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游记请看:
诗和远方——我的游记分省总目录 @http://www.mafengwo.cn/i/11406786.html
其它衢州游记:
孔庙黄叶地,夕照水亭门
天脊龙门,林寒涧肃
儒学馆博物馆,钟楼街小南门
因为疫情形势尚不明朗,近期暂无出游计划。先回顾一下十天以前、2020年的最后一游——浙江衢州之行。
仙界一日内,人间千载穷。 双棋未遍局,万物皆为空。
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 唯馀石桥在,犹自凌丹虹。
—————孟郊
您一定看过“穿越剧”吧?中国最古老的穿越故事,我想可能就是孟郊的诗描述的“观弈烂柯”。一个质朴的樵夫,在仙界和人间,两个严重不对等的时空之间往返一趟。看上图,只有如此天造地设的奇景才能催生出如此既奇妙、浪漫又哲思的故事。故事就发生在衢州。那么衢州之旅的第一篇,就先从“天生石梁烂柯山”写起吧。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
我最早听说“衢州”这个地名,是通过这首小学时学的《三衢道中》,不知现在小学课本中还有没有?它的作者名气并不大,宋朝的曾几,我们戏称为“蒸鸡”,而他的弟子陆游却大大的有名。“三衢”就是衢州,诗中初夏时节山明水秀的风景给人很清新活泼的印象。
旅游首先能做到的,就是把脑海里早就有的一些地名变成脚下的土地。其实2018年我去过江郎山,也算踏上了衢州的土地,但离衢州市区还有一段距离。
12月23日,我在宣城校区办完了事情,看左右无事,就立即买了傍晚去杭州的高铁票,再从杭州转车。有了高铁,辗转于一个个城市之间,真是如履平地。
杭州到衢州仅仅65分钟,不到七点半就到达衢州站。未出站就在地下通道看到“一座最有礼的城市”,心说好大的口气!此后几天才知此言非虚。
衢州火车站到市区有多条公交线路,我坐上37路车,很快就发车。在这个冬天的寒夜经过一座陌生城市的街头,心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们就是为了这个不安分地总是在路上吧。
仅仅15分钟后,在“农兴路西”站下车。下了车我才发现:这里并不冷,当前气温,合肥是5度,宣城只有4度,杭州是8度,而衢州是10度。公交车站旁就是我预定的“OYO帝尊主题酒店”,
这是蜂友海风小舟在年初的游记中推荐的。名字听着似乎很高大上,其实价格很实惠,但设施完善、服务正规,性价比很高。大厅里圣诞树闪闪发亮,2020年不知不觉就到了尾声。
我要的“豪华双床房”,不临街,很安静,一晚上才102元。旅馆离繁华的老城区还有一段距离,但没多远,骑扫码单车就能到,吃饭叫外卖也是十分快捷。最终我住了3晚。
第二天早上到街对面坐公交车时所拍,衢州街头的无患子树特别多,到处都是“金黄大道”。
衢州是座古城,衢江从城西流过。市区内的景点大致有南孔家庙、衢州博物馆、中国儒学馆、府山公园、水亭门街区、钟楼街、南门遗址等等。这些地方相距都不远,有几个就挨在一起。稍远一些的有烂柯山,更远的有药王山、天脊龙门。
早上8点整出门,这是公交车站旁的小区。我向来功课做得都不好,一般看别人的游记都是重点关注风景本身,对于交通、位置等信息都是临到去了再看再查。这第二天先去哪儿我都没想好,心想先坐上公交车再说。这不,103路公交车很快就来了,那好,就坐它去“烂柯山”吧!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迳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
