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甘南之行,我是被阿神捡起同行的。
按照自己的计划,应该是下班直奔机场,晚上11点左右抵达兰州市区与阿神会和住下。结果航班晚点,到达中川机场时已经过了午夜,无奈打车去市区,车费是200多元。所以我才发现,这么走实在得不偿失。写到这里也顺便说一下,本游记先按照我们实际行走的路线写下去,分为上、下两篇,下篇的最后会整理给出我认为的最佳路线。
提示:兰州的中川机场到市区非常远,除了跟随航班发车的机场大巴还可以坐城际高铁(17元)抵达市区,运营时间是从早上6点左右到晚上10点左右,全程用时平均在40分钟左右。而直达夏河的大巴车要到市区的汽车南站去坐,从市区的高铁站到汽车南站还要坐40分钟左右的公交车。此外机场有直接到合作市的大巴车,一天两班,全程4个小时,从合作转车去夏河是一小时的车程,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安排走法。
D1:兰州乘大巴到夏河,费用75元,用时3个半小时,游拉卜楞寺,宿夏河雪山客栈。
8:40我和阿神在汽车南站(南站附近没啥值得推荐的住宿)乘坐兰州至夏河的大巴车,中午时分抵达了夏河。夏河的整个布局就像是以拉卜楞寺为首的,自西向东北延伸的一尾香螺。寺庙背山面水,城镇以中心街道的人民路贯穿始终,亦向南北延展。路两侧店铺林立,无论怎么乱走都不太可能走丢。大巴车站在城镇东北的地方,从这里晃到了定好的雪山客栈用了半个多小时,三言两语就问清了接下来三天的行程。看来lonely planet上对客栈老板是老牌户外,可以帮忙规划路线,提供向导包车的介绍真实不虚,让人心里一下就踏实下来,下午的半天时间正好就用来逛拉卜楞寺了。
从客栈到寺庙步行10多分钟就到了,一进寺庙就被一位大叔撵上了拉卜楞寺的最长转经道,走了不到四分之一已经抬不起胳膊了。一路上被当地的藏民鱼贯超越,他们口中念诵的经文非常好听。后来我才意识到,这第一次与拉卜楞寺的接触比较懵懂。整个下午在寺里穿街走巷的闲逛,看藏式寺庙建筑那土夯砖垒的漂亮围墙立在高天下庄严敦朴,幢幡翩跹于长风云影之间,看行来走去的红袍僧人和藏民融进平凡日常中。
拉卜楞寺给我的感觉就像一座学校,只是在这里学习的,是与我们做一个人类息息相关的东西。而且拉卜楞寺极其干净,这种干净不是卫生条件的干净,是一种纯净澄澈,是气场的简单安宁。会让人觉得夏河县城虽小,但也要有福报才可以生于斯长于斯。
在建的木雕门楣,上色前能看出极尽精雕细琢,工艺和用心可见一斑。
狗子们像自在菩萨一般,随意纵横在路上。这样的画面看在眼里,你会觉得世界是它们的,是众生的,会让人放下做人的骄慢,幸福感从平淡中升起。发心要善待地球。
好看!你到了这里,就会觉得僧袍的这种红是最适合这里的颜色。
贡唐宝塔,远观胜过登临。
格桑与寺庙的组合,是地里长出来的诗,是不死的仓央嘉措。
在拉卜楞寺外的南面有一个土坡称为晒佛台,爬到上面可以看到依山傍河的寺庙全景,可以考虑逛完寺庙来这里看个日落,同时也可以领会一下这里极好的风水。
提醒大家的是,这边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大,下午出门别忘带件大衣,这样不至于太阳一下山就给冻回客栈去。
