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国庆游之三城固篇

作者:静水深流 显示图片

延伸的公路衬出大地的辽阔,高耸的建筑,烘托着天空的浩瀚。
       车行石紫公路,汉江的秋风吹来丝丝凉意。离开后柳水乡,从安康到汉中,下一站去哪里呢?西乡还是城固?
       十天高速石泉入口处统一意见——桔乡城固。
       秦岭南麓这个季节虽不能听一池荷韵,但可赏桔,也可品十里乡情啊!
       说去城固,想起了苏东坡的一首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是的,一年中最好的风景,最美的景色,就是秋天的色彩,尤其是城固桔园橙色的季节,更是别有一番情趣,咋能错过这样的机会呢!
        上十天高速,出西乡沙河镇走316国道,全程120公里左右,车辆少,用时少,晚上七点到达城固县城博望镇,货比三家,入住天运宾馆。


城固县城鸟瞰图(网络图片)。


城固位于汉中盆地腹部,汉水上游。北依秦岭南麓,南屏巴山北坡,中纳汉江平川,享有“柑桔之乡”、“大鲵之乡”、“天然药库”之誉。三国蜀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于此筑东城。南朝宋改名城固县,取“城池坚固”之意。


城固桔园。








城固“仕敦礼让,守诗书”。“世间好事忠与孝,天下良图读与耕”。耕读传家在城固代代相传、影响深远。张骞、李固出自城固,明清平均2.6年出一举人、十年出一进士。

已饥肠辘辘了,稍事休息,晚饭吃啥呢?还是我们的最爱,吃鱼!
       安排住宿时正好路过一家“三味渔府”,看店内吃客座无虚席,门口还有众多排队等候者,网络一搜,果然是网红店,好评如潮。


城固三味渔府位于县城博望镇友谊路地税局旁(春熙大酒店对面)。
晚餐三味鱼府,服务员张红玲。三味鱼府特色鲜,服务优质客为先,鱼香菜美扬美名,企业文化响当当



后厨称鱼杀鱼的忙的不亦乐乎。


点了花鲢鱼火锅,要了酸菜炒米饭及几样素菜。鱼现捞现杀,货真价实、新鲜嫩滑。酸菜炒米饭味道独特,凡吃者皆赞不绝口。店家赠送了我们一份城固凉皮,好似我二十多年前来城固时吃到的久违的感觉味道又回来啦!
       当然店家特色菜还有黄辣丁、酥肉、特色自制菜豆腐,特色酸菜。




面皮特色!嘹咋咧!


通过就餐时服务员的敬业、专业、及时、周到深刻感受到了店内的招牌落在了每个人的行动上了。







特别看到了这样一个细节,就餐结束后,收拾整理餐台的服务员拿着一瓶黑乎乎的东西倒进了剩汤剩菜里,一问原来是墨汁。三味鱼府锅底料绝对一次性使用,为顾客负责!
       每一个成功的餐饮店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有感于三味鱼府的愉快经历及服务员张红玲的优质服务,特意在意见薄题写:
三味鱼府特色鲜,
服务优质客为先,
鱼香菜美扬美名,
企业文化响当当。

10月5日,沿习了前几天的天气状况,早上总是细雨蒙蒙。吃了早餐后,冒雨到钟楼附近转了转。


城固锅贴,1.2元一个。有点像小油条,但非油炸,比之硬、有嚼头。是用一种特殊的灶具制作。在一自由市场偏僻小巷发现的,买了几个尝尝,与过去在汉中市兴汉路边早市品尝的感受不同。


制作锅贴。



酒店附近一小吃摊城固热面皮、菜豆腐、花生稀饭解决了早餐。
      城固面皮,相传始于秦汉,它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过浸泡,磨成米浆,加水稀调相宜,上特制的笼蒸熟,待冷却后切成细条,具有白、薄、光、嫩、细、柔、韧、香等特点,再辅以豆芽、菠菜、胡箩卜丝,调配入芝麻酱、辣椒酱、大蒜汁、生姜汁、芥末、五香粉、精盐等佐料,拌后红绿相映,黄白互衬,色泽鲜亮,食之爽口,气味芳香,风味独特。
        每碗3.5元,真是实惠。


城固钟鼓楼
位于县老城中心,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重建于光绪二十四年。楼共四层,高16米,系砖木结构,基座坚固。飞檐翘角在空中画出一小段轻盈优美的弧线。
        钟楼见证了多少世事沧桑,其秀美的身躯上留下了往日的铅华与岁月的伤痕,见证了这座古老小城的百年变迁与历史风雨。附近以文字讨生活的老先生不无感慨的叹息到:最令人遗憾的是钟楼木樑上的彩绘已被“一片红”所取代。


