道

庄严的八脚牌坊

和空气中弥漫着的徽文化气息


歙县古城设立于秦始皇26年,城墙轮廓很明显,白墙黛瓦为其特色,还有独有的马头墙和大大小小的石牌坊。
古徽州府县治所在,每天游客都不少,斗山街,许国牌坊,徽州府衙等等都是这里的必逛点。

秦始置县,古称新安,自隋唐以来,一直为州治、府治所在地,史称“徽州府”,是古徽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东南邹鲁”、“文化之邦”的美誉,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集中展示地,也是著名的“中国徽墨之都”和“中国歙砚之乡”,更是在明清两代曾辉煌近四百年的徽商故里。




古城墙是可以上去拍照的,从府衙那边可以上去,在城墙上可以看看古城。


古城夜景,太平古桥和古城,虽然不如大都市的灯红酒绿,古城夜景自有自己独到的一面,河水静静流淌,古城内外的生活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中国的牌坊历来都是“一”字形的,而安徽歙县的许国牌坊却是例外。因对云南平逆“决策有功”,明神宗恩准三朝元老许国在家乡建造牌坊。按礼法规定,许国只可建四脚牌坊。为了炫耀自己的盛隆恩眷,许国巧妙地“偷梁换柱”,建造了别具一格的长方形八脚牌坊。同时,牌坊为坊主逝世后赐予并修建,唯独许国牌坊是在其生前建造,这在数千年封建社会史和中国牌坊史上也是绝无仅有,也足见许国对国家社稷的功劳之高。作为歙县牌坊群中最大的一个,许国牌坊被誉为“歙县的凯旋门”。


许国牌坊全部以坚硬的花岗岩制成,坊额题字出自明大书法家董其昌手笔。在歙县古城阳和门的映衬下,许国牌坊更显得雕饰华美、神采飞扬。


许国是明朝嘉靖、隆庆、万历三个皇帝的老师,他的官衔是“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是官职仅次于首辅的第二大重臣。




中和街曾叫府前街、大街、解放街,是古城历朝历代最繁华的一条主街,这条街上有很多老辈人耳熟能详的地名,街起始处叫“建设桥”,街中段叫“工农食堂”、街坡顶叫“税务上顶”,还有“八脚牌楼”、“胜利台(电影院)”、“工会”等等,现在也是很繁华的一条街,站在许国牌坊看去,街道两旁的徽派建筑随着街道延伸而去,人们在街道上穿梭行走,画面感很不错。





古城内的街道上还是烟火气很重的,在这里可以发现不少有故事的店,比如老虎灶小吃就很有名,在这里吃早餐的人超级多,我们选了一个早上来这里吃,还等了一会,这里做石头稞的人据说都做了很多年这个了。



来徽州古城游玩,徽州府衙一定要景区逛逛的,相信一定可以体验到不少东西,比如在府衙大堂就会看到不同场次的演出,舞蹈表演,审案等等,作为歙砚之乡,在府衙后面的展示空间里还能看到关于砚台的展示。




府衙之内也有不少好看的景,体现了园林不同的美。



府衙大堂上的不同表演,礼仪之邦舞蹈等等。







斗山街因形似北斗星状而得名。隐喻这此乃一藏龙卧虎之宝地,那些明清时期的徽商仕族们受了《易经》的影响后,选择此地,从而使之成为一代徽商的居住地。巷内有古建、古牌坊、古雕等建筑物,不亚于一座徽州建筑博物馆。

去斗山街行走,最诗意的是迷蒙的雨天。古老的高墙,狭窄的巷弄,或许,不远处就有个丁香般的姑娘在等着你。






府衙一侧还可以看到非遗徽州剪纸,不大的一隅确实剪纸精华的所在,两侧的屋里可以看到陈列着不同的剪纸作品。刻、剪、装裱等等,都是细致的活,这个时候就觉得这么传承者们真的是心灵手巧,每一个作品都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当然,也有剪纸体验和交小朋友剪一些蝴蝶虫子什么的。








出了府衙,对面的谯楼之上可以点上一杯茶,听听老师傅五味杂谈话徽州,一双手弹奏敲打不同乐器,一张嘴说唱着徽州文化,听起来非常意思的。






这个乐器叫做阮,听完还可以和师傅聊聊天,比如说这个乐器的由来等等。



一些小伙伴街上采风的抓拍,小姐姐对于毛豆腐是真爱了,走到哪拍到哪。


徽商大宅院是我们此行最后一个目的地,老天也是开始布门下雨了。


徽商大宅院又名“西园”,位于黄山市歙县黄山路。整座古建筑群集牌坊、戏台、亭阁、花园、水榭等于一体,为组合式的宅第群体,有宅第26座、房屋数百间、天井36个、柱子1580根。



