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博的旅程】漫步漓江,骑行遇龙

作者:波博 显示图片

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


等到夜晚,西街变成繁华的闹市,在灯红酒绿下,演着不同寻常的故事。


一切都是那么原始、自然、古朴、纯净。


一望无际的田野,风吹稻花香。


站在遇龙桥上,触摸着这座百年古桥,仿佛它就是时间与历史的信物。


山峰倒映在水中,河水映的山更加沉稳,山也衬的水更加灵动。


难得的一片宁静小天地,可以放慢脚步尽情的享受这里的青山绿水。


不规则的石块层层堆砌,阶梯形的桥栏,古旧的青石板,经过岁月的洗礼,愈加古朴。


分不清那个是倒影,那个是实景。


山峰清秀迤逦,连绵起伏,形态万千,江岸绿草如茵,翠竹葱郁,树木繁荫。


六年前的遇龙河竹筏漂流让我对她的美印象深刻,这次终于可以骑行慢慢感受她的美。

DAY1:酒店-漓江-西街



DAY2:西街-漓江-十里画廊-遇龙河-遇龙桥-富里桥-千古情-漓江



到了阳朔汽车站,步行到酒店。



酒店窗外的风景。



准备去西街逛下,酒店对面小卖部问:租电动自行车30元一天,当天可以免费骑。明天可以提供一辆电量更足的,阳朔随便骑。


闹钟还没有响就醒来了,窗外烟雾缭绕,立马小跑去漓江。



西街是一条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老街,沿街的建筑至今保留着小青瓦、坡屋面、白粉墙、吊阳台的桂北明清时期风格。


白天的西街是一条安静的老街,三三两两的游人在街头懒散地闲逛。


沿街店铺霓虹闪烁,酒吧放着音乐,各地的游客在街边喝酒聊天。


尝特色、品美食,享快乐,整条街道都洋溢着香味,让人直流口水。特别是随处可见的地方特色美味啤酒鱼。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此时的西街又是另一个繁华的夜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益田西街紧邻阳朔西街,是新开发的一条街,以山水人文为线素,演绎阳朔秀美河山:以建筑艺术为载体还原千年西街古韵;以商业文化为传承,续写阳朔益田西街。


灯红酒绿,处处花枝招展,早已人声鼎沸。


你可以到豆浆馆里喝一杯豆浆,到甜品店里去尝一份清补凉,或是在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在书店里看一整天的书,悠闲而不乏味。


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以“一家书店温暖一座城市”为目标,它不像邮局,却可以寄明信片,不像书店却在售书,不像咖啡店却可以卖咖啡,这样的混搭让猫空瞬间成为文艺小青年们的推崇,其店内经营着四类书籍:旅行、艺术、绘本、文学。


白天的阳朔宛如一个闭月羞花的腼腆少女,夜晚的阳朔则是一个热情似火的美丽佳人。


有人说西街是梦想的归宿,有人却说是偶尔发呆的地方,有人笑称这里是风情万种的人间缩影,也有人感叹这里是一条混合了梦想和失落的街,唯一相同的是,无论怀有何种目的来到这里,你都会与自己和解。


古色古香的房屋建筑,蕴藏着千年的历史沧桑和传统的历史文化。



两条西街都是同一个入口,不同的不过是走一小段后句开始分道扬镳了,左侧写着益田西街几个字的牌坊那儿是益田西街,右侧没有牌坊的那一条是通常说的阳朔西街。


微风浮动,百乐桥上的许愿风铃,“叮铃铃”的风铃声,像极了愿望实现的声音。


木牌上,书写着每一位旅行人对自己、对家人、对朋友的美好祝愿,每当风铃摇曳起来,那都是一次祝福的声音。


传统的桂北建筑特色及多元化的商业元素相结合,街区延续了“小青瓦、坡屋顶、白粉墙、吊阳台、石板街”的桂北建筑风格。


同心桥、水月坊、古戏台、西街塔四个特色风情建筑,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阳朔风情,最大限度地还原了阳朔的历史风貌。


到这里发呆、觅食、逛街、泡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却又能和谐共处。


沿着西街继续顺着江边走,下楼梯就到了漓江边。


大量的水流入漓江,上面是奇峰江墅客栈。可近距离感受漓江。


漫步在石头上,静静地听着流水声,感受漓江的美。


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清澈如镜,幽雅宁静。


漓江的水不是很深,入水感受这夏日的清凉。


疫情影响,没有的往日的人来人往。



两岸石山连绵,奇峰耸立。


樴(zhí)江楼


岸边翠竹摇曳,河水清澈见底,不时有渔筏从江上划过,一派原生状态,给人以清幽、宁静之感。


漓江两边的岸上青竹绿丛,碧翠如滴,浓荫作朵,长长地排成十里长廊。


早上又来到漓江,看云雾缭绕,似在仙境。


漓江之美,美在山水相映间。


漓江的水,清澈的透明,江底的沙石水草一目了然,几乎感觉不到水在流动。


群峰倒影,半份朦胧,半份清晰,漓江宛如一条玉带,缠绕于群山之间。


漓江的山,清新淡雅,绿意盎然,仿佛是一块块无瑕的翡翠,隐身于碧水之上。


古人说:男人是山,女人是水,山水和谐满堂春。


那么漓江的山与男人,水与女人该是人间难觅的一对情痴佳人了,堪称极致的夫影妇行了。


离开阳朔前,又骑到漓江。


百里漓江,犹如百里画廊。


这里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一幅拍案叫绝的中国水墨画。


十里画廊”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景点,而是位于阳朔月亮山及附近的一个区域,沿途包括了很多景点。因沿路风景秀丽,如诗如画,被称为阳朔十里画廊。


