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古城位于雷州半岛中部,历史上曾为州、道、府治所在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主要旅游景区有雷祖祠、三元塔公园、西湖公园等。2020年12月12日,我一人前往雷州古城一日游。中午时份到达雷州。游完雷祖祠、三元塔公园和真武堂等景区后,已是下午3点。最后要去的景区是雷州西湖公园。向路人打听过路线后,觉得没多远,决定从三元塔公园步行过去。走了约500米,还不见西湖的影子。又问人,说还有1公里,可以乘公交车过去。我在路边拦停一辆公交车,问清楚是到西湖公园的,便准备投币。当看到“有老人优待卡1元”时,我赶紧掏出随身带着的老人优待卡,享受了异地乘公交的半价优惠。这是我自从办了老人优待卡后首次发挥其功能,其他场合凭身份证就可以享受老人优惠。下了公交车,西湖公园大门就映入眼帘。
西湖公园位于雷州古城的西北角,雷州市博物馆斜对面,面积9万多平方米。雷州西湖是一座风景秀丽,人文荟萃,集自然风光、贤踪圣迹于一体的园林式游园,独具南天一格的风貌。公园内著名景点有宋园、龙宫、苏公亭等。
公园门额“雷州西湖”是郭沫若题写的。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文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公园正门内侧有照壁,石刻为郭沫若于1959年11月15日题书的《雷州西湖诗》:“吾乡古嘉州,尚有苏子楼,不意湛江市,天涯笠屐留,罗湖今后万年平,七十二行,行行状元生,微波荡漾岸草碧,时惊风暴走雷霆,想见风物殊,超越钱塘西子湖。湖心有亭壮观靓,岿然不使湖山孤。湖心有主主者谁?曰惟人民而非谢或苏。何当乘风九万里,登楼岸帻临风呼;事贵独创树楷模,罗湖风物应为世所无。罗则罗耳何更名为西?前人未免好事乎!还当游览万山第一处,海康年少好读书,东坡才力固可慕,后来居上莫踌蹰!”
雷州西湖在宋代以前是一处烟水苍茫,任流任伏的“野水”,古称“罗湖”。宋代以前,湖滨只有天宁古刹与碧水朝夕相依,宋咸淳年间湖滨始建横舟等八个凉亭,横跨南堤建惠济东、西两座桥梁。自从大文豪苏轼兄弟在此畅游之后,罗湖更名为西湖。此后,又建苏公亭及其它古迹,逐渐成为古代雷州的一处游览胜地,留下过不少文土贤臣的脚印和墨迹。“西湖翠拥”列入古雷州八景之一。
现代人对雷州西湖的赞扬,首推郭沫若。这是他的《雷州西湖诗》摘句。
贺绿汀:“雷州西湖虽然比杭州西湖小,可是有许多优点是杭州西湖所没有也不可能有的,特别对后代人的教育意义很大!” 贺绿汀(1903-1999) ,湖南邵阳人,当代著名音乐家、教育家。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主要音乐作品有《天涯歌女》、《四季歌》、《游击队之歌》、《嘉陵江上》、《牧童短笛》等。
黄明德:“雷州大地润甘霖,万象维新报捷音,百里平川非昔日,西湖访古忆浮沉。”黄明德(1913-2005),湛江市东海岛人,曾任湛江市市委副书记。精通诗词,热爱题字。湛江市寸金桥公园九曲桥桥名就是黄明德写的。
雷州西湖游览图
八烈士纪念亭。位于雷州西湖东岸边,八角攒尖顶,亭身挺拔,风姿绰约,亭建于1992年。《海康县志·大事记》:“1949年12月中旬,奉命解放海南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四十军、四十三军进驻海康、徐闻、准备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岛。12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军文工团战士在雷城西湖桥畔小河边洗衣服,被国民党军从海南岛起飞的飞机炸死8名战士,其中男4名,女四名。牺牲者多为北京、华北高校参军南下的学生。”
三羊开泰
假山石趣
石趣亭
钓鱼台
九曲桥
公园游乐场区域
远处是游船码头
宋园,内有十贤祠、寇祠、西馆以及浚元书院等古建筑群。
大门紧闭,墙上贴着《安全告示》:“园内展室已成危房,待修,严禁进入宋园内”。
十贤祠内有文天祥撰、姚文田书《雷州十贤堂记》碑,并有汉白玉雕刻寇准、苏轼、苏辙、秦观、王岩叟、任伯雨、李纲、赵鼎、李光、胡铨等“十贤”像。“十贤”可谓是“贤”中的代表人物,其人品高尚,正气凛然,学识渊博,政绩卓越,而不是阿谀奉承,为五斗米而折腰之辈。把他们列为“十贤”是反映雷州民众的意愿。
十贤其中寇准、李纲、赵鼎为宰相(丞相),他们是辅助皇帝,统领群臣,总揽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李光,贬前任参政,此职为宰相之副,与宰相合称“奉执”。王岩叟,任枢密使,为皇帝顾问官,掌握中枢机密。秦观,任正率,掌校朝廷重要书刊。胡诠,任编修,编修国史、实录、文献。任伯雨,任正言,属于谏议官。苏辙,苏轼胞弟,门下侍郎,为宫廷近侍,皇帝顾问。