徽商大宅院内所有的建筑,如桂溪桥、杨柳快晴阁、梧桐夜雨斋、蔷薇露舍、椿簧馆、茉莉香屋、芙蓉小殿、红蓼廊桥、花信坊、百合轩等等的谋划,正是以大厅为中心点向四周延伸,成众星捧月之势。  



每一座房屋都有一个故事,每一间屋子的摆设都有陈规习俗讲究,空间与物品在质朴雅致的意境中,体现出了一丝丝不温不燥的气质,能给人一种“安静”的严肃感,蕴含着平衡、稳定之美。这与房屋主人骨子里对于内敛,朴素的追求完美契合,不多不少、恰当刚好,这便是徽州商人独有的生活美学。门楣窗棂精雕细琢,厅堂、居室、天井、长廊连接着宅子的屋前屋后,庭院花园绿植葱茏,房间里陈设了极尽奢华的精美红木家具,明式清式,件件精品绝伦,包浆浑厚,古旧感十足,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讲述着徽商走出新安江,从商发达后,都不忘回到家乡大兴修建宅邸,光宗耀祖。


 



进入院内,亭台楼榭、小桥流水、窗影门联等等营造出一 副浓厚的古代气息,仿佛霎那间穿越了历史的长河时空来到了明清时期,饱餐一顿文化盛宴,那是对心灵的熏陶,对历史的感悟,对生活的思索。 


徽商大宅院,以其独有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书写着徽州商人的故事。它们或精致,或恬静,或威严,或达官显贵,都彰显着徽州商人的财力,凝聚着匠人匠心独具的智慧





开放时间 08:30-17: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门票价格 门票80元,讲解20元/次
建议游玩 1-3小时 四季皆宜,春夏最佳。
景点地址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平安路徽商大宅院


这次三天两晚的行程,两晚的住宿挨着还算比较近,一家是老厂房改造的民宿,一家是徽派建筑的老房子,都各有自己的特色。老厂改造的有老厂的历史感,徽派老宅子空间小,紧凑,不过也是很精致的。出门住宿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对于我来说,睡车上都是经常的事情。








徽州这边吃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臭鳜鱼和毛豆腐了,每一家做的味道都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徽州毛豆腐是安徽古徽州一道传统名菜,由原料、点卤、凝固、出模、切块、长毛等几道工序组成。通过以人工发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由于豆腐通过发酵后使其中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故经烹饪后味特鲜。被民间堪称是“徽州第一怪,豆腐长毛上等菜”。


徽州一品锅,烹调比较讲究,在火锅里,锅底铺上干笋子,第二层铺上块肉,第三层是白豆腐或油炸豆腐,第四层是肉圆,第五层盖上粉丝,缀上菠菜或金针菜,加上调料和适量的水,然后用文火煨熟即成。此菜乡土风味浓,味厚而鲜,诱人食欲。


长陔(gai)三宝.
这是一道相当地道的安徽名菜.
主要咸火腿、 豆腐衣. 笋干之类,个人觉得口味火腿偏咸.但十分香. 豆腐衣很好吃。这个就在曹家这家店吃的



徽州石头馃 ,石头馃是徽州风味小吃名品,也是徽州传统面食,这种馃子是用石头压扁的,所以俗称“石头馃”。馃心一般是新鲜采摘的香椿嫩芽,去汁晾干,切碎后拌上猪肉丁和炒熟的黄豆粉。将这种馅卷在面皮中,然后压成扁圆形即成石头馃子,在平锅中焙熟即可。


包袱饺。


在这边好像他们都喜欢吃黄瓜煮的干锅,吃起来比较清单,入口却很入味。


位于歙县古城边上的一家餐厅,旁边就是老虎灶吃早饭的地方,还有芳华民宿,我们晚饭来这里吃的,进来感觉格调还不错,因为整体应该是老厂房改造的。



匆匆忙忙的几天就这么过去了,景观或者人文都算是上了一课,以后立志做个博学的人了要。我觉得对于徽州这个神奇的地方,去一两次都算是探探路吧!
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