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本文已首发于个人公众号:“啊呜说睡前要看好故事”
曾去过张家口的草原天路,见过豪美的
草原风光,于是更想去看看真正的内蒙草原。
端午节的后两天,锁定了呼和浩特。
计划一天市区一天草原。
很粗糙的大计划。
具体去哪里,吃什么,看什么,走什么路,全依赖老田的细致规划。靠谱、有规划,时间卡的准准的,两天的游玩满满的。
旅行非常满足,在此把老田的攻略搬来,以供参考。
【行程】
13日,抵呼-吃稍麦-内蒙博物院-吃冰煮羊-大召无量寺-塞上老街吃羊蹄淘古玩
14日,G110国道-吃焖面-辉腾锡勒草原-哈达火山地质公园-回京
【简介】
呼和浩特是北京附近的一个省会城市,交通方便。从北京出发,高铁2小时15分,动车睡一晚。
12日晚十点的卧铺,睡了一路,早7点到达呼市。
14日下午7点多高铁,晚十点到达北京。
13日早晨醒来,火车正经过乌兰察布,窗外青山草地连绵无边,偶尔能看见羊群低头啃草,心中“叮”一下,潜意识中的农耕文明被撞了一下———原来可以不必那么拥挤地种上各种菜蔬,土地不慌张。
人类最初始是采集狩猎的社会,有食物就吃,饿了就去采集&打猎,平均每周工作时间是3.5天。
后来,有的发展为农耕文明、游牧文明等。
从农耕文明走来的我们,富裕又忙碌,我们有了房子,可以在屋子里放满东西,粮食、衣物、农具、财物。不够的,还不够,人们干更多工作,加班996,继续积攒更多的财物。
赚钱、存钱、做理财、做投资,最终目标是财富自由。届时光存款就能维持日常所需了吧?终于能休息了吧?
我可以一口气买一百只羊,甚至更多。
可是,我好羡慕赶着三五只羊,在林子里吹笛子的牧羊人。
【美食】
内蒙的羊好吃,奶好吃。
稍麦
稍麦是羊肉馅儿的,味道鲜美,没有一点羊膻味,比北京的羊肉稍麦好。肉质细嫩。
我们13号一大早到了内蒙,不巧正在下雨,放了行李后,在附近随便找了一家营业的餐厅,进入一看,霍,坐满了人,都有啥好吃的?这么多人,居然吃的全是稍麦。
那得多好吃啊?
我们两人要了一两半。吃前觉得早饭吃肉很腻,吃完竖起大拇指。
冰煮羊
这也是内蒙特色。把冰块铺满锅底,放鲜嫩的羊肉、羊小排,加入洋葱、一点酸奶样的东西,其他调料调味,开大火煮。
十分钟后,羊肉香味弥漫,我和老田几次想要掀开锅盖瞅瞅,服务员告诉我们还没好,再等等。
再有五分钟,冰煮羊大功告成!夹两块羊肉,吹一吹热气,沾上独特的蘸酱,往嘴里一放,大口咀嚼,鲜嫩肥美的味道在口中占据所有味蕾,啊~~这就是灰太狼的快乐吗?
难怪灰太狼喜欢吃青青草原的羊,真的……太好吃了。
羊蹄&奶糕&奶块
这是在塞上老街吃的。老街是两条长长的步行街,一条走到头,往回走另一条。进入时是一条古玩街,出来是一条美食街。
塞上老街有许多好吃的,又恰逢端午,在最拥挤的地方,我和老田两人开火车一样一前一后挤在人群中小步小步往前挪。
烤海鲜、烤猪蹄、毛豆、奶茶、炸串等,这一类是普通常见的。
比较特殊的有几个。
羊蹄:
这条街上应该是有两三家羊蹄店。我在北京的一些羊肉汤馆也吃过羊蹄,不很好吃,柴,有味道,不入味。
老街的羊蹄店,开在两条街中间一个小入口处,门口放了一张小桌子。
“老板,给我来两根……”我看着老板在卤肉锅里挑羊蹄,小声又说,“给我挑一个大的。”
忙到停不下手的老板不爱说话,默默给我挑了一个大的。
羊蹄剪开,但不剪断,浇上厚厚的蒜蓉酱,豆瓣酱,撒上葱花,好看,好香!
