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忻州城里已经是春花怒放了。
2018年3月25日上午9点,与妻子一起,驱车去定襄七岩山风景区踏青、赏花,心想:这个时候七岩山风景区,也一定是绿树发芽、山花烂漫了。
七岩山风景区位于定襄县南庄乡黄场峪村旁边,距定襄城10公里,距忻州30公里,从忻州去,因不需要走高速公路,路上的车也比较多,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
七岩山风景区虽然在黄场峪村,但七岩山上的寺庙却是由留晖村建造的,并且也是一直由留晖村进行管理的。在我们上山以后,见了许多匠人在庙里工作,一问都是留晖村请来的,因此百度上讲到七岩山地址时,竟说景区在留晖村。实际上七岩山风景区距留晖村约有3公里多呢。
留晖村约有800多户,近3000口人,是七岩山附近远近闻名的大村庄,村中还有洪福寺,因区别于定襄洪福寺,故称留晖洪福寺。定襄洪福寺位于宏道镇北社东村,是五台山风景区的台外寺庙之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留晖洪福寺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到七岩山,才发现这里依然是一片萧瑟,黑色的山,枯黄的草,除了我们,也没有其他的游人,不过七岩山风景区的建筑,却令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们把车停在景区停车场,走上几阶台阶,路边立有一石狮,狮后一石,上写“七岩山风景区”,石后面不远是一牌坊,正面书“别有天地”,背面书“流水行云”,据定襄邢氏名人邢仁让在“七岩山导游”一文中,曾经提到此牌坊,说它初建于明万历22年,最后一次重修是民国14年,当时坊上的“别有天地”四字还是现代著名书法家柯遒的亲笔,可惜已经不存。坊后有一尊弥勒佛塑像,一看这些建筑就都是新建的,它同时也告诉我们,七岩山上寺庙是佛教寺庙。
我们沿着山沟中新修的水泥路,一直往前走,不久路分两岔,一路车行,一路人行,我们不知究里,最后竟走了车道,一直到了七岩洞下的停车场。夫妻二人沿着登山道路,盘旋而上,走过“之”字形的大理石台阶,首先就到了七岩圣母洞。
七岩圣母洞,正面为五间楼,从五间楼正中的门洞进入,一溜台阶上去后,洞内左侧依次有老君庙、大王庙,最后的洞底是圣母殿,圣母殿旁有泉,即惠泉,又名七宝池,据说怀孕妇女在池中捞到石头的必生男,捞到瓦片的必生女,非常灵验,阎锡山的夫人还曾经在此捞过儿子呢。此时,圣母殿上挂着许多的“感谢神灵”的锦旗,也说明此地神仙灵应。
我们走进五间楼的二层,此时正有两个人在干木匠活,他们都是留晖村请来的匠人。二层房屋内,空无一物。
走出七岩圣母洞,右侧面临崖正在建一大殿;我们转向左侧,上了一溜台阶,台阶大约有一百多级,分成两组。
登上台阶顶部,转过崖头,就是文殊洞,洞内供奉文殊菩萨,像下专门建有一室,室内新塑一腿,说是文殊菩萨的佛腿,这是让人们抱佛脚的地方。在邢仁让先生的文章中,也曾介绍过佛腿的故事,最初是两根钟乳石柱,“似人腿粗细,光滑如肌肤,称佛腿,游人进洞,摸黑去抱,堪属福气。”后佛腿毁于十年浩劫,近年重修时,只好新塑一腿。
走出文殊洞,下了第一组台阶后,临崖建有一大理石亭,我们在亭中休息了一会,然后沿着人行登山道下山,在人行登山路上有一石牌坊,上书“洞天福地”,我们站在坊前拍了一张照片,将坊后高崖上的一座新建殿宇一并摄入镜中。
2019年8月,媛媛说他哥哥嫂嫂想就近找个风景好的地方玩一下,问我去哪里合适,我向他们推荐了七岩山。
8月28日郭磊一家四口和我们一家四口一起出发去七岩山,秋天的七岩山绿树成荫,风光旖旎,我们还带了我新买的帐篷,孙女爬不动山,就在山脚下撑开帐篷,由奶奶陪着她在山下玩耍,其他人沿着山路向上攀登。
11点开始登山,中午1点下山,2点在定襄城南的饭店中用餐,餐后各回各家,结束了这次七岩山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