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
这首词看破、放下、自在,处处透露着仙风道骨。大家还记得《西游记》开篇,美猴王游遍四洲,寻访长生不老之术吗?在吃了一顿辣得直淌眼泪的胡椒面之后,他在山中遇到了一个樵夫。这个樵夫颇有气质,砍柴之余,还唱了这么一首动人的《满庭芳》。美猴王听出了神仙气息,很向往,连忙请教,樵夫便指点他去“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心”字是也),拜菩提祖师为师。这才有了后来神通广大的孙悟空。
而为他指点迷津的樵夫,不见得就是“观棋柯烂”的王质本人,但能与神仙为邻,自也不是泛泛之辈。自古渔夫、樵夫,都是文人士大夫笔下归隐山水的形象。“烂柯”二字承载了不一般的文化含义,所以烂柯山是一定要去拜访的。
103路公交车大约10到20分钟一趟,比较密集,终点站是“石室”,这是一个村名,也是一个乡名,大约在城东南10公里处。过了乌溪江(衢江的支流)大桥就快到了。
30分钟后就抵达终点。下车后跟着指示牌走,再过一座桥。今年入冬晚,水杉的叶子还没落,一片“灿烂的秋色”。
走了两三百米,看见一座“棋仙鱼庄”,就是个农家饭店。旁边赫然出现丹霞地貌的小山,这就到了。“烂柯山”其实是座很矮的小山,最高点也只有一百多米高,但它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主要是一个“樵夫观仙人对弈too着迷to斧柄烂了”的神话传说很传奇很玄幻。
前面就是烂柯山景区的南门,很小的门面,无人值守,随意进入。
来看看烂柯山景区的地图。自驾车都是停在东入口,而坐公交显然从南入口进方便,最后还得原路返回,从南入口出来。最核心的看点自然是“天生石梁”。
走在幽静的山路上,旁边是茂密的柑橘树林,无数盏“小桔灯”分外诱人。
一个月前我在龙虎山也见到了柑橘树,我们那儿不可能有,我就喜欢冬天的南方,山林里处处是浓浓的绿意和勃勃的生机。
峰回路转,出现一座石坊。边联是:入洞天邀太君痛饮;来福地延大雄畅游。 中联是:数千年弈理根追石室;几十处仙踪源溯飞梁。点题了,烂柯山的精华,一是神话传说,二是“天生石梁”。
穿过石坊,前面一个月亮门,门额上写着“梅岩”。“诸仙临古洞,八卦护梅岩”,看来应该有一个道教修炼的岩洞。
月亮门内是一个废弃了的“南门票房”。周边一片黄叶灿烂。
前面是一个高台——仙乐台。拾阶而上,眼前就是“梅岩”,果然是一个丹霞大岩洞。
梅岩的洞穴很长,大约分为四间,两大两小。
回看高台下面。满眼都是绿色,竹林、柑橘、樟树......夹杂着变色的水杉。
逐个拜谒一下各位大仙。先看右边的“老君洞”。
中间的当然是太上老君,两边侍立的是他的得意弟子——著名的八仙。
左边四位,汉钟离、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
右边四位:铁拐李、韩湘子、张果老、何仙姑。
再来看看“天师洞”,中间仗剑的就是张天师,一个月前咱们在龙虎山刚见过面。
两边护卫的,可能是“文武财神”和“文武判官”。
洞内相当宽敞,像宫殿似的,外面的平台也很开阔。
梅岩的洞穴当然有人工修建的痕迹,但主要还是天然形成。
再来辨认一下侧面两个小洞供奉的是何方神圣,没有说明牌,只能自己猜。
当时我没猜出来,刚才看了电视——河北卫视的《成语天下》节目,有一个小品笑痛肚子:《覆水难收》。我恍然大悟,原来上面拿着鱼的是姜子牙,下面睡觉的是周文王姬昌啊。这两位,一个不钓鱼只钓龙,一个梦里见“飞熊”。
拉一张全景。
站在仙乐台上向南眺望,对面还有一座丹霞小山头。烂柯山其实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片丹霞小山的集合。
