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 五老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我虽然很早就知道了,但觉得不值得专门去一趟,甚至在有了芮城永乐宫、解州关帝庙的计划后,仍然没把它列入其中。后来看到“翩然一沙鸥”的运城行程里包括了五老峰,灵机一动,值得效仿。(看来朋友之间的相互借鉴是很有必要的)的确,在一大堆人文景观里加入一处自然景观,没那么单调。尤其是五老峰还是一座北方的道教名山,现在的道教建筑虽然是近年重建的,但在附近几省百姓心中的名望仍然很高。五老峰又是中条山脉的一段,虽然不是最高峰,但地貌有代表性。综上所述,五老峰是个不错的目的地。
运城 发往 永济 的大巴分为南北两条线,北线走高速,直达,中途不停,在客运中心发车;南线走普通公路,可沿途上下客,在五洲汽车站发车。前往五老峰景区,要乘南线车。
从五洲汽车站到运永公路上的五老峰牌坊,大约是45公里。再往东走13公里是永济城区。
五洲汽车站是个简易的汽车站,没有售票厅与候车室,就停在路边上客。这一点,得到了“翩然一沙鸥”与如家酒店工作人员的指引。
五洲汽车站在火车站往南二三百米处,没有任何标识,如下图:
具体说来,它在八一市场往南二十米的下一个路口处,旁边就是广悦酒店。
上图的红色大巴就是 运城 — 永济 的南线车,到五老峰票价13元。
运城 ——五老峰,7:25上车,7:53才开车,等了28分钟。9:05下车,运行1小时17分钟。
永济 至 运城 末班车18:30。
在五老峰的下车点在“五老峰景区”的牌坊旁边,如下图:
往回看,还有个候车亭,是永济乡镇班车永济— 卿头的停靠站点,这个站叫“五老峰”站,从五老峰回运城也可以在此处等车。
两张图都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的,这个景区的游览行进路线就是从北向南的。
马蜂窝里有两篇五老峰游记值得推荐:
济南的“赵昱焱”先生的:《五老峰(山西永济)游览及徒步攻略指南》@http://www.mafengwo.cn/i/13047674.html
“一天行”先生的:《问道五老峰 醉入东华山》@http://www.mafengwo.cn/i/5358689.html
线路的分段:
公路上的牌坊—游客中心,3公里,有当地老乡的“黑车”(其实不黑,还很重要)负责把游客运送进去,一般是10元一人。
从游客中心上山路线有两条:
1.游客中心—步行登山入口,7公里,观光车走15分钟,单程10元。
步行登山:
A线直接到灵峰观广场,1200米,2399级台阶,纯山路,高差400米。
B线经锦绣谷、黑龙潭到灵峰观广场,2500米,有水景与崖壁栈道,但有时被封。
2.游客中心—索道下站:不到3公里,观光车免费,行驶5分钟多一点。
索道下站—上站:运行22分钟,上行70元,下行50元。上站走到灵峰观广场约5分钟。
三条路线在灵峰观广场汇合。
灵峰观广场有一条支线去棋盘峰老母殿,平路,800多米。另一条支线去粮神殿,有时被封。
灵峰观广场—玉柱峰:1100米,台阶很陡,高差400米。
我自己的游览经过:
第一段登山,从入口到灵峰观广场,55分钟,9:50-10:45。海拔从1100米左右上升到1400米多一点。
