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知晓张家口蔚县的古村堡多,多到有“八百村庄八百堡”之说后,就有了到京西寻觅古镇、古堡的想法,这次终于用三天时间实现了这个小目标。
出行的线路是:
第一天从北京出发,先到最近的镇边城,然后是十几公里后的大营盘明长城,中午到宣化。在朝阳楼午餐、入住汉庭酒店休息,下午游览宣化古城。
第二天在宣化早餐,经宣大公路到开阳堡,游览完开阳堡去蔚县,途中转了代王城,在蔚县禾和楼午餐、入住阿尔卡迪亚酒店休息,下午去宋家庄、上苏庄、暖泉古镇,然后回蔚县古城。
第三天回程,上午先到西大神堡(也称西大坪军堡),然后到涿鹿县桑干河公园游览,午餐后回京。
镇边城建于明正德年间,是个军事小城,位于长城内侧,西边的城墙就是长城。镇边城地处怀来与北京昌平交界处,距北京70多公里,与长峪城、白羊沟并称北京边关三城。
其实所谓的“城”,现在就是一个自然村
我的车停在了公路旁,把车开进村里也没问题
这是从村里望向城外
城墙内的民房
院子里的天线很抢眼
这个院子有招租广告
村里的房子大都是石头垒的
修复过的城墙一角
这是老城墙,顺着爬上去就到长城了
修复后的东城墙
远眺西城墙和长城
村委会门前广场上的老戏台
村委会
镇边城只有一个城门,这面墙是没有门的
大营盘长城在河北怀来境内,距镇边城10几公里。长城在这里转了“C”字形的大弯,弯内有个大营盘村,所以人们习惯叫这一带的长城为大营盘长城。
这段长城和人们熟悉的八达岭、慕田峪等长城不同,是用大小不一的石块堆砌而成,早已残败不堪。此处交通不便,基本没有游人,却是户外徒步爱好者的热门穿行路线。
这是在去大营盘长城途中的横岭城
横岭城下老农在干活,我们赶时间没上横岭城
很快就到了大营盘明长城
第一个烽火台
就是这个,夯土而成
由于要赶着去宣化,没有在此久留,但若是长城爱好者或驴友,这里不错的行走野长城的地方
明朝时为著名的长城九镇之一,清朝时是全国72府之一,现今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宣化府由于是北京城西的第一座府城,所以人称“京西第一府”。 宣化区境内各个历史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城址、古寺庙和革命文物建筑极为丰富,主要有清远楼、镇朔楼、下八里辽墓群,宣化城(含拱极楼)、时恩寺、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等等。
拱极楼是南城门楼,又称昌平门楼,明代称著耕楼,清同治年间改称拱极楼,意为拱卫神京,保卫北方边境,阻挡外来侵略。拱极楼建于明永乐年间,重修于清雍正年间,高24米。曾设有瓮城、月城、沟堑、吊桥和关城,可惜均已不存。
镇朔楼,又称鼓楼,是河北省现存最大、保存最好的鼓楼。始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两层,重檐歇山顶,面五进三,带回廊,建筑面积1052平方米。楼高17米台高8米楼内有一面直径15米的大鼓。上层檐下悬巨匾两块,南曰“镇朔楼”,6米,高2米,是1987年按原样复制的;北曰“神京屏翰”,高2.4米,长6.6米,为乾隆题写。
1996年镇朔楼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归入清远楼。
清远楼,俗称钟楼。是明代钟楼建筑中的佳作。该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楼为三层,高17米,建于高7.5米的砖砌墩台上,平面呈十字形。重檐三滴水,上檐为绿色琉璃瓦顶腰檐、下檐为布瓦顶。歇山十字顶,底层周围廊,二、三层设隔扇,造型雄伟。
楼上层檐下,悬挂匾额4块,南曰“清远楼”,北曰“声通天颖”,东曰“耸峙严疆”,西曰“震靖边氛”。
宣化博物馆就在天主教堂的旁边,忘了在哪个资料上看过,说是原来的修道院改建的,也曾是察哈尔民主政府所在地
原宣化天主教堂,在义和团运动中被毁,法国用庚子赔款于1904年又重建,教堂为十字形,座北朝南,砖石木结构,哥特式双塔楼建筑,塔高27米塔顶装有大小两口铜钟,脊高21米,瓦愣铁皮屋南北长46.77米,宽16.72米,使用面积909平米。教堂设计独特,结构别致工艺精细,高大的拱形门窗,彩色图案,古朴严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2006年宣化城墙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与拱极楼、清远楼、镇朔楼等合称“宣化古城”
住宣化吃的是朝阳楼,传统老字号的味道还可以,就是有点儿咸
开阳堡长宽各约300米,四周筑有墩台16个,堡墙依然保留了原有的轮廓。城堡只在南面开堡门一处(现状是不知何时堡里的人为了进出方便又在堡墙的东北角开了一个豁口,这也是靠近公路的出入口,堡墙的西北角还有一个方便行人的小洞。古堡门洞内的铺路石尚存,被车马踏得光滑如镜,并留有车辙的痕迹。开阳堡的街区为井字结构,分9个部分,史称“九宫街”。其建造时讲究周易八卦,把堡址选在了形如“灵龟探水”的龟背上。
