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系列之2021年六月伊犁环线之旅(含详细行程攻略)

作者:在路上 显示图片

老妈一直想去看鲜花盛开的大草原,于是第二次入疆的行程,安排了六月的伊犁环线之旅。

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道新疆之美。
规划路线时永远觉得时间不够,觉得哪儿都很美,但只能在很多的选择中进行取舍。
攻略几易其稿,才最终确定了行程路线。

Day1(6.5):北京—乌鲁木齐—伊宁(住伊宁)
Day2(6.6):伊宁—霍城—赛里木湖—伊宁(住伊宁)
Day3(6.7):伊宁—夏塔(住夏塔)
Day4(6.8):夏塔—琼库什台(住琼库什台)
Day5(6.9):琼库什台—骑马穿越喀拉峻—特克斯(住特克斯)
Day6(6.10):特克斯—巴音布鲁克(住巴音)
Day7(6.11):巴音布鲁克—唐布拉(住唐布拉)
Day8(6.12):唐布拉—伊宁(住伊宁)
Day9(6.13):伊宁—乌鲁木齐—北京

出发前,各种意外,深圳出现疫情,入疆受限。我身份证是深圳的,但一直住在北京,忐忑是否可以成行,还好最终确认只看行程码,才得以成行。周六出发,周四晚上突然发现我们之前定的航班被取消了,也没有收到航空公司通知。又连夜联系航空公司,一顿折腾,改签到周六当天的其他航班。


一直没太留意新疆的区划,也是这次去伊犁,偶然间留意到新疆的区划还挺有意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辖4个地级市、5个地区、5个自治州。
其中,五个自治州分别为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有意思的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下辖又含了塔城和阿勒泰两个地区。

本次伊犁环线,走过了伊犁州的伊宁、霍城、巩留、新源、昭苏、特克斯、尼勒克,就差个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了。

这次飞乌鲁木齐,阴天云层厚,遗憾没能从空中看到天山,但貌似上次拍照的位置依然拍到了褶皱的红层景观。(新疆是欣赏红层景观最好的地方,南疆环线时走过的库车大峡谷、温宿大峡谷都很壮美)


在乌鲁木齐机场直接坐机场快线到火车站,转火车到达伊宁。买了卧铺,正好睡一觉就到伊宁。
(乌鲁木齐火车到伊宁5~7小时,也可以选择从乌鲁木齐驱车出发,西行到赛湖,再向南到伊宁,最后从唐布拉走独库回乌鲁木齐的环线,不走回头路。考虑到乌鲁木齐到赛湖的路程大部分我们之前都走过,带着老妈,卧铺睡一觉更舒服些,所以选择了火车。)

伊宁的防疫检查很严格,火车到站后有人员到车厢内检查行程码及核酸检测结果。然后按车厢排队出站,没有三日内核酸检查结果的,都要求现场做检测。后续的行程中所有的检查点和住宿必查,我们经历了无数的防疫检查,隔三日做一次核酸检测。


司机师傅小马在伊宁站接我们到酒店休息,结束舟马劳顿的一天。


早上十点出发,一个多小时就到霍城,第一站看薰衣草。
按之前查到的攻略,我们导航到芦草沟四宫村,沿途的房子都涂上了紫色,还有好多民宿在修建中。

不知道是没找对地方,还是六月初尚未进入盛花期,薰衣草花海远不及想象中让人惊艳的模样。


中午光线太强,我们在薰衣草地里逗留了半个小时后,继续北行,到赛湖去。


开始进山,拉开了风景大片的序幕。


“天山公路像一条银色的飘带,飘过了陡峭的山峰,飘过了幽深的峡谷,飘过了茫茫的戈壁,飘过了牛羊成群的大草原,飘进了霍城县境内天山丛林中的一条峡谷.这条峡谷长28公里,它有个美丽的名字叫果子沟”。——《风景如画的果子沟》


