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帆应是到天涯”——杭州大清真寺 大运河 基督教崇一堂观瞻行

作者:壶天室主 显示图片












去杭州学习,乘坐火车到了杭州东站,出站后汽车把我们拉到江干区景湖小区的一个宾馆住下,我们是来这里培训的,一上午四节课,下午上两节课,后面剩点时间,自由活动,远走不可能,只好就近转转,跟前有座清真寺,乘车路过时看到的,规模不小,就去看看它吧,顺着钱潮路往北走,再向东走昙花庵路,就到了京杭大运河边,河上有来来往往的商船,过了大运河上的昙花庵桥,路左面就是杭州大清真寺。





杭州伊斯兰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近年来杭州市的穆斯林已达两万多,作为宗教活动场所的杭州凤凰寺无法满足穆斯林宗教生活的需要,就于2012年10月12日上午在江干区钱江新城地块、运河东路和昙花庵路交叉口西北侧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造价1.7亿的杭州清真寺在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是我国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整个建筑群设计采用阿拉伯式伊斯兰建筑风格。正门东向,外观宏伟气派,设计古朴大方。





建成后的杭州清真寺占地10亩,建筑分为地上五层和地下一层,建设用地面积为725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6998平方米,建成后的杭州清真寺集高耸的宣礼塔、层叠上升的大殿和铜质的穹顶于一身,成为杭州城东标志性建筑,成为京杭大运河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过我过去时不是祷告时间,再者我也不在教,门关的铁紧,也只能在外面看看了,比藏民的寺要差点,人家是金顶,伊斯兰就只能是个铜顶了。





但伊斯兰也行,汉民连铜顶都没有。伊斯兰建筑共同点有:伊万,是指圆顶的大厅或场所,三面墙,另外一面完全开放。穹隆:伊斯兰建筑尽管散布在世界各地,但几乎都以穹隆而闻名。庭院,庭院的四周环绕着房间或是拱廊。庭院的中央经常都会有个天井,是用来进行洗礼的地方。开孔:所谓开孔即门和窗的形式,一般是尖拱、马蹄拱或是多叶拱。纹样:伊斯兰的纹样:题材、构图、描线、敷彩堪称世界之冠。





在杭州的这段京杭大运河感觉也就三十多米宽吧,可别小瞧这条河,它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胥溪、胥浦是大运河最早成形的一段,相传是以吴国大夫伍子胥之名命名。当时吴国君主夫差为了北伐齐国,到中原争霸,他调集民夫开挖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全长170公里,把长江水引入淮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当时各国修运河的动机都服务于军事行动的目地。


隋王朝在天下统一后定都长安,即做出了贯通南北运河的决定,其动机超越了服务军事行动的目地。他需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需要南方粮食物资供应,隋朝大幅扩修并贯通至洛阳且连涿郡。隋以后的历朝历代,无论是大一统还是分裂时期的政权,都注重运河的疏凿与完善,将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输往都城,成了中华大地统治者主要手段之一。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2005年12月15日,运河申遗发起人郑孝燮、罗哲文、朱炳仁三老联名向运河沿线18城市市长发《关于加快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的信》,引起运河沿线城市的积极回应,就此拉开了运河申遗的序幕。2006年3月58位政协委员明确支持“运河三老”的申遗公开信,呼吁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大运河保护提到了议事日程,申遗成功的日子也不会远了,我看到大运河上来往的商船不断。






我想顺着运河西路运道的河堤往前走,据说能到了钱塘江,河堤上种了花草树木,很不错。走了很长时间到了位于凤起东路上横跨京杭大运河的景御桥。桥长210米,宽42.5米,中间是高约百米的两根立柱,立柱上两面有几十根钢缆,那这座桥就是提拉桥了,夜晚,远远近近的灯着了,看去还是非常壮观的。但在杭州这座大都市里,这些看上去很有特色的桥都不算什么,就是个供人通行的桥而已。




天晚了,继续往前走了走,还是看不到钱塘江,只好作罢。吃了晚饭去另一个地方吧。位于杭州市江干区新塘路上在杭州占地面积最大的基督教崇一堂。能够同时容纳5500人,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华人教堂。崇一堂的历史可追溯到1866年。当年11月,英国内地会创办人戴德生牧师从上海来到杭州,通过丘先生在新巷一号找到一处有30个房间的大屋,并用合理的价格租下,设立了杭州总部。



2005年5月5日崇一堂新堂落成。主体建筑采用对称弧形立面及“会幕式”屋顶,把传统的人字型拱券入口与5米宽开敞柱廊的线条进行简洁处理,使“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既保留了宗教建筑的庄严感,又表达了“基督的福音是敞开的”的寓意。整个建筑使用花岗岩和具有浓厚江南建筑特色的青砖为主要建筑材料,色调庄严雅致。该教堂完全是由中国设计师自己设计的,由国内工程部门施工。


崇一堂教堂大前门有5米宽的弧形柱廊及12级大台阶。大门两侧有汉白玉浮雕“天梯”和“十字架”。崇一堂主堂顶端离地面77米处,有一个十字形采光天窗,明亮的天光从中透过,在弧形的屋顶衬托下,光线刚柔相济。室内设计特别强调对“光”的运用,无论白昼与黑夜,灯光与自然光的交相辉映,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这体现了崇一堂设计的一个重要主题——光(它寓意着“ 神就是光”。



崇一堂主堂平面为弧度102度、半径49米的扇形。整个教堂的大厅用大跨度钢架悬挑楼座,不用一根柱子,尽可能在听觉、视觉上达到最佳效果。扇形分布的排排坐席向礼拜堂的中央讲坛汇聚。讲坛上方是巨大的白色半透光十字架,微微倾斜,发出柔和的光芒,使人产生身心宁静之感。十字架两旁微微向上扬起,如同天使基路伯的翅膀,讲坛中间有白色的片状落地灯,似鸽子飞翔,又如圣灵降下。



崇一堂整个圣坛的背景是阶梯状造型的天梯,层层向上,教堂的每侧都设置了疏散门,象征了主耶稣的救恩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每扇门上都有文言文版的“八福”中的一福。崇一堂教会建立至今已有140多年,老堂建成至今已有108年,复建的新堂也已经有12年历史,早就被被评为杭州市标志性建筑。既使你不是信徒,当你走进这庄严肃穆,还带点神秘色彩的教堂,你也会对耶稣基督崇拜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