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景德镇两日游(瑶里古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作者:迷人的危险 显示图片

【景德镇名称由来】
       景德镇原名新平镇,后因地处昌江的东南,所以在唐代改称为昌南镇。直到宋景德年间,因出产的瓷器名扬京华,宋真宗特赐当时的年号“景德”给昌南镇,自此昌南镇才更名为景德镇。

       景德镇是中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家35个王牌旅游景点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之一。
       国家5A级旅游景点: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
       国家4A级旅游景点:瑶里风景区、浮梁古县衙和红塔、景德镇市得雨生态园、洪岩仙境风景区、锦绣昌南中国瓷园
      国家3A级旅游景点:冷水尖、明清园、金竹山寨、怪石林、莲花塘、诸仙洞、玉田水库、三宝国际陶艺村、三闾庙古街等。 

【景德镇两日游路线】
   2020年7月4-5日,三个人,自驾,油费170+过路费170+住宿155+吃400=895元,人均300元。
Day1:南昌→景德镇→瑶里古镇,208km+56km,自驾2.5h+1h,古镇建议游玩1-2h,不建议住宿
Day2:瑶里古镇→浮梁古县衙→景德镇:到中国陶瓷博物馆,自驾1h,建议游览2-4h

       因为临时和朋友们决定利用周末两天去景德镇自驾游玩,所以没有提前做攻略,只是选取最值得去的2个景点去参观游览了下,两天的短途旅行也没必要把行程安排的太过紧凑,所以这两天完全是一场休闲游。

       因为出发的晚,出南昌市区又有点堵车,所以我们中午时分才到达景德镇市,最近一个月南方各个城市都是雨季,我们在高速上跑时下了很大的雨,好在到达景德镇后变成了小雨。我们在前街步行街附近停车,慕名而去非常有名的毛仔特色小吃店品尝当地的美食。冷粉、碱水粑、炸馄饨等等就是这里的特色小吃了,冷粉还挺好吃的,碱水粑吃着像凉皮,炸馄饨一般。

【景德镇美食】
       瓷都三大特有小吃:冷粉、饺子粑、碱水粑。除此之外,还有景德板鸡、辣椒耙、印子耙、油条包麻子、龙姣瓜子、乐平狗肉等。
       冷粉:冷粉又叫凉拌的粉,制作时将米粉放在锅里煮开,捞起加以葱姜蒜辣椒等调料拌匀,还有香料、芝麻油等。
       碱水粑:碱水粑,是景德镇特有的地方小吃,制法简单,可久储不坏。它以大米磨浆,掺以碱水,用特制粑筛猛火蒸熟,厚约10厘米。食用时切成薄片,以本地烟薰腊肉、大蒜等炒食。
       苦槠豆腐:是瑶里高山上苦槠子为原料制作,另外有苦槠粉丝、苦槠粉皮、橡子豆腐、橡子粉丝、橡子粉皮、葛粉条等。
       清明粑:清明节的时候,景德镇的人们也会做这种粑,这时候人们称它为清明粑,是清明节的必吃的东西之一。将青艾、草汁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团子,馅甜咸均可。咸的是包猪肉末、榨菜末、鲜笋末,甜的一般包芝麻。
       煎饼:景德镇的煎饼不同于山东煎饼。它的形状跟荆州的水煎包差不多,皮更薄。里面的料有三种,韭菜豆干馅,辣椒包菜馅和虾仁萝卜丝馅。跟饺子粑的料很像。




       我们开车下高速后,从郊区到市区这一路开过来,感觉这座城市的人特别少,给人一种特别荒凉的感觉,冷冷清清没什么人。即使在市中心的步行街也没看到有多少行人,今天可是周六啊,也可能是下雨的缘故吧, 所以没什么人出来走动。
       我特意查了下景德镇的人口和土地面积,和我熟悉的家乡南昌做了下对比,土地面积5256平方千米(南昌7402平方千米),常驻人口167万(南昌554.55万),这么一对比,确实景德镇的人口特别少,难怪感觉市里也很冷清。