果子沟是伊犁地区的天然门户,是一条北上赛里木湖,南下伊犁河谷的著名峡谷孔道。


进入果子沟,两边的树木逐渐茂密起来。


远远地看见果子沟大桥
果子沟大桥,2011年9月30日正式通车。大桥全长700米,跨径360米,主塔高度分别达209米和215.5米,主桥全部采用钢桁梁结构,是新疆公路第一高桥第一座斜拉桥。


也是国内第一座公路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远远地看见赛里木湖,被那份纯净的蓝色所震撼。

赛里木湖位于伊犁博乐两地交界处公路边,古称三台海子。之前因为赛湖归属伊犁还是博州,双方的争议甚至惊动了自治区,最终拍板确定赛湖归属博州。

赛湖位于紧邻伊犁河谷地带的天山北坡,天山北坡成为西风的迎风坡,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能眷顾的地方。大气充沛降水和湖周山地坡面径流成为赛里木湖水源主要来源。赛里木湖成为中国唯一一个直接受大西洋雨水滋润的地方,因此称它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


下午三点抵达景区东门,我们选择坐景区交通车绕湖一圈。东门入,顺时针绕湖一圈,东门出。一路停靠游玩松树头、克勒涌珠、西海草原、点将台、亲水滩、月亮湾。行程90多公里,游览耗时4小时。

自驾车也可以进,通常选择东门入,逆时针绕湖,可从南门出。如果要想慢慢玩,最好景区里住一晚,可在西海草原看日出日落。


新修好的环湖车道静待着7月份的环湖自行车比赛,能在这样的美景中比赛也是一种享受。


随着光线和离湖远近距离不同,赛湖呈现不同的蓝色,或纯净、或浓烈,让人心醉,流连忘返。



第一站松树头是最让人惊艳的。
远方山峦连绵,背靠着蓝色的赛湖、穿着洁白婚纱的新娘在开满金黄野花的绿色草原上拍照。


第二站克勒涌珠,克勒湖湾处有众多的山泉,泉流如串串珍珠从湖滨砾石层中汩汩涌出,在彩色卵石湖床上欢蹦活跳,闪烁着珍珠般的光芒。“克勒”哈语是“都是泉”的意思。克勒湾口有两条对称的,线条极为柔和优美的湾口沙嘴护卫着湖湾,湾处水碧如染, 湾内水波涟涟,银光闪烁。


天鹅在这里惬意地栖息。


在西海草原时,开始变天。景交车师傅说,前一周,这里野花开得最灿烂。
有攻略说西海草原这边的山坡叫骆驼峰,爬上去大概20分钟,在山坡上可观日出日落,拍赛湖和果子沟全景。



刚到点将台,就下起冰雹来。不到十分钟,又停止。
乘着这空隙,跑上空空荡荡的点将台。



俯瞰赛湖


后面的行程中断断续续地下雨,但阳光一直在努力地突破厚厚的云层。



天有点放晴的迹象




我们刚结束最后一站月亮湾向东门出发时,又开始下起大雨来。
出赛湖上踏上返程时,居然下起冰雹,乒乒乓乓地砸在车上,吓人一跳。前方的车都不敢走,停在路边。我们慢行驶出赛湖的区域,雨就停了。


晚上十点返回伊宁,到旅游小镇晚餐。


早起出发,司机师傅说夏塔下大雨,建议我们改行程。
还好我提前做了准备,找了景区管理员电话,咨询后还是决定按原计划出发。太庆幸这个决定,要不就错失了夏塔的绝美风景。

09:30从伊宁出发,13:30到昭苏检查站,14:00左右在昭苏天马美食城午餐后继续向夏塔前行。
昭苏到夏塔在修路,一路颠簸,半路开始打雨点,继而变成瓢泼大雨。泥泞中前行,心里忐忑着,担心天公不作美。