有网友用手持GPS测量,说登山起点海拔900多米。我把这个数据用在了马蜂窝笔记里,结果“海风小舟”说我上升500米只用了55分钟,挺快的。我本来没有认真思考,小舟这么一说,我才回过神了:我路上总是拍照,哪能走那么快。回来我用谷歌地球一看,登山起点处是1080米,它经常少算二三十米,那就是1100米吧。
景区说这一段有2399级台阶,长度为1200米,高差为400米。
认真算来,大概高差就在300-400米之间,可能350米左右最合适。
10:45—12:00,我到灵峰观里和西边的棋盘峰转了一圈。
第二段从灵峰观广场到玉柱峰项,65分钟,12:00-13:05,坡度大于60度的台阶有10多段,海拔从1400米上升到1800米左右。最后一段险路用了10分钟。
景区说这段路程是1100米,但这只是直线距离,实际上不轻松。
从玉柱峰下山到灵峰观广场40分钟,14:05-14:45。
以前景区有车负责把游客从牌坊送进来,但听收停车费的工作人员说,现在这车取消了。上图的中巴与景区里把游客从游客中心送到徒步登山起点的中巴是同款的,不知是送工作人员的还是送游客的。
上图是牌坊里面几米处停着的两辆黑车,这里离游客中心还有3公里,主要靠它们了。
这些黑车在五老峰攻略里比较著名。我和另三个小伙儿上了前面的一辆,师傅姓石,说一车20元,一个人是20,4个人也是20。这样,因为我正好与三个小伙儿凑在一起,只付了5元。
听老石说,他经常跟后面的车因载客发生冲突。其实二人应该合作而不是对抗,因为一辆车是不够用的,合作才能共赢,不必计较一次、一天、一小段时期之长短。
出来的时候坐了别的出租车,付了10元。
前方入山之路:
从路口的牌坊到游客中心约3公里,这段路的路况不错。在里面另一个牌坊处下车。
往右走,路边有餐馆与商店:
从下图右部的台阶上去:
前面广场尽头是检票口:
右边则是游客中心:
门票70元,索道上行70,下行50,合买没有优惠。游客中心到步行登山入口的交通车单程10元,往返20。
游客中心里的屏幕不断地提醒,售票时间是8:30—16:00,而且15:00之后,在半山灵峰观广场旁边的玉柱峰登山入口将封闭,因为从那时之后开始登山,返回时赶不上下山的末班索道。
还有一个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通往步行登山入口的交通车20元,包含双程,而且只卖双程,不卖单程。然而从步行登山入口下山回游客中心的交通车末班是16:00,而下行索道的末班是17:30。很多人赶不上步行区的末班车而只能选乘索道下山,双程票就白买了,只起了单程作用。
这意味着,步行下山者要算好时间,一定要在16:00之前步行返回到登山入口。过了这个时间,就没车出去了,要步行7公里的盘山公路。
过了检票口后,有两种景区交通车。
下图这种是前往步行登山入口的:
它有时使用大巴,有时使用中巴,视候车人数而定。进山约15分钟,距离7公里。
下图这种小面包是前往索道下站的:
距离近,只有两公里多,免费。
西边的山峦已经展示了中条山的秀色:
从游客中心到步行登山口,交通车运行约15分钟。
下车后前面就是步行入口:
步行登山入口处的小广场:
有小摊与卫生间。
网上五老峰的云海照片很美,不过我还是优先选择晴天登山观景。
一出发便是岔路口:
右边锦绣谷这段被封了:
我原本想走这条路上山的,有黑龙潭等水景,后半程还有崖壁栈道,像楼房里的楼梯一样,紧贴崖壁,盘旋上升。
相比之下,左边这条路线基本是密林中的台阶,没什么景色。全长1.2公里,2399级台阶,说明牌上说落差400米。它是从太乙峰与棋盘山峰中间的一条山谷登上去的。
