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行(8)延安 | 南泥湾•知青旧居•壶口瀑布(一日游攻略)

作者:慕容十八剑 显示图片


🔺从清凉山、宝塔山回来已经很晚了,头一次住“太空舱”,还有些小兴奋。一个房间六个仓位,只有我和另一位住进来。

躺在自己独立小空间的太空舱里,首先是各种充电,然后策划着明天行程的细节。我习惯性地打开手机,登录马蜂窝,查找明天要去的壶口瀑布,什么攻略啊、笔记啊、游记啊、问答啊,都一股脑地映入眼帘。居然壶口瀑布还有个“热门商品”!

啥是“热门商品”?其实就是当地的旅行社的报价!我向来都是自由行,几乎不跟团,但这次有点让我有点心动。为什么呢?你往下看!


🔺马蜂窝平台商家推出的这次延安当地旅行社利用马蜂窝平台,推出的“壶口瀑布”等景点的一日游,共90元,游四个景点,包括往返车费、门票、景区车、午餐等。

按照我自由行计划,壶口瀑布一天,南泥湾半天,还不知道有几点的车,怎么回来等等。如果走他们的团,一切都解决了!

说来惭愧,来马蜂窝三年了,还没在马蜂窝有过什么订单。于是,我在23点的时候,在马蜂窝平台付了90元,提交了订单。没想到,几分钟就有领队给我打电话确认接我的地点,约定好明天早晨7点40分在汽车站门前集合。


🔺这是旅行社在马蜂窝公布的行程,四个景点分别是南泥湾、黄土高原观景台、北京知青下乡遗址、壶口瀑布。时间安排很紧凑,没有购物店,很合我意!


🔺9月15日,也是我晋陕行的第十天,早晨在附近吃过早餐后,开始等待领队的电话。


🔺7点50分,我在汽车站路边的站点上了车,车上已经座无虚席了,我只好坐到了最后的位置。

大巴车行驶在延安去往壶口的公路上,我暗暗思量,没想到从不跟团的我,今天又“破例”跟次团!看看能不能遇到某些媒体曝光过的导游“那些事”。


🔺大巴车在“延壶路”上行驶,从小听郭兰英演唱的《南泥湾》长大,可一直没有来过南泥湾,这回即将如愿以偿,心情很激动。约一小时左右,大巴车停在了南泥湾中心景区的停车场,我们迫不及待地下了车。


🔺领队告诉我们,南泥湾其它景点没什么看头,都是水稻什么的,这次只能在中心景区游览一下,体验体验南泥湾的风光。


🔺“南泥湾革命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停车场下车后,我们不约而同地朝着南泥湾党徽广场方向走去。


🔺当年,三五九旅的将士们,身背钢枪,手握锄头,用鲜血和汗水,在荒山野岭中,开辟出万倾良田。


🔺硬是把昔日的“烂泥湾”变成了稻田翻绿浪,窑洞满山腰的陕北好江南。


🔺游客们挣着抢着与鲜红的党徽合影,表达对党的无限热爱。


🔺红色立体的党徽雕塑,永远都是游客追捧的地方,有很多单位在巨型党徽面前合影,重温入党誓词。


🔺党徽雕塑的侧面。


🔺党徽广场周边有很多纪念性的建筑,以不同的角度展现军民大生产年代的辉煌岁月。


🔺值得一提的是,五、六十年代的游客,观风景只是次之,重要的是把儿时的记忆与现在的南泥湾“对照”,从而丰富心中南泥湾的烙印。


🔺南泥湾景区的服务配套设施。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游客们在广场周边的党旗园艺雕塑旁合影留念。


🔺延安的南泥湾,陕北好江南。


🔺南泥湾,一个响亮的名字,南泥湾大生产,一段不老的传奇。接下来,我去停车场旁边的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


🔺1941年春,随着八路军第一二〇师第三五九旅的进驻,这片多少年来杂草丛生,荆棘遍野,野兽出没的荒芜之地,顿时人声鼎沸,战歌嘹亮……


🔺参观了南泥湾革命纪念馆,展厅内看到一幅幅图片、大生产雕塑、纺车、大生产农用具。


🔺每一幅图片,都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这是当年三五九旅英雄的光辉写照,也是当年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缩影。


🔺当年,王震率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战,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粮食堆满仓、稻谷翻金浪、猪牛羊肥壮、鱼鸭满池塘”的陕北好江南。


🔺大生产展览馆用图文,再现了当年军民大生产运动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让我们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更应加倍珍惜才对!


