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奇境,碧水天堂”之汉中黎坪——2020年国庆游之四黎坪篇

作者:静水深流 显示图片

心仪并钟情于黎坪国家森林公园久矣!
       秋雨瑟瑟秋意浓,
       爬山越岭黎坪行,
       不为欣赏雨中景,
       只因醉心山水情!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从黎坪归来已有一些日子了,但脑海里仍不断浮现着在这一次仲秋之旅,迈入汉中市南郑区黎坪景区,所感受和触碰到的诸多惊喜与清新!     
         一首歌曲,循环播放听醉了;一杯热茶,品味慢饮喝凉了。翻一本书,语言共鸣心笑了;忆一段情,铭心刻骨顿悟了。在这样不紧不慢悠闲自在的过着平常生活的日子里,着手这篇游记。 
         景由心生!境由心生!
         走过流年,漫过四季,春华秋实,岁月更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路走来,一路撒下血汗,一路收获希望。花香满径的昨日温馨,踏雪寻梅的豪情依旧!有自豪有喜悦也有遗憾,前尘往事岁月沧桑,温馨回忆历历在目。正所谓: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手捧手机,用十指温柔的敲击,想要写出关于黎坪山水的美景,关于景致的感想,关于爱的诗篇,揭开心底最柔软的一面,努力把爱翻看,把情晕染。
        回眸,发现:
        景,早已自然天成;
        爱,早已尘埃落定;
        情,早已所属笃定。


黎坪中华龙山之“龙石”与巴山松。


海底石城之幽林秘境。


中华龙山佛光照耀。


枫林瀑布。
       《论语》·雍也篇,子曰:“知(zhì)者乐(yào)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智者之乐,就像流水一样,阅尽世间万物、悠然、淡泊。仁者之乐,就像大山一样,岿然矗立、崇高、安宁。    山与水,是大自然的灵魂,也是我们人类心灵的港湾。“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山和水的融合,是静和动的搭配,伟岸与柔美的结合,山与水组成了最美的风景。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游人去哪里?眉眼盈盈地。人至山水处,寄情山水间。

几次到汉中游玩都有意去黎坪国家地质森林公园赏景,此次如愿,黎坪果然不负“石林奇境,碧水天堂”之美誉。
         从汉中出发,沿汉黎路前行,过双河乡道路蜿蜒盘旋,山上云雾缭绕,寂静湿冷,及到仰天坪村时下起毛毛细雨,大家有点犹豫还要不要继续往前走。因为担心天公不作美,游览鬼谷岭景区的一幕重演。当时前天下午到石泉鬼谷岭时天气还是晴好,但晚上就阴雨淅沥,待到登山时,大雨磅礴,景区摆渡车都少,检票员说山上有雾,什么也看不到,虽然大家觉得还是去看看吧,但确实未能全貌领略鬼谷岭景区的曼妙风采,有些许遗憾。
         行百里者半九十。吉人自有天相!也许那一幕不会重演吧!
         执意向前,只为那山那水那树那林。到黎坪已经傍晚,安顿住黎坪假日酒店,庭院洋房,环境幽静,温暖舒适。距离元壩古镇也就几分钟路程。镇子不大,灯火星星点点,偶尔有小店开门,几乎不见行人。几天的行程大家也都有点疲倦,在酒店大厅有个原木茶台,喝茶聊会天,就早早休息了。


10月5日,离开城固后,中午时分到达汉中,选择在汉江边万达广场的“竹园村”火锅城就餐。这顿午餐特色酸菜鱼,大家吃得酣畅淋漓。
         用完餐后,启程黎坪。汉中距黎坪国家森林公园有72、3公里的路程。看了一下时间,16:20出发,经过汉江天汉大桥,由大河坎镇到阳春镇、经由高台镇、新集镇、到两河镇,23公里左右的道路路况很是不错,路面较宽且平坦,虽然有集镇、街道、村庄,驾车还算轻松,也很省时。到达两河镇之后右手通勉县武侯祠,左手通黎坪。到了这儿,也就进入了50公里的山区路段了,天空飘起了雨星,越接近山峰雨星越密,雾气愈大。一路上,坡陡弯急,细雨蒙蒙,山在云中,路在雾中。爬坡下坡,连续上坡,连续下坡,先后要翻越三座山峰。上坡4公里,下坡4公里;上坡3公里,下坡3公里;上坡8公里,下坡8公里。
        雾绕千峰,景色迷人,雨中的山景别有风味。
         这段路虽然车辆较少,但路面较窄,弯道极多,弯道急,急中有下坡、急中有上坡,急弯中有会车,加上雨雾,道路湿滑,老司机们一路低档低速谨慎驾驶。过了魏家桥乡,大约17:40到达仰天坪村,停车小歇。虽有小的插曲,但我们依然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前行,过元坝镇,于18:20到达目的地——黎坪国家森林公园。


