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篇献给对贺兰山感兴趣的朋友。
我本人登山能力一般,速度只能算中等,但对我国中东部的山非常热爱,游山有一定的心得,比如设计路线,以及在山里到处东张西望、从不同的角度观赏一座山,特别是发现一些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细节。因此,每次游完一座山,尽自己的能力解析旅游路线,以期对感兴趣的后来者有所帮助。
本篇题为“踏上贺兰山阙”,有一定的针对性。前段时间看几位好友的江郎山游记,得知某知名作家题有“踏破江郎山”之句,还被景区弄在了比较显眼的地方,不禁大愕。登上江郎山之巅,举目四望,不免感叹“快哉!此风”,甚至飘飘有凌云之志也不足为奇,但不至于要把江郎山踏破了吧?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即使是只为表现某种气概,也无须使用如此生硬粗暴的语言。所以我觉得改为“踏上江郎山”比较平和一些。同样道理,对贺兰山也应该是踏上。岳元帅说“踏破贺兰山阙”,有具体的历史背景。我等本来无法与岳元帅比肩,所处的时代环境也不一样,所以还是“踏上”为宜。
最早知晓贺兰山,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接触地理教材与中国地形图,知道贺兰山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南北走向的山脉(另一条比较重要的是宁夏南部的六盘山),它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冷空气的东侵,使得银川平原成为著名的“塞上江南”。
后来又从历史文化方面对贺兰山有一点了解。题名岳飞的《满江红》便有“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之句,虽然岳武穆的足迹未曾到此,但这代表了一往无前的“直捣黄龙”气概。又如王维的《老将行》里有“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可以想见当年的金戈铁马之声。及至查阅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才知道“贺兰”一词是音译,意为“骏马”。此山的得名,因为山势奔腾如骏马飞驰之势。“贺兰”之音不知从哪个早期游牧部族开始使用,后来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等部族一直沿用此音。像贺兰进明这种复姓,应该也是从这个意思来的。
至于对苏峪口的认识,则要迟至2019年的夏天。那时候预订了去银川的机票,准备在到访敦煌之前去宁夏打个卡。在携程网的“贺兰山岩画”景区点评里看到有人说“还不如去苏峪口呢”,这才知道有这么一个森林公园。那一次因故退掉了去银川的机票,直接去了敦煌。不料却因祸得福,2020年造访宁夏,有一周时间,不致于错失真正的贺兰山。经过几个月的认真准备,终于圆满地完成了苏峪口森林公园之旅。
贺兰山脉的主脊线是宁夏与内蒙古的分界线,东坡属宁夏,西坡属内蒙古的阿拉善盟。最高峰是敖包圪垯,海拔3556米, 是宁夏与内蒙古二区的最高峰。不过它并未开发为景区,只有少数户外登经验丰富者才能登顶。在贺兰山岩画景区的步行入口处,有个山阙能看到敖包圪垯。
贺兰山 的山体形成了许多东西向的口子,有四个比较著名,形成了四个风景区,属 贺兰县 ,在银川市区的西北方向,与银川的距离在45-55公里之间。由南往北分别是:
滚钟口,又称“小口子”,门票30元,以登山为主,也有寺庙等人文景观。
拜寺口,主要景观是拜寺口双塔,始建于西夏,不收门票,但要收5元的停车费。
苏峪口,属自然风景区,全称为“ 贺兰山 国家森林公园”,当地人一般称为“苏峪口森林公园”(下文统一使用此称呼),门票60元,是开放景点中最能体现 贺兰山 自然风光者。
贺兰口, 贺兰山 岩画景区在此,门票60元。
苏峪口森林公园景区内的最高峰是金顶,海拔2906米。然而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现在已经不开放登顶,只能登到南坡的2350米之处,北坡则完全封闭。
游览日期:7月18日
新月广场有旅游直通车可到苏峪口森林公园。
新月广场北边马路边上的候车点,旅游直通车只剩下可怜的两辆:
原先去西夏王陵与 贺兰山 岩画是不同的线路,疫情期间合并了,统一乘上图的蓝色大巴,线路为新月广场——镇北堡影视城、 贺兰山 岩画——苏峪口森林公园——西夏王陵。这线路对去苏峪口森林公园的游客影响不大,但班次好象每天就这一班了。我观察了一下,司机好象在等人上得更多一点再发车,也可能是8:00发车。广场上没有任何图文说明。
上图左边的小巴不知道干什么用的,只有蓝色大巴上有乘客,估计是候补队员。
旅游直通车一点都不直通,像公交车一样,每站都停,到达目的地往往用一上午。回程时间又早,在景区玩不了多长时间。所以我没有乘,而是从银川市区打车50多公里到达苏峪口森林公园。
上图左边是游客中心外景。
上图是游客中心内景。
主要收费项目:门票60元,交通车20元(来回), 青松 岭索道单程40元,双程60元。
另外,青松岭有娱乐项目,丛林穿越50元,玻璃吊桥40元。
交通车从游客中心到松涛山庄停车场要18分钟左右,也可以提前在樱桃谷口下,先步行游览樱桃谷,不过要提前跟司机说好,否则他会长驱直到松涛山庄。
迎宾区(即游客中心)发车时间: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8:30-17:10
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9:00-16:40
松涛 山庄发车时间: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9:30-18:30
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9:30-18:00
樱桃谷谷口发车时间: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8:30-18:30
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8:30-17:00
樱桃谷口的发车时间实际上由松涛山庄的发车时间而定,从松涛山庄往游客中心的车,到了樱桃谷口,只要有空位便会停车。上文的发车时间录自樱桃谷口的候车牌,仅供参考。
在樱桃谷口不一定好等车,我17:30左右开始在那里等车,到第三辆车才有空位,上车时间已经是17:50。
青松 岭索道单程要6分钟左右,索道运营时间忘了。
景区门口没有宾馆或民宿,离得最近的是镇北堡影视城旁边的宾馆与农家乐,要么只能住在银川市区。
景区交通车的终点有个松涛山庄。如下图:
中部的灰色楼房是山庄的房间,别的是附属建筑。
这种山庄独此一家,后勤供应又相对麻烦,所以性价比可能不高。我也没去问价。
