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这是晋陕行的第19天。今天的主要行程是: 从西安去天水麦积山,晚上乘火车再次进入山西……
🔺有朋友要问了,“晋陕行”是山西和陕西的事,这咋还跑甘肃来了?
甘肃天水距西安比较近,乘高铁不到两小时。天水,东以关山为屏,与八百里秦川隔山相望;南以秦岭为托,与陇南连成一片,人称: “天”生丽质,上善若“水”。
看甘肃的地图比较狭长,天水在甘肃的东南端,靠近陕西宝鸡,这次把“甘肃天水麦积山”纳入到“晋陕行”之列,以后“甘青行”的时候,就不用从兰州与天水的往返了。
🔺早晨7点,吃完早餐后,自己背上轻便的双肩包,乘地铁来到了西安北客站。8点整,D2651次动车一路向西驶去……
🔺我实在是有点“不好意思”,整节车厢也没两个人,相当于花95元“包动车”了!
🔺9点55分,动车准时到达天水南站,西安北到天水南动车运行不到两小时。
🔺出了天水高铁站,按照指引,直走去下沉广场的公交站。10点20分,有“天水南站-麦积山”的60路专线公交车,票价7元。
🔺11点10分,车行50分钟到达麦积山石窟景区停车场,我问好司机下午返程高铁站的时间后,便踏上了探寻麦积山神秘之旅……
🔺下了车,需要购票。成人参观石窟区票价80元,不参观石窟区是25元。景交车往返15元,单程8元。
🔺这是麦积山石窟位置分布图,购票80元才能在石窟区悬崖栈道上游览。买25元的票,只能远观麦积山石窟。
🔺天水麦积山石窟同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和敦煌莫高窟,共称我国佛教四大石窟。现在,我只有敦煌莫高窟还没有去过。
🔺游览路线: 入口瑞应寺→13窟东崖大佛→3窟千佛廊→4窟散花楼→5窟牛儿堂→天桥→135窟天堂洞→133窟万佛洞→98窟西崖大佛→44窟东方蒙娜丽莎→43窟魏后墓→出口瑞应寺。
🔺麦积山国家森地质公园,是一座以北方型丹霞、花岗岩、河曲地貌为主体,同时,融合了著名的石窟艺术,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优美的自然风光。
🔺乘观光车去景区还要走几分钟,路是柏油路,司机师傅轻车熟路的驾驶,不时把徒步进山的游客甩在后面。
🔺我开始左顾右盼起来,仿佛穿透高大的树木,看到了麦积山印在脑海中的样子……
🔺停车场到了,剩下的路就是游客徒步的行程了,估计不会太远吧。
🔺有位导游正在“推销”自己,她“比划”的这幅“麦积山景区讲解线路图”,从图上看,徒步去景区,经“麦积烟雨”、“西崖大佛观景台”、“石窟广场”,最后到达“检票处”。
🔺现在的时间是11点50分,争取赶14点20分“麦积山-天水南站”的公交车返回!于是,我按照指引牌引路,开始了我的麦积山自由之旅了。
🔺11点55分,我就来到了一个广场,在这里,麦积山如同少妇一般,自信地露出了美丽的面庞。
🔺广场中间,放置一块滚圆滚圆的大石头,石身上刻着“麦积烟雨”四个大字。这里山峦叠翠,群峰耸峙,每逢烟雨笼罩,横云飞渡,犹如海市蜃楼,形成美丽的“麦积烟雨”。
🔺今天,麦积山景区,白雾弥漫,能否见到传说中的“海市蜃楼”,不得而知。
🔺《秦州志》对麦积山的描述:连岗苍秀,深林茂草,细流交错,飞瀑如练,北跨清渭,南携嘉陵,被誉为“西北山水林泉之冠”。
🔺继续顺着游客步道向麦积山方向行进。
🔺麦积山好像是和我“躲猫猫”,一会儿露出笑靥,一会儿又半遮容颜……
🔺从“麦积烟雨广场”,走了8分钟,就到了“西崖观景台”了。
🔺西崖观景台,顾名思义就是: 观测麦积山西侧崖壁的最佳地点。
🔺我换上长焦镜头,拉进仔细看看麦积山崖上的“凌空栈道”,走过的地方,哪里的景区栈道也没有如此壮观吧?!