到了夏特,天开始放晴,心情也欢快起来。



一步步靠近夏塔,远远地看见一排雪山。




雪峰连绵,云雾缭绕,我们直呼幸运。



17:00到达夏塔,天已经完全放晴。


这里是新疆最著名的四条古道(乌孙/夏特/白水涧/车师古道)之一,夏特古道的起点。
乌孙之后不古道,夏特之后无冰川。

夏特古道古为伊犁至阿克苏的交通驿站,贯穿天山南北。北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的夏特牧场,南至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的破城子,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的一条著名古隘道。


从夏塔景区门口,换乘景区交通车进山,一路有三四个观景台停靠,一个多小时才能到景区车终点温泉酒店。

夏塔河,水流湍急,波浪滚滚,终年翻着乳白色的浪花。


两岸山岭壁立叠嶂,仿如斧直。细看有位眼窝深邃的夏塔老人,其面容隐藏在山石之间。


一泻而出的夏塔河划开平坦的草原,九曲夏塔河,绿草如茵,云杉成林。


流沙瀑布


双孔雀


进入夏塔景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著名的是天山之父汗腾格里峰,海拨6995米,是天山山脉的第二高峰,坐落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国界上。



安顿好住宿,18:45坐电瓶车到徒步起点。因景区电瓶车20:00就下班,幸而偶遇北京一家四口,也住在景区里,我们和电瓶车师傅商量好,21:00时再辛苦一趟接我们这一车人回住所。

下车结伴往山里深处走去,不过天色开始变阴。刚过第一座卡拉房子(牛圈),就下起冰雹,转而又是瓢泼大雨。即使穿着雨衣打着伞,身上还是湿透了。不得己只能奔回徒步起点,让电瓶车师傅接上我们,回到宿地。吃完晚饭,准备休息,期待明天好天气。


原本以为今天的行程就这样结束了,直到从房间窗户看到外面隐隐红光,看天又放晴了。连忙跑到宿地旁能远眺雪峰的地方,此时霞光已经偏移到旁边的山体上,染红了半座山峰。


落日余晖,结束了天气变幻莫测的一天。


早上七点多起床,看着天气不错。赶快通知昨天偶遇的北京一家人,电话联系昨天那位电瓶车师傅八点准备送我们到昨日的徒步起点。
(建议夏塔一定要住景区里!!!电瓶车正常要10:00才开。电瓶车师傅也住在景区里,就在我们住宿旁边。能凑够一车联系他跑一趟,他也比较乐意。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比其他游客至少多了两个小时独享美景的时间)

我们是今天第一拨进山的人。




走过昨日折返之地再往前走,就是一条山间溪流。


继续前行十分钟又见第二座卡拉房子。


在这里,以云杉为前景,拍雪峰旗云舒卷。




还有散落在草地中的黄色野花。


拍的兴致正浓,突然乌云密布,天色骤变,又下起雨来。好在雨不大,又有小木屋暂避,我们决定等待。


大概15分钟后,雨停了,但风很大。同行的那家人决定回撤。我们寄希望于大风吹散云层,决定顶风继续前行。


幸运之神再次眷顾,前行不到二十分钟,风停了,虽然还有些阴,但隐隐有放晴的样子。


爬过一座小山头,雪峰花海跃然眼前,被这美景惊艳了。



天也慢慢放晴,蓝天驱赶走厚厚云层,映衬着远方的雪峰,格外美丽。


从大草甸这里前行5~7公里,可到冰川脚下,但中途需过河。我们不打算继续前行,就在这片草甸上欣赏木扎尔特冰峰。


回望来时路,峡谷里蓝天白云,刚才的刮风下雨仿佛做梦一般。


从10:30到12:00,我们在这里独享这片宁静的美丽,拍照、跳舞、高歌,不亦乐乎。
直到回撤的路上,才遇到骑马上山的第一拨游客。


返回徒步起点坐电瓶车到住所,收拾行李退房后再坐景区交通车下山。刚下山,山里又开始变天了。
15:20抵达景区大门,与司机师傅汇合,向我们下一站琼库什台出发。


师傅说琼库什台今天房间爆满,预定不到房间,让我们考虑要不要改下行程。
在网上也没有找到住宿,打了几个有名的民宿电话,也都是满客的回复。但经过夏塔一行,觉得我们的运气还不错,决定还是要去,现场去碰碰运气。
下午路过特克斯,补充了顿午晚餐后继续东行。


