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湘黔(5)印象古城镇远,美丽大河舞阳(80张精选图片)

作者:慕容十八剑 显示图片


🔺3月16日早晨,我们四人在玉屏站上车,去往黔东南的镇远古城。玉屏是哪?玉屏全称为“玉屏侗族自治县”,属铜仁市管辖。


🔺一个半小时后,火车到了镇远站。有人要问了,高铁铜仁南站就在玉屏县,咋不坐高铁去镇远?答案是这样的:铜仁南高铁站虽然离玉屏城区不是一般的近,但是,高铁不经过镇远县,而是直奔了凯里!


🔺火车站出站后,往右手边走百十来米,就到了镇远汽车站了。我们有个出行的“小妙招”,先去汽车站咨询一下发往西江千户苗寨的车次时间。


🔺问好后,我们又到火车站前面的公交车站,看好了到哪儿下车,上了镇远1路公交车,前往距火车站3公里的镇远古城。


🔺这是在镇远步行街墙上画的游览路线图,红色的是我特别标注的重要景点。


🔺这幅图是《发现者旅行指南》编辑部刊登的简图,其中祝圣桥、新大桥、博物馆、古民居群及码头是我添加的。


🔺在古城内不见机动车入内的,但为游客服务的1路公交车可以在古城主街畅通无阻。我们四人都是第一次来,在哪儿下车?最后我们在“四方井”站下了车。这儿距镇远博物馆、祝圣桥景点都很近。


🔺古城内到处都是宾馆、客栈,选哪家呢?在博物馆和祝圣桥之间的某小宾馆,房间是乳胶垫床,而价格和其它客栈也差不多,老板说晚上睡觉能梦见娶媳妇,既然有这等好事,就住这儿啦!


🔺古城一楼大都是小吃、特产店,时至中午了,就在这家“镇远古城第一家”尝尝古城的“豆花面”,若干灰碱粑、糍粑什么的。


🔺这就是镇远名吃“红烧牛肉豆花面”。


🔺古城的主要街道是在舞阳河北岸,这是街道墙上绘制的游览路线图。


🔺从我们住宿的地点沿着古街向东走,前面的就是祝圣桥及魁星阁,远处就是石屏山,站在上面能俯视镇远古城全景。


🔺古街东侧有一个观景台,这里聚集着很多拍民族服饰的游客。


🔺这个观景台建的不错,这儿可以看到祝圣桥和其上的魁星阁。


🔺直对着的就是祝圣桥南端的青龙洞风景区,那里建有道、儒、佛三种宗教的寺庙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在古城步行街道上走,虽然与舞阳河隔着商铺民居,但隔一段就有码头的通道。从新大桥到祝圣桥之间,舞阳河北岸从东到西分别有“米市码头”、“冲子口码头”、“古码头”、“禹门码头”和“大码头”等。


🔺挂着”为人民服务”匾额的县委。


🔺镇远这座拥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地处入黔要道,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人文古迹众多,自然风光旖旎。


🔺镇远古城的遗存建筑类型非常丰富,有楼、阁、殿、宇、寺、庙、祠、馆等古建筑形式,数量达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码头12个,古巷道8条,古驿道5条。


🔺在古城游览,交通非常方便,特别是1路公交车,从西端的火车站到东端的卫星桥,几乎连接全部的中心景点。


🔺步行街到上,点缀着园林花草,争芳斗艳,给古朴典雅的古城增添了生机。


🔺镇远博物馆地处步行街的中心地带。


🔺镇远有两千多年历史,是黔东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湘黔咽喉”、“滇楚锁钥”、“水陆要冲”的殊誉。


🔺大量的图片资料,展示了镇远的古刹古寺、宫殿园林、戏楼会馆、码头驿道、秀山胜水,以及气候宜人的得天独厚特点,堪称“西南一大都会”。


🔺这是镇远古城的模拟实景图。


🔺这是清朝时期法国传教士拍摄的镇远舞阳河码头商贾繁忙景象。


🔺镇远博物馆很有特点,展厅是古宅大院改建的,馆里有景,景中有馆!