出发点有个小湖:
登山台阶时不时有点陡:
偶尔可见山峰:
回望北边山外:
路上有一些小景点,比如“小红崖”,但无甚可观,没拍照片。就是一片红色的岩石。
往前走,不远处有个“一碗泉”:
再往前一点是是大红崖:
景区说明牌指出,大红崖离灵峰观450米,实际上后面的台阶很陡,可能不止450米。
景区指出,这里的外层是喀斯特地貌,内核是花岗岩。但我看像南太行山的红砂岩。
前面到了漆木台,因遍种漆木而得名,有简易洗手间。
后来走到棋盘峰下。
上图便是前进方向右边(西边)的棋盘山峰。
山头有吕祖像,用长焦拉近:
后面的台阶更陡:
上图还是右边的棋盘山峰,已经可以看到老母殿与两位奕棋仙人像。
回望山外:
更陡的台阶:
继续有红砂岩山体:
出现红砂岩石柱:
接近石柱的高度:
附近有个“新峰”景点,又叫罗真人峰,离灵峰观100米,据说是真人罗通微的修炼处,下临绝壁,但被封了。
快到终点时的路况差:
最后还有点红砂岩石崖:
灵峰观广场东侧的饮食小摊:
广场西望:
去棋盘峰的通道入口就在上图一排房子的左部。
在灵峰观广场仰望正南的玉柱峰,这才是“玉柱”的真容:
不过上午中午,朝南看过去,正好逆光。
东南方向的东锦屏峰:
北边是灵峰观大门:
灵峰观海拔1401米,于2000年重建。
观内:
主殿—三清殿:
鼓楼:
这个新建的道观,随便看看。
我先不急于上玉柱峰,而是往西边去棋盘峰。入口在广场西南角,如上图。
距离有800多米,路上是林荫道:
很快到了玻璃吊桥:
吊桥的价格:单人50,两人80,三人90,五人130,八人180,十人团队200。
上图右部有个道教建筑的山峰便是棋盘峰,该建筑是老母殿。从灵峰观到棋盘峰,绕一条倒U型路线走过去。
吊桥后面的云雾慢慢悠悠地在空中飘荡。
前面是分岔路口:
往右去棋盘峰,往左去锦绣谷并可以下山,但是被临时封上了。
绕到吊桥的另一端看棋盘峰与老母殿:
上图右部的横向山岭便是太乙峰。
棋盘峰的海拔也是1400米。
回看灵峰观所在的太乙峰:
上图右部的崖壁是东锦屏峰。
西边山谷继续涌出的云团:
老母殿后弈棋台上的仙人:
景区牌说男性仙人叫白帝,素爱下棋,女性仙人是陈仙女。二人经常手谈,以致心生爱慕,喜结连理。
在棋盘峰上的老母殿后看玉柱诸峰:
上图是玉柱峰等一系列山峰,横看成岭侧成峰,玉柱峰现在成了中部那座展开的大山壁,左边的是东锦屏峰,那么,玉柱峰悬空吊桥往右那一排就应该是西锦屏峰了。上午看上图里这一系列山峰,逆光严重。
五老峰之所以称“五老”,是因为有五个主要的山峰。但它与庐山的五老峰不同,后者是几乎平行并列的五座山峰,而这里的五老峰是扩大版的“品”字形的。具体说来,位居正中的是玉柱峰,从北向南面对着玉柱峰,左为东锦屏峰,右为西锦屏峰,已如上图所示。另外两峰,一个是我现在拍照时所在的棋盘峰,在以上诸峰的西北方向,面对玉柱峰时它在右侧。另一侧与棋盘峰对称的是刚才所在的太乙峰(即灵峰观所在处),面对玉柱峰时它在左侧。
但是,无论是在太乙峰还是棋盘峰,因为偏在一边,所以都不是看“五老”的最佳位置。最理想的位置在步行登山入口至灵峰观这条山谷的上空,如果有无人机飞起来,以“左顾右盼”、“俯瞰众生”等方式,便可以看到“五老”的全貌。
玉柱峰右侧的山岭:
我还曾经想过:西锦屏峰不知是不是上图右半那片展开的、更低矮的山峰?不过还是以上图左半部、吊桥往右的这一片的可能性最大。
把西边这一片山岭拉近放大一些:
再往右还有一系列山腿在延伸:
西北方向继续涌出无心出岫的云:
我明知道上午在棋盘峰看玉柱峰是逆光,但还是来了,除了忍不住要先睹五老全景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被上图这些岭上白云吸引住了。
上图是北偏西方向,可以看到棋盘峰尽头的吕洞宾真人的塑像,但通往该处的路被封了。
芮城永乐宫后部号称有吕纯阳真人的墓,运城这一带普遍更敬仰吕真人。
绕到棋盘峰,花了一小时,原路返回灵峰观广场。
登玉柱峰的入口:
这时已经12:00了,我却犯了一个错误。上图餐馆的老板招呼我吃午饭,本来正当用餐时分,我却一心想赶快登上玉柱峰,并且以为半小时就可以上去,又想在中午起云之前到达峰顶,当时又没感觉到饿,于是就直接登山了。没想到下来已经是14:40了。我早上在如家酒店吃早餐时有个鸡蛋没吃,一直带着,在玉柱峰顶吃下去抵挡了一阵。下山途中在半山(滑道的起点买了两根火腿肠),这才支撑到回广场吃饭。希望以后不再犯这种错误。
清晰的指路牌:
到玉柱峰说是1100米,但坡度大,而且是绕到它的东侧转上去的,不好走,我花了70分钟,快的人也要45分钟。
上图这牌子的前三个红砂峪、莲花台、天桥,应该都没有开放。
前方不远处便有个路口:
往左去东 锦屏 峰下的红沙峪,是次要道路;往右登玉柱峰,是主路。
陡台阶不断:
这一段登山路更陡:
到达滑道上站:
大约走了一半的路,此处有服务点,卖点火腿肠、饼干和矿泉水,再往上就没有了。
滑道上站旁边有洗手间,但要按指示牌,走完上图台阶,再往左边去,有些不方便。再往上便没有洗手间了。
偶尔能够透过树丛看山壁:
继续前行,在一个观景台回头向北俯瞰灵峰观与索道上站:
中景:
灵峰观特写:
偶尔有浮云飘过:
上图的山壁是东锦屏峰,换了个角度。
上图的女士看起来有些狼狈,其实我自己也是这副熊样,一点点地坚持走下去。
已经可以仰视吊桥:
水仙洞:
里面有观音菩萨像,前些年重塑的。洞内还有泉水。
其实到达水仙洞之前还有个朝阳洞,没有拍照。
玉柱峰顶就在前头。
上图是登玉柱峰时最后一段路,有些险峻。我走得很慢很小心,快十分钟才走完。真的要走,三五分钟就行了。
总结从灵峰观到玉柱峰顶的第二段登山路,视野比灵峰观下的第一段要开阔。
在最后一段登顶过程中,走走歇歇,停下来看北边山谷里的笋状石柱:
东边的山岭:
仰望吊桥:
快到尽头时的铁梯:
到了峰顶,侧看吊桥:
吊桥以南还有更高的山峰,叫月坪梁,有1910米,玉柱峰才1809米。
上图可见月坪梁右部还有峰柱,其中最右边的有些像观音,或者像很多地方的“望夫石”。
往北是玉柱峰顶的道教建筑,峰顶的平地有5亩多,3000多平方米。
这是南天门:
这是玉皇殿:
西边的山岭:
这时候云团起来了,据我观察,在晴或多云的天气中,中午12:00—14:00的云量最大。我急于登顶就是想避开午后的浓云,但还是跑不了。
上图是在玉柱峰顶这一侧准备过吊桥,对面的亭子所在的山峰就是景区地图标注的观景台。
过吊桥的时候,我不敢乱动,单反相机没拿出来,用卡片机随手拍了西边山岭:
俯瞰1400米处的玻璃吊桥、西边棋盘峰上的老母殿:
上图左边的建筑是粮神殿,因为锦绣谷线路被封,所以无法抵达。下午在粮神殿看玉柱峰的角度可能比棋盘峰更好。然而我忘了用卡片机的长焦给粮神殿来个特写。
吊桥左侧的是云峰阁宾馆,它的右前方是老母殿。
吊桥东边山谷里的石芽:
过了吊桥后,发现东边远处有奇石,用卡片机长焦拉近来:
南边也有:
上图右边的石柱就是我认为像观音或望夫石的。