特别一提的是十贤中的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于绍圣元年(1094年),又贬谪惠州。绍圣四年(1097年)四月,由惠州再贬儋州。是年六月途经雷州城,与胞弟苏辙相会。苏东坡是雷州人最引以为豪的宋代贤臣。
浚元书院,古代雷州最高学府,是与寇祠“合二为一”的故址。雷州在宋代以前虽是“间有塾堂,巷有校室”,而在南宋咸淳年间才开始设书院。浚元书院始设于咸淳八年(1272),曾被列人广东六大书院之一。数百年间由社会名流执教,教材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为必修之课,对汲取、融纳、传播中原文化起着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为培育雷州士子作出贡献而留下历史一页。现在游人进不去,这是我在围墙外拍下的照片。
寇公祠,纪念寇准的祠堂。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为人刚正不阿,礼贤下士,不趋炎附势,敢直言进谏,故被排挤陷害,而致两度罢相,后贬为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 (1023) 九月,病逝于雷州。皇佑四年,仁宗谥“忠愍”,复爵“莱国公”。在雷州时,传授农业技术,兴修水利,向群众解说天文地理,力避邪说,同时还修建真武堂,收徒习文学艺,传播中原文化,对雷州文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寇准病逝后,州人建寺以怀其德,咸淳八年,改寺为院,1984年重建时塑寇准石像于院前,并合十贤祠为“宋园”。
龙宫即龙王庙,始建于宋代。山门前有“西湖平,状元生”石牌坊,正面额题为“西湖平”,背面为“状元生”。“西湖平,状元生”是苏轼移知廉州(今广西合浦)时游览廉州西湖留下的名句。
龙宫山门---龙门。门联云:“一登龙门身价百倍,雄翔鹄路羽力千钧。”
门内照壁正面为龙王戏珠浮雕,背面题“风调雨顺”。
“重修龙宫序”碑
龙泉,不见喷水,是间歇泉?
丹墀
龙王殿
殿联:“龙赉甘霖润我雷州千里秀,王施渥泽浥吾南国万家春。”
从龙王庙出来,向前沿着石堤走向一个湖心小岛。石堤有两条,与小岛合围成一个池塘,池中有两只石龟相对而视。
过了池塘便见一尊“东坡居士”塑像。其身后是苏公亭,已被铁皮围蔽,有告示说“危楼禁止入内”。
我见有人从一缝隙处出出入入,我也“冒险”穿洞而入。见到亭内聚满了人,大家都“临危不惧”,还在大声唱着戏曲呢!
这座四柱重檐的苏公亭,小巧玲拢,红柱红墙、绿色琉璃瓦,是400多年前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在湖中心建设以纪念苏东坡兄弟的。宋绍圣七年苏轼从惠州贬移儋州,千里跋涉途经雷州,有幸与其贬雷的胞弟苏辙邂逅,悲喜交加。兄弟择日游罗湖、泛扁舟,被罗湖秀丽的风光吸引,乐不思归。现在的苏公亭是清嘉庆年间重建时的基本结构。
历代不少宦官文人墨客在苏公亭亭门、亭楣、走廊题书作对。苏公亭存有清代翰林院编修陈昌齐题匾额“水到渠成”、“渊深鱼乐”,清嘉庆年间知县谢邦基题匾额“云拥星罗”,清代同治年间立的匾额“苏公亭”。四面楹联分别为“万里宦游来海国,一般乡景忆杭州”,“水月清光苏子赋,湖山遗爱谢公墩”,“湖光生色冠裳萃,烟瘴开蒙日月明”,“听风响涛声助我文澜壮阔,看天光云影令人心地通明”等,分别为当代书法名家秦咢生、陈初生、莫各伯所书。
雷州西湖(罗湖)是苏东坡兄弟惜别之地,雷州人仿杭州西湖,于1984年在雷州西湖曲桥旁建一座“别湖亭”,还有“苏堤”和“三潭印月”。
雷州天宁寺,又称天宁禅寺,位于雷州市雷城镇西湖大道5号,临近西湖公园。创建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是雷州第一古刹。寺院丛林幽静,山环水绕,风景优雅。与曲江之南华寺、乳源之云门寺并称唐代岭南名刹。全寺占地面积七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五千多平方米。
禅寺大门紧闭,门口立告示牌:“疫情尚未解除,防控工作继续,寺院暂停开放”。
欣赏一下门联:“名山第一果然胜地庄严赢得苏公赞许,法界无边如此雷阳灵秀招来李相留连。”李相指宋朝李纲宰相,曾寄居天宁寺。
侧门开着,本想偷偷溜进去,当看到一只小黑狗虎视眈眈,我再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了。
我远远看到了里边的“万山第一”牌坊。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被贬海南儋州,路过雷州时游览了天宁寺,爱其环境清幽,为题“万山第一”以匾其门。
当天17时在雷州汽车总站乘直达快车到高铁湛江西站,赶上18时40分的班次,30多分钟便回到了茂名。湛江、茂名间高铁票价跟汽车差不多,但时间缩短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