老田又要了一瓶啤酒,我俩就在人群的角落,落日余晖中,啃着肥嫩的羊蹄喝着冰镇啤酒。
奶糕:
奶香浓郁,口感柔和绵化。我先买了一根,老田说不吃,尝了一小口,他也去买了一根。
奶块:
古玩街上很多卖的,出了古玩街也有一些这样的土特产店。味道酸甜,嚼着带劲,奶香浓郁。老板说是自家做的,我信了:没啥好包装,用料还这么足。
比外面卖的便宜一点吧。当时买少了,后来还想吃,上网搜,却找不到一模一样的了。
有奶块、奶片、奶棒等等,口感略有差异,
4.焖面
焖面也是内蒙特色彩。
去草原路上,经过乌兰察布,我俩绕进去,找了一家路边小店,叫“xx排骨焖面”,进去要了一份拍黄瓜和焖面。
店里老板和老板娘往身上系彩绳,过节嘛,每个店面也都插了一点茱萸,过节。
街上人不多,店里没有别的客人,老板炒菜,老板娘和面揉面。我俩就寻思出去上个厕所。街上有个卫生间指示牌,走过去却是一片碎石碎砖的荒地,后来一打听,附近居民说,那荒地就是卫生间啊。啊,这?
回来吃面。
好大一锅,土豆条&豆角&牛肉炒面条,味道不错,牛肉好吃,就是面咸了点。
拍黄瓜我们吃到一半,发现黄瓜头上黑色的老黄瓜花还糊在上面,估计没好好洗,两人就都没了胃口。
5.咸味奶茶
可以一试,有不加炒米和加了炒米两种。
【市内景点】
推荐:内蒙博物院、公主府、将军衙署、大召无量寺、清真大寺、草原风情街、塞上老街等。可以玩两天,我们只安排了一天,所以只挑选了部分经典。
1.内蒙博物院
场馆很大,一共有5层展厅开放。主要介绍内蒙地区,从恐龙时代到近现代革命运动的历史。
内蒙古高原一直都是地质学者们热爱的地区,这里的土地岩石品种多样,蕴含多种矿藏。
曾听北大地质专业毕业的朋友说,他们在内蒙考察时,曾遇到一座膨润土的小山,一下雨,这山就膨胀数倍,变成一座大山。
在来这里之前,我固有印象中,内蒙的历史中只有游牧民族,他们没有文化传承,也没有历史渊源,他们的过往散落在草原的风中。
真的走进这座博物院,我才知道自己的浅薄与无知。
远古时期,这里是诸多恐龙与哺乳动物等的快阔天堂。展馆一楼,是恐龙、猛犸象一类远古生物化石。
人类早期,这里诞生了诸多人类文明,诸如最著名的红山文明。ps:地铁把手是红山文明里的祖龙形象,有趣。
封建王朝开始,从异军突起逐渐强大的鲜卑王朝,到契丹王朝,金王朝,大元,一直到最后的满人清朝,从这里,走出了许多政治王朝。
近现代革命先烈在这里抗战伪满政府、日伪政府,看他们骑过的马鞍、喝过的酒壶、写过的书信,就好像自己也策马在那个战火纷飞、英雄史歌的时代。
出来博物院,天空已经放晴。高原的蓝天,离我们很近。
我们原计划是内蒙博物院-将军衙署-清真大寺-无量大昭寺,一路顺路。
中间回宾馆办理入住,不巧遇上某旅游团正办入住,现场又乱又糟糕。等到三点多了,前台却告知,还没有收拾出干净的房间。我想着匆匆忙忙的,能打扫干净吗?便换了一家。
虽是旅游旺季,其他酒店的客房倒也还有。
重新办理入住,再出来,已经是下午五点了。
6点大召无量寺关门,我们果断放弃中间两项,直奔最后一站。
大召无量寺
大召无量寺是一所知名的藏传佛教寺庙。
蒙古族是信奉萨满教和藏传佛教的,他们在很多风俗习惯,都和西藏有一定联系。
北京也有一所藏传佛教名寺——雍和宫,雍正皇帝潜龙之所。雍和宫虽然也有红衣藏僧,但是很少见他们从事宗教活动,倒像是维护秩序的工作人员。
来到大召寺,我们正好遇上了僧人们做晚课。
进门右侧的佛殿里,两边坐满了带着黄色绒僧帽、身着红衣的僧人们,他们目不斜视,正襟危坐,手敲铜制法器,大声吟唱。声如洪钟,“轰然作响”,无量法力仿佛从这个小小佛堂,在佛祖的注视下,波状漾开。
要说藏传佛教的菩萨有什么特别,从我直观感受上,是菩萨的造型略有差别,
此外,设有供教众“五体投地式“跪拜的铜板,我们也确实在佛殿里看到有虔诚的教众,双手举过头顶,跪倒,全身匍匐在地,手心向上,念念有词,如此往复几次。他们心中一定有不得了的事情。
彩幡写满密密麻麻的蒙文经文,在风中飘扬。
转经桶在佛殿里,在走道里,在屋檐下,人们走过,会拨动沉重的铜铜,一一转动。
在藏传佛教中,经幡每一次被风扬起,经桶每转动一次,都是替信众念了一遍经文,都会消去一份业障罪责。
塞上老街
出了大召无量寺,就是塞上老街,买古玩、买土特产、吃小吃,都在这里了。
有些是景点都有的那一套,烤串、蜜雪冰城、风情耳饰等。
更多的还是本地特色。
有一些卖马鞍与马皮画的店,遇到一个牧人来买马鞍,一只马鞍一万起步,好贵也好结实。
古董店很有意思,各式各样的铜器、铜钱混乱的堆在一起。
买卖可以讲价。
据店主们说,这些东西,有的是收上来的,有的是牧民拿来卖的,想必,也有是进货的?
