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美食纪

作者:鱼香小排 显示图片

距离重庆高铁城际快车一个半小时即达,一座被长江滋养的丰饶之城——万州,一个因烤鱼闻名的城市,趁着五一小长假,用两天半时间来一场短暂的约会。


在滨江路看宽阔的水面,江水奔流不息,万州自古就是长江上繁华的城市。江景虽然迷人,但不料第一天的美食打卡却遭遇滑铁卢,万州烤鱼全国闻名在行程里排上头位,匆匆放下行李后奔赴行第一站,万州烤鱼的明星店“小舅母子烤鱼”,一去傻眼了店员大姐告知预订已经爆满,恕不接待。


不甘心的快速查找出租车司机推荐的尾巴烤鱼,距离200米处也有一家店,到店里后仍然被同样的理由告知没有预订不接待,只有等到第一轮结束看有无位置。


接连碰了两鼻子灰,眼看到嘴的鱼吃不上,心里跟猫抓一样,奈何节假日出游就是这样,脑子一转,不如来个错峰吃行,六点钟去吃烧烤总不会打挤了吧
         



这家老字号烧烤店被众多网友和同事们流口水推荐,此时出摊不久,宵夜的大部队尚未到来,悠闲地站到小摊前,看着各式菜品挑选起来。
      年糕,羊肉串,卤鸡爪,郡片,茄子,豆干,苕皮……对了
              “老板,再加一个脑花!”


旺盛的火苗飞窜,店员拿着烤串娴熟的上下翻飞,不大一会端上桌,烤串的外皮被大火炙烤的略微有些发焦,却正是我喜欢的口感。


脑花包装在口袋状的锡箔纸里烤好,除了泡椒,小米辣外他家还加了木姜子调料,口感更丰富,入口香辣细腻,真是停不下来。


鸡爪经过提前卤制已有香味,一抿掉骨。


烤茄子也很好吃,但与主城不同,他家是撒上一层花生,作为坚果爱好者这样的做法我表示欢迎。


最后,特别要推荐烤苕皮和豆干,虽然都是烧烤店平常之物,流杯池的苕皮更加软糯,里面夹上泡菜,葱花,花生米,并不特别但就意外的好吃。
     两人花了一百多大洋,摸着圆滚滚肚皮,烧烤的美味安抚了先前失落的心情。趁着夜幕初上,初窥这座美丽的江之城。


随处可见的梯坎,爬山是家常便饭,这一坡一百多米的大梯步,爬的气喘吁吁,我一定是个假重庆人。


老城区很多狭窄的街巷,蜿蜒曲折,人车挤在其中艰难穿行。


因为节日,街巷里更加热闹,排挡林立人群喧闹,杯碟碗盏相碰,便是人间市井气。
       路上走热了买了一杯冰爽的米凉虾,同样是凉虾,万州的米凉虾做的更细长,味道更加甜甜糯糯。



老城的好处是老字号密集,不知道瞎逛到什么地方就会有意外收获。瞧,大名鼎鼎的万州程凉面就突然出现了。



挂着重庆非遗的名牌,竟然是一家凉面,强烈的好奇心决定趁肚子还有一点缝,由它来填满。原来是调料台有一罐神奇配方,黄黄的芥末为这碗面注入鲜活灵魂,辣过之后是冲,呛了一口,鼻子发酸眼睛泛红,一把老泪差点滚出来。这程凉面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值得推荐。至此终于收嘴,心满意足回宾馆休息。
      

第二日天气变化,雨后天气凉爽,早餐必定是要吃一碗万州的面才不虚此行。


万州的面馆有许多老字号,万县面馆,张大娘,刘国涛杂酱……我找到酒店附近的保儿牛肉面也算是这第一梯队的面馆,主要是垂涎他家的牛肉包面,据说很好吃。


第一次吃牛肉做的杂酱面,牛肉味足,更有牛油的香气,不会像普通杂酱那样油腻。


包面与抄手同宗,皮薄馅小佐料丰富,加上大量切的细细的小葱和香菜,连汤带水吸溜下去,麻辣鲜香让整颗胃活了过来。
      吃饱喝足,雨也渐渐停歇,决定去游览万州青龙大瀑布,个人感觉景点并不值得98元的票价,大家可酌情选择。