仰天坪村村委会、卫生室。
       一路上山下山,雨中的山色,如梦似幻,仿佛在若有若无之中。如果说它有,它随着浮动着的轻纱一般的云影化作了蒸腾的雾气;如果说它无,它在云雾开合之间又露出山峦的容颜而倍觉亲切。


天坪村笼罩在一片雾霭之中。


附近的农家,像关中一样,玉米挂满了房檐,田地里只剩下枯黄的玉米杆。


幽静之美,山里人家。


车、房、路、树、田、雾构成了一幅图画。


天色尚早,下山的车已打开了车灯。


到达景区门口,酒店停车场停好车,先来一张黎坪假日酒店外景!酒店和景区由陕煤集团投资运营,入住和门票一起在前台办理,有一定的优惠。酒店环境优雅,花园式洋房,不小的停车场停了不少的车辆。


酒店大堂内照壁上关于“中华龙山”的文字描述!


安排好了酒店住宿和第二天的门票(每人入园加景区内交通车115元),我们到元壩镇街道转了转,大山里的镇子虽街上没有几个行人,稍显冷清,但有几家小超市和饮食摊点依然在营业。超市买点东西也算是一个贡献吧!


从镇子回到酒店,在酒店广场感受黎坪夜色的美!宽敞而明亮的大堂,有住客领着小孩嬉戏玩耍。餐厅提供开水,我们选择一原木茶台喝茶聊天一会后,洗漱休息。


茶台上雕刻的卧牛栩栩如生。原木色调的装饰和温暖干净的氛围令人顿生好感。


入住酒店一层,房间似独家小院,房间宽敞,推开阳台,草坪如茵。柔和的灯光衬得独特造型的酒店外观更为自然质朴。古朴、温馨是进入客房的第一感受,
       入睡前看天气预报,6日小雨要早上9点才会停歇。半夜三更方便时又看天气预报,雨要下到中午11点。想着明天,心里特别的不踏实,辗转反侧失眠了。
        5点多就起床了,天还没有亮,听窗外,雨好像下的小了。
        学习强国答题完毕,天也亮了。拉开窗帘,雨好似停了,真是天公作美!


雨后的早晨,虽有些湿冷,但空气湿润,格外的清新,不由自主地张开大口,深深呼吸,吐故纳新。空气中仿佛带有淡淡的芳香和甜味,在酒店广场花园、前面的溪流边,大桥上迈着悠闲的步子遛弯。草坪碧绿如茵、小路边的指甲花依然我行我素的挂着小花朵,雾气弥漫掩映着远处的山峰。


酒店后山。


酒店前的河流。
优美安静的富氧环境,舒心惬意让人身心愉悦。



酒店的早餐品种丰富(每位20元)。


用过早餐,快8点了,合影留念,准备入园乘车赏景。


清早通往公园大门的路上行人很少。路边有几家农家乐经营餐饮和住宿。。


景区大门。


检票口“拓荒牛”。
戴口罩、测体温,检票进园。顺着西流河和岸边的石壁碑林和石刻画廊,到达景区乘车点。





进入此门,就是乘车点。
       景区内中巴车很方便,发车因游客多少有30多座和20多座的,每车配专职司机和一名导游。
        交通车在目前已经开发的景点沿线循环行驶的,游客可以在任何一个景点甚至是园区公路的任何地方随意上下,也没有只能游览一圈的限制。几乎几处大的景点都是从公路上走下去沿水景或石景一路向前,不走回头路的,游客一路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游玩时间以自己喜好而定,很惬意。
      想想如果要是驾车进去岂不是逛完每个景点还要走回原处去开车?反而不便。
        我们当天游览了六个景点,景区门口乘坐旅游观光车——剑峡—— 玉女峰——枫林瀑布——中华龙山——海底石城——红尘峡。只有红尘峽是需要游客从溪流边原路返回,或走景区公路返回下车点,才能继续乘车回到公园出口。
        我们游览了六个多小时,8点半入园,下午3点差一刻出园。一般游览这六个景点景区推荐4个半小时。