钟楼边的老店,最早的“牛羊肉泡馍馆”。


杂货铺。


张骞纪念馆(城固县博物馆),票价40元。未入内参观。
      雨还在下着,顺着导航指引的路线,前往“五门堰”。
      穿行乡道(七斗路),村落、村道上鲜见的行人,还有那孤单的黄狗、收割后空旷的稻田、未收获的黄豆、待挖的大片莲菜都是一路的风景!
      驶入县道(城石路),路宽了,车多了,大多是三轮摩托,拉着橘子赶路售卖的果农。前行不远就是马路市场,果农们站在车前,一字排开,等待生意上门。
       问了价钱,批发价一斤0.8元。





果商以附近的民房为依托,收购了堆积如山等待发运的新鲜桔子。



五门堰,位于陕西省城固县城北15公里处的湑水河右岸,由堰口、堰坝、堰渠三部分组成。堰坝在桔园镇东偶,渠首在许家庙镇街东南。自东北而来的湑水河流经这里,拐了一个“L”形弯,转向东南逝去,五门堰就卡在这个弯节上,大致呈东北至西南走向。这是一座低坝拦河引水灌溉设施,汛时不碍泄洪,旱时蓄水灌溉。建筑雄伟,拦河坝长374米,坝高1.2米,坝顶平台宽2.5米,坝坡宽15米。渠首五洞,东二西三,形似五门。


过了“神奇桔乡”牌坊,不远处向右边一条小路,就能看见“五门堰”遗址。


“五门堰”最早是在汉江支流湑水河上用土筑的一座拦河坝,堰口遇大水崩溃,到元代至元年间,城固县令蒲庸将堰口改为石砌,渠底开挖五洞,东二西三,形似五门,可以启闭,故名“五门堰”。









今日的五门堰依然发挥着灌溉作用,惠泽当地黎民百姓。






观音阁,道光十七年(1837)建。阁由台基、木架、顶三部组成,台基长4.6米、宽1.2米、高0.97米,全用石条垒砌。



堰旁这颗1300余年的古树——皂角树,深受当地村民们的膜拜祭祀和政府的保护。



五门堰有龙门寺古庙一座,三进四院,有大佛殿、禹稷殿、太白楼、观音阁、望江楼、碑亭、官房等明、清古建筑群三十余间。





历代为了延用“五门堰”曾进行多次维修,无论是修堰、查田、修庙、捐款都有刻石记载。






现在共存有碑石31块,其中元碑1块、明碑4块、清碑8块、民国碑18块。


1992年,陕西省在此建立了五门堰博物馆,填补了陕西省无水利博物馆的空白。

离“五门堰”不远处,就是享誉全国的“桔园”。桔园位于胥水河西岸,是目前我国柑桔栽培的最北界,橘柑因桔园独特的地理地貌和气候环境,橘柑品质上乘,畅销全国各地。



桔园的核心景区所在地叫“升仙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历史典故就发生在这里。“升仙村”东有胥水河婉延环绕,西有鸟山松涛阵阵,南有绿树成荫,北有郁郁葱葱。青山碧水,风景秀丽,景色迷人,万亩柑桔一望无垠。
       到一地已经习惯逛逛农贸市场。


彩葫芦。


南瓜,大的三元一个,小的两元一个。
去往景区自发形成的自由市场。有各种地产农产品和旅游观光地可见的小玩意儿售卖。


别看我小,价钱也不能少。


给我拍张照。






到升仙台要么步行,来回需要两个半小时,要么坐景区的观光车,票价15元。


选择观光车,节约时间,节省体力,赏景上山。


山峦连绵,碧水环绕,风光怡人,观光车行进在“M”型观光路蜿蜒如带,宛如进入世外桃源。



攀岩栈道。观光车送游客只到攀岩处。


下车后,继续前行一段路程才能到达登山口。



以唐公山为体,以万亩橘园为景,以升仙文化为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升仙文化景观带。


升仙台传说是唐公房举家升仙之地,以“天圆地方”的建筑形式阐述了道家“天地合一”的思想理念。


到达升仙台,可以一路攀登石台级,也可走一段桔园林间小道,再攀爬最后一段台阶。登山小路坡陡,雨后又有些湿滑,虽然有些步履蹒跚,但这并不影响欣赏风景。
       满山遍野的桔林,秋风微动桔叶婆娑,桔子特有的味道充盈着人的鼻息。两边的桔子伸手可摘。那一个个黄澄澄的桔子你挤我碰,好不热闹!
        小路旁的果农开展每斤5元的自采活动,满园桔子随手摘下一个桔子一闻,一股淡淡的清香立马飘进鼻腔里。剥开桔子,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咬一口,果肉无渣而水份充足,让人回味无穷!
       一路行走,一路观赏。
       放眼望去,山坡上千株万株的橘树,金黄的橘子沉甸甸地缀满枝头,好似薄雾里的小火球,又像是顽皮的小孩扒开绿叶,露出红扑扑圆圆的小脸,一个劲地向游人点头微笑。
       拉近视线,棵棵橘树,像撑开的大伞,还显细小的树干承受着果实的重压而似无怨无悔。果实累累,树叶浓密,葱郁茂盛,成片成林,好似排着队欢迎客人的到来。
       享受这惬意的过程和礼遇,登临升仙台。向正南远处眺望,美丽的桔园镇白墙红瓦,炊烟袅袅,柑橘挂满树枝,黄的好看,绿色养眼,一派祥和富裕农家的美丽景象尽收眼底。