        前街步行街倒是打造的古色古香,可街道很短,一眼就能望到头,好些店都没开门,也没几个人逛街,和我们想象中的步行街完全不一样,本打算先逛逛的我们只好打消计划,吃完饭直接去瑶里古镇了。





     

       瑶里从西汉开始建镇,整个古镇南踞象山,北卧狮山,瑶河穿镇而过,形成山水萦绕的地理环境。高山流水,远山近屋,全都映在瑶河的碧水之中,显示出古镇无比的宁静和清澈。古镇中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共有263幢,其中明代建筑的数量和规模,在国内都属罕见,被称为古建筑博物馆。
       瑶里景区分为瑶里古镇、汪胡、梅岭、绕南、高岭和东埠五个小景点,以瑶里古镇为中心,南部是高岭和东埠,北部依次是绕南、梅岭和汪胡,每个景点之间大概相隔六七公里。
       整个瑶里风景区的联票是150元,如果开车自驾还方便些,否则交通特别不方便。瑶里古镇是不收门票的,只是古镇里的三个单独景点收费:陈毅故居、程式宗祠和狮冈胜览。
       我们都对其他纪念性景点不是很感兴趣,又因下雨的关系,为了安全着想不去汪湖生态游览区,所以最后就选择只在古镇漫游。

     【交通】
       到景德镇后,去里村短途汽车站乘坐从“景德镇-瑶里”的班车(每天两班,早上07:30从景德镇出发,9:00左右到瑶里;下午2:00从景德镇出发,4:00左右到瑶里,票价:13元。下午从瑶里返市里的直达班车有两班:早上9:00左右出发,下午4:00左右出发)


       瑶里还是当年电影《闪闪的红星》的外景主拍地,也是现在电视剧《青花》、《生死线》、《石破天惊》《孤军凝云》等外景主拍摄地,影片中的“潘冬子”走过的红军桥至今仍保存的很完整。

1、2004年赵雅芝、斯琴高娃领衔主演的电视剧《青花》,以程氏宗祠为大背景。
2、2012年李雪健、胡军领衔主演的一部军事题材电视连续剧《孤军英雄》,该剧主要讲述1942年,国民党将军郝俊杰预料到日后国共必有一战,实施了从内部一举打垮江南新四军的"金阳计划"。新四军指挥员车道宽以超乎常人的警觉性和果敢行动,一步步识破了敌人的阴谋。
3、2009年廖凡、 张译、 李晨、杨烁、吕夏、王黎雯、方慧等主演的爱国战争电视剧《生死线》,该剧以四个不同的青年男子的合作和友谊为主线,描写了他们经历灵魂炼狱般的残酷青春成长故事,讲述了一段情义无价的平民抗战传奇。

                 一小时后我们顺利抵达瑶里古镇,沿途的山很多,葱葱郁郁,风景还是不错的。



【瑶里古镇】
       2003年8月9日,瑶里镇、高岭村分别被评为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05年,瑶里镇一举并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高岭国家矿山公园、中国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名录、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六块国家级品牌。瑶里“高岭“是闻名世界的陶瓷圣地,是世界“高岭土 “ 的命名地,现遗存古矿坑 127条,古窑址67座、水碓149乘、古作坊600处、古码头100个。 瑶里,古名“窑里”,因是景德镇陶瓷发祥地而得名,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作坊。


       瑶里瓷茶古镇是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从西汉建镇开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这里荟萃了明清古建筑群和革命旧址等众多人文景观。
       主要景点:明清商业街、程氏宗祠、狮冈胜览、宏毅祠、陈毅旧居



       古镇入口处就是休闲商业街,可能是淡季的原因,也可能因为最近一直在下雨,反正店铺都基本没开门,一路过去冷冷清清,游客也只有三两只。


 