陕西黎坪国家森林公园属扬子准地台北部边缘,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分布海拔1400—2312米,平均海拔1500米。龙门—大巴山隆起褶断带地貌,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奥陶纪宝塔组红色网纹泥灰岩形成的龙鳞构造和龙脊地貌,石柱、石墙、岩溶城堡以及中华震旦角石等重要古生物化石为主体,并有二叠系岩溶峰林地貌和峡谷、石崖、瀑布等景观。
       尤其是堪称“绝版”的高山峰丛石林地质景观,及形成于四五亿年前奥陶纪的中华龙罕见奇观,独显中国最神秘美丽的地方之瑰丽魅力。不愧“秘境黎坪、陕南第一山水、石林奇境,碧水天堂”的美誉!
       景点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华龙山”石景地质地貌,玉女峰的水色奇特,红石峡谷的静幽潺潺。


奇特的龙山奇石,犹如钟乳石一样,自然天成。


龙山石岩层层叠叠。


地质地貌别有一番情趣。



摆个优雅造型。


回眸一笑。


玉女峰之玉坠潭。


玉女峰之玉镯潭。


剑峽。


剑峽风光无限好。


玉女峰之玉带河。


红尘峽之黑龙潭。



中华龙山我来啦!

剑峽是游览的第一个景点,使人震撼。


剑峡是河水深切现象形成的自然奇观,已有上亿年历史,因两岸峭壁嶙峋,中间水流湍急,形似一柄碧玉宝剑,故名“剑峡”。



站在剑峽边,思绪万千。水,看似温柔,因型而定的它,但可以以柔克刚,可以水滴石穿,找准一切适应自己的机会,无孔不入朝着目标锲而不舍,再坚硬的如磐石也会日积月累,达到斧削的功效。剑峽的形成何尝不是河流之力量聚集的体现。


这个角度更能直观的看到,剑峡两边峭壁嶙峋,中间水流湍急,奔腾而来犹如一把宝剑出鞘,直插石缝的奇特景象。


靠近剑峽,在好像只需一步即可跨越的“剑峡”狭窄处探望,只见湍急之水在逼仄的夹缝中搏击奔流。人行岸上,如同行于刀刃,行于危伏四极的人间。


水从巨石形成的剑鞘滚滚而来,用自己的妥帖抚慰着石之伤痕。石在水岸静默,指明了水前行的方向。石与水一路相互依存,和谐共鸣,汇聚成了眼前的如画美景。




剑峡边上的奇岩——鼋【yuán]】首石



传说观世音菩萨的坐骑龙龟贪恋人间美景,化为石鼋,隐于此地。


剑峽秋色秋韵确实美!
       行走在秋日的剑峽旁,感觉自己的心就如那奔腾翠绿的流水一样,净澈、单纯,力量。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美在她的风景,美在她的意蕴,美在她的空旷与豁达。


谁将玉女对妆台,
曲水分明一鉴开。
铁石肺肠尘梦断,
任他云雨逐人来。


这一方被命名为“天镜”的巨石上长满了苔藓。所谓“天镜”,只因巨石平滑如镜,镜面直径高达三米左右。
       人们赋予了它美好的传说。传说每年春汛涨潮,岸边的杜鹃花红遍时,七仙女都要下凡欣赏美景,对着镜子梳妆打扮。有一年,猪八戒路过这里,偷窥美丽的七仙女,仙女羞愤难当,惊慌逃离,将手中的宝镜遗落于此。


这样的美景咋能让摄影爱好者停下拍摄的快门呢。

第二个景点玉女峰很有意境,它由三个小景点——玉坠潭、玉带河、玉镯潭组成。


玉女峰被一片原始森林包围,密密匝匝,遮天蔽日,碧水如茵的小河从边流过。石中生树,树中映石。


远远望去玉女峰恰似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随着季节交替,水草花木,山色气候变换,玉女峰被打扮的美仑美奂。



玉坠潭。
       玉坠潭水的颜色足以和翡翠宝石媲美,传说它是由仙女洗澡时掉下的一个玉石吊坠幻化而成,所以叫玉坠潭。


"林深不见人,水景美如画"。



玉女峰下,各种树木郁郁葱葱。



万事万物,人是一切的决定因素。



玉带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最恰当的描绘了玉带河的美景。河水洁白如雪,碧绿如翠,水流婉若丝带,俨然羊脂美玉雕琢的玉带,“玉带河”名至实归。







玉镯潭。
       玉镯潭,河中小跌瀑的冲击,绕石形成环形,水色若琼玉,水声象玉鸣,是仙女的又一个佩件——玉镯。人间玉在玉人之腕,水样的玉镯可远观却不可亵玩。