开阳堡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是周边环境遭到破坏。汉唐以前开阳堡附近森林广袤,水源充沛在北宋年间和明代,阳原县成为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冲突和战争的前沿,森林大量被砍伐,水源枯竭,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开阳堡西边逐渐开始沙漠化。每逢冬春,狂风卷着黄沙直奔开阳堡。专家认为,开阳堡最宝贵之处在于保留了千年古城的整体风貌,为我国历史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正式的堡门朝南开
堡门顶上唐代风格的玉皇阁
靠近北堡墙高台上破败的真武庙
墙上残留的壁画已经分辨不清
真武庙前摇摇欲坠的明代石碑
真武庙近景,墙上依稀残留着一些壁画
在村堡的北面临近公路的地方开了一个出入口
原汁原味的千年古堡不假,只是保护状况堪忧,堡里就剩几位老人居住,到处是倒塌的院墙和东倒西歪的房屋,看不到任何管理保护人员。如此沧桑的古堡不知哪天就消失无踪了……
绿春联是这一带的风俗
村里开大会用的小广场
西墙上凿出了一个方便村民出入的小洞
堡门洞下被踩踏的溜光并留有车辙痕迹的石板
天空中的喷气式战机
夕阳下玉皇阁和戏台
代王城的历史十分久远,城廓的始筑时间有说为殷商时期,但至少不晚于周代。春秋末,代国被赵襄子平灭后,该地成为赵国领地。秦灭六国,代王城曾被赵国王室残余势力作为过最后的据点。汉刘邦统一全国,封其次兄刘喜为代王,定都代王城。但第二年匈奴攻伐,刘喜便弃国而逃,代王城从此结束了自己的王城历史。 代王城虽然在公元前200年便丧失了王城的地位,但其郡治的地位仍在,其后的很长时期是该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代王城遗址
三面古戏台
与三面古戏台相距不远具有时代特色的革命戏台
财神庙
关帝庙
这高高在上的是真武庙吗?土堆下有条狗一直冲着我叫,没法过去看个究竟
标语说明在墙角晒太阳是当地普遍现象
蔚(yù )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临北京,南接保定,西倚山西大同,北枕张家口。
2018年5月以“历史悠久,古城形制独特,风貌保存较好,文化遗存丰富多样,古代建筑数量众多”的独特价值被正式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蔚县古堡密集到有“八百村庄八百堡”之说。
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学家罗哲文说:“在世界的东方,存在着人类的一个奇迹,这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在长城脚下,还存在着另一个奇迹,那是河北蔚县的古城堡。”
蔚县古堡,大多建于明代,与明长城比肩而立,遥相呼应。
西方的城堡,大都是自带童话色彩的皇家或贵族的“家族堡垒”。而中国的城堡,大都为百姓守护家园的防御墙。
从城外望玉皇阁
鼓楼
城门之一
玉皇阁的黄昏
旧城墙
这个豆腐坊很多人都拍过
月亮从城墙后面爬上来
蔚州古城就在蔚(yù )县城里。当地人发音“雨县”,在手写的标语或者小广告上会简写成“芋县”
住蔚县吃饭还是老字号“禾河楼”靠谱
这家的烤串也不错
从蔚县去暖泉古镇的路上可以顺便参观宋家庄和上苏庄。
宋家庄堡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
进了堡门就是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名录的“穿心戏楼”。戏楼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坐南朝北,平时中间为来往通道,演戏时搭上木板,大街就是观众席。
穿心戏楼
没有游人
有只看家狗
有300多年历史的韩家大院,主人就坐在院门口,热情邀我们进去参观
韩家大院内
玉皇阁
上苏庄,位于蔚县宋家庄镇东南的山脚下。村子原名“底村”,后因屡遭山洪之害,于明嘉靖二十二年迁移到现在的地方,取名“上苏庄”,“上”对应“底”,“苏”有万物复苏之意。现在堡墙、堡门和堡内建筑大部分保存完好。上苏庄村子不大,可看的内容却很多,村容村貌极具原生态画面感。街上有星星点点的🐑🐐粪,空气中散发着几十年前曾在农村闻到过的乡土气息。
上苏庄与其它古堡最大的不同是堡门两侧有两个用碎石、黄土垒砌的土堆,一个形如粗壮的木橛,一个状似巨大的石磨(图1)。据说一个代表毛笔、一个代表砚台,寓意当地要多出文人。
几位老人坐在观音庙前晒着太阳
正在修缮房屋的几位村民
涂鸦已经来到了村口
堡外有一个废弃的影剧场
