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走唐山(迁西雨花谷、滦州古城、迁安山叶口)

作者:老王 显示图片

        2021年清明节,得假日两天。
        世界很大,有闲必出。节前谋划行程:时间两日,自驾半径以三四百公里内为宜;节气偏冷,方向以南行迎春为佳。规避拥堵的北京,淘汰游过的旧景,最后目标锁定了唐山。

        4月3日:早六点出发,沿大广、承唐高速前往唐山。上午游览迁西雨花谷薰衣草园,中午到达滦州。游览植物园、大觉寺、文峰塔。傍晚入住滦州古城并欣赏古城夜景。行程320公里。
        4月4日:早起再次游览古城,后参观滦州衙署与药王庙。上午前往迁安,游览山叶口景区,下午返回。行程280公里。


风车水滨立


茅亭花海中


快艇穿湖过


古塔刺晴空


慈爱滦河母


清新古滦城


日间榆柳映


黄昏灯火明


巍巍通天塔


盈盈时光亭


奇石山叶口


飞花寄别情

      4月3日,我和老婆早起出发,沿大广高速转承唐高速,驱车二百公里,来到唐山迁西雨花谷景区。
景点简介:
      雨花谷薰衣草庄园位于迁西大黑汀水库,景区春季以花海为主,粉黛芬芳,如花瓣巨毯覆盖山坡,美丽又震撼。


         景区临湖,设施简陋。现为淡季,门票40。8号以后即为旺季,门票60。


         进入园中满眼是粉红色的知音花。


        乍暖还寒之际,鲜花铺满山岗,也着实能让游客兴奋不已。


         攀一枝桃花收获缕缕清香。


         坐一架吊篮重温童年的记忆。


        走过醉人的山脚


         在浪漫花丛徜徉


        驻足童话的世界


        眺望山水的清凉


        那粉红色的木屋可有公主在窗。


         这蜿蜒的小径该有王子降临。


        在教堂的拱门下憧憬爱情。


         在神牛的陪伴下装个牛掰


       坐下来与玩偶为伴


       登上去听清流唱歌


       站在高岗俯瞰眼前这一片绚烂又安闲的天地,半日的奔波之苦也算值得。

       十点半,我们离开雨花谷前往滦州,中午时分来到滦州植物园。


       植物园地处市区中心。园子不大,花木不多,入园免费,是周边居民休闲健身之所。


        园中三五株玉兰花开得正好,找个角度拍一张,权当借得一枝春色吧。


       墙角的连翘开得闹腾,老婆见花起意,不拍一张是不行的。


       柳树刚展新枝,颜色嫩黄。


        树荫下,一家人席地而坐享受春光。


          健身步道缘墙迂回


         栗树黝黑,草坪枯黄,这里的春天也是姗姗来迟。

       中午前后,我们从植物园出来,导航来到大觉寺。
景点简介:
      大觉寺又名横山寺,建于明代,位于滦县滦州古城北2.5公里横山前半坡,历史悠久,声名远播。寺周层林叠嶂,寺间清净庄严。可惜大觉寺在建国没能躲过十年浩劫,现在的大觉寺是2014重建的。整个寺院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布局严谨,气势恢宏,再次成为一座香火旺盛的名刹!而大觉寺还与张学良有关。历史上张学良就是在大觉寺做出“东北易帜”、共御外敌的重大决策的,因此这里也是“张学良改旗易帜纪念地”!