原计划晚间要尝尝客栈的正宗尼泊尔餐,结果因为疫情余波,客栈暂时停炊,我和阿神就去吃了当地比较有名的一家藏餐乌泽林卡藏餐府。去这家餐府要小爬一段山路,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餐府的车,把我们捎上山,这里的人善待他人都是最最自然的事情。这家店最有名的一道菜应该是石烹羊肉,不过因为卖相非常具备想象空间所以我们没有点,两个人点了一份牛肉盖被和烤蘑菇,还有一份咸酥油茶。牛肉嚼起来有点硬但是非常的香,让我怀疑以前在家里吃的都是假牛肉,不过牙口不好的朋友还是慎重选用这道菜。烤蘑菇上面撒了青稞粉和黑芝麻越嚼越香还是比较推荐的。
牛肉盖被和酥油茶,北方人选咸味的就对了。
然而这顿大餐仅仅是这天的第一顿,回到客栈以后的酒宴才是正餐,出行首日,两个海王星重的人必须先喝倒一个,可能才算是完成了某种仪式(捂脸)。雪山客栈的一层本来就是一间酒吧,很多住客都在一层大厅喝酒聊天,打鼓歌唱。我和阿神定的商标房自带一个临河的迷你酒吧,所以就从大堂拎了一系列香格里拉上去喝。挑高的玻璃窗设计,两张高脚吧台椅,因为椅面宽大,盘坐在上面也没问题,窗外的夏河水映着客栈的霓虹灯款款东流,带走心间很多不必要的东西。山色在河对岸安详宁静,提供一种亘古不惊的安全感。夜晚的夏河骤然冷下来,打开空调,阿神放了一段雷雨的音乐,我酒量不大,却喜欢那种微醺的破壁感,和逞醉不必负责的放浪。这一夜酒喝得灵光奕奕、奔放摇曳,很是可以了。
啤酒的话推荐这两支,青稞打底,喜马拉雅的佛手柑通勤。
第二天早上被阳光叫醒,先映入眼帘的是厚到没朋友的棉被,云停在对面的山脚上一动不动,比我还懒。我们喝了一泡茶就准备出发了。
D2:包车去甘加草原,桑科草原,费用350元。晚上宿桑科草原的诺吉民俗庄园。
包车的司机是客栈老板帮忙找的,一个藏族小伙子名叫德拉,汉语会说的有限。这反倒让我觉得有趣,一路互相猜下去倒是可以看看我们能彼此理解多少,我早就觉得语言很多时候是多余的,比划才是交流沟通的真谛。
离开夏河县城转过山坳忽然进入甘家草原,画风就变成这样了:
我很感恩同行的阿神穿了红裙,以及她的金星带来的动感美!
紧接着迎面而来的便是将甘加草原“一刀切开”的白石崖
德拉带我们到的第一站,作海寺,作海寺的大门华丽丽的“站”在艳阳之下,寺里的建筑沿山势上行,很难拍出那种叠层的美,况且作海寺有种神秘的气息,也许和密教的历史有关,这个就要个人亲自去体会了。
爬到作海寺顶端,俯瞰下面有一个小小的村庄,卧在寺庙与对面山体形成的山坳里,德拉的家就在这里,他带我们去家里尝了藏民待客的青稞,先用开水化开一块酥油,加上糖再拌上青稞粉和奶渣,最后揉捏一番,再裹上酸奶吃。且不论好吃与否,这都是藏族朋友的心意!不过上天如果再给我一次尝试的机会,我希望,不要加糖(捂脸)。
左边是青稞粉,右下是奶酥,右上当然是砂糖。
然后我觉得这一天的行程直接上图就OK了
进入八角城的门
始建于汉代的空心十字型八角城,木有防御死角的军事重镇。穿城而过,登高远望,天地间仅一字开阔。
到了白石崖溶洞应该就算是来到白石崖的“脚下”了,我们没有下到溶洞底层去,留了一些遗憾在。
这里建议喜欢钻洞的朋友要穿上雨衣下去比较好,因为很多地方要四脚并用的爬(钻)过去,穿得太干净就没法愉快的翻滚了。