一路盘山路、发卡弯。


天空阴沉,时不时飘落几滴雨点。


晚上快八点抵达琼库什台观景台,风大很冷,匆匆拍了两张照片继续前行。



晚上九点多到琼库什台村,天空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司机师傅有熟识的人,去打听有没有空房间。我在车上刷手机,居然发现一个看上去还不错的房间,价格也还好。电话联系后赶过去看房,还算干净整洁,终于安顿下来。

昨晚没留意周围环境,早晨起来四处溜达,发现屋后就是库尔代河。


我们昨夜入住的小木屋沐浴在晨光之下,四周云杉环绕。


这是昨晚我们入住的房间,窗帘、床单、地毯都是新的,颇有哈萨克族风情。因为是才出的房间,价格比之前询问的还要便宜,看来我们的运气的确不错。


老板在屋前搭了一个大露台,铺上绿色地垫与四周草原融为一体。



村口的地标


想骑马从琼库什台穿越到喀拉峻,马帮的人说要4~5小时。担心太长时间老妈受不了,昨晚在网上查到的所有攻略都建议老人不要骑马穿越。于是计划了几套备选行程方案,让老妈定夺。

早起老妈说今天状态不错,一锤定音——还是骑马穿越喀拉峻。
和马帮的人再三确认,又让挑选最温顺的马,马鞍之外再加上软垫,安排好的向导。一切准备就绪,09:30我们骑马出发。

(老妈已经64岁,结果骑马4个多小时+2个小时徒步后,第二天一点反应也没有,连最常见骑马屁股疼的症状都没有出现,一路上还可以在马上摆摆POSE让我给拍照。真幸亏没有放弃,要不就错失这一路上的绝美风景了。)


从琼库什台穿越到喀拉峻鲜花台路线:从琼库什台村出发,向西北方向经过库尔代森林峡谷河道边一个补给点后,翻过陡峭的山头,到加撒汗,下马步行进入喀拉峻景区范围内,可以选择最近的景区交通车站,步行2~3公里后就可以到达。但建议选择徒步穿过鲜花台景区,一路风景太美了。

一般全程徒步选择从喀拉峻穿越到琼库什台,这样多为下山路,要省力得多,一路上也偶遇好几批徒步从喀拉峻穿越过来的人。


回望琼库什台方向,在云杉深处,库尔代河畔。这次没有太多时间在村里逗留,以后有机会来走乌孙古道时再见吧。




翻越琼库什台村后面比较陡峭的一座山头之后,直到第一个补给点,一路都是缓坡,绿草如茵,风景如画。



12:00左右到达河道边的补给点。


让马儿在这里休息,好翻越后面陡峭的山头。


河水清澈见底。


在补给点休整后,穿过森林,出发翻越山头。


山势陡峭,在马背上不敢拍照,快到山顶平缓处,回身拍拍来时路。



到了山顶,豁然开朗,绿草如茵的加撒汗。





加撒汗是骑马的终点,从这里买门票进入喀拉峻,再走2~3公里就可以搭乘景区交通车。
带我们的两个马帮小哥要去特克斯,让路上遇到的马帮把马匹原路带回。他们也从喀拉峻出去,联系了熟识的人开车接他们,我们想在鲜花盛开的草场上多走走,决定徒步到鲜花台景区。
于是分道扬镳,两位小哥渐行渐远。


一路野花遍地。


加撒汗的牧场风光


牛羊在鲜花草原上悠然自得,我们笑称:这里的牛羊吃的是太太口服液,拉的是六味地黄丸。


一望无际的草原,顺着小哥指的路,我们边走边拍照、录视频。
一路没有遇到其他人,正担心是不是走错,远远看到前方一群从喀拉峻徒步前往琼库什台的人。告诉我们再往前走,路过一个小水塘,就快到鲜花台了。