🔺来这里仰望西崖的游客,一个是看栈道的险峻,另一个就是看“西崖大佛”。西崖大佛是麦积山第98窟,由摩崖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萨”造像组成。
🔺从西崖观景台继续往里走,这个季节,爬山虎的叶子开始变红了。
🔺游客步道上,每逢出现摊贩售卖纪念品的地方,就会到了什么景点了。
🔺这儿有个岔道,是去往观景台,理论上那里能观赏东西两崖的221个洞窟。
🔺我还是先向“主峰”行进,因为游览麦积山需要多久,心里没底,所以,要先拣“重点”来。
🔺12点12分,我来到了麦积广场。如果你买的是25元的票,就到此为止了。如果买的是80元的票,可以进入参观石窟区通道。右侧的帐篷是验票点,出示健康码、门票等。
🔺麦积山石窟已经展现在眼前了,通道那端是一座红墙灰瓦的寺庙,这就是有着千余年历史的瑞应寺。
🔺先进瑞应寺看看,这个寺庙不大,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及钟鼓楼、东西配殿和大雄宝殿。
🔺瑞应寺为周穆王所建,也就是公元前1001年。现今的寺院建筑为明代后期所建,清乾隆和嘉庆年间进行了重修。
🔺“瑞应丰年”匾额悬于天王殿后,是于右任先生所书。与天王殿内供奉四大天王乞求风调雨顺的涵义暗合。
🔺瑞应寺最后面的建筑是大雄宝殿。
🔺檐下“大雄宝殿”匾额,是甘肃省著名书法家徐祖藩题写的。
🔺去石窟景区从瑞应寺过不去,必须原路出来向西拐,贴着瑞应寺西墙外走……
🔺中午时分,大多数游客已经游览完毕,正向出口返回,我却是少数的“逆行者”。
🔺开始出现台阶,意味着上山开始。
🔺登上很长一段台阶,回头看看,嘛呀,好有成就感哦!
🔺12点25分,到了东崖出入口了。景区为了防止落石伤人,步道或栈道上面,都有钢架铁棚做保护。
🔺抬头望望,三尊大佛在头顶屹立。
🔺首先看到的是第13窟“东崖大佛”,开凿于隋代,南宋绍兴年间重修。
🔺东崖大佛系摩崖浅龛,高17米、宽约18米。摩崖高浮雕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萨造像是华严三圣,中间是毗卢遮那佛,高约16米,两侧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麦积山石窟的栈道看上去很复杂,其实按照指引和步道或栈道的走向,就会顺利地完成游览的任务。
🔺禁不住向钢架外的崖壁上瞅瞅,栈道盘旋曲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继续向上攀登……
🔺仔细看看,这里的岩石主要是第三纪形成的砂岩,这种石质根本雕不出佛像,那古代能工巧匠又是怎样“雕”出来的呢?咱接着往后看……
🔺这个“楼梯”既长又陡,还没看见“石窟”真面目,先来个“下马威”!
🔺终于上来了!眼前这就是麦积山的第3窟“千佛廊”,它开凿于北周(557-581年),宋、明重修,因有上、下六排佛像,故称“千佛廊”。
🔺现存佛像没有“千佛”,只有297身,均为石胎泥塑,身高约0.9米左右,造型慈眉善目,排列规整壮观,均为结加趺坐(形容佛教坐禅)。
🔺千佛廊长36.5米,佛像虽经宋、明重妆,但仍不失原作风貌。这些佛像,现在都用铁网保护起来了,否则,你摸一下,我摸一把,架不住咱中国人多啊,就是铁铸的,也得摸“秃噜皮”了!
🔺这块儿,基本是麦积山的最高点了,站在千佛廊上,扶栏远眺,真想吟诗一首: 啊!远山云雾缭绕,好一派秦岭风光!
🔺扶栏鸟瞰,绿树环绕着瑞应寺及麦积广场,往来的游客如蚂蚁般的小……
🔺这张图是在山下用长焦拍的,可以清楚地看到“散花楼”、“东崖大佛”和“千佛廊”相互位置关系。
🔺穿过千佛廊,就是著名的“散花楼”了。散花楼也称“上七佛阁”,是麦积山的第4窟,开凿于北周(公元557-581年),为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亡父所造。
🔺散花楼为大型庑殿顶崖阁,长30多米。雕凿精致,宏伟壮丽。此处距地高70 米,是麦积山规模最大,位置最高的殿堂式大窟,也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
🔺“慧光普照”雕花木匾额。
🔺王了望所题“是无等等”匾额。王了望是谁?他是明末清初一个无任何冠冕加身而被后世公认的通古博今、工诗善文、精于文史考证、学养宽博的“学者型”诗人和杰出的书法大家。
🔺散花楼共七个洞窟,窟内原塑一佛二弟子六菩萨或一佛八菩萨像。
🔺七龛内供奉七佛,“七佛”指释迦牟尼佛及在其以前出现的六位佛陀。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舍佛、迦叶佛。
🔺7间佛龛里有42尊菩萨塑像,神态庄严可亲,华美而不俗,充满着人间善良、慈祥和世俗的感情。
🔺麦积山的佛像与其它三大石窟不同,论质地比莫高窟的细,比云冈石窟的粗,结构相对松散,不适宜大面积雕刻,因此,就又选择了泥塑的手段。
🔺但这里的岩石相对坚硬,尽管表面不适宜雕刻细节,但是可以作为骨架支撑。因此,这里多见“石胎泥塑”的做法,这样石胎与山崖连为一体,基础更加牢固。
🔺现存壁画约250平方米,廊顶及龛外上方的壁画,体现了北周时期的绘画水平,其中龛上方前五幅“薄肉塑”飞天壁画造型优美,风格新颖。
🔺各龛间都装饰着天龙八部的浮塑(其中一部严重风化无图),八部包括: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
🔺天龙八部之一特写。
🔺七佛阁散花力士造像都十分生动传神,其艺术水平甚至超过窟龛中的佛和菩萨之上,是不是有点“喧宾夺主”了?