任何山林美景咋能离开树木的养护与衬托。



玉带河为我做背景。










我们游览的第三个景点是枫林瀑布。
       一下观光车就听见山涧涛声如钟,抬眼望去一帘瀑布挂在对面的山崖,那道瀑布就是枫林瀑布。涧水从高处直泻而下,落入下面的幽潭,又穿过山坡上的乱石汇入玉带河,颇有“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的意境,瀑布和溪水两边不仅有松林,且更多的是枫树,丹枫碧水,美不胜收。


穿过玻璃栈道就可抵达瀑布近处,近距离欣赏并感受瀑布飞流的壮阔与秀美。(要上栈道每人10元)。行走在玻璃栈道,居高临下,看脚底LED屏色彩变换,远看树映玉带河,水流似山动,枫林瀑布尽收眼底。









玉带河。


栈道上远观飞流瀑布。


生命力的顽强让你体会更深。


枫林瀑布分为2级,第一级落差30米,第二级落差50米。瀑若飘带,形似白链。飞珠溅玉,银光闪闪。若你记得“五丈以上沿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的古诗,想必就是形容这枫林瀑布最贴切的描述。


要说黎坪的水美,尤以“枫林瀑布”最为著名。当听到那倾泻而下的水和岩石的撞击声时。心在想,这一路的翠绿的山涧小溪迂回在密林长藤间那样悠然,撞击声怎么能震撼山谷?当真正来到它的眼前才发现瀑布真像一条发怒的银龙,从悬崖上跌落后向空中四散,形成一道水帘,流入谷底碧绿的水潭,秀丽神奇。飞瀑注入碧潭腾起的水雾声势俱厉,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掷地有声。深潭里的水清澈异常,十分壮观。


我喜欢瀑布磅礴的气势,景仰它一泻而下的速度,崇拜它大起大落的气魄;更爱它在奇险与陡峭中走着自己的历程。比起那些缓缓慢流的小河,平静如镜的湖泊,浅潭,更能显示出它那坚毅、雄伟的风骨。


久久地凝视着眼前的飞瀑,心理发出由衷的感慨:人生,不应正像眼前的瀑布那样日夜不息地搏击,急促地追求生活的归宿,走艰难的旅程而不气馁,在激流中寻求乐趣而不退速,在追求中探索生活的真谛,在探索中撷取成功的明珠吗?


身临瀑布,可以看到飞瀑中喷溅出来的水珠,晶莹透亮,欢蹦乱跳;如烟如雾,弥漫于空气之中,成了蒙蒙水气,给山涧林木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真是美妙!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未攀登天梯。据介绍,从第一级瀑布再往上需要登天梯,天梯比较陡险,只是不长,上去后就是平路。山路沿着一条溪流蜿蜒,风景区著名景点“七星潭”散落在这条风景线上。资料上是这样介绍的:在这条浓荫遮蔽的石板河床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七个大小不一的石潭,形如瓮、光如玉,常年清流潺潺,潭水清澈。潭边还有天然的美人搨,传说是七仙女下凡洗浴的浴盆,董永就是在这里遇上七仙女后共结连理。下次一定不能错过机会。

中华龙山面积有几千多平方米,这是一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被一片苍翠欲滴的巴山松环围其中,像一座小型“石林”。因地质运动形成了红褐色的酷似龙鳞、龙脊、龙爪造型的山体,岩面酷似巨龙,形象逼真,活灵活现。在这些石头里发现了很多动物化石,在地质上称为“中华震旦角石”,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科考价值。   
      站在公路边远看,龙山傲然雄距青山绿树之中。整架山通身透着赤褐,表面沟壑纵横,走近一看龙山遍布龙鳞龙甲的纹理,红褐的龙山之上,龙形飘逸奔腾,龙鳞瑰丽诡异,龙爪遒劲有力,似一条巨龙腾飞,又似千万条长龙在山岳游荡,在山林飞舞,在山坳汇聚,在山间欢跃。龙骨峥峥,龙甲闪闪,龙躯斑澜,龙腾惊天。
       走进龙山,仰望磐石,抚摸龙鳞,在石林穿越,在龙宫躲闪,在龙洞观瞻,在龙峽行走,你才真正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征服!




