终于远远看见这个路标小水塘。


鲜花台——鲜花似锦,远方雪峰云杉,仿佛画中游。



白云仿佛触手可及。



再往前走,陆续看到游客,我们正式步入了景点的范围。
一片紫色野花,仿佛在黄绿锦缎上织出的紫色飘带。


边走边玩两个多小时,终于到达观景台,远远看见景区交通车道,蜿蜒镶嵌在绿色的草原上。


新疆天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由博格达、巴音布鲁克、喀拉峻-库尔德林、托木尔四个片区组成。

喀拉峻从高山草甸、亚高山草甸、云杉纯林、云杉阔叶混交林、低山草甸到山地草原,景观类型丰富多样。雪峰与峡谷辉映,森林与草原镶嵌,春夏季五花绽放,姹紫嫣红,晨曦落霞映照下,草原线条柔美,层次分明。


被科普了下三级夷平面及山脉的阴阳脸知识: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景点的风景反而逊色不少。考虑到老妈今天的活动量不小,我们并没有在景区内多逗留,下午五点,直接坐车出景区,与到喀拉峻景区等我们的司机师傅汇合,前往特克斯休息。

在宾馆洗澡小憩后,晚上美食街上觅食,在小城里看看夜景。


特克斯,别名八卦城。传说八卦城最早是由南宋道教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布置,1937年,由当时的伊犁屯垦使兼警备司令邱宗浚亲自查勘设计成型。

以中心八卦文化广场为太极“阴阳”两仪,按八卦方位以相等距离、相同角度如射线般向外伸出八条主街,每条主街长1200米,每隔360米左右设一条连接八条主街的环路,由中心向外依次共有四条环路,其中一环八条街、二环十六条街、三环三十二条街、四环六十四条街。这些街道按八卦方位形成了六十四卦,充分地反映了64卦384爻的易经数理。


小城夜景很美,尤其适合空中拍,我们就至少看到五六架无人机在拍。


早起,宾馆附近的街道上都是早餐店,我们选了一家锡伯族的早餐店。
锡伯族的大饼、小米粥,还配了十多种小菜,小菜任意吃,每道小菜都很入味可口。一顿早餐人均12元,很是实惠。

09:30出发,走G578,过巩留、新源,途径那拉提景区后,南下走G217独库路段,直奔巴音布鲁克。


那拉提草原河谷,一路巩乃斯河相伴。
是的,这里就是《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中提到美丽的那拉提。


2018年走独库时,到218和217独库交叉路口这里,前方独库路段修路封闭,我们只能绕行到巴音布鲁克。这次独山子到那拉提这段独库还未通行,但那拉提到巴音布鲁克这半段独库6月1日已经开放,算是补上了上次的缺憾。


独库风光



独库风光


离巴音布鲁克越来越近。


上次到巴音布鲁克,遇上下雪,宛若仙境,那时的美景还历历在目。(详见之前游记:《万里西域,千年丝路——“在路上”系列之2018年南疆之行》@http://www.mafengwo.cn/i/11101486.html)


入住西部情酒店,安顿好后,换上厚衣裤,18:30出发准备晚上去看日落。

巴音布鲁克在蒙古语里是泉水丰饶的意思,是因为这里水源极其丰富。巴音布鲁克草原共有大小13处泉水,7个湖泊,还有20条河流。这些不同的水源,汇聚而成了开都河。开都河在草原中间穿过,留下九曲十八弯后,又匆匆溜走。九曲十八湾就是开都河最美的一段,九曲十八弯“九个太阳”的落日奇景成为很多摄影爱好者蹲守这里的动力。

景区区间车单程45公里,行车约1.5h,巴音布鲁克由天鹅湖景区大门、草原之恋、天鹅家园、扎克斯台观鸟点、巴润库热、巴西里克观景台(九曲十八弯景区)多个节点组成,区间车路上会停靠天鹅家园、巴润库热、终点到九曲十八弯。