🔺再看这尊,也同样威武雄壮。七佛阁散花力士,形成了宋代麦积山石窟力士独有的地方特色。
🔺圆塑力士与浮雕八部,同样都是麦积山的守护神。
🔺从七佛阁散花楼,要过西侧的一处“小有洞天”崖壁隧道,隔壁那边就是第5窟。
🔺第5窟是仿木构建筑的崖阁,三间四柱,前檐已毁,窟前部为廓,宽16米、高11米,正壁开三龛。
🔺中间一龛较大,为平面马蹄形穹窿顶深龛,内塑一坐佛二弟子。
🔺东侧龛内塑一坐佛二菩萨,均造型饱满厚重,虽经重妆,仍较好地保存着隋塑的特点。
🔺龛外左侧一立像,戴宝冠,披甲,髭髯贲张,立牛背上。逮哪呢?你看下图就知道了!咋还被绳子绑着?那不是绑,是保护!
🔺这张图是在网上找的,当时由于没注意他还踩着牛,所以,拍照时把牛给忽略了!这尊“牛王”其实应该叫“摩醯(xī)首罗天王”,后来,人们依据摩醯首罗天足下“卧牛”,亲切地称此窟为“金蹄银角犊儿”,后来便径呼之为“牛儿堂”。
🔺走过“牛儿堂”石窟,就是连接东西两崖的40米“天桥”,这里视野非常开阔……
🔺走过天桥,就是第135窟“天堂洞”,这是西崖最高的一座石窟,距地面大约70米,和东崖“散花楼”遥相呼应。
🔺这个长方形平顶洞窟,于北魏晚期开凿,前壁开三个明窗,窟内造像17身,为西崖三大窟之一。俗称“天堂洞”,既王仁裕《玉堂闲话》中称之为“天堂”。
🔺壁画《八王争舍利》,构图准确,描绘真切,表现了激烈的争战场景。
🔺天桥是麦积山石窟群的最高凌空栈道,这里视野开阔……
🔺远山密林之中烟雾缭绕,似乎在下着小雨……
🔺这是山下西崖大佛观景台。
🔺拉近看看……
🔺这也是一个观景台,能看到东西两崖风景。
🔺云雾由“缭绕”变幻成“压境”,一会儿兴许会下雨!
🔺要说麦积山的千年历史,这里的栈道是独一无二的!人们用各种词汇来形容其险峻壮观。如悬空栈道、凌空栈道或云梯栈道,不管叫啥,它都是麦积山历史的见证者。
🔺麦积山石窟自开凿以来,就修建木质的云梯栈道,以连接“密如蜂房”的窟龛。由于山体中部突出,下部凹进,上部收缩,故而中部以下栈道由下向上层层突出,成凌空穿云之势,现奇绝惊心之景。
🔺走在“之”字形的栈道上,能够欣赏一个个洞窟,全靠贴壁凌空搭建的这些云梯栈道,麦积山东崖西部和西崖东部洞窟密集,栈道多达12 层之多,被称为“十二联架"。
🔺凌空栈道有的地方很陡,如果一脚踩空,后果不堪设想。
🔺举头仰望来时路……
🔺低头瞅瞅心发慌!
🔺西崖峭壁上,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洞窟,大都安上了保护窗。
🔺崖壁上相邻两条悬空栈道,采取“之”字型折返的方式,栈道自然过度到下一层面。
🔺栈道的延伸跨度,则根据洞窟的位置而决定。
🔺结构复杂的悬空栈道,但走起来不像同“跑黄河阵”,该封的道你是过不去的。
🔺正是这婉转的悬空栈道,让我们欣赏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
🔺小观景台排队留影。
🔺继续下山……
🔺每个小洞窟都编着号。
🔺洞里洞外,两重天地,真让人有隔世之感。北魏时代的洞窟,珍藏着怎样的故事?