沿途有数个景点,图腾古道、蝴蝶谷、月亮山、银子岩等。

在烟雨峰岳中,皮里黝黑的甑皮人 与漓江为伍,与青山为伴,或渔猎或采集,使用的依然是古朴的石器、骨器‘原始的陶器、蚌器。在节奏明快的“妖鼓”下,穿着色彩斑斓的兽皮,手持锋利的长矛在山林里狩猎,烧蛇烤蚌为食,长唱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漓江渔歌和桂山猎谣。


天籁蝴蝶泉以山、水、石、洞,悬空吊桥,泉水瀑布及原汁原味原生态的侗、苗风情而得名。


滑翔伞会在遇龙河上空飞翔,以上帝的视角俯瞰遇龙河的山水全景。


山头上有一个天然的大石拱,两面贯通,远看酷似天上明月高挂。从不同的角度变换观看,此洞形状也不断变化。


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全长43.5公里,流域面积158.47平方公里,流经阳朔县的金宝、葡萄、白沙、阳朔、高田等5个乡镇、20多个村庄,人称“小漓江”,不是漓江胜似漓江。


工农桥前10米右转进入遇龙河精华段,前面一段路程看不到河边。



如果把漓江比成“大家闺秀”,那么遇龙河则是让人怦然心动的“小家碧玉”。


遇龙河两岸青山连绵,造型各异,百态千姿;一路翠竹夹道,绿树成行,芳草萋萋。


晴日,则蓝天白云,碧水绿草,开朗而明快。


雨天,更是雾绕云遮,百媚千娇,将阳朔风光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次骑行天气由阴转晴天,还下了一阵暴雨。


从旧县码头过桥,走遇龙河左边,到金龙桥才转到右边。


路上很多石阶也加了水泥,电动自行车可以缓慢通过。


除了坐大船游漓江,也要坐竹筏游遇龙河,才不虚此行。 


坐竹筏游览金龙桥码头到旧县。


微风拂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如同小提琴奏出的音符,静静的,轻轻的。


遇龙河的水如同绿色的翡翠,清澈透亮,鱼儿闲游,水筏飘摇,一一可见。


一望无际的田野,在阳光下满目金黄,风吹稻花香。



拦坝降低水流速度,便于竹筏漂流。



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未经人工雕琢的遇龙河却有着不染尘世的面容。







暴雨过后,水面静止,平湖倒影。


让人仿佛进入了天人合一的诗意境界,返璞归真的自由天地。



回程在骥马村走Y066,经过千古情景区。最美属旧县码头-骥马码头这段。



遇龙桥是遇龙河上的一座石拱桥,建于明代,历经数百年而无损,是阳朔的重点文物古迹。《刘三姐》中的第一组镜头就在这里拍摄,这里也是遇龙河漂流的必经之地。


迈上石桥,便可感受到这里沧桑的历史。


站在遇龙桥上,触摸着这座百年古桥,仿佛它就是时间与历史的信物。


外国游客必游之地。


石桥上爬满青藤,村民们世世代代在这里担水、洗衣,遇龙桥见证人世苍桑,却依然坚固如初。


前面就是遇龙河漂流起点之一的金龙桥码头。


桥上古色古香,桥下流河水流淌,一排排竹筏停靠在岸边。


遇龙桥造型气势雄伟,古朴美观,极具民族特色,是广西历史上的名桥。


嫩绿的藤萝,悠闲的荡在桥洞里,像碧石所串缀的门帘,使这座古石桥更显得清幽古朴。



遇龙河漂流经典起点金龙桥码头位置。


站在桥上可将遇龙河的美景尽收眼底。 



富里桥桥全长约30米,筑于明代,距今约500余年历史。


在岩塘村大石碑进入大约1千米到富里桥。


富里桥造型美观,水中倒影恰似满月。


桥的两头,各长着一棵古树,仿佛两个卫士一样守护着富里桥。


不规则的石块层层堆砌,阶梯形的桥栏,古旧的青石板,经过岁月的洗礼,愈加古朴。


没有喧闹的人群,只看到一些零零散散的游客,难得的一片宁静小天地,可以放慢脚步尽情的享受这里的青山绿水。


立桥头可观田野,青山环抱,绿水绕庄,河坝浪花滚滚、溪水潺潺,田畴井然,阡陌如织。


由宋城演艺和桂林旅股联合打造的桂林千古情景区,再现了桂林的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老少同乐、晴雨皆宜。核心演出大型歌舞《桂林千古情》是一生必看的演出,视觉盛宴,心灵震撼,唱响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桂林千古传奇。



大型歌舞《桂林千古情》分为《远古的呼唤》《大地飞歌》《米粉传情》《靖江王府》《刘三姐》等场,金戈铁马,美女如云,再现了一段三生三世的桂林绝恋。演出运用先进的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和舞台机械,在水陆空三维立体空间,唱响了八桂大地穿越时空的真善美传奇,将掩藏在八百里漓江山水下的八桂文化带入大家的视野。视觉盛宴,心灵震撼!


因为是一个人,没有进去观看演出。期待下次带家人来观看。


买票后才发现起始站是桂林北站,从汽车南站到北站一个小时只有打摩的了。不到20分钟就到了火车站。


火车站人很少,没有往年暑假期间的人山人海。


阳朔,一个去了还会再去的地方,每次都有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