除了天生石梁,我觉得梅岩也是一个不错的看点,大神大仙们的汇集之所,充满仙气。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说:他的洞府门前是“烂桃山”,没准就是烂柯山的别名。
上了趟卫生间,绕过梅岩,沿“赤松岭”的鹅卵石小道前进。
拐了一个大弯。
地上全是枯黄的枫香落叶,数日前一定是秋色烂漫。道上有一亭,名为“悦仙亭”,楹联是“至此言劫尽,往彼论功圆”,这就是神仙的境界。
穿过亭子,是长长的一段下坡路。
路的尽头是一个小小的空地,立着一块石碑,一个斗大的“禅”字。这是衢州著名的“衢化公司“”(也叫“巨化公司”)书法家程少凡所写。不过“仙奕”不应该是“仙弈”吗?记得武夷山的隐屏峰有个“仙奕亭”,这两个字也搞混了。
反面几句不出名的唐诗(我后来查的):“仙弈示樵夫,能言忘归路。 因看斧柯烂,孙子发已素。 孰云遗迹久,举意如旦暮”。寥寥几笔,就把这个有名的神话传说的梗概交代清楚了。“仙界一日,人间百年”啊,从宇宙的宏观来看,人类也是“夏虫不可以语冰”。
我最早知道这个故事,还是上初中时。“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从刘禹锡的这两句诗,我才知道这个神奇的典故,并且记住了这个也不知是福还是祸的樵夫。
天生石梁在哪?别急,先看看路边的一座红墙小院,地图上标着“忠壮陵园”。
就是这里了。原来它是两宋之交时、衢州籍的一位民族英雄——徐徽言的陵园。
要经过一座小木桥,有两三枝红枫点缀。
过了桥就是“忠壮陵园”的大门,楹联是“跨马擎梁,威慑金源,千秋壮烈; 盘弓射逆,先驱武穆,一代精忠”。我孤陋寡闻,不知道徐徽言。看了介绍才知道,他比岳飞大十岁,曾是北宋末年的武状元,与金兵作战屡建奇功。
原来陵门是在木桥的中段,这座桥曲曲折折,跨越整个池塘。
松柏夹道,前面是徐徽言的塑像。他镇守山西,勇猛善战,大义灭亲,射杀了叛变投敌的岳父,在那个畏敌如虎的年代可称另类。
奸臣当道,汴梁失陷,国家灭亡,位于敌后的河东最终也没能保全。徐徽言是战斗到最后一刻的英雄,很像晋朝的刘琨。
可惜塑像后面又在整修,禁止游客入内,祠堂、神道都看不了。这种情况,今年早已见怪不怪了。我没想到烂柯山这样的“仙山”还有这么一股“浩然正气”。可见“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默默负重”。
走来走去怎么走到东入口去了?
从东入口往里走,才是检票口——“烂柯仙境”,落款是“徐润芝”,有资料说是徐徽言的后裔。门票20元,不过工作日免票,这是衢州旅游的一大实惠。合着前面经过的都是免费区域?
首先看到一只猫咪。
左手边是一个水池。
右手边也是一个水池,池上有三折小曲桥。水边一块碑刻着前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写的字:衢州烂柯围棋仙地。据说当年围棋界的大拿聂卫平、马晓春都来过这里想沾点祖宗的仙气,无奈韩国的“四大天王”势头太猛,遮天蔽日,神仙也帮不了。
这不知谁写的:入山道道通奇境,进洞人人似神仙。如果人人都似神仙,那神仙就不值钱了。
急于看石梁,赶紧往前走。
去石梁那里要顺着这个台阶登上去。枫香树下有一块石碑,刻着孟郊的诗,没错,就是“郊寒岛瘦”的那位,不知他是“春风得意”之前还是之后写的。
仙界一日内,人间千载穷。 双棋未遍局,万物皆为空。
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 唯馀石桥在,犹自凌丹虹。
初读起来觉得只是叙事,再细细品来,还是有些味道的:木头已经“随风而逝”,人也早已作古,只有奇石能留存下来,供后人继续观赏。人生是一盘棋,宇宙更是一盘大棋。
孟郊诗碑上方有一棵高大的枫香古树,都什么时候了?还浓烈似火!
