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美滩涂--霞浦(北兜+沙江S湾+半月里+下青山特大桥)

作者:蔡Sir & 杜33 显示图片

早上04:00起床


04:20从凯里亚德酒店驱车前往北兜沙滩
04:35到达北兜的时候天边已经有一丝暗红色
五点左右天开始变成火烧云一样


480多公里弯弯绕绕的海岸线和美丽的浅海滩涂,是霞浦人值得庆幸的资源优势;而下浒、大京、高罗和北兜等东南亚少有的优质沙滩,更是霞浦人的骄傲。
  位于霞浦县长春镇境内的北兜沙滩,距离县城最近。从城关出发,驱车20分钟,便可抵达北兜沙滩。不论是沙质、面积,还是沙滩边礁岩的壮观程度,一点都不比其它沙滩逊色。黎明后看海上日出,北兠沙滩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曙光万丈


正式日出🌄


(拍日出的过程中时不时会有一阵一阵的鱼虾臭味差评!
(不过遇到几个摄影同好一起交流拍摄心得,也是一种乐趣~)

门票🎫20元/人
烟雨沙江,水墨天成。阳光下的沙江金碧辉煌,烟雨中的沙江水墨含香。密密麻麻插满了用来晾晒紫菜的竹竿,留给船行的水道,形成优美的S形线条,构成梦幻般的画面。摄影楼的顶楼是最佳观景处,但要每人收二十元的进场费。
(六楼竟然要走楼梯上去,没电梯差评


今天来的恰巧不是时候,海水退朝了,本来应该沙江水墨天成,结果我们只看到一片片裸露出来的黑泥地……
留个念想下次再来霞浦的时候补拍


这个沙江S湾是为了晾晒海带而设,渔民将海带晾晒在一根根竹竿中间,形成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今天来既没有海水,也没有船,更没有海带……遗憾啊……


店内环境比昨天的三沙经典小吃好很多


三鲜鱼面 25元/碗
(虾+鱼肉做的宽面条+鲜海蛎+黑木耳+胡萝卜丝+香菇+肉燕+葱+金针菇)


炒白果 15元/份
(白果+虾+葱+洋葱+肉丝+白菜)




九层糕 15元/份




甜甜圈组合(三个)12.8元
九宫格面包7元
脆皮可颂4.8元
抹茶红豆欧包12.8元
杨枝甘露一杯
总共37.4元

半月里,曾名“半路里”,位于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行政村,是畲族聚居的村庄。村庄东望玉兔山,与白露坑村有一山之隔,背靠状如弯月的弥勒山山麓,南临双福桥水库。半月里被誉为“畲族历史文化名村”,有近3百年历史的龙溪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雷世儒大厝、雷位进故居、雷志茂故居、秀才院、雷氏宗词(均被省政府列入文物保护单位龙溪宫的附属保护单位)。村民雷其松是个热心收藏文物的有识之士,他自费办起“畲族民俗博物馆”,收集了相当数量的涉及畲族人民生产、生活、风土人情的历史文物,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许。



在宁德霞浦有一个畲族聚居的村庄,起名为“半月里”,这里是福建畲族延绵发展的缩影,数百年如白驹过隙,匆匆逝去;青砖老屋历经风霜、古台旧戏畲歌新曲,雷氏传奇演绎如梦时光。



村庄有如她的名字一般美好又富有诗意,“半月里”山环水绕,钟灵毓秀,原叫“半路里”,后于清朝雍正年间半月里先祖雷志茂根据村部地形犹如半月形,改称“半月里”,是一个纯畲族村落,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村民大多数姓雷。



“畲”字来历甚古,在《诗》、《易》等经书中就已出现,其读音有二,读yú(余),指刚开垦的田;读shē(奢),意为刀耕火耘。“畲”字衍化为族称,始于南宋时期。据刘克庄《漳州谕畲》载:“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畲”作为族称,是由于当时畲民到处开荒种地的游耕经济生活特点而被命名的。因此《龙泉县志》说:“(民)以畲名,其善田者也”。




古榕树剪映


霞浦县盐田乡下青山特大桥是连接盐田至溪南疏港公路的海上特大桥,全长1028米,是拍摄海上日出、日落的绝佳位置。
(可惜今天是阴天,云厚到落日根本看不见……)



来下青山特大桥拍照的人,都会去追逐光影的变化。在这里,主角是太阳、滩涂和海上养殖。一处处美景伴随着阳光的变化也会呈现的多姿多彩。




来下青山特大桥拍照的人,都会去追逐光影的变化。在这里,主角是太阳、滩涂和海上养殖。一处处美景伴随着阳光的变化也会呈现的多姿多彩。





因为只有我和我爸两个人,所以就养生起来



吃饱喝足啦
回酒店🏨睡觉(-_-) zzz
预知后事如何
请看下一篇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