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合那高速公路(合浦——那坡)是一条风景如画的高速路,号称“中国最美高速”,因在山区建造,费用很高,据说平均一公里花一亿多,高速路费平均一公里一元。那坡县是百色地区的一个边陲小县城,与越南的高平、河江两省接壤,边境线长207公里,是广西陆地边界线最长的县份。国庆假期去那里玩了一下。
下了一夜的雨,清晨,我们从崇左市出发。一路柔和的青山,葱郁的绿树,飘渺的云雾,青黄的稻田,明艳的花簇,哗哗的瀑布,叽喳的飞鸟,炊烟袅袅的村落......清新的美景应接不暇,汽车仿佛在水墨画中蜿蜒穿梭。
这段高速路一大特色是隧道多,隧道接着隧道,隧道连着高架桥,百大特大桥就在其中,可惜没能下来欣赏。我特意做了统计,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们行走路段正好有40个隧道!长的有2千多米,短的有100多米。超过2公里的隧道就有3个!最长的是那岭隧道2623米。
3小时左右,终于来到那坡县城。
一条小河穿城而过。私人楼房比比皆是,车子在县城转了一圈,好小,大道只有一两条,更多的是小街巷。
停好车,我们穿行小街巷,到农贸市场走走,那是烟火气息最浓的地方,最能感受当地人的生活。
当地是土葬,我们还看到做棺材的小作坊。
好几户家门口晒着已打掉谷子的稻秆,有何用呢?
原来是用来绑菜的。
也许是节后且是午后,市场有些冷清,倒也能看到一些少见的东西。
蜂蛹,美味佳肴。高蛋白,不宜多吃。
蜂酒
第一次见这种果,水果?错!香料——草果的前半生!
芭蕉蕾也能做菜。
第一次见圆滚滚的豆芽——麦豆芽,按筒来卖。
小时候常见的用布袋装中草药的小摊,多年不见,特亲切。
酸肉? 没吃过。
颇具民族特色的小摊。
从市场出来,我们就到了附近的有名景点感驮岩。那是一个小公园。
岩洞前有一个洪泽湖,由洞中的地下水流出形成的,湖水碧绿清澈,倒映着绿树、山岩,显得特别秀美。
洪泽湖的水源
岩洞好清凉,盛夏避暑的好去处。
岩壁上裸露的石纹好特别,巨幅石刻“吸尽天云”更是醒目,远远就能清晰地望见,清末当地有名的绅士黄道中所书。旁边还有一些文化大革命时期刻下的毛泽东诗词。
遗址不给参观,也没见有展品。
那坡县名演变历程。1965年该县那坡大队党支部书记参加全国先进代表大会,得到毛主席接见,为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而更名为那坡县。
岩壁上一块钟乳石,形如倒挂的蝙蝠。
一“龙头”从岩石中探出,山水从它口中嘀嗒往下掉。我决定从这爬上山。
近看的“龙头”却是如此,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艳阳下,山中的绿真是赏心悦目,嫩绿、翠绿、浅绿、深绿、墨绿,绿得透明,绿得发亮。
站在山顶俯瞰县城。
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最小分支,人类学专家称之为壮族的“活化石”,主要居住在那坡的大石山区。来那坡自然要去感受一下那里古朴的风情,我们选定离县城不算远的吞力屯黑衣壮山寨。汽车在崎岖的山路行走了将近1小时,进了这个石拱门就到了。
村子很小,只有几十户人家。村口有一幢为商演而建的木制楼房,几位老人在那乘凉聊天,我们过去搭讪,聊了一下便到村中走走。
本以为会有原滋原味的古村落,失望了,房子已经不是干栏式的木制瓦房,人们的穿着已汉化,就算穿着壮族衣服也不全是黑衣土布了。
总算看到让我眼前一亮的!
这家女主人热情邀请我去看她刚晾晒的黑土布,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她家里还有一台织布机。
借了她的盛装一阵狂拍,弥补了遗憾。
玩得有些匆忙,下次再深度游。再会,那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