索道下站所在的松涛山庄、索道上站所在的青松岭有服务点,可以买饮料、面包、饼干、烤肠、方便面等,还有卫生间。其余景点是没有任何服务点的,买不到任何食物,也无卫生间,包括崖壁栈道全线、世纪塔、兔儿坑。稍稍例外的是樱桃谷路线,全线无饮食服务,但双狮峰与樱桃谷出口两处有卫生间。
上面这张图是我在景区入口拍的,它有一个严重的缺陷——没有画出通向金顶的崖壁栈道这一段,看样子目前景区不太重视崖壁栈道。不过它标注的景点之间的距离比下图要准确。
上图是在网上下载的较早的游览图,更加全面。但这张图里标的景点之间的距离并不准确,后文我的文字是根据最新的游览图与实际行走的体验综合得出的,更加准确。
我将上图加工了一下,形成下图,以便说明:
我将目前可以游览的区域分为三部分:
区域一:金顶崖壁栈道,但只开放半程。
从松涛山庄的停车场(海拔1848米,此数据存疑)到半山93号点的小木屋(海拔2350米),沿金顶所在的山体的南坡行进,全长约2600米,海拔提升502米。(景区说开放的这段有2.8公里,我认为不准确,个人感觉在2300-2600米之间)
金顶最高点海拔2908米,从松涛山庄的停车场到金顶最高点,全程约5200米,海拔提升1060米。上图显示,从松涛山庄到贺兰金顶只有一小段,这个比例是明显不对的。
此线路到达半程小木屋后,必须原路返回。离开松涛山庄后,全程没有任何服务点。
区域二:从青松岭(海拔2150米左右)到世纪塔(海拔约2270米),再到兔儿坑(海拔2310米),包括青松岭上的玻璃索桥等。
我之所以将这三个点归为一类,是因为它们都在山坡上,观景视野开阔,特别是西望金顶的视线很好。
青松岭索道上站——玻璃索桥,200余米。
青松岭索道上站——世纪塔:1100米,缓缓的上坡路。海拔提升120米左右。
世纪塔——兔儿坑:580米,略有起伏,但不难走。海拔只提升50米左右。
只有青松岭有服务点,世纪塔与兔儿坑不要说饮食,连洗手间都没有。
连接区域一与区域二有两种交通方式 :一是索道,单程40元,双程60元;二是步行走青松岭的北坡,单程1000米左右,海拔近300米,比较陡。
区域三:樱桃谷,这是一条两山之间的深沟。南起点为兔儿坑,北起点为上图标出的“樱桃谷”圆点,实际上这个点是谷口。全长约3260米。具体分段如下:
兔儿坑——虎踞龙盘:650米
虎踞龙盘——三叉口:480米。(从三叉口往北还有一条路,上陡坡,可以回到青松岭,约600米)
三叉口——快活林,1050米
快活林——双狮峰:580米
双狮峰——一线天:100米(这100米是景区地图的标注,我实际行走的感觉有200米)
一线天——樱桃谷口:400米
樱桃谷口的海拔约为1780米。从免儿坑到樱桃谷口,海拔下降了530米;反过来,如果从樱桃谷口进入,前往兔儿坑,在3260米的距离内,要上升500多米,对体力有些考验。
这条线路,全程没有饮食服务,只有樱桃谷的出口处有个卫生间。
以上景点海拔高度与各景点之间的距离,主要来自景区的指示牌与示意图,未必完全准确,仅供参考。
上面的游览图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的,与游客下车后的行进方向大体保持一致,不过与人们习惯的地图“上北下南”方向正好相反,所以我制作了以下几张图。
下图是利用百度地图加工而成的,水平距离的比例是很准确的:
下图是利用GoogleEarth加工而成,带点三维的立体感:
上图从游客中心经灵光寺、樱桃谷出口到松涛山庄的绿色实线是景区交通车的行驶路线,灵光寺到新索道下站这一段,原先有交通车,但现在已经停运,所以用绿色虚线表示。
金顶的南坡,从半程木屋到金顶;金顶的北坡,从新索道下站到金顶,这两段步行线路现在已经关闭了,所以用红色的虚线表示。
