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吕梁古刹安国寺

作者:人在路上,心在远 显示图片

如果你在吕梁离石区等候火车或飞机,你可以抽空去下吕梁安国寺。吕梁离石安国寺,位于离石城西十公里的乌崖山麓的一个石洼之中。2001年06月25日,安国寺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小贴士:我们是打车上的山,以为会有公交车下山,实在不行就叫滴滴,结果,公交不是每天都有,滴滴也不理我们的多次叫车,最后只能走下山,历时1个半小时。所以,最好能跟上山的滴滴车说好,等候下山。当然,愿意走下山也可以,一路都是柏油路,路况很好,风景也不错。
门票十元。


到了安国寺,你才会发现这里的风水真的好,周围山峦耸立,绝壁悬崖,群山环抱,松柏丛生,郁郁葱葱

安国寺原名安吉寺,据碑记创建于唐贞观十一年(637),曾为唐代宗女昌化公主食邑地。宋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镇西人王公佐在该寺做寨,称安国王,之后安吉寺改名安国寺。金兴定三年(公元1219年)重建寺观,后经元、明两代,多次毁损,数度重修,至清渐成规模。

大雄宝殿为元代建筑,多处留有唐代遗风。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檐有廊。布瓦,双翘单下昂,五踩斗拱,中间花拱,单檐悬山式木结构建筑。门前覆盆式莲花柱础,系唐代遗物。


因为当天没有开放大雄宝殿内部,故此下面三图来自网络
殿内供奉着三尊高大精美的 三身佛,高达4.8米,造型独特,栩栩如生


安国寺的大雄宝殿属于“三佛同殿”三世佛,正中为“现在佛”释迦牟尼,左侧为“过去佛”燃灯佛,右侧为“未来佛”弥勒佛。此“三世佛”高为4.8米,皆为宋代塑像。


殿左右有60平方米的明代佛传壁画,采用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色彩明快,形象生动


独特的木结构屋檐


木雕精美细致





殿前两侧壁画





在大雄宝殿之前,是铜塔楼。唐建寺之时,代宗以佛牙二枚赐与昌化公主,置铜塔贮之,铜塔楼就是当年供奉、贮放佛牙之处。铜塔楼为重檐歇山顶,二层木构建筑,上下层四周有围栏设木梯可攀登上楼,下又有暗室三间。从建筑角度看,铜塔楼无论是从规制、位置上看,均要高于大雄宝殿,是安国寺的最重要建筑。


门前有一对石狮,左右各一,高1.6米,红砂石雕凿,做工精细,威武雄壮,为镇寺之宝。






下层为下院进入上院的正门,有石阶九级,面宽6.5米,进深8米。

铜塔楼两侧为钟鼓楼


钟鼓楼为单檐歇山式建筑





石刻角兽




屋檐瑞兽


屋脊的石刻




昂首挺身



配上背后绵绵群山,真是大气,的确是风水宝地



安国寺右侧偏院又称清静处,清代廉吏于成龙45岁出仕为官之前,曾在这里苦读六年。后院古刹禅院,环境幽雅,建有于成龙读书楼。有读书楼碑记可考。还建有洞宾楼、万佛阁等









岩石下滴下涓涓泉水



寺后百米石崖下是莱公别墅,是于成龙之孙于准在雍正丙午年(1725),就半山石壁天然形成的庞大石崖下修筑而成。其地势险要,景色奇特,构筑精巧。


。别墅地处寺后百米处悬崖之下,格局随形就势,是寺内的第二大建筑群落。(于准,字子绳,号莱公,因而命之为"莱公别墅"。"莱公别墅"的门额就是于准的亲笔题书。)




奇妙的侧拍,从岩石缝中伸出


怪石嶙峋




铁锅焖面,一大锅


18元,肉丝焖面


拌汤烙饼,汤就饼,饼酥脆香




吴大娘手工水饺,份量感人,晚上8点多,人声鼎沸


柳林碗团是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的传统面食小吃,在陕西榆林、山西离石、中阳、平遥、保德等地都有,比较正宗的是陕北腕托和柳林腕托。  柳林碗团也被称为碗脱或碗秃或碗秃子。“碗团”之名的来源是因为它用小碗蒸,熟后晾凉,可从碗中脱下。在柳林方言中,“团”、“脱”、“秃”,音节相似,故有多名。但人们大多喜欢碗团这个名字,用圆圆的碗蒸出圆圆的碗团,象征团团圆圆。


独特的扣着的碗,还有可以自选的辣度


美食街周边,满满的山西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