升仙大道全长517米,由1199步天然石材台阶砌铺而成。看来不付出力气,不流汗水是到不了山顶“升仙台”的。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伫立升仙台,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绕台一周,桔园和桔园镇风光一览无余。








回程时在一栽种向日葵的花卉苗圃下车,赏花游玩。


春的生命是鲜活的,夏的生命是热烈的,秋的生命是丰富的,冬的生命是纯洁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日无疑是丰盈的,更是宁静的!
       还未走进苗圃,秋风已将花香送入鼻腔。不大的苗圃里,各种花木五颜六色,姹紫嫣红,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给10月的秋天带来了鲜艳,芬芳,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的生机、美感,给人们带来了快乐、舒心!徜徉期间流连忘返。
       大片的向日葵花有的花枝招展,有的含苞欲放,有的正在堪堪开放。枝干挺拔,花盘硕大,鹤立鸡群,花丛中显摆的映着黄橙橙的金色,分外妖娆!
       向日葵,我爱她花开的时候随着太阳微笑,展现着近乎完美的执着。













欣赏了桔园秋景秋色秋韵,集市上、山脚下、果园里分别品尝了桔子的美味,即将离开,桔园之行虽然未能全貌感受到苏东坡在《浣溪沙·咏橘》中描写的绘声绘色的美丽场景:
       菊暗荷枯一夜霜。
       新苞绿叶照林光。
       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
       清泉流齿怯初尝。
       吴姬三日手犹香。
       虽然意犹未尽,但我们也不虚此行,心满而意足。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哪有大文豪的情怀与境界啊!
       城固并非江南,它的桔韵、桔景、桔味之于江南毫不逊色,那是另一幅美丽的图画和意境。
       秋夜的霜冻,桔园苗圃里菊花并未枯萎,依然盛开而艳丽。池塘里莲花以枯萎之身孕育了深植泥土的莲藕,馈赠劳作者。
       桔园蜜橘的橙色和树木绿色的叶子相互对峙,明亮而醒目。农舍、街镇掩映在绿色和黄橙色的桔林之间, 就像一幅山水画。
       品尝的橘子是甜美的,刚剥开的橘子喷发出的特有的淡淡芬芳,清雅似茶花,弥散似薄雾,这并未让我们意外,这是桔园桔子该有的特色!
       相同的相通的是,那带给果农富裕的橘子确实像一个娇羞的少女,带着稚嫩的橙色味道,饱满的脸颊上酸甜可口的桔瓣,那桔汁儿沁人心脾,像一个清澈的春天,让人满心花怒放。    
       只是我们未能品尝到桔园少女亲手采摘剥开的桔子,更不要说第三天那浓郁的桔香味依然唇齿犹存的感受了。
        游记就要收笔了,周末去听了一场久石让&宫崎骏动漫经典音乐作品演奏会,由跨界表演乐团爱乐汇轻音乐团以室内的形式演绎,《天空之城》、《千与千寻》还有《龙猫》等乐曲宁静而空灵、浪漫而伤感、恢宏而细腻、无奈而伤感……让人沉静而陷入思考!



       身处自然的怀抱,大山的馈赠,亲们的付出,美食的品尝,让人身心愉悦而舒畅!
       人要学会感恩,人要追求上进,但也要知足常乐!学会感恩,才会保持恬淡自然的心态;学会感恩,才能看清自己,才能且行且珍惜,路才会更宽更平坦!
       言归正传。离开桔园取道文褒路、汉石路、汉武路经武乡镇从汉中北进入汉中。
       赋词一首,作为城固游记的结束语吧!
            《念奴娇•城固醉秋》
                         细雨迷离,
              看钟楼秀丽,桔香飘逸。
          堰门古树唱沧桑, 水面群鱼嬉戏。
         丹桂清香,菊芳兰秀,千树桔红缀。
              山河锦绣,果园硕果累累。
                      秋日胜似春朝,
               橘橙树绿,染秋别样美。
          赏花菊园拾闲趣,处处诗情画意。
         穿行花间,聆听秋韵,抬眼望仙境。
               妄攀东坡,甘为秋色一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