特殊的地质地貌构成群峰、深壑、溪流相互交融,时而宽阔,时而狭窄,十分秀美。


我们走龙山让我们兴致勃勃,走龙潭,探龙洞,登龙丘,观龙穴,于龙湾小憩;穿龙峡,抚龙纹,攀龙石,猜龙脉,在龙脊雀跃。龙山巍峨,赤褐之石如龟如蛇如神龙昂首,如象如鼠如人面狮身。龙骨峥嵘露头角,龙鳞片片含赤金。龙躯上惊现古青铜器和彩陶上独有的天然纹饰。
       龙山的美深沉厚重需要欣赏、需要抚摸、更需要感悟。





在一处龙洞口,光线的角度,从里向外望犹如佛光照耀。我们摆着各种姿势沐浴拍照留影。
















龙山石头里有很多的海洋生物化石。都是4亿多年以前的海生无脊椎动物,这是一种食肉性动物,壳非常坚硬,褪去以后,沉埋在泥里,经过很多年的变化,最后变为化石,称为“中华震旦角石”。它在地质学上只是昙花一现。
         这个化石脉络清晰,它的体室、住室、气管、均清晰可见。目前在这里发现的有长达1米的角石,世界上极为罕见。


行走其间,不管哪里都可以看到、摸到龙鳞龙甲。



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和《奥秘》栏目组在这里拍摄了《石头中的龙鳞》和《石头里的故事》等专题片多次播出,破解了龙山形成的秘密,在国内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华龙山龙的踪影,让这里的风景更罩上神秘色彩。不知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传说活灵活现,还是文人的想象让传说找到依据。中华龙山就是大自然中神人共写的鸿篇。



站在中华龙山面前的时候,内心的惊叹难以形容。震撼于跌宕起伏的暗红色岩石表面布满了龙鳞纹,宛如龙脊、龙爪等各种造型一一呈现着地质之美的生动逼真,奇特罕见。心想,面对4——5亿年前的一片浅海,海洋生物化石的存在仿佛为我们讲述着它过往的前世今生。


沧海桑田,时间的脚步可以改变一切,在地质运动中,存在的可能转瞬即变,潜藏的可能露出峥嵘。没有2008年的汶川地震,将山上的泥土震松,几场暴雨冲涮,葱郁林木覆盖的土层中,谁知藏了几亿年的龙会若隐若现!大自然让你沉睡,你只能乖乖就范。大自然让你醒来,你不出现要用地震摇醒,要用暴雨剥去你的迷彩衣,这期间是时间在作法,到时间了,老天会成全。所以,耐心等待,终有一天,曾经的传说不再是梦幻!


游览完龙山,走过这座桥,继续乘车下一个景点。

海底石城是黎坪景区较早开发的景点,包括:金鱼洞、天象门、智慧石、元阳石、菩提崖、帅印石等景点,属丹霞地貌。奇特的溶岩,怪异的赤色石壁、石洞、石柱让游人趋之如骛。




过了小桥,便是金鱼洞,因洞口宽扁如金鱼大张的嘴而名。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走近它,犹如走进了一个巨大的冷库。在距洞口丈把远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冷气迎面扑来,越走近,越感到温度急骤下降。走到洞口,会不自觉地打个寒战。金鱼洞深不可测,有涓涓细流涌出,水尤冰凉清冽,据说一直通往四川。










根盘生在岩石的空隙中,从那里吸取着养分。这些树木摇曳在这块峭壁上,酷似战士钢盔上的翎毛,给那副严峻可怕的山岩峭壁增添了几分风韵。


踏着青苔遍布的石阶,踩个松松软软的落叶,我们走近了通天峡。通天峡的路碑,把路分成东西两岔,西岔平坦,东岔险峻。我们选择东岔的峡谷攀缘而上。峡的两侧山岩,陡峭壁立,相向夹峙,深约七八米。谷中最宽处不过一米,最窄处一个人得侧身而过。通天峡,说它是石缝也不为过。前行不足20米,无路可投。站在尽头仰望,岩面上绿树环合,枝柯交互,两壁相持,天悬一线。折返中沿石壁左边的登天之梯爬到山顶,谁知竟是一人迹罕至的幽僻之处。沿前人留下的痕迹下探,重回通天峡。路宽阔了许多,也敞亮了许多。一边是林野,一边是石壁。转角处立一如柱巨石曰“元阳石”,路右侧有一石曰“智慧石”。这智慧石,沟回分朋,凹凸有致,酷似人的大脑,据说摸一摸会增添智慧无穷。



除了把它拍下来,我也亲手抚摸了它。真的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呀!





通天峡,沿着狭窄的石节而上,这条道路难道就是通天的天梯吗?












这儿的岩溶地貌,在中国中部是绝无仅有。


难以想象,诸多海底动物生活的家园就这样倏忽出现在我们眼前,神奇的是,它们都以石头的形象呈现,在林木纷纷中,彰显石景浩瀚而壮观。



天造的“阳石”,傲然挺立,雄风勃勃,真是奇观呀!