🔺这是最东的石屏山景区的检票口,这里单独收费30元,到石屏山上可拍古城全景。


🔺从石屏山景区入口向舞阳河方向行进,前面就是祝圣桥……


🔺祝圣桥及魁星阁,是镇远古城的标志景点,它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


🔺桥中间的魁星阁三层穿斗式,三重檐,八角攒尖,青筒瓦顶楼阁。


🔺祝圣桥为什么建一座“魁星阁”呢?祝圣桥是滇黔学子进京赶考的必经之路,清光绪四年,也就是1878年,镇远县令汪炳敖开展募捐,并修建魁星阁,期望学子们通过此桥,魁星点斗,高中榜眼。


🔺过了魁星阁,祝圣桥的北端就是青龙洞风景区了。


🔺这是青龙洞景区入口处。


🔺祝圣桥南侧就是青龙洞古建筑群,可惜这次没有登临。


🔺川流不息的舞阳河,古称“㵲阳河”,在古代是水路运输重要通道。


🔺这时在祝圣桥东侧的“青龙桥”上拍摄的古城民居。


🔺来镇远,时间充裕一定要看看古民居建筑群。主要在上图的“红字”区域。观赏路线一般为:古城步行街→四方井巷→古巷道→冲子口巷→古城步行街。也可以以步行街为主线,遇到啥“巷”进啥巷。


🔺古巷道是不能走机动车的,步道上上下下,左拐右拐,宽宽窄窄,别有意境。


🔺傅家大院门口的观景台。


🔺傅家大院其实是二进小院,是明清时期辅佐君王的良臣官宅,由傅家后人一直居住于此,屋内展示了生活物件、木雕字画等。


🔺民居“那个年代”的痕迹依然存在。


🔺镇远的民居。


🔺古建筑群……


🔺古建筑群……


🔺古建筑群……


🔺古建筑民居中,有泉或井供周边人家共同使用。这是“云泉”。


🔺在古巷道行走,很容易迷路。但是,随便走到哪,都会路通路,巷通巷的。我们曾向下走,由后面的住户走到了前一家的院子,在院子角落,有通前院门洞的路,一会儿就绕到主巷了!


🔺琵琶井的传说……


🔺猪槽井巷因有一口型像“猪槽子”的井而得名(运动相机拍)。


🔺猪槽井沿上,放置一把水舀子,舀半舀子喝几口,爽!


🔺古代人居住选址也很讲究风水,我不会看风水,但这儿确实是背靠石屏山,面朝舞阳河,这儿的“井”就是泉,“泉”就是井!


🔺找个高地,想“鸟瞰”镇远古城的全景,看来“飞”的还是不够高啊!


🔺遇到一块油菜花地,正好做“前景”,画面顿时有了“层次”。


🔺走马观花地从古巷道下来,正好是步行街米码头附近,在这儿拍“新大桥”是个好地方。


🔺步行街的铜像。


🔺回宾馆的路上,遇到“四方井巷”巷口。看来,这条古巷是游客到的比较多的。


🔺关于四方井,还有个爱情故事,啥故事?太长,还是你自己搜去吧!嘿嘿~


🔺我们从古巷道下来,就赶紧吃晚饭,为啥?因为镇远古城的夜景很美,夜景拍摄的最好时间,就是在傍晚太阳下山了,但天空没完全黑之前,古城灯光亮起来之后!


🔺我极速地吃了口饭,“见‘色’忘义”地抛开三位兄弟,自己抢先来到祝圣桥上等候“黄金时间”的到来。


🔺我在祝圣桥魁星阁附近徘徊着。“祝圣桥”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此桥寓意是为康熙祝寿。它始建于明代,后因洪水数次被毁,直至清雍正元年才真正完工。


🔺晚上七点半,古城灯光“一声令下”,齐刷刷亮了起来,绵延在舞阳河两岸的建筑,被灯光勾勒出金黄色的轮廓,又倒映在舞阳河中……


🔺石屏山也亮起了褐色的颜色,与此时出现的宝石蓝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拍夜景,我准备从东边的“祝圣桥”开始,经青龙洞脚下,沿着舞阳河南岸,一路向西,再从西端的“新大桥”过桥的北岸,从步行街回宾馆。其实也就是围着“两桥”之间的舞阳河绕一圈!


🔺青龙洞古建筑群亮化灯光秀。


🔺舞阳河北岸夜景。


🔺舞阳河两岸迷人的夜色。


🔺远处看祝圣桥,照在桥身上的颜色是变化的,我不喜欢红色的桥,凡拍出红色的都删除了!


🔺南岸大部分是可以走沿河观光栈道,中间有观景台。先走南侧的原因是:北侧的古建筑规模大,拍北侧必须到南侧。


🔺绚丽的倒影。


🔺快要到新大桥了,这里是夜市,酒吧、烧烤,高分贝的音响此起披伏!


🔺新大桥的灯光秀是金黄色的,还是同周边景色融合的。


🔺靓丽的古城。


🔺在新大桥俯拍夜市。


🔺新大桥俯拍夜市全景。


🔺新大桥远拍“镇江塔”。


🔺在古城步行街米码头拍新大桥及夜市。


🔺镇远古城、舞阳河及祝圣桥、石屏山,一个都不能少。


🔺似乎夜晚步行街很是冷清,也许游客大都去了舞阳河岸边去饱“眼福”,或去夜市酒吧去品“口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