        大觉寺建在小城北面一个山洼正中,寺后与两侧有山梁拱卫,是一处天造地设的风水宝地。寺庙依山而建,逐级升高。主路两边种满花木,玉兰花开正艳。


       以蓝天为背景,拍下一枝,不负这次美丽的邂逅。


       寺庙正门


        门洞后面是更高的石阶,更艳的花木。


       爬上这段台阶,眼前是一个举行法事的小广场。广场之后是两段更宽大的台阶。


      弥勒殿门外的浮雕像,面目祥和,栩栩如生。


       弥勒殿之后是观音殿。


      观音殿牌匾特写


        观音殿之后是佛祖所在的大雄宝殿。


       宝殿两侧有厢房,之后是高台。


        高台两边是几十级的台阶供人们上下。台上又是一排殿宇,供奉众佛。站在高台之上,视野开阔,小城样貌尽收眼底。正前方隔城而望的小山顶就是我们下一站要去的文峰塔。

       离开大觉寺,开启导航,走了十多公里来到文峰塔景区。
景点简介:
        文峰塔——座落在城南滦水之滨的研山之上,始建于辽世宗耶律沅时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虎头筑塔,滦水长流,凌空一塔,画龙点睛,平添一股直上凌霄的气势,成为滦州人故土的象征。百多年来,文人雅士,往来过客仰其名登山观瞻者颇多,其中有诗写道:“山峰虎踞不知年,选胜登临涉岭颠,万里山河归眼底,昂头直欲上青天”。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文峰塔被毁,仅存一节塔基。眼前所见之塔是近年政府筹资重建的。


         这里是景区入口。与大觉寺一样,都是可以免费参观的。从入口到山顶要爬很长很陡的一段柏油路。路两边的树丛里散布着很多坟头。此时正值清明,坟前摆着黄黄绿绿的假花,让游客感觉很不舒服。


      登上山顶,观望刚才来过的方向。远处小山正中的红色殿宇就是我们刚才去过的大觉寺。


        两个景区之间是一片开阔的平原。蔚蓝色的滦河水如一条玉带萦绕在小城一边,为这一方天地增添了许多灵秀之气。


        顺着柏油路一路走来,远远地看见文峰塔矗立在在研山的最高处。


       走到塔前小广场,仰望高塔。玲珑宝塔十三层,层层檐角挂铜铃。叮当梵音传千古,捐资善人碑刻名。


       在山顶逗留了十多分钟,我们返回停车场开车下山。半山腰有一处儿童游乐场聚集了不少游客,眼前这个凌空悬浮的大茶壶雕塑挺有意思,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望。

        参观完小城几处小景点,我们在下午四点多进入此行的主要目的地——滦州古城。
景点简介:
         滦州古城位于唐山市滦县滦州镇,是华北一带著名的古城景区。如今的滦州古城是在原址上重建而来,古色古香,景色优雅,是拍照观景的好去处。古城内店铺和活动很多,非常热闹。游客来此可以漫步古香街巷、逛特色小店、品尝美食、观看表演。古城面积不大,从入口的东城门到最西侧的大牌坊,长约1公里,宽约几百米。在古城游玩步行即可,大约半天时间为宜。可以绕着城内的水道——青龙河漫步,可以遍览古城美景,也可以乘船环游。上船的地点位于古城东门旁的紫金塔处。
       进入古城同样是免费的,只有几处游乐设施、特殊景点需要单独购票。古城内旅店遍布,餐馆满街,吃住极为便利,价位也是很亲民的。


        古城东门外滦河边是“滦河母亲广场”。广场上休闲玩耍的人不少。        


       滦河母亲雕像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之中,怀抱幼儿,面目安详,慈爱地注视着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


       雕像背后就是缓缓流淌的滦河水。河对岸是一片杨树林,远处就是研山,文峰塔雄踞山巅。


         眼前就是古城东门,还算高大壮美。
         滦州地方不大,历史却很悠久。这里曾是大辽国的中心地带,也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发迹之地。乾隆帝多次驾临滦州,无限美景让这位伟大的皇帝留下了“千古此滦州”绝句。此地先后有18位皇帝驾临。       


        这里是古城导览图。据我所见,整座古城只是近年新开发的旅游景点而已,有城而无墙,有屋而无居民。大量的仿古建筑中充斥的是来自天南地北的商贩。行走期间,感受不到多少历史与文化的味道,这里只是一个被商业气息包裹的大排档罢了。在古城,除了地名是真的,很难找到真的古迹。