       因为没有买联票,也没有买古镇内三个单独景点的票,纯粹就是想来看看古镇风景的,所以没有拐进去,沿着河边闲庭漫步。
       古镇南踞象山,北卧狮山,一条逶迤清亮的瑶河贯穿东西,沿河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数百幢明清古建筑,飞檐翘角,粉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信步在古镇青石铺就的街巷中,仿佛走进了明清社会的历史画卷。




【陈毅故居】
       陈毅故居隐没在瑶里古镇民居中。旧居原为清代嘉靖年间登侍郎(正九品)吴容光家的“敬义堂”,是吴家专为子孙后代苦读寒窗,求仕进第,获取功名而设的书斋,该建筑朴素大方,装饰精美雅芝,反映了主人瑞雅的审美情趣。
       旧居辟为展室,陈列着陈毅驻瑶里时的很多物品,那一件件陈列着玻璃柜里的革命遗物,似乎在向我们讲述着一首首关于瑶里的红色诗篇。
       1937年,中国共产党军事将领陈毅在此将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进行军事整编,中国共产党官方称其为瑶里整编,整编的主要内容是:统一番号、思想整顿、加强军事训练和部队扩编等。整编后的游击队被编入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第3营,陈毅任第一支队司令员。
       在后续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社会主义建设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继承发扬。
       1937年11月、1938年2月,陈毅两次到瑶里指导红军游击队改编事宜时,就工作生活在这里。后来,在此成立了新四军驻瑶里留守处。





















【吴氏宗祠】无需门票,需要门票的是程氏宗祠
       吴氏主祠堂(祖堂),建于明代,廿一世纪后重建。吴姓在瑶里人口最多,除此主祠堂外,在本地还有宏毅祠等多处支祠堂。
       吴姓的开氏始祖是《史记》记载的天下第一世家——吴太伯世家,瑶里吴氏最早可追朔到西汉初诸侯王吴芮,秦时任番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令,因助汉高祖称帝有功,被封长沙王。吴氏宗祠内完好地保留有历代传下的族谱,是国内研究吴氏历史、风俗的孤本。

【宏毅祠】
       宏毅祠是吴家祠堂的分祠,是吴氏分支进行祭祀祖先和从事其它宗族活动的地方。一九三八年初,参加 瑶里 新四军改编的红军游击队曾驻扎此地,进行文化和纪律教育。现为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狮冈胜览】
       狮冈胜览是瓷茶商人吴佣舟的私宅,外观是巴洛克式,里面则是典型的徽派。拥有一百多件木雕作品,取材于四大名著、古典戏文、神话故事。 
       狮冈胜览可以算的上是整个瑶里古建筑群中独一无二的了。它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外观是欧洲巴洛克风格,内里则全是精雕细琢的木雕——右边是封神演义人物浮雕,左边是水泊梁山人物浮雕。每一个人物都生动传神栩栩如生。而每一个窗雕都是戏文里的一段故事。在一个不是徽州文化发祥地的地方见此徽州建筑的精髓,真是让人赞不绝口。
       原来屋主名叫吴佣舟,他是一名因经营茶叶、釉果生意发了财,当过乡长的官商,并且出过国、留过洋,受过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所以,建了这样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





       在顺着河走到头后,我们过桥到河对面,没有接着顺着河往前走,竟然穿古镇走去了明清商业街,以至于错过了程氏宗祠、方美老宅和卧龙潭。






       在游览古镇时,朋友们对这里挺失望的,和曾经去过的江南水乡乌镇感觉差好多,主要还是旅游业不发达,太冷清了,觉得没什么意思。来之前也没做什么攻略,对历史文物也不感兴趣,徽派的建筑和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也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一看,所以在过河后,觉得无趣就下意识的往回走了,谁知竟然错过了最重要的景点。
       为了不留遗憾,虽然没有亲眼看到,我还是去翻看了其他网友的照片,借用了几张,在游记里补上,但愿以后来旅游的人别像我们这么粗心大意。

