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南山竹海+平桥石坝)二日游

作者:土豆泥爸爸 显示图片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庚子年春节的节奏。
     春节,本该是我们最高兴的节日,走亲访友、外出旅游……在以往的春节里最最平常的事,变得不再平常。
      失去了大年三十热闹的团圆饭,年初一走亲访友的大拜年……一家人窝在家里,提心吊胆刷着手机,看着电视,时刻注意着感染者数字的跳动,看着窗外寂静的小区,心中默念着疫情早点结束。
      随着疫情的发展,慢慢的习惯这不曾有过的生活。假期的不断延长,由刚开始的高兴变得越来越焦虑不安。原本正常的外出上班、学习变成了一种奢望。
      我们就是这样,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失去的才是最重要的!
      感谢伟大的祖国,感谢逆行的勇士,我们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生活再次回到了从前的平常。
       现在已是7月份,2020年已过半,之前工作一直太忙,着实没有精力再写年初的游记,但最近有太多的事情压的自己喘不过气来,近期又有连续的战友受伤倒下,心情颇为压抑,愿所有披星戴月之人,都有千万星辰守护。
      是时候重拾愉悦的心情,轻装上阵,奋斗2020的下半年。

      2020年01月18日,此时我们对于疫情还一无所知。
      冬天已然来临,人也开始慵懒起来,去哪都有点冷飕飕的感觉,已经辛苦工作了一年,终究挡不住外界的诱惑,再次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带着家人,奔赴大自然,一扫所有的浊气。

      平桥石坝,位于天目湖南边的平桥村,距村子还有1.5公里,处于两山之间,它是中国最大的非钢筋混凝土水库大坝,亚洲最大的浆砌石拱坝,由成千上万块精挑细选出来的花岗岩一块块纯堆砌而成的。大坝高24米,坝顶长108米,流水从13个溢洪闸上直落而下,在深潭中溅起阵阵水花。











       在大坝下平视过瀑布和水潭后,从70个石阶一步步上坝顶,可以在石坝的长桥上走走,换个角度俯看瀑布,雨后声势尤为浩大,“石坝飞瀑”是溧阳八景之一,若运气好的话,有阳光照耀时还能看见彩虹。
       我们这次来虽不是丰水期,但是石坝的壮观还是值得一看的,水库静止的像一面镜子,看的我心旷神怡。






      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沿着石坝后的山间小路走走,看天目湖的水源之一——平桥河在林间流淌,以及蟾蜍石等小景点。后山游客更为稀少,听空山鸟鸣,令人心情舒畅。







      去往平桥石坝的必经之路必须沿着网红公路一路前行,这条公路为何称为网红公路呢?因为是沿着盘山山脉修筑的一条长达四五百公里的山间小路。


       公路周边弥漫着江南秀丽的景色和一望无际的绿林,行进深处使人无法自拔,深深的被周边的植被和蓝天白云吸引,真有一种青云直上盘山路,舍我其谁且前行。


        这条被称为一号网红公路的公路正是很多影视作品里取景的绝佳圣地,因为周边并无多少路障和行车的拥挤,正好让摄影师们一览无余深入福地,创造出一幅幅精彩绝伦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


       南山竹海,它属于一个人工雕琢少的休闲之地,故可给人一种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进入景区,一个扇形的竹门框出现在眼前,大扇高11.8米,横跨41.5米,整个扇面都是有竹片粘贴而成的。扇面上“南山竹海”四个字是由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笔峰中临摹而出的。“南山竹海”入口周边竹子随处可见“三五成撮,数十成片的”。真可谓“漫山竹林关不住,人群沉入绿海中”。



       慢悠悠的沿着竹海缓步前行就可,看水看湖,被称为“竹海静湖”。
 


















       望着湖岸上一望无际的万亩竹海,贪婪地吮吸清凉静雅的气息,竹海水韵令人沉醉其中。




       曲径通幽的水榭长廊,一直把我引向竹海深处。




       位于两山夹峙中的一泓清水,如诗如画般的恬淡,像一块明镜镶嵌于山中。湖水终年清澈透明犹如一幅巨大的灵动的宝蓝绸缎向山谷里飘流而去。


   


      静静的站在湖边,深深地呼吸着湖面上带着竹的清新和水的湿润的空气。或许是这竹林间纯天然的高负离子氧气,净化了人内心那份尘世的诸般杂念,洗去了城市里的烦躁浮华,宁静和轻松感充斥着全身的每一个细胞,让人忘却了所有的烦恼,尽情感受着大自然那份清新、惬意。

       沿湖步行而上,有一处以寿文化为主题的风景地,在这里有一位老寿星,头部高12.8米,喻示寿比南山的美好祝福。



       登上半山腰。再通过架空索道俯瞰竹海。眼前密布的楠竹,铺天盖地,极目远眺,在微风的鼓动下,竹叶儿像层层的麦浪,随着绵延的山谷起伏不定。
      


        网红小火车。

       当你所乘的缆车进入竹海的一刹那,就像扑进了大海的怀抱,置身于茫茫竹海之间,顿时被这气势磅礴的竹海所震撼。惊叹这竹子竟然有这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鸡鸣村是一个标准的古代村落。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处,每当天微微亮,鸡打鸣时就会叫醒三省的百姓,故取名为“鸡鸣村”。置身其中,你可以感受到三省居民朴实的生活场景。鸡鸣村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整体建筑集中了三省的建筑风格,除了有着白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风格,同时又不失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而浙江园林宅第建筑中的“缩天之美”在此也一样有所体现。





         临近春节,正好有场舞狮表演。







       据说这个村落就是朱允文武将们渡过余生的栖息之处,村落不大,但是很整齐,有私塾,里面还有一个栋标准大宅“金宅”。






       羡慕有幸在这里生活过的人,远离尘世的喧嚣,过着一种神仙般的惬意的超凡脱俗的世外桃源的日子。




       南山竹海特别打造的熊猫馆,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这座以熊猫为核心的集观光、游览、科普等众多功能为一体的熊猫观光场所,不仅为熊猫提供了舒适的安乐窝,更为游客全方位观赏大熊猫提供了方便。
 






   “吴越弟一峰”是“弟”而不是“第”,没有“竹”字头是因为这漫山的竹子就是其最好的注脚。到了山顶,可真是“一脚踏三省”了,因为这里是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交界之地。




        山顶的大钟,供游人撞钟祈福,所以这“吴越弟一峰”正是“鸡鸣三省,钟鸣六合”的地方。










                                                                                                                                        写于7.6的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