       这是街口橱窗里的古城简介。
       滦州人杰地灵,是千古圣贤伯夷、叔齐的故地。据古书记载,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时期,伯夷、叔齐是滦州前身孤竹国国君墨胎氏的两个儿子,伯夷是兄,叔齐是弟。伯夷知情达理,叔齐聪慧过人。夷、齐均以贤德为重。墨胎氏临死之前,立叔齐为君,以继父业,振兴孤竹。墨胎氏死后,叔齐想:“伯夷是兄长,理应为君。”于是让位于兄长伯夷。伯夷说:“父临死前立你为君,怎能让位于我,父命不能违呀。”于是,他就悄悄骑着马逃走了。叔齐见兄长走了,自己仍不肯为君,也逃走寻找伯夷去了。
       后来武王推翻商朝,平定天下,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齐随之隐居首阳山,采薇(又称野碗豆)食之。一位老妇人问他们为何采薇而食,夷、齐答曰:“武王为臣,纣王为君,臣伐君乃不义之举,故耻食周粟。”妇人答道:“普天之下,皆为王土,薇不也是周王的吗?”伯夷、叔齐觉得此话有理,于是连薇也不采了,最终饿死在首阳山上。


       这里是古城南门牌坊,牌坊正中写着“京东第一州”的匾额。
       行走在古城,我们还能想起一个发生在这一带的历史故事——老马识途。周惠王十四年(公元前664年),山戎统兵万骑,攻打燕国。燕庄公抵挡不住,向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求援。齐桓公遂举兵救燕。山戎闻齐师大队人马将至,落荒而逃。孤竹国降将将齐军诱入充满烟瘴之气的“迷谷”之中,自己则乘人不备逃之夭夭。此时天色已晚,迷谷之内,寒气逼人,飞沙走石,咫尺难辨。齐军前后队失去联系。齐桓公不知所措,忙向大谋士管仲求教解危之计。管仲遂让随行兵士敲锣打鼓,使各队闻声来集,屯扎一处,俟至天明。谁知,天虽放亮,此处却炎热异常,又无饮水,难辨方向。全军将士焦急万分。管仲见状,忙向齐桓公建议道:“臣听说老马识途,大王不妨令人挑选数匹老马放行,或许可以找到出路。” 齐桓公依其言而作,大军果然随老马走出了迷谷。


       此时已是傍晚,我们在城中心一家小旅店安顿下来。房价150,车可以就近停在门口人行道上。休息片刻,我们在黄昏柔和的光照下,漫步老城,欣赏美景。


        从旅店出来,走过一座小桥,就来到街中心。眼前是这座“月老楼”。登楼免费,楼上供奉着月老神像,小情侣来此,多半会拈香叩首,祈求恩爱。


         我们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看到街两侧是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臭豆腐味道。


      主街中间位置有一处小广场,广场中间是这个喷泉。看样子喷泉有声控的机关,游客大声呐喊,中间鱼头就能喷出水柱。水池中洒满硬币,护栏上捆缚者祈福的红布条。


        喊泉的边上就是古城的最高建筑——紫金塔。木塔高8层,每层正中都供奉着一尊佛像。楼内空间不大,光线昏暗,有狭窄的楼梯盘旋而上,游客花10块钱购票,就可以登顶观赏古城全景。卖票的小兄弟很豪爽,允许我们买一次票可以日间与晚上两次登塔。


       我们一次又一次恭谨地走过佛像身前,才气喘吁吁爬到木塔的最高处。


      站在8楼外侧的环形看台上,居高临下,小城景象尽收眼底。


      楼下是成排的仿古建筑,拉近镜头,着眼某个角落,街市宁静,绿柳婆娑,河水碧绿,挺有观赏价值。


       古城确实不大,四方视野所及都很有限。其中南面几百米之外一路相隔就是成片的住宅楼。传统与现代相杂,显得不伦不类。

        我们下楼返回主街,继续观赏。


        这是与众不同的摔碗酒。我酒没少喝,碗还没摔过一个。那墙角成堆的瓷碗碎片不知见证了多少酒闷子的丑态啊。


        这是一家皮影艺术坊。据说滦州是皮影的发源地。我小的时候唐山皮影可是没少看,那掐着嗓子唱到半夜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