虽然落了不少红叶,但它还是像火炬一样,点亮层林。
这头穿汉服的小鹿看来是衢州的吉祥物,随处可见。
转了个弯,左边出现的丹崖其实就是天生石梁的侧面了。
前面所有的风景都是铺垫,主角这才姗姗来迟,果然惊艳!真正的天生石拱桥。
它又长又宽又高,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石室”。侧面还有一个“日迟亭”。
石室的地面已经弄得平整,另一面也围上护栏。比较显眼的是,地上铺了许多硕大的黑白棋子。
石室的崖壁上还有很多小的孔洞。围棋堪称是最伟大的东方智慧之一了,规则极其简单,下起来却又千变万化,极其复杂。我曾经很想花功夫学好它,无奈悟性和定力都不行。
“天生石梁”,这四个大字不知是谁写的?我觉得有必要复原一下那个古老传说的场景:晋朝时,和桃花源同一时代,一个叫王质的少年樵夫,扛着斧头进烂柯山了。人如其名,因为贫穷,阳光的王质显得质朴可爱,他不浮华,本质上更接近原始的大山和单纯的石头。因此他才有可能作为使者,跨过了人间和仙境,亲历了一段不可思议的传奇,触摸到了时光的内核。
在奇异的天生石桥下,樵夫王质第一次和两个举着棋子的老者相遇。他没想到这样人迹罕至的地方会有这样一局棋,有这样两个老者气定神闲,举棋不语……
从石室中向后回看。看见了吗?石室外只有一小块空地,还修了个亭子、立了块石碑,后面就是下山的路了。
所以想拍石梁的全景,只能用无人机,倒退到尽头,也只能拍成这样。
用手机的“全景模式”拉一张,颜色自动变暗了。
这张拉全景相对自然一些。看吧,天生石梁其实是一座丹霞小山,大着呢,可以顺右边的石阶爬上去,看见右上角的栏杆了吧。
中间那块石头上立着块石碑,上面刻着“青霞第八洞天”。青霞洞是这间石室的名字,道教也不知有多少洞天,不必深究。
看得出,石梁还分上下两层,两层之间有道深深的裂缝,上有“一线天”三个红字,不知您是否看到?
请一位本地过来遛弯的老太太拍照留念。没想到她特别热心,主动指导我换了几个不同的位置。
和天生石梁几个大字合影。
她让我一首一尾站在两个不同的位置拍。
还让我和“青霞第八洞天”同框。然后还问我知不知道烂柯仙的传说?我这回是实实在在感受到衢州人的热情和善意。
再把目光投向“日迟亭”,此亭最早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今又重修。这个名字会让我想到诸葛亮的“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误入仙洞的少年樵夫王质,看棋看得如醉如痴。青石板上,几横几竖的深痕就是天然造就的棋盘,棋子就是浑然天成的圆形石头。一手接着一手,石头仿佛有了灵性有了生命,在奇异的时空中辗转腾挪。
日渐西斜,王质随手接过老人递来的一颗枣子,含在嘴里,时光掠过了少年的额头。他在恍惚中,感觉到四周的树叶如同万花筒,一会儿绿,一会儿黄,各种色彩交互替换,如同亭外倒退的光影。
一个老者扭头说了一句:孩子你还不回去?! 王质如醍醐灌顶,提起插在地上的钢斧就要转身。却只摸到了一把锈迹斑斑的斧头,而坚硬的枣木斧柄已然烂掉。
他步履匆匆赶回村子,却发现物是人非。村落变得既熟悉又陌生,巨大的树木擎天,而祖居的房子早已不在,孙子的头发都已雪白,没有人认得他,奇怪的眼神犹如看着一个天外来客。
天上方一日,人间已千年。王质怀着巨大的失落在问:我是谁?我在哪里?我是活在当世、还是活在未来?……
王质的疑问我们早就听不到了。我们是活在当世的一群俗人,碰巧聚在了传说的起点,可是历代的俗人们还是忍不住削尖了耳朵,想听一听,山中是否会有王质留下的回声。
“青霞第八洞天”石碑的背面,刻着《重修日迟亭记》,字迹不是很清楚,大约是:天生石梁,宇内无匹;烂柯仙山,海外亦崇;千百年来,老聃为之垂爱,释氏为之深情....东野忘返,放翁流连,灵运千里谒......然时移世改,景物凋零,延至近代,几乎湮没,惜哉......