花两个小时快速游览完毕,抓紧时间赶午饭,貌似这才是我最热衷的行程
       万州的格格远近闻名,有耿格格,秦二哥,懒格格……等许多老字号,看介绍各家不相上下,闭眼找也不会出错,因为行程关系停车靠路边找了一家深巷子格格竟也不错,一笼笼的小粉蒸热气蒸腾,羊肉,排骨,肥肠是格格界三位大佬,各来一笼风味各自精彩。



罗格是万州人的称呼,这个部位我也描述不清,大概就是筋头巴脑的地方,因为好奇特意点了一份,红烧牛肉罗格烧制入味,比纯肉口感更好,意外的好吃。


午饭后继续闲逛消食,来到万州网红打卡地长江三桥。




万州的机场修在主城的高点,延山路盘旋而上,可以在机场附近俯瞰大半万州城区。




结束一天的游玩,在酒店稍事修整,重头戏即将要开始了。
     
      独一处烤鱼店小位置偏,但人气红的发紫,秉持错峰吃行的原则,盘算着避开第一轮客流高峰,发现快九点了依然许多在等位。果断选择他家对面的翻胎厂烤鱼,万州土著推荐也是一家不错的老店。




烤鱼主要有香辣、泡椒、蒜香、豆豉四种口味供选择,鱼是现场挑选称好斤两,“三斤六两,泡椒味”,店里忙的不可开交,老板丢下一句又忙开去,磨皮搽痒等了快半个小时,姗姗来迟的主角终于上桌,外皮焦香鱼肉细嫩,泡椒开胃,还有淡淡的木姜子香气,配菜的魔芋黄瓜也都入味,确实名不虚传比重庆主城烤鱼好吃太多,不愧是发源地,占尽天时地利的美味。
      深夜小巷,昏黄的路灯下踩着落叶嘎吱作响,路灯拉长身影,深藏又一次圆滚滚的肚皮,让我们红尘作伴吃的潇潇洒洒…


最后一天,计划单里还有几样心仪的美食没着落,赶着一大早在穿街走巷寻找小吃。萝卜丝油钱和鸡嗉子粑粑比较难找,凭着吃货强大的直觉和网友留下蛛丝马迹线索,在耿格格附近一下子把两家小摊抓获。



萝卜丝裹上面糊炸成大三角型,咬一口香辣焦脆。


用糯米粉煎炸而的鸡嗉子粑粑,软糯香脆。吃一个不过瘾,转身折回又去买了一个。



拿着粑粑饼饼吃的尽兴,走几步抬头看见老字号电报路牛肉面,早餐怎么能不来一碗现点现炒料的万州面呢,这可是主城没有的做法,数十种浇头随你喜欢,马上下单一碗肝腰合炒面。腰花和猪肝做的细嫩,泡椒提味。




吃过面条又走几步,当地人喜爱了多年的桃园汤包,这条街真是美食宝藏地啊,又下单一笼汤包,第二天朋友告知,此桃园非彼桃园,正宗的那家叫小桃园汤包,而这家叫忠志桃园汤包。


万达广场附近小路上发现的蟹壳黄牛肉烧饼,在万州小有名气,刚出炉的烧饼外表深黄,咬一口皮壳酥脆,椒椒麻麻的口感,十分有川味风范,若不是今日肚子已撑,还想再来一个。


路过诗仙小巷,看历代文人墨客留诗作文。


太白路,太白岩,太白酒,万州与诗仙有不解之缘。


短短两天的万州之行结束,我挥一挥衣袖,带着胖三斤的体重告别,旅途短暂,回忆无限,认真记录下每一段寻味的时光,万州,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