龙爪上的树木,自然天成的盆景。





帅印石,好似五层管理方式,从中央到地方。


路边树荫下的野生蘑菇。

红尘峡是景区内目前开发的最远和最大的一个景区,红尘峡游览从静心潭开始到黑龙潭止,长约4公里。顺着沟壑间曲折的溪水,沿木栈道逆流而上,由下向上观赏“红尘峡”峡谷风光。


据《华阳国志》载,东汉武帝刘彻时,南郑人樊志张壮游陇西,恰遇破羌将军段颎在陇西遭围困。樊志张夜观天象,为段将军出谋突围,获全胜。后来樊老先生却不愿高官厚禄,毅然回乡隐居于此谷,号称“红尘居士”。他在黎坪山中吟诗作画,广结善缘,采药济世,潜心悟道。归天后,乡邻感其恩德,便把此谷称为“红尘峡”。


红尘峽一切都是原生态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之美。红尘峽,潭碧水清,沿小径自然措落,空气中都弥漫着水的温润,草木葱茏的清香,给人一种神奇的心境。
       红尘峽如深待闺中的姑娘,单纯,美丽,质朴,动人。沒有了人来人往的喧嚣,有的只是清新的空气,潺潺的流水,绿的树,红的叶,碧的潭,流的水,行走的人。人在其中,难得的轻松欢快自由洒脱。人在山间,山在画中,如王维的诗,如中国的山水画。在这里,听着潺潺的流水声悦耳动听,仿佛天籁之音,入心,入脑。静心潭,清澈见底的湖,满目的秀色,让人有一种流忘忘返的感觉……


黎坪诸多有名和无名的碧潭中,最宽阔的要数红尘峡谷口的“静心潭”。顺着眼前的静心潭前行,红尘峡清幽宁静,空气清冽,一条石径路沿溪水伸向密林深处。


静心潭,潭水蓝蓝的,真静啊!静得让你看不出它在流动,轻风一吹,层层水浪,犹如起了皱的群幅,均匀地平铺在湖面上。蓝蓝的湖水映着雪白的云,鼓起的浪花吻着流云的倩影,明极了,亮极了。这云,这水,这天,这浪,和着柔柔的微风,好一派优美的景致,使人心旷神怡。
        行至空山无人时,择一“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红尘峡,坐于静心潭前,定会洗涤凡心。


说实话,人生在世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书田园。所有人都在为生存而忙碌。心累了、身乏了,感到疲惫了了,礼石面前弯个腰,放平心态,在大自然中走走,一切都会看开的,这不也是一种幸福。


礼石,走过它必须的弯腰低头。


看着小溪的水清澈见底,有了尝尝的冲动。找了一处可以下去的台阶,我不由地捧起双手,鞠了一捧,喝了下去。凉不凉?冰不冰?真凉呀!进入口中有一点冰得渗牙,但一种甘甜和凉爽也直沁肺腑,我全身有种说不出的畅快,喝了一口甜丝丝的溪水,伴随着溪边不时吹来的清风,和风中那夹带着丝丝香气的味道,我的步子迈的更有力了!



路顺着溪流蜿蜒而曲折,进入密林深处,静心听,于是就领略到了古诗中“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一股山泉从山涧林壑流下,一串叮叮当当的旋律,大自然的乐音,轻轻叩击着我们的心扉。




红尘峡的水仿佛格外清澈,峡谷清幽,树木用力往河岸倾斜,掬起一捧水,发现一株美丽的植物,穿行红尘峡,我好似真的忘记了红尘俗事,远离了世事的纷纷扰扰。



山和水的融合,静和动的搭配,单调与精彩的结合,永远都是最美的风景。







如镜般清澈的水让山的倒影更妖娆,涟漪中映照出一行人的笑容更灿烂。我们欢笑着走进一幅幅画里,却又生怕惊扰了那份宁静。分不清是我们在拍摄山水,还是山水印刻了我们。正所谓人在画中游,画因人跳跃。



一路与流水做伴,和游鱼做友,赏碧树绿草,感觉如同钻进了一床柔柔的绒丝中。好似初生的婴儿,漫步其间自由自在,满怀希望的在甜蜜的梦乡里穿行。






黑龙潭是红石峡景区的最后一个景点,大家尽情挥洒,留下美丽倩影!