洞中还有几方诗碑,“两洞翠云瑶草秀,一枰红雨碧桃飞”、“灵境迥开天一线,飞梁高跨石千寻”。这都是日迟亭最早的楹联。
在石梁下流连许久,开始顺着石梁右边的石阶攀上去。
俯瞰山下。前面那个人就是刚才给我拍照的老太太,她在下山。
我曾在游记《银瀑石梁险,铜壶铗剑鸣》中提到了烂柯山的石梁。没想到仅仅两天后就真的来到了这里!它和天台山的石梁飞瀑完全不是一个体量、一个风格。
烂柯山石梁就是一座丹霞小山,和武夷山、龙虎山、赤城山一样的色彩和气质。与它相比,此前见过的所有天生石梁都不值一提了。
沿着弯弯曲曲的石阶,还要拐好几个弯才能登顶。
这里还有一个分岔,往左去“一线天”,往右登顶。
“一线天”过不去前面给护栏挡住了,禁止攀爬。为什么挡住,一看便知。
这个石梁还带夹层的,两层之间的大裂缝就是“一线天”,如果能爬过去肯定有不同的感觉。然而,很危险。
“一线天”三个红字即刻在岩石上。看起来下面的岩石有一定宽度,然而我还是别给衢州人民添乱了,万一一个失足,那就成千古恨了!
登上石梁顶端!像踩在一头巨兽的脊梁上。的的确确“犹自凌丹虹”,站在“虹”上,可展目四望。
几乎是四面环山,只有西北方向的缺口是市区。
这也是烂柯山的“顶峰”,虽然海拔不高,却也有一览众山小之势。
没想到冬至已过,枫香、水杉还红红黄黄的,灿烂的“秋色”是对壮观石梁的最好点缀。
天气预报说晴天,但一直阴阴的,看不清远山的轮廓。不过见到了向往已久的石梁,我心已足。
依稀能看见远处的山脊线,这里的山不高。明天去天脊龙门,那里的山才叫高大雄伟。
正北方向的天空在渐渐变蓝。
我想”观棋柯烂”的传说不在别处,偏偏选择了这么一座低山,很可能和这座天生石梁的奇景有关。奇观总能激发人无穷的想象力。
西方也有早期的玄幻穿越故事,例如英格兰的《纳尼亚编年史》。但是与“观棋柯烂”正好相反,四兄妹穿越到纳尼亚当了几十年国王,穿越回现实却发现只过了一天,所谓“人间一日,秘境十年”。一年后他们被号角声又召唤回纳尼亚,发现那里岁月流逝,物是人非,曾经的荣耀早已成了一堆废墟,时间长得能把满洲鞑子这样征服了自己的异族同化掉,并向自己求援。
同样是浪漫的穿越,我当然希望自己能去纳尼亚,“进可攻退可守”;我不想像王质那样,看一局棋的功夫,家人朋友全都作古,太悲催了!
在石梁这里驻足许久,梦境终会远去,生活还得继续,下山。
经过一座“宝岩寺”,没进去。后面的水杉真像一把鸡毛掸子。
现在天完全晴了。唉,我待在石梁上时怎么不晴!造化弄人啊。
一个人荡了一会秋千。
这块石碑上刻着徐渭徐文长的 《宴游烂柯山四首》,一口气四首七绝,豪情万丈:
万山松柏绕旌旗,少保南征暂驻师。 接得羽书知贼破,烂柯山下正围棋。
偏裨结束佩刀弓,道上逢迎抹首红。 夜雪不劳元帅入,先禽贼将出洄中。
群凶万队一时平,沧海无波岭瘴清。 帐下共推擒虎将,江南只数义乌兵。
帷中谈笑静风尘,只用先锋一两人。 万里封侯金印大,千场博戏彩球新。
400多年前的一天,在胡宗宪手下做幕僚的徐渭,在烂柯山下的营帐内弈棋遣兴。忽然有人来报,戚继光的‘戚家军’大败倭寇。胡宗宪听罢喜不自胜,当即传令开宴庆功。席间,徐渭酒酣长吟,后来勒石记功,但原物早就湮没了。好在诗流传了下来,既拍了戚大帅,又拍了胡总督,如果把老胡比作谢安,那统率“义乌兵”的大戚就是击破强虏的谢玄谢石。
对弈除了是仙风道骨的雅兴,也是牛逼人物好整以暇的道具。比如谢安、胡宗宪,还有“刮骨疗毒”的关羽,也要下盘棋来显示自己“非人哉”。
如此看来,烂柯山真是牛人大聚会,仙界、人间的各届泰斗“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烂柯山的山谷里有不少小池塘,有水才有灵气。
这有什么“五指樟遗迹”,可能又是什么神奇的樟树,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传说。池子对面的马头墙就是检票口。
还有最后一个景点——樵隐岩,又是一个宽敞的丹霞岩洞,和梅岩一样,很宽敞。
两个仙童在下棋,不是两个老神仙。这个神话有不同的版本。
此情此景,又可引用《西游记》中的诗:棋盘为地子为天,色按阴阳造化全, 下到玄微通变处,笑夸当日烂柯仙。
岩前又有一诗碑:“樵子遇仙不升天,归真返璞隐山岩,黄鹤飞去千年事,烂柯仙地留此间”。其实我想,无论是误入烂柯山的樵夫,还是误入桃花源的渔人,都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并不真的受本地土著欢迎,更何况成仙?
