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蹓勝景 尋味美食 ——枫泾古镇

作者:新瓯 显示图片

.   正值春夏之交,今日天氣晴朗,风和日丽,想着去枫泾古镇逛逛,徜徉水乡风情,寻觅当地美食,放飞心情,一扫疫情期间的沉闷。自2004年古镇改建以来,枫泾声誉鹊起,人们趋之若鹜。近年,隨着公共交通的改善,已经把朱家角古镇、东方绿舟、大观园、重固古镇、金泽古镇、练塘古镇、枫泾古镇、朱泾古镇、张堰古镇、金山城市沙滩、金山嘴渔村等景点连成了一片,成为镶嵌在上海西南角上的游览明珠。
    枫泾与浙江毗邻,介绍说枫泾古称“白牛泾”后改为“清风泾”又改为“枫泾”,是为纪念宋代进士陈舜俞为官清廉而得名。古时这里曾是吴、越两国交界之地,有1500多年的历史;镇区河道纵横,桥梁众多,是上海著名的水乡古镇之一。古镇内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很多,屋宇挑檐叠瓦,亭阁勾栏;河中游船穿行,河岸石埠层层,是一处典型的江南水乡。全镇共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52座桥梁,景区以北大街、南大街、和平街、生产街、友好街为主,原住民仍然生活其中;旅游景点也不计其数,在南大街有金山农民画展示中心、游船码头等;在北大街有丁聪美术馆、施王庙等;在和平街有吕吉人画馆、程十发祖居、三百园、古戏台等;沿河的屋栅长廊,古色古香,很有特色。枫泾三桥:清风桥、竹行桥、北丰桥是古镇的中心,也是两条主要街道与河流的交汇之处,每天有众多的游客和当地的居民相互交流,游览休闲,热热闹闹,使古镇老街具有浓浓的诗情画意。




.    谚语:正月螺丝二月蚬,三月甲鱼四月鳝,五月拉丝七月鲈,八鳗九蟹十鳑鲅,十一鲫鱼十二蹄。古镇的美食美味非常诱人,常见的有枫泾丁蹄、枫泾熏拉丝、椒盐鳑鲏鱼、豆腐衣包肉、石臼虾饼、咸蹄、天香豆腐干、吴越豆腐、状元糕、阿兴粽子、金枫黄酒等。尤其是枫泾丁蹄,它是上海市的名优土特产之一,酥而不烂、浓而不腻,口味独特,享誉海内外。近年,枫泾的鲜肉粽也风生水起,广受欢迎。其特点是亇大、肉多、香糯、味浓,可与知名品牌媲美了。





.    枫溪长廊是一条小吃街。全长有数百米之多,沿河建廊,店商云集,是当地最热闹的一条小吃街。其中“唔呶喔哩酒家”,店招高悬、店名意为“自己家里”的意思。游人喜欢临河而坐,谈笑风生,饕餮美食,领略着曾经是“吴根越角”的民俗风情。




.    三百园是一座三进三落的建筑,还辟有后花园,它原是宋朝进士陈舜俞的宅院。陈舜俞官至屯田员外郎,学识渊博、为官廉政、两袖清风;与欧阳修、苏东坡、司马光等人交往甚厚,后因受王安石变革的牵連,最终弃官返乡,隐居故里。近年因旅游开发,在园内展有百灯、百篮、百行,故称三百园。在后花园内还种植花木果树,建有亭阁曲径。这里可以闹中取静、这里可以交流感情。门口就是码头,还可以泛舟。


.    吕吉人画馆,位于和平街51号。吕吉人是旅美华裔画家,与陈逸飞曾是同窗,在囯际上也曾多次获奖。门庭题字“吕吉人画馆”是陈香梅女士的落款。



.    人民公社,太熟悉了,晃如眼前,历历在目。历史风云,是是非非,自会有历史评论。


.    丁聪美术馆,位于北大街421号。这是一幢五间二层的民国建筑,馆内花木扶疏,清新雅致。陈列馆展有丁聪半身像、生平介绍,漫画作品、著作插图、人物肖像等。丁聪是我国当代漫画家,生前以“小丁”署名在报刊上发表漫画作品,影响很大。他曾担任过全国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枫泾是他的家乡。