走进黎坪,仿佛误入一个五彩斑斓的梦幻世界,眼之所及无不陶醉流年。这是一个以森林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现代人文景观、田园风光景观为主集山景、林景、水景石景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圣地。
       景区山峦叠嶂、沟壑纵横,一山一势倾绿泄翠。峡谷横贯其中,既有奇石险峰之壮美,又有古树清流之秀丽。
       西流河水由于落差原因,从东往西流淌,在山涧时而咆哮奔流如脱缰野马,时而温柔恬静如待字的姑娘;剑峡河水夹在两岸峭壁之间,奔腾湍急,远望去白浪滚滚如刀丛剑峰一般,恰似一柄碧玉宝剑;玉镯潭弯曲圆润,不知是哪位仙女误失的宝物;枫林瀑布形似白链,飞珠溅玉,银光闪闪,如鸣佩环;神奇好玩的龙山迷宫;镶嵌贝壳的海底石城;幽静含蓄的红尘峽……
        时间就如鲁迅笔下的匆匆“过客”,带着我们行走在人生的征途,不知不觉间,我们又完成了一次人与自然交融的对话,感触大着自然的博大精深,也实践着自己人生体验和感受。
       将近6个半小时的游览,我们畅游在这美丽的山林,忘记了时 间,迷失了自我,我们,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震撼。我们,流连忘返。虽然有些地方还是走马观花,看得很粗略,如果想好好地享受一下那里的景色,用两天的时间应该是比较理想的。


我们离开了黑龙潭,走上了大路,在返回乘车点的路上,我们虽然有些疲惫,步履也没有开始那么轻盈。但身处在大山的怀抱,回味着游览美景,议论着观景的感受,兴高采烈,兴奋而欣慰,恣意挥洒着。
       秋日里山的风景优美而永远也看不够: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近的明朗清晰,轮廓鲜明。远的朦朦胧胧,飘渺不定。路边密密麻麻地生长着大大小小品种不一的树木。有的树叶子已经掉光了,剩下稀疏光秃的树枝毅然伸展,硬梆梆的树干傲然挺立;有的树上还残留着少数几张颓败苍黄的树叶,是对树的依恋吗?迟迟不愿离去;有的树则照样枝繁叶茂,绿得苍翠,只是这种绿不像其他季节那样生机盎然,多了一些季节的厚重浓郁;有的树木叶子红艳艳地缀满枝头,似一团开得正旺的玫瑰花;若一丛翩跹飞舞的红蝴蝶;如一抹灿烂明媚的云霞。在这个原本逐渐枯黄萧索的秋季,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体会到了凡事顺其自然,坦然面对的真谛。




待到枫叶红于二月花,我自黎坪再来游。




我们都在忙碌的生活与工作中,快要淡忘轻松与安适是怎样的生活滋味。幸好,我们在黎坪觅得它,那是秋色秋韵的青草果木香气,是山水灵性赋予自然的独特魅力,是夜晚假日酒店的温馨时刻,是在秘境森林里、龙山石级上、海底石城内、枫林瀑布旁、玉女山峰下会心感受自然伟岸神奇和巧夺天工,是停留在玉带河黑龙潭的柔情浪漫,是温柔如水的暖黄色灯光。抵达这里,居于这里,游览这里,我们是幸福的。


山为地之骨,水为地之脉。在自然界中人类总是以先驱者的身份,用强烈的好奇心去解剖大自然中已知和未知的秘密。而自然之美总是以静默的方式,把无法复制的绝美画卷,安放在一个隐秘之处,等我们去发现。带着心满意足,带着满满收获,带着对黎坪美景的难分难舍我们离开了黎坪,返回汉中,歇息一晚。。
       两河镇岔路口的农舍和成片的菜地延续着黎坪的美;汉中城前进路夜市火爆的场面叹为观止;张明富热面皮的食客络绎不绝;皇家驿站酒店的服务优质、早餐丰盛可口;汉中锅贴传统传承古法制作甚是美味;久违了的槟豆凉粉终于一饱口福!桥下市场领略市井人文风情,了解菜品菜价,购物闲逛溜达……10月7日,驾车回程,蓝天白云下一路顺畅,一路平安!
       六天的国庆之旅圆满成功!




趋之若鹜!


好不热闹!


食客爆满。


一饱口福!