其余红色实线表示现在能走的步行线路,包括松涛山庄——半程木屋、松涛山庄——青松岭、青松岭——兔儿坑、兔儿坑——樱桃谷出口。
本来还有一个新景区,走的是金顶北坡,有先进一点的闭合型缆车,下站在响水,由上站出来后,经过北坡的 贺兰山 阙上金顶,但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已经不再开放了。在这里顺带说明一下,说不定哪一年又重开了,以备参考。
借用百度地图:
蓝色虚线是索道线路,白色实线是百度地图自己绘画的步行线路。索道下站步行到上站约2200米,索道上站步行到金顶约2100米,共4300米。
下图是利用GoogleEarth制作的“上北下南”方向图:
但改成“上南下北”方向才能更好地体现北坡的宏伟山势:
隔着屏幕都可以稍稍感受到贺兰山突兀峥嵘的气场。
下图是利用百度地图制作的当前可游览区域的示意图:
区域一,从松涛山庄停车场到半程木屋这2600米登山路,游客们可视自己的体力与时间决定走不走。
从松涛山庄到青松岭,是乘缆车还是徒步,也视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
上了青松岭后,剩余区域可以这样设计:
线路一:从青松岭到世纪塔(瞭望塔),原路返回下山,往返全长2200米。(只以青松岭为起点计算,不计入从青松岭下山到松涛山庄的距离,下同)
线路二:从青松岭到兔儿坑,原路返回下山,往返全长3360米。
线路三:从青松岭到兔儿坑,再走樱桃谷线路的一段,到了三叉口,爬坡上到青松岭,全长3410米。
线路四:从青松岭下坡到三叉口,走樱桃谷线路的另一段,到樱桃谷口候车,全长2730米。
线路五:从青松岭到兔儿坑,再走樱桃谷线路的全程,到樱桃谷口候车,全长4940米。
也可以乘景区交通车在樱桃谷口下车(提前跟司机打好招呼),先步行游览樱桃谷:
路线一:从樱桃谷口到兔儿坑,再到青松岭,全长4940米。其中从樱桃谷口到兔儿坑这3260米几乎全是上坡,很考验体力,只适合体力较佳者。
路线二:从樱桃谷口到三叉口,再拐向青松岭,全长2730米,全是上坡,也不容易。
9:15到达游客中心,9:29开始等景区大巴,9:42景区大巴才开始往松涛山庄方向进发,耗时约18分钟。
游客中心旁边的山体已经偶露峥嵘:
本来应该从上图的公路直接开进去,但最近有一小段出现了塌方,所以要先往右拐,在苏峪口的季节性河道上走五六分钟才能绕过事故点,拐上公路。
上图便是苏峪口的河道,西北地区很干旱,平时一般没有水。只有突降暴雨,才能汇成河流。然而雨停后至多一两天又没有了。
苏峪口、滚钟口、拜寺口等口子,实际上就是季节性河道。
右边山坡上出现了岩羊:
这些羊类够顽强的,首先是这里的生态环境较差,它们也不挑食,有口吃的便能活下来。其次,它们在崎岖陡峭的山坡上行走自如,甚至奔跑如飞,令人佩服。
上图河道正对着的远方尖峰便是金顶,大巴正不断地向它驶近。从这个角度看,大有突兀摩天之势。它的海拔比最高峰低了600多米,却叫了“金顶”这一响当当的名称(有如峨眉、武当……),决非浪得虚名。
上了公路后,路倒是修得挺不错,平整的两车道。
路上能看到明长城:
长城远方的山上有一批奇峰,赶紧用长焦镜头拉近:
这有点像狼牙交错之状,有一位带着小女孩的妈妈也注意到了,连声让她的孩子观看。其余人倒是不理会。
原来此处已经到了景区公路的分叉口,上图的建筑不知是三清观还是灵光寺,反正二者相隔不远,都在路口。前往新景区,要从上图的路口往右拐,不过这个景区已经暂停运作了。前往还在开放的老景区,则从左边走。