暖泉古镇位于蔚县的西部,古镇始建于元代,明清之间规模壮大为“三堡、六巷、十八庄”,曾是山西商人到张家口及以北地区经商的必经之地,是蔚县西部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现在暖泉古镇景点主要由三堡(西古堡、北官堡、中小堡)、暖泉书院、华严寺(崇教寺)、老君观等组成。
目前,暖泉古镇是蔚县下属的古村堡中商业开发最好、名气最大的。
北官堡堡门上的铁锈,是“打树花”的铁屑积成的,这是几百年“打树花”留下的“纪念”。打树花相传已有300多年历史,这一独特的民俗活动就起源于北官堡。现在村民们已经不在堡墙上打树花了,他们专门建立了树花广场用来给游客表演。
西古堡
西古堡的堡墙
西古堡村委会
这一带很多堡门都是这样,保留着一段被踩踏的溜光和带着车辙痕迹的石板路
暖泉书院
西大神堡位于蔚县县城以东27公里处。该军堡始建于大明洪武年间,也就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时代。在之后的200多年中,这座古堡一直有明军重兵守卫,是名符其实的军堡。西大坪军堡的下面,是蔚州通往宣化府的一条大道,古时称为宣涞古道。西大坪军堡扼守着咽喉要道,所在的地理位置非常险要。
西大神堡并不偏僻,距109国道也就几百米,导航从109国道开车过来远远的就能看到它。
在109国道上远眺军堡
开车登顶军堡的路上
守护军堡的三官庙
三官庙正门铁将军把门
从三官庙的门缝中拍到的
军堡入口只有一人多宽,且塌陷严重
本想归途在涿鹿寻觅一下五千年前黄帝、炎帝、蚩尤大战的遗迹,但有同事说,涿鹿的黄帝城、中华三祖堂等景点都是新建的。既然如此,还不如去看看因丁玲小说而闻名的桑干河
想看桑干河,最好导航“丁玲书院”,这里有丁玲广场和非常漂亮的桑干河公园
凝望着桑干河的丁玲塑像
宽阔的桑干河
光线不同,河水的颜色也不同
丁玲广场
丁玲书院
三天时间跑了十来个古村堡,收获颇多。但都是走马观花,意犹未尽,有机会一定再来!
仅仅过去半个月,我又陪着几位老同学重游蔚县,先后去了开阳古堡、宋家庄、上苏庄、飞狐峪、西大神堡和水涧子三堡(亦称水西堡古堡建筑群)
水涧子堡指的是三座彼此相邻不远的水东堡水西堡和西小堡。水东堡与西边的水西堡、西小堡本是一村,三个村堡地处涧沟环绕的台地上,相距不远,彼此守望。当地人俗称为涧沟的“小城堡”,因村边的一条涧沟常年有水,涧沟的水是西北部的泉水,经涧沟向南流入壶流河,取名水涧子堡。据有关资料记载,这三个小堡最先建的是西小堡,后来堡内人丁兴旺人多堡小,人们外迁建起了现在的水西堡。再后,两座堡人口繁衍众多,难以容纳,人们又在现水西堡的东北建起了今天的水东堡。
上面是西小堡仅存的真武庙遗迹。真武庙已经残破,只剩部分外墙和门孤独地矗立在高台之上,尽显荒凉孤寂之感。
这就是水涧子
水西堡的南堡门
站在南堡门外,一眼即可望到对面的北堡门。南北两门矗立在一条直线上,相对而建,遥相呼应,形成了独特的“穿心堡”。整个水西堡呈规则的矩形南北长180米,东西宽140米。街巷布局整齐,南北走向为一条大街,东西走向有三条对巷,巷内宅院划分为整齐的六片。
在蔚县,几乎所有的古堡都不修建北堡门,而是在北边垒起厚厚的高台,上面修建真武庙。据说真武大帝在当地极受尊崇,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力量的神,能镇压邪气,又主北方,可以震慑来自北方的兵匪之乱。
开北堡门的村堡不建真武庙,要建三官庙供奉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北堡门外建关帝庙,请关老爷看门。如此才能兴旺发达。对于水西堡修建北堡门的缘由,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在当地广为流传。当年建堡时,水西堡和其他村堡一样,只有南门没有北门。但随着该村和外界往来的频繁,村里赶马车的越来越多,出入堡门十分不便。后来,村里的大户董家出资修建了北门,以解交通不便之忧。
因为古堡独特的“穿心堡”布局,村里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风俗,南堡门为喜门,北堡门为丧门,娶媳妇从南门进,而办丧事则从北门出殡。
从北门望向南门
三官庙的石碑
三官庙里的壁画
从北堡门上的三官庙俯瞰堡门外的关帝庙
关帝庙里的壁画
飞狐峪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正南13公里宋家庄镇。距张家口180公里。飞狐峪是山岳型风景旅游景区,是历史上著名的”太行八陉”之一(”陉”为太行山中东西向横谷,著名的有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帜关陉等,古称太行八陉,为穿越太行山脉的8条通道)。飞狐峪地形南北走向,绵延20余公里,最宽处70米到100米,最窄处仅4米。在没有汽车、火车等机动运输工具的时代,飞狐峪一直是通往山西及蒙古大草原的重要通道。
一柱香
穿越飞狐峪的骑士
箭眼
擎天柱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再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