【程氏宗祠】
       程氏宗祠是整个村庄里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依然保持着过去的样子,在祠堂中的屋梁上有很多关于程咬金的木雕图案,是一处中西合璧、精美绝仑的清代建筑。
       程氏宗祠又名“惇睦”堂,背靠狮山,面临瑶河,始建于明代中叶,清代道光年间重新整修过,其建筑风格异于其他祠堂。建筑内砖雕、石雕和木雕的题材丰富、玲珑剔透、层次分明、栩栩如生,显示了雕刻工匠高超的艺术才能。
       瑶里博物馆建在程氏宗祠内。程氏宗祠背靠青山,面临瑶河,始建于明朝,重修于清代,内有一个雕梁画栋的古戏台,一九三八年陈毅在瑶里主持新四军改编时,曾在此召开抗日救国动员大会。





                                                      错过的景点:卧龙潭



       我俩朋友对这个古镇不怎么感兴趣,一边走一边聊天,也不拍照(说我拍的比她们拍的好看,就等着回头我传给她们),所以走得挺快的,我就一直掉队跟在后面拍了照后赶紧跟上,也没时间细细观赏,所以照片里好些都是抓拍她们的背景。



【明清商业街】
       明清商业街是江西省景德镇市徽饶古商道上最为繁华的古建筑施工设计的商业街之一,全长一千多米,分为上街头、中街头、下街头三部分。
       整条街共有上百幢店铺,鳞次栉比地分布在街道两旁,大部分保存得非常完好。窑里曾有民谣这样描述这条街“上街头,下街头,街长不见头;丝绸缎,糖醋油,店面八百九”生动的再现了唐诗中“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盛世景象。


【景德镇瓷业师祖——赵慨】
      赵慨(生卒年月不详),字叔朋,又名万硕,生于西晋,东晋时官至五品,先后在福建、浙江、江西为官,为官期间刚正不阿,疾恶如仇,遭奸臣所害,降职贬官,后隐居于景德镇。因运用越窑制瓷技艺,对景德镇陶瓷工艺做出重大改进,为瓷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被后世尊为景德镇瓷器师祖。




       瑶河的大马路边有条伪“小瀑布”,水挺冰凉的,在写游记时蔡蔡告诉我她爸问她有没去卧龙潭,说那儿有个瀑布,蔡蔡说她去了,敢情她是把这儿当成瀑布了,哈哈哈~~





       傍晚,我们回到景区入口处的民宿——肴香天然居休息一阵后,就在这家吃了晚餐,这里冷清没什么游客,也不想着吃啥特色菜了,就随便炒了两个菜吃。
       景区入口处是可以免费停车的,平常也没啥游客,所以停车还是很方便的,如果不是来得晚,下午4点才到,又已经提前在携程上订了房间,我朋友们其实是很想当晚就开车回景德镇的。所以,如果大家当天到的早,古镇只要1-2小时就可以转完,没必要住在这里,当天就可以回景德镇,或去其他地方接着游玩。
       整个古镇只有瑶里假日大酒店这一个大型酒店,携程上双标是220元一间,且只有大床和双标,其他都是当地人开的民宿,因为我们有三个人,所以选了这家的亲子房,一晚155元,经济实惠,而且这家的评分很高,很多人推荐,说干净卫生,可以说性价比很高了。


【瑶里菜:苦槠豆腐】
       瑶里菜是依靠本地的土特名产加工制作的独具地方风味的民间菜系,在江西省内颇有知名度,曾获 江西省烹饪大赛金奖。其中,苦槠豆腐是当地风味名小吃之一。苦槠子属一种天然林木苦槠的野果,磨成粉,然后制作成豆腐状。做好的苦槠豆腐,色泽诱人,略微透明。肥嘟嘟的块头,吃起来有点像魔芋,清香扑鼻。


                                          被子是隔天上午走之前我们自己叠的。


       饭后,20:40,大晚上的虽然没什么人,但各家民宿都点了挺亮的灯,所以我们又进古镇去散步消食。这片亮晶晶的灯让我第一时间联想起了武汉的光谷步行街。






             原本想拍美美的夜景,奈何河水湍急,水汽太大,怎么拍也拍不好,总是朦朦胧胧的。




                                                    最后,给大家看一下卖家秀!



