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最有特色的六大古镇——西塘

作者:沉默的羔羊 显示图片

江南六大古镇是江南水乡古镇的代表,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
周庄、同里、甪直、西塘、乌镇、南浔并称为江南六大古镇,是江南水乡古镇的典型代表,三个在浙江,三个在江苏,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长三角洲,湖泊星罗棋布。
周庄—中国第一水乡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个周庄”。周庄作为江南最早开发、最有名气的水乡,有着“天下第一水乡”的称号。这个古镇位于江苏省的昆山市,历史非常的悠久,到今天为止已经有900多年了。这里因水成街,水滋润着周庄,水丰富着周庄,水是周庄的灵魂。古朴秀雅的明清民居,无限生机的流水,还有那充满岁月痕迹的石板桥,就这样“轿从前门进,船从家中过”,"小桥、流水、人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你忍不住停留。沈厅、张厅、迷楼、叶楚伧故居、澄虚道院、全福寺等名胜古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观赏性。 周庄古桥居多,且桥桥相望,桥桥相连,至今仍保存着建自元、明、清代的石桥。 坐在船上游览,穿桥过洞,颇有情趣。
 乌镇 —让文青魂牵梦绕的"枕水人家"
乌镇桐乡北郊一个有1300年历史的江南古镇。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 完整保存着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在此吟咏风月,畅怀叙谈的最爱,还是一代文豪茅盾的故乡。乌镇是六大古镇中少有的水阁,也因此被称作是"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走进乌镇,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眼前的一切都携着浓浓的中国水墨画气息扑面而来,雕梁画栋、石巷老屋。"来过,便不曾离开",这是刘若英的乌镇情怀。同样有这种情怀的,还有黄磊,因为热爱,他同他的小伙伴一起,在这里,发起了一年一度的戏剧节,也让"乌镇"成为了无数文青云牵梦绕的地方。有人说,如今经过统一改造的乌镇似乎因太过精致,少了一份历史的沧桑。然而,不能否认的是,那些属于吴越古镇的地方文化却被完整保留下来,熠熠生光。
同里 —东方小威尼斯
"醇正水乡,旧时江南",说的便是这座清丽古朴的小镇——同里。位于江苏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同样也是一个5A级景区。这个古镇的小河非常的多,有达15条,而古桥就更是多了,有达49座,可谓是真正的小桥,流水与人家。同里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风景优美,四面环水。这里家家临水、户户通船,有着"水乡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柳桥通水市,河港入湖田"的景观,因而素有"东方小威尼斯"之誉。据说,同里有三多,水多、桥多、文人雅士多。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最有名的私家园林——退思园,是江南古镇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整个小院简朴无华、素静淡雅,却有一种自在的安然。这里水多桥多,明清建筑多,名人雅士多,气质独特,看似古色古香,却又与现代相结合,非常宜居。
 南浔 —中西合璧的千年文化古镇
南浔,曾经最富庶的江南古镇,与其它古镇有所不同,这里少有老屋长廊、石桥深巷,却有很多名园古迹,且这些园子多有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明代百间楼风貌奇特,清代张石铭和张静江故居别有情致。南浔建镇至今己有750多年历史,历史积淀浓郁,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5A级旅游区。 凭借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人文景观,荣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称号。
甪直 —江南的"桥都"
苏州城东三十六里,有一个具有浓郁水乡风情的古镇,这就是被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誉为"神州水乡第一镇"的甪(lù)直镇。甪直古镇有2500多年历史,甪直境内水流纵横,桥梁密布,有五湖之厅、六泽之冲之称。 古镇内有41座历代古桥,造型各异、古色古香,其中两桥相连成直角的双桥就有5处,令人叫绝。虽然它的声名没有周庄、乌镇那么响亮,但它的水乡风貌、历史底蕴完全不输于其他。有人说,甪直是江南的"桥都",走进甪直,你会发现此言不虚,这个具有醇正的江南水乡特色的古镇,以水多,桥多而著称,据说,甪直桥的密度堪称"世界之最"。

西塘 —活着的千年古镇
西塘位于浙江嘉兴,虽然是在六大古镇中历史比较短的一个,但西塘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古镇,至今,西塘的明清代古建筑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尤其是廊棚和古弄堪称"双绝",在诸多江南水乡古镇中可谓难得一见,因此被称作"活着的千年古镇"。古镇薄雾似纱,两岸白墙墨顶,瓦屋倒影,舟影波光。












西塘有一条临河的廊棚人称“烟雨长廊”,意思就是带屋顶的街。西塘的雨廊(廊棚)是江南水乡中独一无二的建筑,是古镇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江南古镇》一书中提到:江南水乡古镇由于河网型的地理环境,河道作为主要的交通纽带,在商市和古镇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因水成市”、“因水成街”。西塘是典型的水乡古镇,元代成市,到明代商市已相当繁荣。沿河而筑的廊棚就是最具特征的建筑类型。








西塘古桥工艺精湛,至今保存完整,有很强的观赏价值,石桥见证了西塘古镇的历史,也为这座江南水镇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和隽永的文化意味。















送子来凤桥”老百姓俗称“晴雨桥”是三孔石板桥。 传说建造时,正好有一只鸟来,“送子来凤桥”这个吉祥名字由此得来。桥顶的棚,和方砖铺就的长条凳,为游人提供了休息和观赏美景的好去处。而“送子来凤桥”最体现西塘人细致周到的本性之处,在于桥体上的石阶被一分为二,左侧的石阶是供男人使用的;而右侧被设计成小小的斜坡;原因是,古人考虑到当时女子有缠小脚的陋习,迈步子小,台阶不方便行走,於是做成小斜坡供女子专用,远远看去桥的顶棚上红檐黑瓦,桥正中的花墙隔断,把桥点缀得古朴新颖。 





 


 西塘的大戏台,坐在船上看戏,很有趣吧。




西街是西塘的中心,是最有名最热闹的商业街,自明清开始便已存在。 西街是极为典型的水乡街道格局,道路狭窄,两旁建筑古色古香。 沿街的景点分布较多,石皮弄、西园、纽扣博物馆等都在这一区域。






古镇在明代以前大户人家有唐、王、赵、陆四姓,明以后又有倪、蒋、朱、卜、陆等大户,故多建有深宅大院。宅深形成长长的弄,镇上现仍长短不一的弄122条,其中百米以上的宅弄有5条,最有特色的一条露天弄名叫石皮弄。 石皮弄是王家子孙两宅第之间形成的一条弄,地面用168块石板铺成。全长68米,最窄处仅0.8米。





西园是西塘古镇最大的私家花园,这里最初建于明代,为朱氏别业,典型的一座江南园林,如今也是一座博物馆。房子古朴,都是纯木结构,门窗的雕刻精美,注重细节。园内的长廊可避风雨,栽种的绿植也是恰到好处,与园内的整体风格一致,彰显主人的品味和情趣。











当天色渐暗,红红的灯笼亮起,游客沉浸在西塘夜色之中,不论是站立小桥之上,还是漫步在水边的巷道,都可以走进一个闲适、梦幻的世界。长长廊棚的红灯笼和游船相映成趣,把千年古镇的打扮得绚丽多彩,璀璨夺目。
西塘—名副其实活着的千年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