天色阴沉,风很大,穿上薄羽绒服都还觉得冷。天鹅家园没有拍到天鹅,只有不怕人的黑嘴鸥屡屡从游人手中取食。




一路前行,间或打几滴雨点。


景区大巴车停靠在九曲十八弯后还有一段3公里的山路,观景台在一座山丘之上,山下就是九曲十八弯。可以徒步走木栈道或乘坐景区电瓶车。



走到半途,下起雨来,开都河上云气缭绕。


十多分钟后,雨停了,但风依然很大。



观景台上很多蹲守的摄影爱好者,长枪短炮占据着最佳位置。今天风很大,他们宛如战士般坚守着,羽绒服外套着的雨衣被风灌入,鼓鼓吹起,像充气的玩偶一般。


我们坚持到21:00,天色越来越暗,厚厚乌云笼罩着。被大风吹得有些受不了,周围一些摄影的人也都开始收摊,我们跟着他们下撤,一位满头花甲的大叔招呼着他那群扛着长枪短炮的伙伴们:走了走了,今天这天气肯定拍不到东西了”。

21:40,大巴车还行驶在景区里,不知道谁先惊呼一声,只见西边厚厚的乌云之间露出一条缝,慢慢地缝隙越来越大,太阳出来了,落日将四周的厚厚的云层染上金边,在乌云密布的天幕中绣出一条金带。余光染红了金带四周的雪山。太美了!

景区大巴中途不能停车,行进中隔着有雨滴的车窗拍不到好照片(只有一张还算不糊的,但这时太阳已经落下,远不及刚才美景的十分之一)。车内全是遗憾的叹气声,同车的摄影团人员更是拍头跺脚,遗憾不已。大家只能把这份美景留在心底。


今天要离开巴音,到那年拍照过的地方故地重游,当时白雪皑皑,如今绿草如茵。


天高云淡,现代的“焉耆马”飞驰撒欢。


给老妈和师傅拍了各种搞怪照片


拍够了,我们返程,因217到乔尔玛这段独库尚未通车,只能折返那拉提,走伊若线,过则克台后北上走S315,前往唐布拉。



巴音布鲁克草原风光


再见,巴音布鲁克!


返回那拉提,在那拉提景区大门往东几分钟车程,南侧路边农田里一片花海。这是农家自种的观景芍药,进去拍照要收费,5元/位。但拍出的照片的确惊艳:云团云絮,碧空绿野,仿佛连绵到山脚的花田......


那拉提镇


路过吐尔根乡


遥想三四月份,这里满山遍野的杏花美景。


开始进入“百里画廊”唐布拉。







唐布拉百里画廊观景台









此行唐布拉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地阔尔克的仙女湖。
从阔尔克山下(阔尔克避暑山庄)出发,大约4~5公里,这两天一直下雨,路上泥泞不堪,只能骑马上山,大约40分钟。



沿途依然风光大美。






抵达仙女湖


依然是雪山草原花海


到仙女湖不久,又下起雨来。我们到牧民家毡房里避雨,喝碗奶茶。


不一会,雨停了,天空开始放晴。


不多一会,又是蓝天白云。


在赶马人的催促下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启程返回。


【安全小提醒】:
说下琼库什台和仙女湖的骑马感受:琼库什台的马帮是村里统一管理的,比较正规,都有保险。马匹多训练有素,很温顺,装备也比较好,所以尽管我们骑了四个多小时,没有半点惧意,也不觉得辛苦。

但仙女湖这里马队应该是私人的,我骑的马就很不温顺,回程下山时震脱了后面牵着老妈马匹的缰绳,差点把我从马背上摔下来。幸而老妈骑的那匹马还比较温顺,被挣脱之后停在原地不动。另外我这匹马的马鞍扶手不是环状,而是向上翘起的,下山时手握不住直往下呲溜。

走到半路,前面有人从马匹上摔下来,幸好在草地上没太大问题。后半程泥泞的下山路段我简直是战战兢兢的,还得不时回头看看老妈是否安全,直到山脚才长舒口气。建议大家如果在仙女湖骑马,一定要提前检查好马匹情况。