                                          第二天上午,我们吃过冷粉后开车返回景德镇。


                                                    路过浮梁革命历史纪念馆




       因为对路况不熟悉,查地图发现附近有个古县衙,就开车绕过来瞅瞅,邓邓说前年她来过,没什么意思。门票50元,携程上特价34元,我们订了票后去窗口取票,被告知网上订票须满一小时后方可入景区。网上确实有这么写,我们没注意看。
       因为上午起得晚,此时已经十点多了,我们计划今天去逛完最有参观价值的中国陶瓷博物馆后,下午返回南昌。所以这一小时真的等不起,也没有太多时间参观古县衙,果断选择退票走人。
        马蜂窝上网友的评论都基本是差评,2个月前去的一个网友说房子是近年来修复重建的,没留下什么老物件,与该县悠久的历史不匹配。如果想去的话,需要规划好时间,这个景点还是蛮大的,至少需要花2个小时来游览。


       浮梁古县衙内主要景点有:五品县衙、千年红塔、城门楼、历史文化长廊、千年奇桂、魁星阁、千年瓷坛、哥德堡号雕塑、千禧良缘广场、古老计时仪器。



【浮梁古县衙】
       浮梁古县衙,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 170年,占地64495平方米(95亩),规模宏伟,是我国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衙署,有“中国第一县衙”、“江南第一衙”之美称。现保留中轴线上的照壁、头门、仪门、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基本保持了县衙原有风貌。”
       浮梁县衙是中国江南保存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衙署,又因浮梁县在古代下辖瓷都景德镇,出产瓷器与茶叶,贡赋多,属于上邑,知县官居五品,高于一般的七品县官,因而其县衙的建筑规制也较高,被誉为“中国第一县衙”。


                虽然没有亲自去看,还是可以网上看驴友的游记大概了解下,顺便借几张图。




       千年红塔:佛名“大圣宝塔”,始建于公元961年,塔高40.47米,六面九层,距今有1045年的历史,是融合中国古塔特殊风格和江南建筑特色的佛塔,素有浮梁“古代城徽”之誉,是古老浮梁的象征、历史的见证。
       巍峨耸立的宋代红塔有“江西第一塔”之称, 1959年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塔共七层,从地坪至复盆顶塔高37.8米。塔身皆用大型青砖实砌,每层均用青砖叠砌出外挑平台,不设钩栏。
       红塔反映了北宋初期塔的建筑外貌和艺术造型的时代特征,是座具有融合中国古塔特殊风格和江南建筑特色的佛塔。“素有浮梁“古代城徽”之誉,也是古老浮梁的象征、历史的见证。
       “西塔夕照”为古代昌江著名风景之一,若春和景明或秋高气爽,则有“文照胜朝晖,紫烟连霄汉”的壮观。


       城门楼:为仿古建筑,城门楼高15.6米,由城墙、主楼和角楼组成。主楼座落在8米高的城墙之上,登上城门楼可一览古城美景,更显其巍峨高大,雄伟壮观!


       历史文化长廊:以贴地瓷砖建设的历史文化长廊,长312米,由216块青花瓷板铺就而成,综述了浮梁的概况以及悠远流长的官文化、瓷文化和茶文化,记载了浮梁一千三百多年要事珍闻和浮梁作为瓷都之源的发展历程。


