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国外没法去,所以国内很多原本偏僻冷门的景区成为人们探索的新方向,再加上抖音之类的短视频平台的推广,今年出了很多的网红景点,其中尤其以新疆、青海最为热门,甚至超越西藏成为新的旅行目的地。
在国内疫情日益稳定的情况下,新疆突然又爆发了新一轮的疫情,所以新疆暂时也不能去,这样青海就成了大多数人的首选。除了青海湖,茶卡盐湖等已经声名在外的景点外,315国道——U型公路和东台吉乃尔湖成为新的网红景点,而格尔木就是网红景点的所在地。
从西宁做火车到格尔木,走的是青藏铁路,两边景致很美,高原牧场上时不时有牦牛等动物在吃草。
格尔木的景区之间距离都比较远,而且没有公共交通可达,如果不是自驾,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在马蜂窝上拼个车。线路选择的是今年最红的U型公路-水上雅丹-东台吉乃尔湖。
今天早晨天气看起来不太好,司机师傅准时来接我,算上我一共6个人。司机师傅并不是旅行社的人,他是察尔汗盐湖的工人,所以他先带我们去他工作的地方——察尔汗盐湖去看看。察尔汗盐湖之前我也有过了解,本以为这次行程紧去不了了,没想到有意外收获。
柴达木密集的盐湖源于相同的地质背景,两亿年前,当喜马拉雅地质运动将青藏高原逐步抬升时,如今的柴达木盆地成为古地中海最后的水域。而此时,喜马拉雅山脉已经阻断了来自印度洋的温暖气流,整个盆地逐渐变得干旱炎热,水域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形成了这些矿物质聚集的盐湖。
在蒙古语中,察尔汗是“盐泽”之意,在柴达木盆地的诸多盐湖中,察尔汗盐湖的两个特色最为显著:一是大,这个世界第二大盐湖供应了我国80%的工业盐,湖中所储藏的氯化钠达500亿吨,足够世界人吃上一千年;二是工业化,我们还没进入景区,只是从215国道路过这里,就看到连绵不绝的工厂。但今天运气不太好,昨天格尔木发现疫情,察尔汗盐湖今天开始关闭,不许外人进。司机师傅跟门卫说了半天硬是闯了进来,但也只带我们到了湖的边缘简单看看,逗留十几分钟后就出去了。
315国道有一段路因为先是下坡,然后一个大上坡,形成视觉上的“U”型,成为新的网红景点。而其最吸引眼球的拍照方式就是或坐、或站或、或跳在公路的正中间凹造型,而这是非常危险的,今年已经有这样的交通事故发生,还曾有明星这样拍照而被网友斥责。但两旁飞驰的汽车,仍阻挡不了大妈、网红和小姑娘们为了拍出朋友圈疯狂点赞的照片的意愿。一路上我们也遇到好几个在路中间不顾车流拍照的疯子。因此,交警在315国道上弯度最大的地方放了摄像头,并且禁止停车,违者罚款200元。所以我们并没有到弯最大处,到了另一处也有同类景致的地方停车拍照。
一路两边都是盐碱地或隔壁,寸草不生,没有太阳风很大,黄沙漫天,沙子打在车上哗哗作响。
下一站是水上雅丹。水上雅丹位于西南面的鸭湖,进入大门后需要乘坐观光车。车停靠两站,我们先坐到终点,然后回来时再选择中途下不下车。终点下车后就可以走到近处欣赏这片国内唯一的水上雅丹地貌。这一地区的雅丹与魔鬼城雅丹原本都是由风烛形成的,湖水与雅丹结合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全新世以来,气候转向温暖湿润,其南面源自冰川融水的河流水量增大,汇入这一区域的几个湖泊后使得部分雅丹被浸泡在湖水之中。更重要的原因是人类活动:人民修筑的堤坝和采盐活动使得河水不能顺利汇入鸭湖两侧的东台吉乃尔湖和西台吉乃尔湖,导致鸭湖面积迅速扩张,湖水进一步淹没雅丹地貌的沟槽,形成了独特的水上雅丹奇观。
风越来越大,沙子打在脸上很疼,转了一圈后就排队坐车,本来中途我打算下车的,但同行人都不想下去,我也就没下。毕竟风太大了,体验并不好。
天气越来越糟糕,天越来越阴,这对东台吉乃尔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只有晴天才能看到最美的景色。在途径876里程碑后,公路的南侧就浮现出东台吉乃尔湖,在盐结晶闪耀的阴光中。东台吉乃尔湖尚未被建设为景区,所以还是一幅“天然的样子”。有一个用栅栏圈起来的入口,入口处要求必须戴口罩,如果没有的话就在他那5块钱一个买,这可以说是赤裸裸的抢钱了,但鉴于不收取门票,所以这也是可以接受的。从大门进去后,还有一大段土路要走,走到湖边需要15分钟左右。虽然天气不好,湖面没有最美的景色,但确实很美,碧绿的湖水,搭配白色的盐,不愧为“国内的马尔代夫”。但这毕竟不是海边,而是盐湖边,岸边并没有沙滩而是泥土,而且湖水对人体是有害的,不能下到水中,但在岸边看也足够了。美中不足的是天越来越阴,如果是清空万里的话,一定会更美。
返回的路上下起雨来,或者说下泥更确切一些。我看了天气预报,明天就能放晴,今天的一点遗憾在明天的可可西里应该能弥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