南边的高峰月坪梁:
观景台所在的山峰,除了有个亭子之外,还真的有个大观景台,可以360度环视。
东北方向的玉柱峰与东锦屏峰:
正北方向是玉柱峰顶的南天门与玉皇殿:
俯瞰西北山下棋盘峰与粮神殿一带:
五老峰还是北方道教名山,上述一些图中的高山道观说明了这一点。
这是一座有文化的山,套用世界遗产委员会对 五台山 、 武当山 的评价:它展现了宗教建筑与自然风光的融合。
正西方向:
西南方向:
正南方向的月坪梁:
它海拔1910米,比玉柱峰足足高100米。
从上图可以看出,它也是北方喀斯特地貌。
这是正东方向:
东北方向的东锦屏峰:
从观景台不必走吊桥回到玉柱峰顶再下山,东边有一条下山道:
虽然也陡,但比玉柱峰那条道好多了。有些害怕玉柱峰上山道的人改走这条路登山。
下山途中再看东锦屏峰:
14:40回到灵峰观广场,这时看东锦屏峰已经比较顺光了:
往南看玉柱峰还是差一点:
玉柱的正面还是暗的。
在广场上吃了一碗刀削面与水饺,感觉与头一天在芮城永乐宫门口一样,虽然不起眼但挺美味,两份加起来30元,也不算贵。
又一次去棋盘峰,绕个弯后,玉柱峰又成了大山壁:
下午三点多一点,非常顺光了。
把玉柱峰的吊桥拉近:
玻璃吊桥的西入口:
棋盘峰与太乙峰并列:
太乙峰、吊桥、东锦屏峰同框:
这个时候的光线非常有利。
在前往老母殿的路上回看玉柱诸峰与吊桥:
全系列伸展的诸峰:
东锦屏峰与玉柱峰:
向北伸展的太乙峰:
在老母殿前看全景:
上图吊桥右边的建筑是云峰阁宾馆,是山上唯一的一家,要看日出日落就得住在它家。
西南方向的山岭:
在老母殿后看玉柱诸峰:
这下多了老母殿的檐角作为前景。
太乙峰侧面的喀斯特石壁:
我自己的影子也拍进来了。
在神仙弈棋台上看全景:
这回是老母殿全殿作为前景。
上图左边的铁塔一带是索道上站。
下面用卡片机长焦逐个扫描玉柱及右边诸峰。
玉柱峰本尊:
刻有“天下第一峰”字样:
这“第一”多了去了,景区也未必较真当回事儿,我感觉它表达的是争当第一的气势,并非凌驾于众名山之上。
观景台所在的右一峰:
右二峰:
右三峰:
右四峰:
顶上的石柱:
右五峰:
后来月亮居然不等太阳下山便伸了头:
仙人白帝与诸峰合影:
我们是匆匆过客,白帝却要长年在此与诸峰相伴,特地给它们留影一张。
这回轮到西边山岭逆光了。
这个神仙下棋台是看日落的好去处,上图便是日落方向。
玉柱及西南一大片山岭合照:
回程又逮到一处远方的石柱:
四点多回到灵峰观广场,看玉柱峰光线正好。
玉柱峰的正面终于有光线了。
仔细打量,这玉柱峰挺像在基座上等待发射的长征火箭。
在灵峰观三清殿后看玉柱峰:
东锦屏峰:
以钟楼为前景的东锦屏峰:
在道观里看山峰,别有一番风味。
上图的房子是灵峰观广场 东北 角的索道售票处,下行50元。
前往索道上站还有两三百米,有电瓶车服务。
在去索道上站的路上看东边的山壁,与嶂石岩很相似:
东锦屏峰与向北延伸的山壁:
在北边回看东 锦屏 峰与玉柱峰(已经成了最右边的 石柱 ):
上图中部的白色线段是滑道,同时可以看出,登玉柱峰是从东边这座山峰绕过去的。
换了形状的东锦屏峰:
换了形状的玉柱峰:
更东边的类似嶂石岩的山岭特写:
中景:
全景:
在索道上站门口回望玉柱峰与东锦屏峰:
关于五老峰的地质构造,说法纷纭:最初看到说它是丹霞地貌,后来又说是类似南太行的砂岩地貌,还听说是喀斯特地貌。经过实地观察,结合景区的说明牌,可以知道,以上各种说法,有如“盲人摸象”的故事,每个人摸到某个局部,便以为是整体。正确的答案是:它的内核是花岗石,但埋得比较深。在花岗岩之上覆盖了别的岩层。
