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之前一直在别人的攻略领略过她的美。去年就计划要付诸行动了。结果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施。一直以为秋天是她最美的季节,经过这次后,才知道。或许夏天或者春末才是最好的季节。毕竟晴天的情况会比较持久。不想我们这一次都是阴天转多云。基于这次只玩了东线,也许我还可以多去几次,玩其他路线。这是后话了。
汕头没有直达霞浦的动车,只能到潮汕站转车,还有每天班次也不多,加上我们工作的原因。购买车票真的一波三折。
第一天到达霞浦县城的时候,已经是日暮时分。霞浦站很小,下车走到出口并不怎么费时间,就是错过了最后一般到酒店的公交车。外面一大堆出租车司机和街车司机拼命向你招手,怕被宰,果断用了滴滴叫了一辆车。用了抵用券,用时十五分钟,只花了8块多。
路经一处十分奇特又绚丽的建筑,原来是霞浦博物馆。
之前看到人家攻略说,霞浦县城不怎么发达,但是个人觉得还好,就是交通啊~不怎么好,不遵守交通的人很多,汽车也随时随地停车。
第一晚住的是如家,福宁大道那边,到了酒店那边才知道订的是特价房,靠近隔壁钱柜KTV,虽然。给我们换了三楼,但是半夜还是很吵。所以订如家要慎重。
得亏了科技发达,虽然身在异地,但却能让我们像土著一样,一点都不打怵。用百度地图导航了之前在其他人攻略上美食——三沙经典小吃和隔壁的鑫东冠鱼丸。
三沙经典小吃店两个人叫了一份黄花鱼汤和南瓜糊,花了36块。结合后来几次饮食,发现本地人很喜欢吃醋,汤里也是加了很多醋,个人就很不喜欢,喝完喉咙很不舒服。黄花鱼片汤,鱼块和汤感觉不是一起熬的。鱼是鱼,汤是汤的感觉。闽南糊有点腻,这只是我个人感觉。不喜勿喷。
鑫东冠鱼丸
本地特色
吃完三沙经典小吃店后,又去隔壁尝了一下鱼丸,点了大份的需要,花费10元,五颗鱼丸,不像我们潮汕这边,霞浦这边的是有包东西,但是具体说不来是什么东西。除了里面的馅料,外面的和我们潮汕达濠这边的不分上下。后来认了一部分路,胆子也变大了。居然去找一家发廊洗头。由游客到土著的转变的开端。
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北岐看日出。在马蜂窝上订的一日团。这个就不细说了,都是一样的地点,一样的时间段。由于天气缘故,并没看到日出。
继续出发,下一站杨家溪。这一天都是坐旅行社的车,所以也没有什么公交路线可以提供。不过据说北门汽车站很多线路。大家可以去实践一下,如果可以省很多钱。
一进门,就被导游催促,说赶紧蹭摆拍。看到两个老人旅行团。已经架好了三脚架,蓄势待发。两颗榕树中间站了个穿花上衣一女的,拼命喊着:后面来蹭拍的人,每个人要给我十块!后来我们就统一称呼她为“十元姐”。其实里面的高人反而是旁边静静看着这一切的买柚子阿婆——第一代摆拍网红,牵牛大叔的老搭档。柚子也不贵,一个才5块。大家可以过去照顾一下阿婆的生意。
午餐,是回到如家酒店后,原本想吃美味园,但是发现人家好像只做晚上的。于是,到了它斜对面的平价海鲜餐厅。碎螺挺好吃的,就是螃蟹有一只不新鲜。
下午行程是小锆和东壁日落。只是高速公路上出了事故,在高速路上塞了一个多小时,所以四舍五入,导游说直接去东壁村的光影栈道看日落。小锆的日落只能成为遗憾。天气一如既往的不好,只有一点点云霞。没关系,拍不成景,我来拍人。
由于之前有跟旅行社沟通过,下午的行程直接把我们带到拾间海那边,所以结束行程后就直奔拾间海,确实离东壁光影栈道不远。攻略诚不欺我。
到拾间海已经是日暮时分,订的是58号的23点59。788块一晚,虽然比隔壁的00点1分多了60块,但是很抵。多了一个阳台和客厅。观日落的位置也比隔壁好。只是没能结识住在13点、水院和山院的游客成了我此行一大憾事。
晚上在拾间海餐厅打包了一份海蜇头回自己的房间阳台,一边欣赏着夜景,一边品尝着美食,无比惬意。住的实在太舒服了,东西应有尽有。弄的隔天都有点舍不得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