此外还想说钻洞真是一件非常“冥王星”的事,因为溶洞内部漆黑湿腻,有些地方仅能容下一个人趴着爬过去,洞道和下面阴郁神秘,又隐藏着巨大的能量,像极了冥王星的属性。我是看见了这番景象就不敢下去了,但是假如我硬着头皮去了,此刻再沐浴在阳光下,坐在这样的溪边看蓝天、看白石崖、看说笑着的人们、看牛粪中滋养出来的小花,一定会带着某种重生的喜悦和感慨吧。这也是冥王星给我们带来的关于转化和蜕变的教导。
洞底的世界与艳阳下的世界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样子,不断的发展艳阳下的技能并不能把我们从阴影中解放出来,我们做的每一个决定,都烙着内心深处的恐惧和顾虑,这才是前行的绊脚锁。
晚上就住在桑科草原上,坐在一水环绕的木屋门廊里享用烤羊排和青稞酒,有一种《星际穿越》的恍然。草原上的局地气候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到家雨”,雨后在山脚处架起来一座霓虹,昭示着好运与灵气;又于霓虹褪去的地方升起一枚白月亮来,那是从蒂凡尼来的月亮河,而我可能是奥黛丽赫本,不接受反驳!
草原上的暮色云来~
次晨醒来,看狗打架和喜鹊吃辣椒圈套嘴上了看到迟到。
D3:包车从夏河经尕海到郎木寺,费用,550元,游纳摩峡谷,宿碌曲秘境郎木客栈。
因为一路的草原风景非常好,这段实在适合包车前往,你可以嘱咐师傅慢慢开,边走边玩,我们把合作市留在了回程,所以中途只在尕海稍作停留。
看惯了一路的草原美景并不觉得尕海有多么惊艳,就如阿神所说,世上所有的平原湖看上去都是一条天际线而已。此言不差,不过这样的景色却比较适合诠释孤独寂寞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世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不是具象的,如梦似幻,犹近且远,声触相离,需得你去寻,顶好永远找不到,迷雾中一段柔荑身姿、美好情状,你尽去想象她的好,那美人的脸是不必看的。温州有个江心屿,孤立于瓯江之中,名字便是取意于此。宛在水中央……沟通时空的美,顿觉宇宙无穷,盈虚有数。
一路开进郎木寺,午餐是在镇上的网红丽莎餐厅吃的,德拉推荐的一份手抓,一大盆烫菜,当然还有店里推荐的特色菜品苹果派,味道的话……连着吃了三天碳水和大肉以后,就觉得烫菜是极好的。此外店里喝一种叫大茶的热饮,味道, mu~
下午德拉直接把我们拉进了郎木寺的纳摩大峡谷,进峡谷没有多远就能看到一只长得像狮子的石雕老虎,德拉用我们之间的沟通方式告诉我这里有一段神话故事(不知怎么沟通的,反正我懂了),因为石雕不好看所以没拍照,放个姿势差不多的带盐在这里吧,嗯。
老虎的旁边就是仙女洞,要弯下身子才能看到一具人样的石乳。回来查资料才知道这里的神话说的是莲花生大士降服猛虎,教化佛法,将其驯化为仙女的故事。郎木或纳摩在藏语中就是仙女的意思,而达仓郎木寺的达仓就是虎穴的意思。
藏地“小皮猴子”,看见阿神拍照就来摆姿势了。