       千禧良缘广场位于浮梁古县衙景区入口处,石牌楼东侧,占地面积 666.7 平方米。千禧良缘广场以爱情良缘为主题,充分体现喜庆、浪漫色彩,恰逢瓷都景德镇千年华诞,取爱情永恒千古不变之意,故命名为“千禧良缘”。
        千年瓷坛:这是一部经典的陶瓷史诗,展示“瓷都之源”的缩影,是古代浮梁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和伟大成就的象征。 
        千年瓷坛从 2003年1月8日策划和筹建到竣工开坛,历时1年零9个月。它的主体结构由水车、水碓、古驿道、古码头、古窑、瓷鼎、瓷龙柱、擎天瓷柱八大部分组成,占地面积5476平方米,整个造型为外圆内方,体现了“天地合一”的儒教文化色彩。



        回到景德镇市,查到在去往中国陶瓷博物馆的路上,有个叫明清园的地方,类似于跳蚤市场,因为顺路,就过去看了下,看能不能淘点小玩意。这里并不好停车,可以把车往前开一点,停在前面荒废的景德镇陶瓷厂前,这里停车是没人管的。


【明清园:跳蚤市场】
       位于景德镇雕塑瓷厂厂区内,是景德镇国际陶艺中心所在地,为仿明代徽派建筑群。园内的瓷器街是景德镇古代瓷器商业街的再现,许多工艺美术大师在此设工作室,展示着巧夺天工的陶瓷雕塑技艺。 
       每个周末早上都有瓷器集市,露天的摊,东西又多又好玩,外地看不到的。较多搞创作的学生、艺术家以及陶艺店铺。周六上午还有以陶瓷学院学生为主的陶艺地摊活动。


       每逢周末,总有一个地方一定要去看看,那就是景德镇的明清园。这里是景德镇著名的瓷器创意集市,这是当地政府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而创办的大学生创意集市。有很多陶瓷院的大学生将自己的手工作品拿来这里展示,售卖,寻求合作和创业的机会。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11点多了,摆摊的人和游客都不多,不一小会儿就转完了,可能有些到中午收摊吃饭了,又或许是因为前段时间受了疫情的影响。我们随便转了转就离开赶去中国陶瓷博物馆了。




       当我们抵达时,刚好中午12点,原打算在附近随便吃一点,谁知这边挺偏的,没有吃饭的地儿,在肚子还不是很饿的前提下,我们决定参观完了再回市区去吃饭。于是,我们就这么饿了两小时,她们游览到后面都没了劲,路都不愿走了,只有我不愿错过这个机会,一直在尽职尽责的拍照,时间有限,也只能拍照+走马观花的扫一眼。
        这么决定是因为博物馆大概下午4点半就禁止进入参观了,而我们下午又需要花两个多小时跑高速回南昌,怕在市区吃饭后再去博物馆会不够时间,所以说提前做好规划+出行攻略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观须知】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可免费停车,免门票
       参观者可在前台凭有效证件登记后领取参观券通过安检后开始参观。从3楼到7楼,自远古到建国后文字介绍文物展示,很全面。有等级的文物还配有二维码,微信扫码即可获得详细解说。


【中国陶瓷博物馆】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新馆)座落在西市区美丽的昌南湖畔,馆内收藏了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汉唐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珍品重器3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500余件),涵括了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长河中的代表品种。博物馆总占地面积近5.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由常设展厅、临时展厅、学术交流区、公共活动空间、文创商业区、办公区、多功能互动区、库房区等组成,满足收藏、展示、研究、培训和教育等各项功能需求。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主体建筑隐在两山之间,正立面外形中间圆形建筑仿佛一件精美的陶瓷器型,两侧建筑如一双大手,寓意“拉坯成型”;玻璃幕墙外钢护网成冰裂纹状,与陶瓷裂纹釉相似;通透的屋顶采用自然光源节能环保,寓意“玲珑剔透”;顶层的通廊向上高挑,寓意“通向未来”;整个建筑平面从空中俯瞰,犹如一架水车在运转。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瓷业高峰是此都”入选“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从2020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南京博物院传来好消息,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和中国文物报社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终评结果5月18日揭晓,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瓷器、瓷业与城市发展史陈列”脱颖而出,荣获第十七届(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创我省博物馆陈列展览佳绩。

