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大门
桐庐来过多次,每次都错过了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这次专程去游览一番。
桐庐是浙江最早开发旅游业的县市之一,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是老牌的国家级3A风景区,与白云源、严子陵钓台、富春江三峡、桐君山等共同构成了桐庐的富春江旅游板块。
导览路线
虽说公园占地达到了40平方公里,但由于设置年代较早,只建造了一个大门,现在各地新开发或改建的景区哪家不是要搞两、三个景区大门的呀。
竹径通幽
整装待发
秋日秋千
金牛潭边
公园没有经过改扩建,游览路线就比较单纯了,没有长长的入园路、没有景交车,真正的开门见山了。从入口进入后,一般都是沿着左侧的“石景源峡谷带”一路往上。
石源峡谷
溪水淙淙
水帘飞瀑
有“鲲”来仪
百鱼来朝
秋季到来,山区进入了枯水期,峡谷里的水流并不怎么充沛,这时拦水坝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可以把大部分的山水储存起来。景观与丰水的夏季相比当然也逊色了不少。
水满则溢
越往上游,峡谷中的水流就越显得细微,只有经过一些关键节点的位置,水流才会集中一些。远远向上看去,每层拦水坝都会截流一部分水源,这些拦水坝的位置便是所谓的“关键节点”,也是植物更加丰富、景色更加秀美的“景点”。
更上层楼
鱼翔浅底
由于长期不断的水流冲击,拦水坝的下方都会形成一个深潭。这一红一白的一双鱼儿,不知道是在哪一次的大潮流中来到了这里,须得等待下一次的大水流,才能再把它们带到下游了。
秦汉遗韵
如果换上一套汉服,这里会是一个绝佳的“穿越点”。
与水为邻
虽非高山之颠,但在几百米的海拔之上,山水已是唯一的水源了。有水就会有生命,逐水而居、与水为邻,是人类及其他所有生命体的生存本能。
秋日信使
江南的秋天,来得比北方晚一些。那株微微泛黄的小树,大约是这段峡谷中最先感知到秋意的植物吧。
石屋留步
“石屋头”是一个大型的休憩点,有各种餐饮零食供应。更为关键的是,此处也是景区内唯一可以吸烟的位置!据说夏季是将西瓜浸在溪水里镇着供应给游客的,登山游览汗流浃背之余,啃上一块溪水镇瓜,大概全身的毛孔都会往外冒凉气吧。
胜利在望
到达“天池”,就说明距离终点不远了。
高山平湖
大奇山最高处的海拔只有473米,且这个位置还并未登顶,预计不会超过300米吧。但这“天池”的水却是瓦蓝瓦蓝的,仿佛来到处于高原地区的九寨沟了。
水似九寨
一叶知秋
秋,虽然步履蹒跚,却坚定地走来了,之后便是冬。冬季其实并不可怕,只是希望那狡猾的可恶小虫子不会在今冬继续肆虐……
任重道远
攀过这一段石梯,就将到达终点🏁——大奇飞瀑。
大奇飞瀑
“大奇飞瀑”落差25米,宽约6米。每当雨季,山泉倾泻而下,隆隆声响彻山谷,水流撞到山根的石头,一派飞珠溅玉的景象,满山谷雾气腾腾,蔚为壮观。现在是枯水期,我们这次是无法看到了。
知青建渠
“知青渠”表面看来,就是一段长长的、极为平坦的石板路,直到走到这段路的终点我们才明白,原来水渠是建在石板路的下面的,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呢!
绿瘦红肥
大自然仿佛在对树叶染色时偷了一个懒,留下这微微泛着秋意的半成品。
微微秋意
螳螂拟秋
俗话说“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螳螂既然不绿了,想必也是如此,秋天的脚步是不可阻挡的。
林中飞鼠
“林中飞鼠”并不是一个景点,而是一种叫“无动力重力轨道游览车”(我自己起得名字)的游乐设施,坐上它就可以沿着铺设好的轨道直接回到地面了。
徒步轨迹
从入园到离开,全程大约6+公里,登高270米,强度不高,适合各种年龄人士作为户外活动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