具体来说,分为两大部分:灵峰观1400米以上的、颜值较高、很吸引游客的玉柱峰、东 锦屏 峰、西 锦屏 峰是石灰岩。1400米以下的,主要是类似于南 太行山 嶂石岩的地貌。在徒步登山线路上,有小红崖、大红崖两处景点,它们的岩石与 焦作 云台山 红石峡的非常接近。
缆车上行70,下行50,单程22分钟。没有说双程合买多少钱,估计就是120元,没有优惠。
东望:
跟北岳恒山一样,像“抹茶蛋糕”。
俯瞰正北山下:
东边的“抹茶”:
永济的旷野:
上图这一带是柳宗元的故乡。
近看“抹茶蛋糕”,其实还是石灰岩。
回看索道上站:
北斗坪峰已经成了一个尖峰。
东边的山岭:
出了下站,回望北斗坪:
缆车下站前的小广场:
这里有免费交通车送到游客中心,三分钟就到了。
在地面看永济 的旷野:
下午广场有唱蒲剧的活动:
我打了石师傅的电话,不料他正送六个人回 运城 。另一辆黑车没有接触,无从知道电话。我问了收停车费的工作人员,说可以协调自驾的游客把我带出去。正在这时,居然有一辆送人进来的出租车在前方停下,虽然马上有一对夫妻(或情侣)上去,但司机继续朝我驶来,看来经验丰富。跟司机谈好出去10元,便欣然上车,到了路口。
那对夫妻跟我一起下了车,在路口等回 运城 的大巴。
这种半路拦车我也有经验,2016年8月初在 安徽 齐云山前的路口推着箱子等回屯溪的车,到第三辆才上去。同月下旬在 九江 南郊白鹿洞书院出来的路口等回 九江 市区的车,则第一辆就上了。
永济 到 运城 的南线车,据上午的司机说末班是18:30,我等了十多分钟,到了18:00左右,没有任何动静。路口聚了十多个等车的人,即使来了车,也不一定有空位。正在这时,有辆 永济 出租车驶到我身前停下,司机说车上只有三个人,我可以上。我看了一下,后排是两个很胖的女士,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上了车。我身上有两个包,只好紧紧地聚拢,小心翼翼地与两位胖女士挤在一起。幸好有一位在前面10公里处下了车,才宽松一些。
据司机说, 永济 与 运城 之间,一车拼四人,每人收25元是常规。这倒也方便乘客,不知在路口等车的十多人后来上车是否顺利。
出租车从五老峰路口开到 运城 的盐湖大桥约45分钟。
我本来想过,实在找不到车,就包下黑车石师傅的车回 运城 ,他不至于不熟悉于 运城 线路,或者懒得去吧。但是,我会这么想,别人也会。这不,在下午的返程时间,石师傅拉了六个人回 运城 。
永济 还有近年来比较热的鹳雀楼、普救寺、蒲津渡口遗址博物馆(唐代大铁牛),鹳雀楼是 新建 的,而且不在原址;普救寺只是《西厢记》里提到,实际上古代在当地不太著名,寺内的金塔迟至去年才入选第八批全国文保,还弄了个不伦不类的名字“莺莺塔”。换句话说,这两个有点是空壳的味道。只有唐代大铁牛有点份量。我在清晨也预约了这三处,如果在五老峰出来得早,就去转一转。及至到了五老峰,天气不错,空气清新,人的密度低,所以我索性在山里呆一天,不想冲到这三个人文景点与人群呆在一起。
回程经过常平村,往右看到山上关帝的61米巨像:
总的来说,这一天天气晴朗,登山观景的效果非常满意。
更多游记请看:《我的 中国 游——行程与游记目录》 @http://www.mafengwo.cn/i/3540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