      走进店里,有供游客制作皮影工艺品的操作台,感兴趣的游客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付费制作简单的道具。一边的展台上有许多精美的驴皮影作品出售。


      路边还有规模不大的关帝庙与文庙。一文一武临街相对,都是免费参观。


         街西头有个小戏台,是演出传统戏剧《杨三姐告状》的地方。
       《杨三姐告状》是评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优秀剧目。该剧又名《枪毙高占英》,是根据1918年发生在滦县狗儿庄的真人真事编剧。剧情:民国七年,滦县土豪高贵章之子高占英,娶雇农之女杨二姐为妻。高流氓成性,与其大嫂裴氏、五嫂金玉通奸,杨二姐好言劝夫改邪归正,高非但不听,反起歹意,伙同裴氏、金玉及其族叔高贵将二姐害死。杨三姐随母到高家吊孝,发现疑迹,要求辨明二姐死因。高家百般阻挠,掩盖事实真相。杨三姐愤而赴县衙告状,县官受贿,贪赃枉法,判高家赔款了结。杨三姐不服,又赴天津高等检查厅上告。新任厅长为沽名钓誉,立即准诉,经开棺验尸,查明真相,将凶手法办处决。杨三姐告状获胜,杨二姐之冤得平。


        不知不觉天色暗了下来,才觉得腹中饥饿。我们在临街的一家小店坐下来,菜价不贵,味道不错,吃的很舒服。


       饭后,街上已是灯火通明,我们信步欣赏古城夜景。


        紫金塔后边就是环水渡船码头,数不清的游客在那里排大队等着坐游船赏景。票价每人六十。我们懒得排大队,就沿水道漫步而行,边走片拍。


      鱼贯而过的敞篷船顺流而来,穿过石桥,闪过店铺,在温馨的灯光下,飘荡着快乐的说笑声。      


         河道之上,小桥很多,造型各异,很具观赏价值。


       这座石桥之上是一座凉亭,四角翼然,临于水上,桥桥相望,相映生辉。


        我们借助石桥在河道的两岸迂回前行,这里又回到了喧闹的主街。


       小城的西边有一处蜡像馆,展馆不大,里边陈列着一些名人蜡像。我们不太感兴趣,就穿过色彩斑斓的风车通道继续前行了。


        南边的河道两边,临街都是密集的大排档。简易的彩钢瓦凉棚内是大同小异的烧烤摊位。


       站在拱桥之上,看着眼前杂乱而喧闹的景象,心中会有些许的遗憾:这古城河道是景观的核心,也是商人盈利的宝地,为什么不建的整齐一些,古朴一点;这天南地北的游客大多沉浸在饕餮美食的过程中,似乎不太关心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又能观赏到什么。说实话,这里的店铺商品跟其它景区兜售的东西没什么不同,这里的大排档跟我们楼前屋后的烧烤也没什么两样。这里有历史的底蕴,也有设施的基础,但没有灵魂。


       我们穿行在店铺的过道里,身边是操着不同口音的游客,三五成群大快朵颐,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烟火气。


       河道很窄,两岸食客隔河相望,品美食,观游船,乐在其中。


       很快,我们又来到了紫金塔这里。售票小哥还真认得我们,直接摆手让我们上楼了。此时,光线更加昏暗,每层擦身而过的神像脸上现出明暗斑驳的油彩,一遍遍穿行其间,心里惴惴的。来到楼顶,俯瞰眼前夜景,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象。