武夷山天游峰下的桃源洞,洞门上对联我还记忆犹新:喜无樵子复观弈,怕有渔郎来问津!仙境一旦被打扰,就不再是仙境。@http://www.mafengwo.cn/photo/10039/scenery_8206770***
在文人士大夫笔下,樵夫和渔人一样,都是田园隐士的象征。《西游记》中有一个渔夫、一个樵夫,一个乐山,一个乐水,两人经常赛诗。
乐山的樵夫做了一首七律,也提到了围棋:
闲观缥缈白云飞,独坐茅庵掩竹扉。无事训儿开卷读,有时对客把棋围。
喜来策杖歌芳径,兴到携琴上翠微。草履麻绦粗布被,心宽强似着罗衣。
什么叫神仙?这样的苦中作乐,这样的闲情逸致,就是!
走出景区,在外围看看枫香树在水中的倒影,忽然觉得生活真美好,心中的戾气消散了不少。
原路返回,从南门出去,到了103路公交车站,已经十一点半了。我居然在烂柯山待了三个小时。
我看时间还早,就想去更远的药王山。药王即孙思邈,活了101岁的古代神医,也能通神了,我很想去瞻仰一下。于是在“崇文小区”站下车,想换乘545路去药王山(终点站),哇,还有这么远!
等了15分钟,545路连个影子都没有!“每班间隔30——50分钟”,听着恐怖,不能傻等。我毅然决定放弃。在公交车站附近拍几张照。
一座最有礼的城市。嗯,还是应该先去孔庙看看。
这样文明和谐的宣传,真好!很快下一班103路来了,坐上车回宾馆吃饭。下午去孔庙。
烂柯山地方不大,对大部分人来说,唯一的看点就是天生石梁。如果东门进东门出,也就花半个小时,最多不超过一小时。我是南门进南门出,满打满算两小时也够了,我居然花了三个小时。
衢州的主城区“柯城区”名字应是来源于烂柯山,还有一个“石梁镇”,显然也是和它有关。金庸第二部著作《碧血剑》专门写到了石梁镇,说“附近就是烂柯山,山上有天生石梁,是晋朝樵夫王质观棋柯烂之处”。但是听蜂友“海风小舟”指正才知道:石梁镇在衢江以北,和烂柯山根本不在一个方向,如果写“石室村”还差不多。不管怎么说,烂柯山对衢州的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金大侠也许和衢州有仇,《碧血剑》中写了那里的两个帮派,如果说龙游帮帮主荣彩是个小坏蛋,那石梁派的掌门温氏家族就是一群大坏蛋。女主角温青青就是大坏蛋“温家五老”的私生外孙女,三分正七分邪,一出场就在衢江船上强取滥杀,惹人生厌。无论如何,金庸还是给衢州、石梁、烂柯山做足了广告,我们不妨跟着金大侠的足迹周游四方。
天生石梁作为烂柯山的灵魂,自不必说,尽管我看过别人的游记,但实地一看,远比我想象的壮观。一般说“看景不如听景”,这座石梁却是“听景不如看景”。在我眼里,烂柯山石梁的文化底蕴相当深厚,值得多停留点时间,去遐思,去感悟。
背景音乐是“somewhere in time”,这是美国老穿越剧,超人主演的《时光倒流七十年》的主题音乐。而站在烂柯石梁下,会觉得时光倒流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