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记忆:京北郊消闲游

作者:震旦纪小巫妖 显示图片


周四晚饭后去散步路过三小,发现这里还是文庙的遗址。



怀柔水库是潮白河支流、怀河山峡出口、怀九河于怀沙河交汇处,属海河流域潮白河水系,坐落在县城西侧,群山环抱,拥有万亩水面,库容9670万立方米。


放眼望去,满目青山郁郁葱葱,库区旁边的“怀山柔水”公园环境不错,羡慕怀柔人民有这么好的去处。沿着旁边的路一直向北转到湖光南街,发现二幼、二小、二中都离得不远,后来想到各委办局也是挨着,心里就释然了。


红螺寺山门旁的青龙山响泉,溪水潺潺,瀑布顺流而下,如轻纱飞舞,陌野芳娇,苍翠欲滴,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迈上台阶,红螺寺山门气宇轩昂,四柱三门式巨型牌楼,三层楼脊对称排列,雕梁画栋,一副对联巧妙地勾画了红螺寺的古风古韵:上联是:“三重绝景,二妙红螺,几度山林留胜迹,”下联是:“两代祖师,一方净土,千年庙宇映新辉,”横批是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卢嘉锡题写的“京北巨刹”。牌楼后面的中心广场,用黄铜铸成的红螺寺赐福宝塔矗立在那里,过往的游人用手摸摸它的塔身,再绕塔转上几圈,希望佛力加持能带来福气和好运。


电子门票比较之下,大众点评的比较合适:成人54,学生27,扫健康宝、测体温后,直接扫码进入。正门入口处两边柱子上,高悬一幅楹联,“一脉珠泉参妙谛,双峰螺岫证如来。”横批嵌在了婀娜茂密的竹林托衬的一截影壁上,“须弥仙境”蓝底金字特别耀眼,墙后便是“三绝景”之一的御竹林【“红螺寺三绝景”——御竹林、雌雄银杏、紫藤寄松远近闻名】。


穿过这片竹竿围成的弯弯甬路,后面那环绕着郁郁生长的翠竹,株帘密盖,青叶藏莺,冥冥中仿佛入了仙境。


我国佛教净土宗的最后两代祖师——第十二代祖师际醒大师、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均与该寺有缘。


寺院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背倚红螺山,南照红螺湖,山环水绕,布局严谨,气势雄伟。民间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说。


庄严雄伟的护国资福禅寺门楼前,鲜花锦簇,石狮子左右护持。



天王殿正门供奉弥勒菩萨,后门供奉四大天王韦驮菩萨。




大雄宝殿供奉着三世佛,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祈愿广大无边的阿弥陀佛,佛光普照大地,愿世界和平。



大雄宝殿西侧还有祖师殿,在殿内供奉的是际醒祖师以及印光祖师,他们是净土宗的最后两位祖师,既然提到净土宗,在这里便对净土宗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净土宗是汉传佛教十宗之一,根源于大乘佛教净土信仰,其中净土思想的主要依据是“三经一论”,三经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一论是《往生论》。


大雄宝殿前月台两侧分别种植了一株银杏树,称作雌雄树,已生长了1100多年,是红螺寺“三绝景”中的一景。东雌婀娜茂盛,春不开花秋天硕果丰满。西雄刚劲挺拔,只开花不结果。围绕两颗银杏树的根部,四周围栏都系满了祈福的红丝带。




横三世佛。



三圣殿前800多年的紫藤寄松,是“三绝景”中的一绝。一棵松树枝枝杈杈四方延伸平向生长,下面用十余根架杆支撑。两藤枝条盘旋之上,缠缠绕绕像一把巨伞覆盖半个庭院。庙宇高深,厚德载物,松藤缠绵800载。每逢春末夏初,翠绿衬托紫藤花串串绽放,如同玛瑙紫气盈光挂满枝头,给松枝增加了几分抚媚,成为红螺寺胜景中绚丽的奇葩。此时香客云集,各大宝殿香烟缭绕紫气腾升,仿佛祥云浮于殿宇之间。



三圣殿里供奉着西方三圣,南无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


寺周林壑荫蔽,藏风聚气,古朴幽静;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浸润,奇妙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就了红螺山红螺寺为一方完美殊胜、绝尘脱俗的“净土佛国”。


从三圣殿后脚门出来,按照登山的指路牌,沿着观音寺后面的步道,就能登上天门和红螺山最高峰。


除了求子拜佛以外,红螺寺也是怀柔的登山好去处。坐索道上到半山腰开始爬山,并不需要爬太久就可以俯视整个山下的风景,颇有“登高望远”之意。但是今天有些闷热,所以就没有上山。