🔺美术作品。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从南泥湾到壶口方向,中途堵车,时至临近13点,大巴车在一个山顶上停了下来,这就是“黄土高原观景台”。


🔺我们站在一个土崖的上面,也就是观景台。这里可以远眺黄土高原的景色,但与我的想象大相径庭!因为脑海中的“黄土高原”是黄色的,现在是满眼的郁郁葱葱。


🔺这也许就是勤劳的陕西人民,发扬南泥湾精神,艰苦奋斗,战天斗地,把荒凉的黄土高原变成了陕北绿洲!


🔺对于这个景区,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挺欣慰的!我们一车人,在观景台上瞭望瞭望,去洗手间方便方便,在小摊买了些苹果,就上车继续出发了!

碛口、延安都在黄河两岸,这里的苹果格外甜脆,这可能与光照时间长,温差比较大有关。苹果10元4斤,卖了10多个,吃了好几天!


🔺13点40分,大巴车到达了中午吃饭的地点——北京知青旧居。


🔺这个院挺大,左侧是一栋窑洞门的建筑,也是我们吃饭的餐厅。


🔺餐厅是仿照那个年代的大食堂装修的,特别是语录、宣传画很怀旧,仿佛穿越到了那个年代。


🔺主食副食都是农家菜饭,也许是饿了,大家撕去斯文,都甩开腮帮子,或狼吞虎咽,或风卷残云,不一会儿,就结束了战斗!


🔺剩下的时间,就是自由活动,逛餐厅对面的弧形的窑洞群了。


🔺这就是北京知青旧居。1968年12月21日,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1969年,这里曾经住过来自北京的6名知青。


🔺窑洞上面的巨幅标语,把来到这里的人们,带进了那个年代。


🔺据旧居墙板介绍:1969年,为了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朱志英,朱志萍,姜丽萍,赵共伟,阿长山等北京知青,来到羊家庄插队下乡,与本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大干社会主义。为了迎接知青,本村群众为知青们修建了这院窑洞。


🔺知青返城后,所住窑洞随之出现坍塌现象。为了保护知青旧居,村民袁耀堂,以自家的老院老宅与窑洞置换。


🔺随后,这位村民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窑洞维修,使知青旧居原貌得以保全,留住了那段让人永远难忘的历史。


🔺在这里,不仅能走进去体验当年知青住过的土窑洞,以及用过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用过的暖瓶、煤油灯等。


🔺特别是墙上糊的报纸,墙上挂着领袖像,非常有时代感。


🔺这是一间洞房的窑洞,向人们讲诉着怎样的故事呢?


🔺驴和它参加劳动蒙眼转圈的石碾子。


🔺这是当年的解放牌汽车。


🔺至于这些当代知识青年来说,知道“那段历史”的不会太多了。


🔺正当我们沉浸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历史回忆中,院子里锣鼓齐鸣,热情的陕北人为我们远道而来的朋友送上欢快的舞蹈。


🔺14点,伴着陕北风情的鼓乐和舞蹈,我们踏上了旅途……


🔺从北京知青旧居,到壶口瀑布景区仅约10公里。半个小时就到了,现在的时间都14点30分了。上图是壶口镇和壶口瀑布南入口位置图。


🔺壶口瀑布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此地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宽30米、深50米的巨沟,滚滚黄河奔流至此,倒悬倾注,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


🔺14点30分,我们到达壶口镇,并到达壶口瀑布景区停车场。首先,领队带我们去看弧幕影院。


🔺播放记录片是3D电影《黄河之水天上来》,片长30分钟,将黄河的发源、地质的演变、壶口的风采浓缩为一部黄河的史诗。

影院采用全球首创的以黄河为主题的“弧幕3D动感”新技术、增强现实于一体,打造“超真实”震撼视听体验。


🔺看完电影,在大厅稍作休息。


🔺领队发了两张票,一张是门票,一张是景交车票。都包含在90元当中。


🔺15点10分,我们从电影院出来去乘景交车……


🔺游客还不少!


🔺景交车沿着黄河岸边向北行进……


🔺这是陕西省宜川县通往山西省吉县的七郎窝黄河大桥。


🔺15点23分,景交车到了停车场,我们迫不及待地下了车。


🔺从停车场出来,还要走一段路。


🔺看到景区大门了。


🔺戴口罩,查健康码,验门票进入。


🔺领队与我们交代游览壶口瀑布的时间是一个半小时,也就是17点车上集合。然后就自由活动了,


🔺现在的时间是15点35分,站在上面看壶口瀑布和岸上的河床,感到十分震撼。


🔺今年夏季雨水特别多,山西吉县那边的景区还在封闭,陕西这边虽然没封闭,但看到的壶口景区都是“沟满壕平”的感觉。


🔺站在壶口岸边,望着一泻千里的黄色瀑布壮美气象,听着黄河之水的咆哮,无不为之震撼。


🔺游客们是从步道上面下来的,从这张图片看,今天的天气很给力,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应该是“青山黄水”。


🔺本来,黄河之水流到这里,突然坠落到很窄的“壶口”里。今年的水量充沛,将这个“天壶”灌满了,所以看不到原本的样子。


🔺奔腾呼啸的黄河水,骤然跃入深谷之中,形成巨大的波浪,翻腾不息,并发出雷鸣般的轰响。


🔺咆哮奔腾的黄河,无畏艰险与困阻,它那一往无前的气概和生生不息的精神,不就是我们中华文明五千年传承吗?


