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行(16)从齐齐哈尔到长春

作者:闲人 显示图片


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省辖地级市,是经国务院批准具有独立立法权的城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交界地区,是黑龙江西部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第二大城市。



齐齐哈尔又称鹤城,因国内著名湿地之一扎龙自然保护区在此,并且拥有几十种鹤而闻名。



齐齐哈尔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称卜奎,始建于1125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清康熙38年起作为黑龙江省省城,长达255年之久,以“扼四达之要冲、为诸城之都会”的紧要之地闻名遐迩,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地域文化纷呈的北疆边陲重镇。



“齐齐哈尔”为达斡尔语,是“边疆”或“天然牧场”之意。这里聚居着汉、蒙古、朝鲜、满、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柯尔克孜、锡伯等35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



在齐齐哈尔,我们住了两宿。处理完公务后,游览了齐齐哈最有名的地方——扎龙湿地。第三天一早,我们离开齐齐哈尔,前往长春。






从齐齐哈尔到长春,我们坐在高铁上,居高望远,视野开阔,一路南下,车览铁路两旁胜景。






我曾看过一则报道,有人设想,试图用几年时间,把全国高铁线路,齐齐坐上一遍,以这种方式,游览五湖四海。我没有这种想法,也没有这个精力,但我对此有一定的认同感,以为这不失为一种快捷游遍全国的好方法,尤其对一些腿脚不便的中老年朋友来说,更为合适一些。





从齐齐哈尔到长春,对我印象最深的,除了东北广褒肥沃的黑土地外,再就是矗立在嫩江大地上的高烟囱了。它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不过这些年来,不知是我不大在意、还是高烟囱确实少了许多之故,在我的印象里,经济发达地区,高烟囱相对还是少了一些,有时尽管还能看到一些高烟囱,但大多均己停止使用。记得有一年春天踏青,我发现咸阳注剂厂高烟囱冒着白烟。当时,春雨朦朦胧胧、不大不小下个不停,大地一片翠绿,我站在一泓水边,化工厂设备及冒着白烟的烟囱,倒映在碧水之中,显得极为漂亮。我以为捕捉到了好景观,于是拍照发到网上,第一时间受到热议。有人惊奇的问,这是什么地方?有人质疑的说,现在还有烟囱这样冒烟?他们不以为然,把我也弄糊涂了。但是,后来我又听人说,现在高烟囱冒的雪白雪白的烟,其实并不是烟,而是水蒸汽。孰是孰非?我不是搞这一行的,也不是专家,难做结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首《逛新城》歌曲,唱遍神州大地。歌曲通过父女俩进拉萨城观感对唱,赞杨新西藏、新发展、新变化、新面貌,其实讲的就是烟囱电杆和楼房的故事,可谓那个时代最强音。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人类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过去曾经美好的、代表先进的东西,不一定一直都美好、永远就先进。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终将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历史、成为故事、成为人们的记忆,最终被新生事物所代替。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这次去东北,尤其是从齐齐哈尔到长春,感觉尤为明显。一路走来,高烟囱数不胜数,我把它们拍照下来,编为一组,起名《东北高烟囱多》,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一时引起热议,有的网友说,“这都是重工业嘛!”;有的网友讲,“热电厂”;还有的网友直白,“落后”。



在我的网友中,绝大多数同志和我一样,都不是搞经济的。然而,他们一个个眼光火辣,点评到位。从客观上讲,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过去在经济建设上,曾领跑全国,但改开以来,却落伍了。正因为这样,国家才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计划,采取措施,努力扭转这种局面。









我的这种感觉,或许是管中规豹,或者是以偏概全,也许是胡诌乱侃,仅供朋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