      街市的灯光似乎没有整体设计,只在河道两侧显得明亮一些。其余大片的屋舍黑灯瞎火的,看不出有什么美感。我们逗留片刻就离开了。


       来到塔下,仰望木塔,倒觉得在绚烂灯光的映衬下,这塔本身就是一处值得欣赏的景观。


         这是建在主街中心位置的钟鼓楼。楼前是两个莫名其妙的消防员塑像,楼后是喧闹的小型儿童游乐场。
         不知不觉已是晚上十点多钟了,街市上依然喧闹,还有那么多人在吆五喝六地痛饮着。我和老婆走累了,返回旅店休息。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晨我6点钟起来,独自一人悄悄背上相机出门了。此时的古城与那些狂欢之后的游客一样,还沉浸在慵懒的睡梦中。空气凉凉的,街市上一片安宁。太阳刚刚出来,光线柔柔的,正式摄影人喜欢的味道。


        河道上再也看不到穿梭驶过的游船,清水如玉,澄澈平静,古建绿柳倒影其中,美不胜收。


       盛开的紫玉兰与古朴的建筑相呼应,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焕发出春天特有的勃勃生机。


       紫金塔这边,屋舍错落,梅柳相望,游人寂寂,与昨晚的嘈杂景象简直天壤之别。


       窗前杏花艳


    桥影如月圆


      柳条丝绦挂


      两岸石桥连


       窗红衬绿柳


     楼灰缀紫兰。
     独自环游古城,边走边拍,仿佛找到了一些古城该有的风貌。回到旅店,老婆已梳洗完毕,我们吃完早点,开始了新的行程。


       我们先开车来到古城南边不远处的“滦州衙署”旧址。据说这里才是古滦州的中心地带。我们是一个有历史,却又不懂得珍爱历史的民族。在愚昧和躁动支配下,让数不尽的历史遗迹变成了传说。好在这个曾经接待过刘三姐的县衙还保存了三间寒酸的门脸。衙门内是民居,没有半点历史的影子。我们绕着门洞走了一圈,仿佛听到了刘三姐泣血的哭诉声,听到了县太爷威严的训斥声,也听到了衙役们砸下水火棍的噼啪声……但眼前风流云散,唯有唏嘘。

       离开衙署遗址,我们又来到古城后边的药王庙。


        药王庙依山而建,规模不算小。


         此处参观免费。我们穿过山门,爬上一段高台阶,穿过一道拱门,前边又是一组台阶。


       小山最高处就是这个六角形的药王庙。庙内塑着药王神像,其间有一道家打扮的工作人员在提示游客上香祈福。

       从药王庙下来,感觉滦州古城所在周边的景点都参观完了。于是开启导航前往迁安山叶口景区。
景点简介:
        山叶口景区位于唐山市东北侧,距离市区车程约70公里,是一处以山水、地貌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这里有独特的五彩石地貌,还有很多古松。山间风光优美,是周末休闲出游的好去处。这里有景色奇特的砾石风光、丰富完整的太古地貌,这里被地质学家誉为“全息太古时代地质地貌档案馆”。
        来到山叶口景区游玩,主要是沿着景区内的步道登山观景,爬山一般需要3-4小时,游玩整个景区大约需要半天时间。景区内较出名的景观便是这里的五彩石地貌,因为山叶口这里在18亿年前曾经是一片大海,所以这里留下了很多五颜六色的光滑鹅卵石,后来这里变为陆地,形成了漂亮的五彩石地貌,非常独特,可以沿途观赏。


       十点多,我们来到景区。今天的游客太多了,景区外成片农田改造的停车场都停满了私家车。这是景区入口,入口的右边有游客服务中心可以购票。


      这是票价介绍。成人门票60元,里边的娱乐项目不少,买套票比较合算。游客最好提前一个小时在网上购票,还能有点优惠。


       这是导览图。景点不大,就是钻一个小山沟。自然景观的基础是砾石构造与一些古松树,穿插其间的是比较丰富的娱乐设施:索道、玻璃栈道、滑道、漂流、喊泉等等,可玩性还是挺高的。