🔺那不断激起的浪涛,形成团团水雾,在阳光普照下,折射出七彩长虹。有很多赞美黄河壶口的佳句:“水底有龙掀巨浪,岸旁无雨挂长虹”。


🔺壶口瀑布反复冲击所形成的水雾,升腾空中,使阳光发生折射而形成彩虹,这就是壶口瀑布的“霓虹通天”。


🔺面对此情此景,游客们停止了喧嚣,停止了嬉笑,凝神聚心,去感受这来自大自然不寻常的馈赠。


🔺壶口崖壁石块呈不规则形态,观景台也没有追求统一,而是根据环境而设定。由于水量太大,较低的观景台已经没过水面,出于安全,拉起了警戒线。


🔺壶口里的“玉液琼浆”。


🔺古代文人墨客对壶口瀑布留下很多赞赏的诗句,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惊叹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放荡无羁的黄河之水,从青藏高原的雪山走来,突破险阻,穿山越岭,奔腾不息,最后融入大海之中。


🔺激起的惊涛骇浪犹如满壶的开水沸腾翻滚,荡起的水雾烟云向四周弥漫,形成人间一大奇观壮景。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秦晋大峡谷中的一个天然瀑布,以排山倒海的独特雄姿著称于世,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也是伟大中华民族的象征。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主办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时,壶口瀑布位居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之列。


🔺许多名人也与这“飞鸟难渡关”的壶口天险,结下了不解之缘。香港柯受良曾驾车飞越瀑布,河北姑娘杨云曾横跨壶口走钢丝,吉县青年朱朝晖骑摩托飞过瀑布……


🔺这是用手机拍摄的全景照片。


🔺《书·禹贡》中只用八个字:“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将壶口瀑布的形象跃然纸上。


🔺几百元可以乘直升机鸟瞰壶口。


🔺陕北老汉和别人家的的婆姨。


🔺当瀑布飞泻,反复冲击岩石和水面时,产生巨大的声响,并在山谷中回荡,恰如万鼓齐鸣,旱天惊雷,声传十数里外。


🔺只有在壶口瀑布附近,才能真正感受到“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峡谷中穿行,汹涌的波涛如千军万马,奔腾咆哮。


🔺身正不怕影子斜,大舅二舅三姥爷。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佳句,勾画出了大河奔流的壮观景象。


🔺不观壶口大瀑布,难识黄河真面目,壶口瀑布这颗黄河上的璀灿明珠,正以它巨龙般的姿态奔腾着。


🔺在宽阔的河滩上,游人与壶口瀑布亲密接触,领略了滚滚而来又韬韬而去,那种惊涛骇浪,与《黄河大合唱》给人的精神洗礼一样荡气回肠。


🔺16点50分,一个半小时的游览圆满结束,按照集合的时间,还得去乘景交车,再到停车场。此时,回程的游人排起了长龙,不过,回程的车辆一辆接着一辆。

17点多钟,我们大巴车上的人都到齐了,开始回延安。我这两年都是几人自由行或独行,这次在马蜂窝订了一单90元的南泥湾和壶口瀑布一日游,感觉挺好,真的省心!

回程途中,两个小时到延安。这期间,随车的领队开始“不淡定”了,向我们开始推销延安的特产……

我经常走南闯北的,见的骗术多啦!不过,这次我想多了!人家根本就没有强迫购买的一点点意思。反而,人家还打开推广的商品,每人一一品尝。最终,会卖出一些的。

我呢?自然是该品尝就品尝,该不买就不买,气人不?!不过,我也是性情中人,晚上遇到一个大连老乡,明天要去壶口,我给他推荐了这个订单行程,结果呢,两人都挺感激我的,是不是比买点纪念品还有意义?


🔺19点10分,大巴车送我在火车站下车,这儿距我住宿的太空舱,也就几十米吧!


🔺这个时间,天空开始呈现蓝宝石颜色了,最佳的摄影时刻,可惜我是在闹市区啊!今天哪也不去了,吃饭、洗漱、睡觉,明天,还有一个重要行程——游甘泉大峡谷,也就是“雨岔大峡谷”。这次,还回归独行的方式,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