观音路是通往观音寺最便捷的一条登山步道,也是一条祈福之路。在民间观音有33种应化身,这里沿路两侧安奉了33尊生动洒脱、清秀端庄的汉白玉观音塑像,并简介了每位观音的形象。


看见两个大红螺坐落在绿丛中,与山石林立仙鹤迎光的螺仙洞相连。洞口瀑布飞流,碧水轻溅,一眼就能看到池底,两条黄鲤从红螺前慢慢穿过跳石游动着。涓涓细流奔腾而下注入红螺池,两名红螺仙子脚踩红螺翩然起舞,池内鱼跃翻浪,细波粼粼,两条红螺鲤鱼仰天欢畅,使人沉浸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




人们为了纪念两位仙女,将护国资福禅寺改名为红螺寺,后面的大山称为红螺山。



靠近御竹林,有一处放生池,里面放养着大大小小颜色不同各种各样的乌龟,池底散落着游人投掷的硬币。乌龟懒散的爬在石方上,有的伸头仰望,有的把头缩在龟壳里,还有的在水下悠闲的游来游去。


红螺山,春有牡丹,夏有柏林,秋有红枫,冬赏岁寒三友。举目四野,生态和谐,清心安逸。



导航到东北2门附近,就是停车场入口【回去的时候从东3门驶出去】,雁栖湖门票从携程购买性价比最高。


雁栖湖位于燕山脚下长城之边,每年春秋两季常有成群的大雁来湖中栖息,故而得名。1987年正式对外开放接待游客。2001年雁栖湖被评定为AAAA级旅游风景区;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此召开。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此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雁栖湖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今天天气还不错,还有阵阵的微风拂面挺舒服,首先进门需要扫描健康宝,然后带身份证去窗口换票【不支持电子票直接入园】,进入大门摆放着几辆国庆礼宾车,是70年大庆其中“致敬方阵”中的六辆。雁栖湖有着巨大的湖面,游船可以选择自己划,也可以选择龙船和快艇



雁梄湖由东、西两个湖区组成,水面宽阔,雁栖湖景区面积21平方公里,湖面230公顷,环湖慢行系统14公里。


雁栖湖地势平坦、水域宽阔,非常适合开展各类水上陆地娱乐项目,是京郊知名的旅游风景区和水上乐园。



可以玩的项目很多,水上飞降和激流勇进算是大项目了。小项目有变形金刚、碰碰车、海盗船什么的,每一项单玩都不便宜,所以在门口买12选7的联票,还是很划算。




里面还有个两岸咖啡,累了热了可以去点个饮品歇歇脚,有室内和室外,室内凉快、室外景观好,但饮品的味道不太好,就是花钱去休息去了。


响水湖长城旅游风景区位于怀柔慕田峪长城西部,集长城、古洞、山川、泉潭、飞瀑于一体。响水湖并不是因为有一片很大的水域得名,而是在泉水的源头,泉涌如注,千米之外便可听到听湖水的响声,系怀柔第一大泉,故此得名“响水湖”,这里原汁原味的原始长城一定不能错过。


交通不是很便利,最后进村得走几公里山路,路特别窄错车有些费劲。就长城来说景色确实也比不了慕田峪和八达岭,但是胜在人比较少。


停车场收费是10元一辆车【出口扫码付费】,先扫健康码然后オ可以买票,使用锦绣江山年卡免费,进大门后就有摆渡车10元一位【微信扫码】,终点是养生大峡谷附近,中途去长城可停车,如果往回走一段也不远。因为是分开的景区,门票要验两次,所以门票一定要拿好别丢了【驴鞍岭长城近景】。


响水湖长城,现如今已被公路拦腰截断,按进山方向看,左侧为驴鞍岭长城,右侧为磨石口关长城,驴鞍岭长城基本保持原貌,残垣断壁野草生,磨石口关长城,进入21世纪后,修复了近千米和一座敌楼,另加固修缮了5座敌楼。


磨石口关长城有一小段修缮成熟,可以供游客攀登,第一个烽火台上去还可以,后面的烽火台破损非常厉害,基本不到1/2的就比较陡,也正在修缮,不能攀登。长城高度不高,而且路很好,适合老人、小孩前往。


原来在70年代坝的上游响水湖非常大,一次山体坍塌,把整个湖水都给填满了,现在的响水湖非常小,因为没有那么大的水流了,所以下游的水坝废弃了。


这分成两段的长城,是在北齐长城的遗址上建造而成,距今约700年,是明长城一道最为重要的关隘。这里算是比较小众的景区,可以安静的畅游漫步。


驴鞍岭长城则比较陡峭,而且城墙并未修整路况很差,主要是年轻人徒步游玩。


养生大峡谷也是景区内的重要景观,这是一条清凉温润的山谷。里面植被茂盛、空气清新,需要爬一些台阶。成群结队的锦鲤在清澈见底的水里悠闲自得地追逐着、嬉戏着。


一路上泉水叮咚,甚至觉得有点热带雨林的感觉,驴鞍岭长城的入口也是从峡谷里进。尽头是龙王庙,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春天来会更美