一番折腾,饥肠辘辘。晚上20:30我们回到唐布拉森林公园路口,这里聚集了不少餐馆。小马师傅的发小也在这里开餐馆。我们从仙女湖出发时就提前电话通知他炖上羊肉。


不得不说,这是我们此行吃过最好吃的羊肉。这里吃的都是山里放养的羊,新宰的。清炖只放萝卜、姜和盐,撒点香菜,其他什么都不放。羊肉没有一点膻味,很香,汤也鲜美,至今余味无穷。


野蘑菇、野菜,还有老板娘自制的泡菜也都非常好吃。


吃得太撑,我们又走到对面唐布拉森林公园门口转转,消消食才继续前行去找住的地方。
森林公园门口,是与百里画廊唐布拉一路相随的喀什河。


唐布拉景区的黑蜂庄园很不错,风景如画,但早就满房。我们只能住到蜜蜂小镇的东林酒店,相比黑蜂庄园来说,这里的价格非常经济实惠。

22:00,太阳下山,我们还在路上。


现在正值转场之季,这一路偶遇无数迁徙到夏牧场的牛羊马匹,大摇大摆地占据着公路,丝毫不怕行人和车辆。


颇有七八十年代感的蜜蜂小镇,是尼勒克的种蜂场,这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新疆唯一的黑蜂自然保护区,蜜源资源极其丰富,被誉为亚洲的“天然蜜库”。
在这里自然少不了要买蜂蜜,不过沿途路边多为掺杂半真半假的蜂蜜,酒店老板娘说她直接从种蜂场拿的蜜,我们尝了下还不错,直接寄回北京,顺风五六天就到了。


离开蜜蜂小镇,告别唐布拉,我们今天返回伊宁。



路过白什墩,偶遇成片的薰衣草花田。


中午13:30,抵达伊宁。我提前订了喀赞其里的民宿—伊宁驿雲连锁游鹰客栈。
客栈小院很有特色,被评为伊宁不可移动的文物。


全松木榫卯式结构的木屋最为特色



院落是依据当地的民族特色而设计装修,有树,有花,有葡萄架,有凉炕,标准新疆大院。



保留了具有百年历史的苏俄建筑,这些松木都已百年历史。





安顿好住所,我们去吃午饭。步行十分钟,就可以到友丽宫。
这是一座三层小楼,基本上都是本地人,游客很少。


内部装修富丽堂皇,但价格却很实惠。一份三个球的冰淇淋才12元。


吃完饭三点,天气太热,我们回到客栈休息。下午六点才出门,打卡六星街。











打卡古兰丹姆冰淇淋店,门口排队等号。


小店很有特色



这里冰淇淋打好之后,果仁和果酱任意放,中间的台面上大概放了十多种果仁。


吃到一半才想起来没有拍照。





逛回喀赞其大门


伊宁陕西清真大寺,始建于清朝乾隆十六年(1751年)。是伊犁最早落成的清真寺之一,也是清朝伊犁九城中最大的伊斯兰教清真寺。 



路过乌孜别克文化大院:初建于光绪年间。


打卡汉人街。(伊宁四大怪:花城没有花,西大桥没有桥,汉人街没有汉人,花果山没有山)


从汉人街出来,步行绕道喀赞其的小巷里,七拐八绕地回到客栈。


今天要打道回府。很早起来,在没人的喀赞其街道里尽情拍照。

喀赞其是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俄罗斯族等多个民族聚居区,中式、欧式、俄式等中西风格结合的建筑在这里交汇相融,又各具特色。这里以蓝色为主,走在其中,犹如进入蓝色的童话世界,浓浓的异域风情扑面而来,又被称为中国的摩洛哥。
















在喀赞其的小巷里闲逛拍照,一直到预约的车来接我们去火车站,才依依不舍离开。
再见!伊宁!
伊犁小环线圆满收官!
大美新疆,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