       这里是检票口。 从入口山门到检票口之间是一段两三公里远的水泥路,乘坐电瓶车票价5块,还是值得的。


       检票入内,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条形水池。池中金鱼很多,往来游动。水池一侧有廊道供游客行走。


       水池的另一侧是水泥板路,路边有这个带辘轳的水井。可惜水井是假的,井里没有水。


       水井边是一个巨型“木桶”,有清水源源不断地从桶里喷涌而出。


      水池上有小木桥相连,这是站在木桥上回看入口方向的样子。


     水池的尽头,就是从山谷里蜿蜒而来的漂流水道。水道不宽,涂着蓝漆,显得很规整。游客坐着汽船呼啸下来,看上去挺刺激的。


      山口滑道边是一道挂满紫色塑料花的长廊,取名“紫气东来”。游客穿行其间,身上光影斑驳,就有了几分浪漫的情调。


       穿过长廊,我们沿着不太陡峭的石阶路向山谷里走。甬路与水道并行,不时有飞驰而来的游客。


        没走多远,前边出现一处小游乐场。入口处是这个在抖音上经常看到的网红墙。人们倚靠上去,就能压出一个身体的轮廓来。墙的两侧功能是一样的,两边的孩子把塑料杆压来压去相互破坏着对方的造型。


      广场中间是一个大沙坑,沙坑上有水上跳板、钢索、晃桥等设施。老婆先小心翼翼地玩了一把走钢索。


        又爬上晃桥跟着大家左右摇摆,不时有晃晕菜的游客掉到沙坑里,引来大家的阵阵笑声。


        走过广场,前边是一个喊泉。近前的牛角型话筒上可以扫码。花上几块钱就可以对着话筒声嘶力竭地喊几嗓子。伴随着音量的高低,水池中心的喷泉就会喷出高低不等的水柱来。


         今天游客真多,喊泉前排起长队。呐喊声响彻山谷,水柱不断射向高空,显得热闹非凡。


       我们沿石阶走走停停,路边不时会出现结构古怪的大石块。这就是传说中的砾石(五彩石)。很明显,它们最初只是河床上堆积的鹅卵石,随着地壳变迁,在漫长岁月的改造下,变成了眼前的怪石。


       石阶路的左侧,在堆叠的砾石之间,有一条不小的溪流涓涓而下。砾石生古树,水帘挂石间。


       景区里没有什么特殊的景观,游客来此多是为了娱乐休闲。石阶两侧,怪石之间都是大家嬉闹的所在。


         越往上走,硕大的砾石块到处都是。来张特写,看看砾石到底是什么东东。


       上帝打翻的豆腐筐吗?


        来到石阶路的尽头,是一条供游客休息的长廊。长廊的右边是通往山梁上玻璃栈道的小路。抬头看看上边的样貌,也真难为景区了:这里没有悬崖峭壁,只好在一个稍陡一点的山坡上勉为其难铺设了玻璃栈道。这东西我们见的多了,这样平淡无奇的栈道实在对不起我的这双抵触爬山的老腿。


        休息长廊的后边,是一个微型人造瀑布。


        水泵顶上来的水流从矮墙上散落,撞击在石墩上,激起朵朵水花。


       休息了十多分钟,我们原路返回。走累了,就在路边的凉亭休息一会儿。


         这块砾石,方方正正,很像一块猪皮冻。


        下山走路,还是轻松很多,没多久就来到了山脚。看老婆这步伐,有点归心似箭了吧。离开景区,驱车返家,傍晚时分顺利到家,结束了一次小出游。

         1、此次出游,用时两天,花费不到一千。
         2、出游线路设计合理。既避开城市与高速的拥堵,又提前半个月看到了花花绿绿的春天。
         3、几个景点名气不大,观赏性较强,景点选择比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