上图这一系列山峰,在别的景区很容易被命名为“万佛朝天”一类。看样子它仍处于没有开发的状态。
过了路口后,道路一下子感觉变得狭窄,皆因路两边的山壁贴得太近,所以形成了这样的感觉。如下两图:
10:00到达松涛山庄停车场:
上图中部的白房子是索道下站,右边隐隐可见登山缆车。
下车后有个工作人员认真地向游客介绍金顶栈道(半程)与兔儿坑——樱桃谷两条路线的情况,以供游客们决策。
上图往右的方向,没有拍到的区域有个洗手间。登山前可以在此解决问题。
广场上有简易饮食小摊。
登金顶的线路上没有任何服务点与洗手间,所有准备都要在广场上做好。
金顶栈道(半程)登山起点:
下车点看金顶:
离得近了,这座尖峰更有气势。不过这是典型的“望山跑死马”个案,走到尖顶有5.2公里,海拔上升1000米,不容易啊。
这条线路比较简单:
基本上是由南往北,稍稍有点偏西,另有一些迂回曲折的路段。从松涛 山庄到木屋,在2300-2600米之间。松涛山庄到金顶也就5200米左右,要登上去也不算太难,可惜关闭了。
如果要走这条线路的话,个人建议上午一到达便登山,因为:第一,上午体力较好。第二,上午一般是9:30-10:00左右才能到达,这时候,东边的山体已经挡不住阳光了,只要有太阳,就能照亮金顶所在的山体;而下午西边的山体稍高,容易挡住阳光,令山体的下半部有些阴暗。
这一段是沿着河谷向高峰挺进,视线受到两边山体的阻挡,有些限制,不够开阔。不过河谷还不算太窄,比起樱桃沟来好多了。
这一天上山的时候,云量还比较大,观景效果一般。下山的时候,阳光充足,效果更佳。
上山时间为10:15-12:00,耗时1小时45分钟,低于正常速度,因为我要不断地拍照,而且是手动对焦与曝光,花的时间更多。
在半程木屋周围逗留20分钟。
下山时间为12:20-13:50,花了一个半小时,还是因为拍照,太阳出来了,原先拍过的又重拍一次,花了不少时间。如果一路径直下山,2.3-2.6公里大概50分钟以内就可以走完。
总计在这条线路花费了三个半小时多一点,符合我慢游观景的一贯作风。
一路上搭建了好几个观景平台,从入口上几十米的陡台阶,便是第一个观景台。在此展望前路:
一路上有不少这样的地质说明牌:
沿着河道西侧的崖壁栈道行进:
两山之间夹着一道河谷,这就是苏峪口。贺兰山东坡这种东西走向的口子挺多的。
多数时候可以抬头看到金顶 ,如上图。
前面不远处又有一个观景台,需要特地走上去观景,然后原路下几十级台阶回到主路上。
在这个第二号观景台看金顶:
上图是35mm焦距。
下图是25mm焦距:
天空中的云量比较大,给拍照造成很大的麻烦。首先是云团横在山体与太阳之间,造成山体半明半暗,甚至是大半比较暗,而且还是动态的,忽明忽暗,有时这部分明,那部分暗,有时又反过来。其次,山体总的来说偏暗,然而它上空作为背景的云片,面积很大,白云多而蓝天少。如果想增加曝光量,令山体明亮一些,白云就会过曝,令画面很难看。白云与山体很难完美地统一,上面两张图就是典型的例子。
不过,我首先是旅游者,其次才顺便拍点照片,有什么条件就拍什么照片,决无可能像专业风光摄影师那般停下来甚至是住下来等待。
由上图可见,金顶右边的山体更暗。
从二号观景台下来,前方有个角度看金顶更佳。
下面两张图可以看到,金顶的尖峰一会儿明亮:
一会儿阴暗:
一会儿又全暗了下来:
这种阴晴不定,有时也觉得饶有趣味。
因为天空有点阴,随着高度的提升,虽然是七月,但在两千米高的山里还是有些凉意,以致于不得不加了件薄的快干长袖衣,后来回到松涛山庄才脱掉。
用长焦看不允许攀登的金顶栈道:
登山路线是从左侧山谷绕几个弯,甚至有U型大弯,逐渐靠近金顶所在山体。在左侧山谷所见U型大弯的一部分:
前面有一小段索桥:
过了索桥抬头所见:
上图中部偏右,有块岩石像个人坐着,这实际上是一块危岩,等会儿还要从它的下方过,下文再述。
回头一看,西北方向有座山峰:
峰体上随意泼洒着由绿色植物组成的线条,在光线略显不足时,有如天然的水墨山水画。
回看来时的路:
换个角度与距离看“水墨山水”峰:
正南方向可回望松涛山庄:
但它已经远去,只见蜿蜒曲折的河道。
来到了金顶的正面:
从此之后,山路的曲折程度将大为降低。
上下两张图是在一个专门的观景平台拍的,看别的游记,似乎它叫“四号观景台”,但中间的三号观景台哪去了?正好旁边有个保安员,他也不知道这些观景台的名称或序号。
由上图可见,金顶左边的山岭也很有层次感。
再换个角度看西北的“水墨山水”峰:
稍微多了点阳光:
绕了个圈,来到了用铁丝网住的危岩附近:
天空渐渐地明朗起来:
有些迂回的台阶挺陡:
后来天色好了许多:
来到另一块铁丝网围着的危岩之下:
只见崖壁上也用铁丝网笼罩着:
我不敢怠慢,赶紧走快几步通过。
前面有个点列了海拔高度与距离:
一路上这样的牌子不多,总共才3个。
快到游客能到达的终点——小木屋时回望山下:
东北方向的山体:
隐约可见来时盘旋曲折的路:
前面是不可进入区域:
在小木屋附近逗留20分钟,期间看到一个小伙子试图翻越栏杆继续前行,被保安人员喝止了。
往回撤:
用长焦看对面的山头:
回看金顶:
再次经过危岩:
这时候的天色比上山时舒朗了很多。
回到四号观景台附近:
在四号观景台回望金顶:
天色变了,重新看上山时的景色,感觉很不一样,如以下几张图:
西边的“水墨山水”峰:
上面这张的河道使是真正的苏峪口。
“水墨山水”峰的岩石是灰褐色的,如果是金黄色的,阳光一射,它便可以成为“金碧山水”峰,也许清晨的头几缕阳光的照射会有这种效果。
回望四号观景台一带:
从林间回望金顶:
有时候,云团的阻隔使山体半明半暗,反而有些趣味,如以下几张图:
更明亮一些效果当然好:
河道正面是观赏金顶的最佳角度:
回到松涛山庄广场:
往金顶的游人比较少,虽然不至于寥寥无几,但确实是稀稀拉拉,估计来回全程碰到的人不超过100。
广场上有个小摊卖点雪糕、冷饮,还有现烤的火腿肠。
我吃了自带的面包。
这一区域的示意图:
青松岭与三叉口之间有一条步道,比较陡,有几百米,百度地图没有标,我用红线补充了。
这时已经是14:00左右,我打算走完樱桃沟路线,感觉时间有点紧,就没有坚持步行登青松岭(估计要半小时),而是乘了缆车,用时6分钟,花费40元。这段步道的长度没个准数,旧的景区图说是1600米,新的景区图说1000米,有个工作人员说1300米,实在搞不清楚。我自己估计就1000米多一点。
这缆车是悬空无屏障吊椅式,我不敢凌空掏单反与手机,只是小心翼翼地拿出卡片机拍了几张。在缆车上往右看金顶:
下方是步行登山道:
这台阶修得挺好。
继续看金顶:
出了缆车上站看金顶:
又是明暗不定的状态:
青松岭——世纪塔——兔儿坑这条线路的特点是观景视野最宽阔,可以看到大范围的山岭,尤其是世纪塔。
14:10踏上青松岭的观景台,16:00进入樱桃谷,我在这一区域呆了近两小时,慢慢享受宽视野的绝佳风景。
青松 岭——兔儿坑——樱桃沟局部图:
青松 岭的路牌:
上图路牌里的“樱桃谷(200m)”是值得商榷的,旧景区图说青松岭到三叉口是600米,新景区图说是800米。而这里说的“樱桃谷”就有点不知所云了,因为樱桃谷是一条很长的峡谷,一般用“樱桃谷”三个字,是指它的出口处,离这里有两千多米。所以,这块路牌说的“樱桃谷(200m)”可能是指此处到樱桃谷路线最近的一个点是200米。
上图路牌附近的服务点比较多,还有卫生间,但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在缆车站背后的长廊边上眺望南面的世纪塔与兔儿坑一带:
樱桃谷就在上图中部两山夹成的“V”字形的底部。
上图中心区域半山腰上的塔就是世纪塔。
贺兰山 大多数区域是光秃秃的,只有苏峪口这一带的杉林比较密集,所以成了森林公园。上两张图是青松岭以南的区域,森林覆盖率最高。
东边二百米处有空中杂技表演:
我来到的时候,正好赶上了表演的尾巴。
再过去一点有座玻璃吊桥:
这吊桥要40元,我本身对这一类的玩艺不感兴趣,走过去还得原路回来。我本来就因省时间才坐了索道,这时候更不想花时间了,所以只拍了两张照片就走人了。
景区图上说再往东走200米还有个邀月廊,我也没注意。
由于这一带有几个游乐项目,又是索道上站所在地,所以游人最多,但也不算太密集。
往西回到青松岭观景台,再折向西南,往世纪塔进发。
青松岭索道上站——世纪塔:1100米,缓缓的上坡路。海拔提升120米左右。
世纪塔——兔儿坑:580米,略有起伏,但不难走。海拔只提升50米左右。
路况一般:
路上常有明确的路标:
有一段台阶:
偶尔有开阔区域回望青松岭:
远眺吊桥:
快到世纪塔的时候有个观景台:
回看吊桥:
右边的山岭青松最多:
山岭的阴影换了位置:
樱桃谷就是上图这条两山夹成的沟谷。
世纪塔因为离青松岭不远,观景视野又好,所以也有不少人,塔上与下面四周时常能聚集四五十人。
对面就是世纪塔:
在坡上的一个开阔区域往北看,远方有一系列“面目狰狞”的奇峰,用长焦拉近:
北望金顶:
东北方向不知名的山岭:
正东方向的翠岭:
在另一个更高的平台看金顶:
云层投在山岭上的阴影不断地变幻:
西北地区的山,与西北汉子一样,雄浑苍莽,大气磅薄,风格不仅与南方妩媚的青山大相径庭,就是与黄河中下游的泰山、华山、嵩山等相比也不太一样,带有浓郁的苍凉之气。多看看不一样的风景,而不拘泥于某一两种类型,才是更明智的方式。旅行也是一种学习。
这一区域最大的看点就是远眺北边横向展开的广阔山岭,云层不断漂移,制造出不同的阴影效果,起了锦上添花的功效。
登上世纪塔俯瞰:
在这个塔的最高层,纵目四眺的效果最佳。
这里又是天然的水墨山水:
阴影又展现出稍微破碎的效果:
阴影忽而消失:
忽而吞没金顶:
吊桥以北方向的阴影再度出现:
这回是淡淡的影子:
我在这一带呆了半小时以上,皆因坐看风起云涌、云卷云舒,实在难得。
拉近看北边的“狼牙峰”:
虽然登不了贺兰山脉的主峰,连这个景区的最高峰金顶也无法登顶,然而在贺兰山里呆一个白天,有了最直观的接触,尽管不够深入,也足以慰怀。
向兔儿坑进发:
兔儿坑便是上图左部的U型谷。
路遇一群青年学生:
在兔儿坑帮他们照了好些合影。
上图的牌子距兔儿坑约20米,指示前往樱桃谷的方向,前方的小路就通向樱桃谷。
兔儿坑是个山谷:
上图是朝着正南方向。
这里的游人不多,除了我与那群学生之外,只有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幼儿。
东边的山岭:
北望金顶:
木屋虽在,但没有服务人员。
看到了一只成年岩羊,但是因为那群青年学生不断地靠近,它转身就逃:
这家伙在山坡上奔跑的速度挺快的,我根本想不起要录像。以它的速度,就算想起来了,也赶不上。
撤到安全距离,这厮立刻胆大起来,肆无忌惮地转身看人类:
还换了几个pose:
青年们走了,我也向樱桃谷进发。
以前有些游记说这条线路被封了,因此在来宁夏前几天,我特意打电话问了景区,得到了近期开放的答复才放下心来。另外,工作人员告诉我,如果天气恶劣,比如下大到暴雨,这条线路会临时封闭。
这条路线基本上在狭窄的山沟里,视野很窄。优点则在于有些路段比较陡峭,年轻人与其他体力好的人可以感受刺激。