深入峡谷以后就能看到散在谷口的马队,再往里走都是伴着山溪上行的山路,不擅长户外的小伙伴最好就骑马走剩下的路程,到第一个小牧场是每人100元,到白河源头是每人200元,我和阿神是骑到了白河源头的,这期间还掺杂着我们不想不去,和不想累到马的矛盾。因为没有别的游客,一程山水就这样得得的敲进记忆里去了。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牵马小哥是个狮子座,在我夸奖了他在溪石间腾挪跳跃还不湿鞋的本领以后,小哥的“武功”就更具观赏性了。我忍不住问了他的职业,他说自己原来是在九寨沟唱歌跳舞的,自从九寨沟关闭以后就被调到这里来了,牵马只是工余来帮个忙。然后他对着蓝天翻了个白眼说:“你不用心疼马,我这一天跑的趟数都比它多。”哈哈哈,可爱!怪道他的动作优美律动,原来他是在溪石间舞蹈啊。
其实走在地上牵马的人也很累,到了地方我们四处玩儿,他们就都歇下了,要对他们好一些。
纳摩大峡谷是郎木寺这里自然风光最好的地方,有着甘南特有的山色,亦有着蜀地的隽永。这一点在两地的寺庙中也有鲜明的对比和差异,虽然只有一水相隔,位于甘肃的赛赤寺建筑特色完全是藏地寺庙的风貌,土夯金顶,气度恢弘。并且我也是到了这里才真切的体会到黄金所代表的高贵面向,黄金在我的意识里终于被洗了白,不再代表欲望和奢靡了,金星在这里摆脱了土星的打压,理直气壮的抬头见日。
位于蜀地的西仓格底寺除了藏式寺庙的土夯金顶,墙体外立面上又增加了贴木的工艺,对寺庙内的殿堂多有精舍的称谓,建筑之间的空间较小,气场也文秀得多。
可见远处楼体上的贴木工艺
其实你仔细观察,也能在藏式佛教建筑中看见山陕一带唐宋期间的寺庙建筑的影子,殿角飞斛,壁画规制处处可辨,从藏到蜀可以窥见藏传佛教向内地传播时,文化间相互影响的演进过程。这个过程在占星学中是一种木星和海王星联手的运作,不同于火星的对抗和天王星的革命性突变,木海在一起是一种文化的渗透,过程温和,运作无影无形,但是却瓦解了事物以前的绝对样貌,作用直抵思维意识。这也是我觉得郎木寺最有趣的、最具启发性的地方。
这天晚间住的客栈风格更偏向于青旅,客栈由两个小伙子经营,忙进忙出马不停蹄,服务属于半自助状态,但是如果你有合理需求,刀吉(客栈主人名字,这名字很好听啊有木有)基本上都会给你办到。整个小镇住宿条件都一般,这家位于道路尽头比较安静,装帧也算小有特色,较比干净的。客栈走廊里的壁画值得一看,比如我最喜欢的这幅:
有点勃鲁盖尔的《雪中猎人》那意思,画面是严冬的雪景,却有种浓厚的温暖。
D4:游川、甘两寺,从郎木寺进入扎尕那,拼车前往,费用每人100元,宿扎尕那海螺大酒店。
在郎木寺的第二天早上来到赛赤寺,爬上续部经堂听了一场法号,梵音在山谷和胸膛里回荡,炊烟升起,竟有种过旧历新年的感觉。终于明白了为何称郎木寺为小瑞士!
赛赤寺具备(走访的两家藏寺似乎都有)闻思、续部、时轮、医学院、印经院、藏经阁等等设置。学业从粗到细,从闻思修到金刚大乘、自然天文、宇宙奥义;到了医学院就是自然与实践,是所学的智慧的运用;再到印经院和藏经阁就关乎传承了,这样完整的体系让人看到一种智慧的生生不息。
特意拍了这个炫到我的尊贵的金顶,和远处像是一座小型的火焰山的红石崖。午餐在镇上的达老餐厅换口味吃了一顿川菜,推荐他家的家常豆腐,好吃到忘记拍照。晚间入驻的扎尕那海螺大酒店位于扎尕那主景区内的东哇村,价格小贵,窗景如斯:
好了,酒店已经入住,上篇就先写到这里,休息一下,发段视频预告一下《路过人间》——从夏河到扎尕那(下篇),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