.    施王庙,亦称施王堂,前后有三殿,是一座道观,位于北大街409号。该庙始建于明万历七年,在清光绪年间曾重建。传说施王是宋高宗时殿前军校,又传说是岳飞手下护国大将军,因行刺秦桧未成而被害,后被加封为“靖江王”,故百姓建庙纪念,祈福禳灾,保佑平安,香火绵延至今。又因施王的生日是八月初二,屆时这里要举行庙会,十分热闹。



.    朱学范生平陈列馆。在新泾路200号。朱学范是新中国第一任邮电部长,也曾是国民党的元老,死后根据遗愿安葬在枫泾,纪念馆设在他的故居内。那是一幢二层楼的清末建筑,馆内展有朱学范的半身象,生平事迹,以及为新中国作岀的贡献等。






.    枫泾三桥:清风桥、竹行桥、北丰桥。它联接着古镇中心的主要街道和景观,是2004年得以改建的,现在是古镇景区的亮点。“枫泾三桥”、“清风桥”几个大字是程十发先生的墨宝,黄苗子先生题写了“竹行桥”、“北丰桥”桥名。清风桥畔的一幢建筑,原是清风阁茶楼,当初许多名家大伽,如黄永玉、黄苗子、郁风、丁聪、程十发、韩美林、李辉、陈四益等,都曾在此喝过茶聊过天,有的还进行了艺术创作,使茶楼增添了文化氛围;自2015年后这里被改为经营星巴克咖啡了,多了一点咖啡的浓香,少了一些传统的韵味。


.    致和桥是古镇現存最古老的拱形桥,始建于元朝致和年间,迄今近800年的历史,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网络图片)


.    泰平桥是古镇最高的石拱桥。



     施王桥是为纪念施王而命名的。


.    东区火政会,位于生產街124号,民国期间这里是枫泾镇的救火会。


.    古戏台。在城隍庙前的广场上,临河而建,水陆均可看戏,一般在庙会期间最为热闹。旁边是泰平桥。


.    丁蹄作坊,在南大街149号。丁蹄是枫泾四宝之一,也是上海市的名优土特产之一。丁蹄是指枫泾“丁义兴”熟食店的红烧猪蹄,其特点是色泽红润、鹵汁独特、肉质细嫩,冷熟皆佳。据说丁蹄起源于清咸丰二年,风靡于民国,曾先后两次获得国际博览会金奖。丁蹄作坊就是介绍丁蹄的制作过程,以及它成名的由来。


.    金圃宅第。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内阁学士兼吏部左侍郎、工部左侍郎谢墉的宅第,金圃是谢墉的号。进门有三座高大的古牌坊,牌坊上镌刻着枫泾历年的状元、进士、举人,以及众多的莘莘学子。宅第匾额“启秀堂”是乾隆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题写,院廊内展有枫泾镇自古以来重大的人和事,木建筑的门窗雕刻精美,传承古风。



.    枫溪公园。位于新泾路45号。园名是朱学范先生题写,园内绿树如茵,花木茂盛;并建有仿古门楼、两厢品院、曲径长廊、湖心亭榭,以及园艺苗圃、儿童乐园等。在这里可乘公交车枫泾8路到枫泾枢纽站,再换乘其它车返沪。



.    午后,我在枫泾枢纽站乘“金枫线”到朱泾镇,去观瞻“东林寺”,游览“船子缘公园”,返沪车有“莲朱專”、虹桥枢纽8等。



.    枫泾三桥之一清风桥。


.    枫泾三桥之一北丰桥。


.    枫泾三桥之一竹行桥,


.    金圃宅第内的三牌坊


.    江南水乡婚俗馆。月老是中国神话中执掌婚姻的媒神,天庭的上仙。传说月老以红绳相系男女,来确定姻缘。


.    张慈中书籍装帧设计美术馆,位于南大街46号。书籍装帧是一种形态艺术、是一种视觉想像、是一种文化意蕴、是一种升华之美。


.    枫泾丁蹄非遗文化展示馆


.    枫泾8路公交站牌,在此乘车到枫泾枢纽站,换乘枫莲专或枫梅线返沪,也可换乘青枫专到朱家角再返沪。


.    枫泾牌楼,牌匾“枫泾”二字是国画大师程十发的落款。


.    枫泾枢纽站一瞥






















(新欧2021年5月22日写于华绮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