我淘到一枚小印,上面用篆书写着“字招持号雪溪”,颇有几分古雅之意。是一个叫小名叫招,小小名叫雪溪的人吗?
又淘到一枚山字文古镜,山字纹铜镜流传广且时间长,最远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近可以追溯到明清。
古代的镜子耐用,一代人用三十年,不光亮了就磨磨,再服侍下一代人。
因为造价贵,大铜镜一般只有大户人家买得起,而且一般都是定做,会在镜面背后写上家族姓氏与祝福,代代传承。
【草原】
离呼和浩特最近有两个草原,1.希拉穆仁草原,一望无际;2.辉腾锡勒,略有起伏,有风力发电大风车。
我们选择了辉腾锡勒。
去走的国道,一路畅行,大约2小时到,交15块过路费。
回走的乡道,集那线,走了近3小时,一路穿村过庄,看到巨大的山与土裂缝,在林荫光斑中飞驰。只感叹,想在这里租房子过三个月。
草原很美,有马、牛、土拨鼠、人、小红花小黄花、绵绵青草。
玩了一会儿,看到导航上显示附近有一个哈达火山公园。
跟着导航,我们驶进了一条小路,两边是草原,无人也无牛,突然地出现了一道门,我们穿过了门,还是路,导航准不准?公园怎么连个售票处都没有?
继续开,一直开到终点,依旧是草原。我跳下车,往下方看。
“哇!快看!”
小小的人影就是我
下方凹陷进去的一片平原中,有一个淡淡的正圆,我一路奔跑过去。
平坦。
我几乎找不到那个圆在哪里了,仔细看,才发现我正站在圆的边上——或许是地质关系,有些野草叶子上,覆盖了一层白色的物质,像石灰又像是白霜,从远处看,特殊的草们就连接成了一个巨大的圆。
传说,这里在远古时期,是火山群,火山喷发,最终随着地质运动,又淹没在大地之中,留下了这样的火山口。如今,从外表看,完全看不出这里有过任何火山的痕迹,除了这一圈草。
等到8月的大雨下足够,这里将变成“海子”,从天空看,仿佛一只只大地之眼。
我们站在圈子里,回头仰望来时之处。
“要么读书,要么赶路,心灵和身躯,总有一个在路上。”这句话,大俗大雅。
与未见的山水相逢,与异乡的美食相遇,与草原的晚霞相爱,一天之中的记忆有许多,多过宅家一周。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没多大意义,只是以后读山水、读人文时,能想象出更辉煌的故事。
【衣食住行tips】
宾馆建议定在新华广场附近。新华广场是一号线和二号线的交汇点,两条地铁线能到两个火车站和绝大部分市内景点、如博物院、将军衙署、公主府等,以及几个大型购物中心。
打车出行也是方便又便宜。
6月过去,气候适宜,不用额外加衣服。但是下雨、草原夜晚,都会比较冷,建议带一件外套。
过马路等,要格外注意安全,车主们好像都不害怕违章扣分。
听当地人说,辉腾锡勒和希拉穆仁,这都不还不算真正大草原,草不高。真正大草原在呼伦贝尔,草能盖住脚。再留一晚,住在蒙古包,晚上篝火晚会、吃肉喝酒,半夜裹着羽绒服,拥抱着爱人,看天空星河转移。
老田问我:“什么时候我们再去呼伦贝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