🔺这个有门有窗,看看里面封闭着啥?
🔺透过铁丝网空隙,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原来是泥脱落了,但石胎“骨架”依然在坚守!这就是麦积山造像“石胎泥塑”的原型。
🔺垂直的栈道。
🔺古今之“桥”。
🔺山下的观景台。
🔺这是古老木栈道的遗迹?
🔺这是第129窟。
🔺到了麦积山第98窟西崖大佛了!这组大佛由摩崖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萨”造像组成,佛身四周的柱子是后来加固用的。
🔺西崖大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主佛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
🔺这是在山底下的“西崖大佛观景台”拍的西崖大佛照片。
🔺但在佛脚下仰拍就“灯下黑”了!西崖大佛开凿于北魏,重修于北宋。
🔺据史料记载,麦积山石窟是从384年到417年的十六国后秦时期开始凿窟造像,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逐成为仅次于敦煌莫高窟的我国第二大艺术宝库。
🔺麦积山石窟的惊险陡峻,在我国现存石窟中是罕见的。石窟布局独具匠心,大都开导在20~30米乃至70~8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层层叠叠。最大洞窟横宽三十多米,最小洞窟仅能容身,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连接通达,惊险雄伟。
🔺这是76窟,北魏(公元386-534年)。窟内有圆塑一佛二菩萨,其中一身女供养人,蜗卷式发鬓偏向一边,生动别致,是研究当时服饰的重要资料。
🔺门窗都“铁将军”把门。
🔺出口方向……
🔺第78窟。在窟龛三壁分别塑代表过去的迦叶佛、代表现在的释迦牟尼佛、代表未来的弥勒佛。
🔺第75窟。
🔺隔窗而望……
🔺下面是个门卫。
🔺砂岩崖壁。
🔺这儿洞窟比较多,重点寻找第44窟……
🔺第44窟是西魏(535-556年)开凿,平面方形窟,现仅余洞窟后壁。
🔺正壁主佛高1.60米,头上做右水涡纹高肉髻,内穿僧祗支,胸前系结,外披通肩袈裟,半结跏趺坐。佛座前的悬裳衣褶自然垂落,质感飘逸,极富美感。
🔺佛像中那神秘的微笑。薄唇小口,笑靥微绽,端庄典雅、微微俯视、和蔼可亲,娴静而宽容、矜持且淡然。
🔺云梯栈道。
🔺此处距离地面不是很高了。
🔺来到第43窟,西魏(公元535-556年)始凿,俗称“魏后墓”。
🔺中国洞窟是三门四柱结构,单庑殿顶式崖阁,窟门浮雕。
🔺据考证,为西魏文帝皇后乙弗氏之“寂陵”,现存造像为五代及宋代重塑。
🔺佛像庄严肃穆,全身均裹于衣饰之内,衣纹装饰质感轻薄,体现人体造型的美感,菩萨温婉多姿。
🔺前廊左、右两侧的二力士像彪悍威猛。
🔺远观第44窟“魏后墓”,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下到了最低层,也就是西崖大佛的脚下。
🔺回望麦积山入口和出口“环线栈道”,在这个地方交汇。
🔺继续下山……
🔺前面回到了麦积山广场了。
🔺回望如麦垛似的麦积山。
🔺密如蜂巢般的洞窟群。
🔺13点40分,回到了瑞应寺墙外。屈指一算,游览了1.5小时,够快的了!
🔺麦积山广场。
🔺瑞应寺山门。
🔺在山下遥望麦积山西崖。
🔺西崖大佛。
🔺上千佛洞,也就是“散花楼”,是石窟群最高处。
🔺火红火红的爬山虎。
🔺麦积烟雨广场。
🔺回程的路上……
🔺马到成功。
🔺去乘观光车。
🔺麦积山服务区。
🔺麦积山国家地质公园石碑。
🔺麦积山景交车停车场。
🔺现在是14点整,开始排队等景交车。
🔺再见了,麦积山!我国四大佛教石窟,这是游览的第三处。
⭐2019年5月16日,洛阳龙门石窟:
@https://imfw.cn/l/240206673
⭐2020年9月7日,大同云冈石窟:
@https://imfw.cn/l/240206895
🔺从麦积山停车场,乘直达天水南站的公交车,14点50分到达。然后乘“天水南→西安北”高铁,回到西安。快要上车了,天空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
🔺列车伴着秋雨飞驰,一路畅快淋漓!陕西的行程至此圆满结束了。
🔺在品尝羊肉泡馍,回味陕西的味道。
🔺晚上9点多,我在老西安青年旅舍退了宿,背着背包,来到了西安站。明天是星期一,山西境内景区又对全国免费了,于是,按照计划行程,再次进入山西……
⭐若知后事如何,请看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