从山脚下进入峡谷,依水流建了大大小小的水潭。高低错落的水潭又形成了很多小型或迷你型瀑布,即便酷暑季节这里也是非常的凉爽。


一路穿行峡谷,看到了很多超级大且颜色各异的蜻蜓,还看到了在树上打闹的松鼠。


奔腾的山泉从山顶飞泻而下,飞溅起团团水雾,形成多个大大小小的瀑布,然后汇聚成小溪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谷流下来,时而急、时而缓,水清澈透明,可以清楚地看见底部的沙石。


谷内树木茂密,环境非常优美。沿途的多个池塘,看起来十分灵动可爱,在峡谷中漫步也惬意非凡。



瀑布倾泻而下来,落在天然岩石的峭壁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溅落在石块上的时候,变成细细的水花。


如果走到尽头是一座小的龙王庙,天气有些炎热就没再往上走。


半山腰的餐厅旁是养虹鳟鱼的鱼池,响水湖的泉水从山上一直流到这里。


景区总体不太大,但胜在景观别致,人也少,可以玩水又能爬长城,一路下来也不会太累,玩得很开心。



回来的时候路过采摘园,摘了一些桃子和李子。


北京二锅头酒博物馆位于怀柔北京红星酒厂内,是北京较大的酒类博物馆,门口有免费停车场,使用京津冀一卡通免门票。



博物馆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采用明清建筑风格,分为上下两层,内设中国白酒发展史、二锅头酒发展史、二锅头酒的传承及酿制技艺、珍藏酒窖五大展区。



北京二锅头虽没茅台五粮液的身价,距今也有800多年的历史。有诗赞曰:“金澜酒皓月委波入牖,冰台避署压琼艘,火坑敌寒挥玉斗。追欢长是秉烛游,日高未放传杯手。”



北京二锅头酒肇始于元代的烧酒,成型于清康熙年间月,大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酒文化源渊流长。除了茅台、五粮液等几大名酒之外,北京“二锅头”酒的名气也不小,许多北京人非二锅头不喝。二锅头分红星二锅头和牛栏山二锅头,据说这两厂家就谁是二锅头正宗,谁的更香醇,争的如火如荼,但前门“源升号”酒坊生产了第一瓶二锅头酒却是不争的事实。


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源升号”酒坊“北漂”的酿酒技师赵存仁、赵存礼、赵存义三兄弟为提高烧酒质量,对烧酒的工艺流程进行了技术创新。在蒸酒时,将用作冷却器的锡锅内第一次放入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称为“酒头”,第三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流出的酒称为“酒尾”,只取第二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流出的酒,口味最为香醇,称为“二锅头”。大名鼎鼎的“二锅头”自此诞生。赵氏三兄弟和“源昇号”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很多“山寨版”的二锅头也幸运而生,但品质不一,唯“源昇号”的烧酒酒质香醇,可达六十九度。



竹酒瓮、高粱囤、再加上扑面而来的酒糟香,一走进二锅头酒博物馆你就会马上感到一股浓烈的气息。


可近距离了解二锅头酒的制曲、踩曲、拌醅、装甑、蒸馏、贮藏等传统制作工艺,欣赏源升号早期的储物柜、酒篓、储粮桶等老物件,感受老北京酒文化的底蕴。


进门左手护栏之内,陈列着六尊动感十足的塑像,依次记录着二锅头酒制曲、发酵、装甑、蒸馏等酿酒工艺的“标准动作”。


 博物馆有很多展品,让大家了解到北京红星二锅头酒的发展历程,感受到浓郁的酒文化的深厚底蕴,博物馆面积虽然不大,但建筑结构很有特色,图片资料相当丰富。



沿博物馆右侧前行,两旁陈列着源昇号当年的烧锅、座椅、牌匾等老物件。



老北京讲京城有三乐:登长城、吃烤鸭、喝二锅头,三乐不全都不算到过北京。



上楼后赫然出现一名解放军战士的塑像,战士身旁挂有“华北酒业专卖公司实验厂”的牌子。原来一九四九年一月,北京和平解放,,停止私人经营,实行酒类专卖。中央政府和北京市政府成立了新中国第一家国营工业化酿酒厂,华北酒业专卖公司实验厂,将“源升号”和其他字号的能工巧匠汇集其麾下,五月组建并改名为“红星酒厂”。