酒店夜色。


津津有味。


锅贴制作。


槟豆凉粉。


身处大自然的怀抱中,总让自己有很多感悟。心底里有很多言语想要表达。我很喜欢得见黎坪山水华府的境界,婉约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风雅。依稀记得年少时,每当雨过天晴,站在家乡的小巷和田野,都能看到云雾缭绕的南山。而今,高楼林立,雾霾避天,再也见不到曾经的场景。
         随着年龄的增长,总想在南山深处悠闲的散步,却也是只缘身在此城中,不识此城真面目。即便是这样,仍借助闲暇时间,寄情于山水之间,任清风藏袖,溪水灌靴,追求那份恬静惬意。
        每每出游后,总要写一篇诗赋寄情于山水,提笔为念,落笔生情。一抹似水柔情,反复于指间,青山绿水,清风明月,于夏日风中,悠然自得,怡然心中。这样的悠然,是藏入了云水禅心,藏入了云水清欢,荡尽人间薄情,自娱其中不厌,尤其是近年来,经常是说走就走,畅快人生。
        自在舒心,自在清浅,掬笔秀尔,一页又一页的清欢文字小记,给予自己。不论何时,都可以倚窗畅想,踏一泓月色,素静的走在山间小径,聆听着微风的呢喃,任月色洒落光阴的肩上,绿草绕过脚腕,可以大声的呼唤,越过远山眉黛,一袭清风,云水清欢,一泓月色,入袖入心,这淡淡的,浅浅的山水情怀,悠然而至,都在浅浅的心情上,落座了飘逸。生活如茶,清香飘然,氤氲了时光,怎样的况味,融入了我清浅的笔端,蘸雨成章,写入情感的扉页,放飞心情的纸鸢,渐远的思念,去了云端,万般风景如旧,只做最真的自己。
         安然随意的面对生活考验,于世不争,安静的守护着自己的执着,游弋自己的人生,那便是最好的清欢!淡淡的情怀,素素的心经,游走一段浅浅的温情,寄语时光,独自潋滟,安然静好。无需修饰,无需渲染,仅仅静幽一角,安坐光阴,让穿行的流光,噪杂的音律,远离素心的本原,于清宁的角落里,自成一体,浅淡一瓣,让自然的心香,随心流芳。 避开世俗,避开喧嚣,藏一袖寂寞清欢,在心,修一世云水禅心,静好;交一两相悦知己,无邪;或郊游山水,或围桌而坐,或哄逗孙辈,捧一杯生活的香茗,任茶韵袅袅萦绕,自豪于子辈们的学业有成;或临窗远眺,读书写字,或仨朋俩友,家长里短,人生的路这般走,舒适安逸,确也上乘。



       人间有梦是清欢,生活有闲是悠然。 云水清欢,自然落定,给人生一个优雅的转身。悠闲如云,潇洒若风,随心放飞自由自在的心境,在一泓清爽的波心中,清清翠翠,安然静处,随缘留白。盈 一袖云水清欢,无论何时何地,淡看云卷云舒,缘聚缘散,花开花落,都是一页风景,随风翻过,窗里槛外,只是一扇不同的风景而已。回眸而过,藏一笔清欢在心,怎样都是闲庭信步,雅致的很;怎样都是明月清风,一窗的闲适。
        知足者常乐,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是真伪,取决于心态,云烟看淡,一杯清水也会醉了人生。繁华锦绣,只是一叶浮萍,数落光阴,屈指不过几十年,锦色年华,只是人生字典的一页, 绾下青丝,已是两鬓斑白,掬笔清词,飘逸一掬忘情的故事,淡淡轻轻,不图圆满,只为曾经记得,云水的往昔,清欢一季,温润了一路的旅程。那么简单、洁净,坐穿屋顶,还原一季长天的清凉,就此天高地远,悠然如又见儿时的南山!

每一次旅行的结束都是又一次旅行的开始,永远走在旅行的途中是最惬意的生活!好想和你一起去旅行!如果可以,在这秋天,在临近黄昏的时候,与你走在这样的一条小路上,听落叶倾诉对秋风的深情,听云朵表白对蓝天的爱恋,而我,会用浅浅的笑意,去聆听你俯在我耳畔的私语。那些落叶,静静的,就好像守候着一程秘而不宣的心事,让我们,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在相携相依的岁月里,可以缓缓老去。


坐看秋色,凝望一池秋水,眺望黎坪红叶,仰望云卷云舒,山、云、树、水之影重重叠叠,纯净无尘的秋色在心中逐渐升起。
有一种幸福,叫有人惦记;有一种感动,叫真心为你;有一种深情,叫心里有你;有一种牵挂,叫天凉添衣!
         这条路,我想和你一直走下去,走到地老天荒,走到地久天长,等到我们都已经白发苍苍,还要笑着陪你看细水长流......
         天凉了,我在落叶纷飞的秋风里,道声:所有的家人,所有的朋友,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