       “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瓷器、瓷业与城市发展史陈列”以“一部陶瓷史,半本景德镇”为经,以“工匠八方来”的包容与传承、“器成天下走”的繁荣与影响为纬,以“瓷都”“瓷业”“瓷器”“瓷人”等为展示点,围绕“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文化自信”的展陈目标,用优美艺术的展览语言,凝结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用丰富有效的展陈手法,向观众呈现出一幅“两千年冶陶史、一千年官窑史、六百年御窑史”的壮阔画卷,突出陶瓷作为“中华文明的使者”在东西文明“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中作出的重要贡献,坚定了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作为中国博物馆展览的最高奖项,被誉为文博界的“奥斯卡奖”。获奖展览代表了目前国内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最高水平,代表了最先进的陈列技术、最科学的布展方式、最人性化的方案设计和最深刻的对文物内涵的阐释。本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共收到全国各地符合申报条件的陈列展览项目114项,创历史新高。根据投票结果,得票排名前25位的境内展览和前4位的出入境展览入围终评。


                              沙画演绎陶瓷历史变迁:唐以前→宋→元→明→清→民国



馆内展品有:
五代的青花、白瓷;
宋代的青白瓷;
元代的青花瓷、软白瓷、釉里红;
明代的青花瓷、五彩瓷、斗彩、各类颜色釉瓷;
清代的数十类精品陶瓷。


























       元代青花瓷,众所周知,元青花是收藏界公认的世界最稀有瓷器之一,全世界仅存三百件,件件价值不菲,动辄过亿。元青花在陶瓷史上仅存活了100多年,一度在中国绝迹,明清600年间,已无人知晓世有元青花的存在。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 (国家一级文物):
        小口,丰肩,收腹,器身至上而下绘五层纹饰。肩上覆莲瓣纹,内绘八宝纹,腹部绘缠枝牡丹,下腹绘仰莲瓣纹。整件器物层次多,纹饰满,釉色青白,青花发色浓郁。
























【清·粉彩八蛮进宝图双耳瓶】(国家一级文物)
       撇口、长颈、堆蚩、斜肩、鼓腹、腹下渐收、圈足外撇。内面及底足施以绿釉,绿色浅淡略闪黄,表面有小皱纹。这件粉彩八蛮进宝图瓶是乾隆时期粉彩瓷器登峰造极之作,它的层次鲜明、丰富、精细。在色地上用金彩勾划轮廓,看上去如铜质珐琅彩器一般富丽堂皇,器物集压印、剔划、绘画、堆塑、描金多种工艺为一体,用色浓艳,整个构图和内容把瓷瓶装饰得浑然一体,是一幅完整的集工艺图案、山水风情以及线描充分结合在一起的作品,而且在当时工艺下烧制近1米高的瓷器也非常难能可贵。




















                                                           现代:贴花十二金钗盘














        前面几个展区还看得比较细致,最后的清代展区和新中国展区,因为她们说肚子饿了一直催我走,我们只能快速浏览一圈,拍完照马上就走了,大概每个瓷器前停留不超过5秒钟,都不知道自己看了啥,唉~~
       在刚开始参观时,邓邓居然掏出手机一边跟着我们走一边在看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说昨晚刚更新的,还抽空上淘宝买了个包,蔡蔡说她是趁这功夫把没时间做的事在博物馆全做完了。
       我很无语,不知道她是来博物馆干啥的,真是服了她了。

       我们又开车回到了前街步行街这边停车,鉴于附近实在没啥吃的,最后跑去肯德基随便吃了点,之后去CoCo奶茶店坐着休息了一会儿,吃蔡蔡推荐的红果小姐姐,确实非常好喝,哈哈~~


       下午4点,我们终于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全程高速,没有中途在服务区休息,只花了2个半小时就回到了南昌。除了景点无趣了点,算是一次较愉快的自驾之旅了。这也是我们仨第一次一起出来自驾游玩,所以我才会全程写得这么仔细!期待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