自此,源升号收归红星所有。为给新中国开国大典献上自己的礼物,苦干加巧干四个多月,生产出第一批以高粱做原料的二十点五吨的“建国献礼酒”。


1965年以前,“红星”是北京唯一生产二锅头酒的厂家。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二锅头的产量从1949年的20.5吨,到1964年增加为530吨,但仍不能满足市场供应的需求。



1965年8月,根据北京生产委员会批示,成立北京酿酒总厂,并对全市酿酒工业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总厂共设12个分厂,一个研究所,其中对昌平县酒厂、顺义县牛栏山酒厂、大兴县酒厂等5个县属归口酒厂实行“七管两不变”的政策,即除人事、财政不变外,计划、生产、技术、粮食、能源、定价、供应等均由酿酒总厂管理。


在北京总厂的扶持下,北京有19家酒厂陆续生产二锅头酒。“红星”为“北京二锅头”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红二的商标是参加解放军的日本朋友设计的。(其实也不新鲜,开国大典的设计也是日本朋友,后来他们去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做美工。)“红星”有“革命”的意义。




下楼后去传习所。


为了将传统二锅头酿造技艺展示给游人,博物馆修建了一个与传统工序相同的酿酒车间。 


百年不变的质量取决于专业的勾兑大师之手。


这里展示了二锅头酒的制作过程,听说团队可以进入亲自酿酒。



从传习所出来,走过一个小巷,进入一个面积巨大的酒窖,珍藏着年份酒,里边有着浓郁的酒香。


博物馆还特别建起了过量饮酒体验房——酒乡幻境,房间用不规则的倾斜地面和多面镜子进行布置,游客在房间里呆一会儿就能有酒后头晕、站立不稳、短暂失忆等直观感受,提倡人们健康饮酒。


酒在古代本是作为“礼”而存在,但醉酒现在却成了有些人喝酒的目的,不论是商务宴请还是亲朋聚会都要“不醉无归”。而醉酒既有害健康,又十分危险。


回来下小雨,闺女发卡坏了,去了大世界旁边买了一个回来。


她们不准备出来吃了,直接晚饭打包回去。



冶仙塔旅游风景区位于北京密云城区东北部2公里处,北倚冶山,南临潮、白二水,风景秀丽,俯视密云城。景区内有始建于辽代重熙八年(公元1039年)的冶仙塔,是燕京外八景之一,有全国最大的万佛殿,华北地区最大的露天金身佛像净水观音【使用锦绣江山卡免费】。


进了大门后的第一眼看到的景象。


在海拔500多米的冶仙顶上有普照寺、三仙洞、冶仙塔等。冶仙塔旅游风景区集人文、自然风光于一体,山下佛音缠绕,山上绿树成荫,是人们健体爬山、清心访古,领请佛禅的好地方。



背靠冶仙塔主峰建造佛教场所:建有三十三观音、净水观音、万佛殿、禅佛书画院、下普照寺【彩绘牌坊冶山胜境】。


这个石刻非常别致,寓意吉祥。




金身卧佛,为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涅槃法相,头西脚东,右手支着头,左手放在身上,赤足相并,安然垂首侧卧于西方,长约14.8米,宽4米,高4.45米,重约420吨,原产地为山东省泰安市,樱花红的材质,寓意吉祥如意,富贵长寿,镇寺慑邪。


万佛殿因殿内供奉一万尊佛而得名,可堪称是中国最大的一座佛教殿堂,作为僧众诵经、礼拜、修道的场所。




万佛殿东侧。


净水观音像高20米,莲花底座高2米,加基座高36米,佛身为铜质仿18K耐蚀亚金铸造,佛面为撒金而铸成,底坐下面放有经书、绿釉净水瓶等。


因为景区停电,所以没有坐成缆车,虽然天气不是很炎热,但是下午还要回房山,所以就没有爬山。


万佛殿西侧。




寺前的西侧喷水池中有鱼篮观音像,东侧水池中则是送子观音像。


新修建的寺院下普照寺在万佛殿东侧。


哼哈二将之一。


供奉四大天王。



寺院西侧大型娱乐设施,估计是因为游人较少没有开放。


正在进行内部最后的装饰装修。



文化墙长118米,高6.5米,用石料干挂而成,图文相同,描绘了檀营的深厚历史文化。自乾隆四十二年,夜宿密云行宫至光绪伊始的德林变法,檀营兴旺,以及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檀营人民摆脱八旗制度的桎梏。


一会儿来电,一会儿停电,心想亏得没买索道票,这要停在半空中...


鸽粮和鱼食都是利用自动贩售机,在来电的期间不知道为什么也不能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