全长约3260米。具体分段如下:
兔儿坑——虎踞龙盘:650米
虎踞龙盘——三叉口:480米。(从三叉口往北还有一条路,上陡坡,可以回到青松岭,约600米)
三叉口——快活林,1050米
快活林——双狮峰:580米
双狮峰——一线天:100米(这100米是景区地图的标注,我实际行走的感觉有250米)
一线天——樱桃谷口:400米
从免儿坑到樱桃谷口,海拔下降约530米。
我从16:00进入,17:30到谷口,正好花了一个半小时。因为时间已晚,沟内又视野狭窄,可以拍照的机会大大降低,所以专心走路,速度快了一些。全程碰到的游人非常少,沟里倒是有不少师傅在维修路面。
这条线沿途没有任何饮食服务点,只有双狮峰和谷口有洗手间。
沿着兔儿坑外边的指示牌,一进去是这样的路:
路遇一危岩:
我总觉得上图里用于支撑的小木棍跟浑源悬空寺里的一样,仅起摆设作用。
地图上的“虎踞龙盘”其实是上图的几个现代大字。
时不时有座小铁桥:
依然不断有可靠的路牌:
上图是“行云流水”,现代石刻。
经常是下坡路:
路遇一只黑鸟:
下图便是地图上的三叉口:
它确实是个三岔路口,往左是青松岭,往右是樱桃谷口。
上图牌子中的“青松岭(200m)”应该是不准确的,实际可能是600-800米,原因上文已经说过了。
这一段大多数是在峡谷树林中穿行,视野不开阔,偶尔可以抬头看天:
又见小桥:
之所以叫“樱桃谷”,很可能是因为谷中长遍了樱桃,有一些说明牌子介绍了樱桃、绣线菊、杜松等植物,春天山花一定很烂漫。
走到了吊桥下方:
前方又有下坡路:
接下来是一段很陡的下坡铁梯:
这个“别有洞天”,地图上没有标注。
在这附近看到过岩羊,不过一晃就钻进丛林里了。
到达快活林,但除了上图的路牌,没有别的标识,也不知它“快活”在哪里?
前面有块三星石:
看不出来命名的根据。
不远处又有块“玄奘冠”:
也没觉得太像。
前方有一些稍为开阔的地带:
这段时间天空中的云量大减,如果在青松岭、世纪塔等开阔地带,观景效果一定很好。
东边这块山壁光线很好:
上图右侧可能是双狮峰。
地图上有“双狮峰”,但在上图的牌子里没有写。
在上图指示的洗手间门口能看到双狮峰:
前方有明暗对比强烈的山壁:
回望一段走过的路:
往前有一处视野受限之地:
穿过去之后回头一看:
再抬头完整地看一下:
这“一线天”宽阔得像太平洋。
快到樱桃沟谷口的景色:
樱桃沟谷口的候车处:
等车的时候发现了几只岩羊:
有头幼羊:
母羊去吃叶子,它本能地趴着等:
枝叶老是挡它的脸。
另一只羊:
在这里等车,要看从松涛山庄开过来的车有没有空位,我是等到第三辆才坐上。
樱桃谷谷口发车时间: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8:30-18:30
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8:30-17:00
在出口处离开的时候已经是18:10,用滴滴叫车,软件推荐同时呼叫拼车,结果几秒种就叫到了车,车子就在旁边的停车场,另一组拼车的人也在旁边,他们去镇北堡影视城。拼车省了钱,才107元,如果是快车,估计是140元。
驶出一段距离后看南边的贺兰山脉:
本文完成于国庆假期前夕,希望还来得及帮助一部分想在假期里去苏峪口森林公园的朋友。我一个南方人,只敢在七月盛夏上贺兰山。至于国庆期间该穿什么衣服,几乎无从知晓,不过估计是漫山金黄,秋意无边。
更多游记请看:《我的 中国 游——行程与游记目录》 @http://www.mafengwo.cn/i/3540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