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 D16 轮台----库尔勒----马兰基地----和硕

作者:DHD 显示图片

      今天的行程是轮台----库尔勒,看库尔勒香梨基地,然后经和硕县,前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核爆炸指挥中心“马兰基地”旧址参观,晚住和硕县。行程约300公里,路途行驶时间近4个小时。


      早饭前细细看了看所住的宾馆。“都护府迎宾馆”从名字上就感到浓浓的官方色彩。原来轮台县在汉代是西域都护府所在地。“都护府”是管辖西域(玉门关以西三十六国)的最高行政机构,“都护”是最高长官(相当于省长)。都护府的设立,打破了西域各地小国林立、互不往来的隔离状态,造就了在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下,各地增进了解、相互信任、加强交流的良好关系,也标志着西域诸地成为了我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也奠定了之后历代中央政权管理西域的基础。意义深远。


      都护府迎宾馆与县政府前后相邻,从起的这个名字看,应该是政府的公务招待所。


      轮台县地处塔里木盆地北缘,政府对面的文化广场矗立着一座钥匙雕塑,寓意轮台是塔里木盆地的门户,也是开启塔里木宝库的金钥匙。



      出轮台县城,沿G216国道行驶一段后并入之前走过的G3012吐和高速。


      依然熟悉的笔直的白杨树。


      两个半小时后驶入库尔勒市区,未作停留,按照导航直奔香梨种植基地而去。




      香梨大道的中间隔离带种的全是梨树,可以想象每年4月梨花盛开时的美景。



      按照导航到了库尔勒西南郊的香梨种植基地所在地,但并没有发现明显的种植基地的标志,周边倒是有许多香梨果园,就近进入了一个。果园人员正在地头凉棚下午饭。经得同意进入了果园。


      库尔勒香梨是当地独有的梨类品种,其果实香味浓郁,肉质细腻,味甜多汁,入口即融,被誉为“梨中珍品”,库尔勒市也被当地人引以为豪地称为“梨城”。




      库尔勒地区地貌简单、日照长、温差大,同时又土质疏松、干旱少雨,这种特有的气候与土壤特点,是形成库尔勒香梨独特品质的客观条件。




      连吃带玩,吃饱后又买了一箱采摘工人帮助精选的香梨,满满地甜蜜,美美地踏上了继续的旅程。


      库尔勒市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地级行政区首府,北依天山,南临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古丝绸之路中道的咽喉和西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该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库尔勒市区管理有序,整洁卫生,是西北五省区中唯一荣获“三连冠”的全国文明城市。


      库尔勒周边还有一些景观,如博斯腾湖、铁门关等,考虑下一个行程的安排,我们未作停留,继续沿G3012吐和高速行驶,向“马兰基地”进发。



      吐和高速库尔勒至和硕段穿过天山的余脉,坡路弯道多,部分山路限速80公里。




      经过近2个小时的行驶,在和硕县乌什塔拉乡下高速,往北向着大山深处驶去。


      穿过一条铁路,铁路沿线一侧不远就是“马兰火车站”。


      马兰基地位于吐和高速北20多公里的大山里。


      连续的山路。



      车辆在山谷中蜿蜒前行。



      现在是新修的柏油路面,当年是很窄的砂石路,可以想象进出大山的困难。



      转过一个大弯,经过一个水库,车辆进入一片植被茂盛的开阔地。


      一座哨所状的大门,这就是我国唯一的核武器试验基地----马兰基地入口。五十年代中期,为打破核垄断核讹诈,我国秘密启动核武器试验项目。1958年8月勘察选址全面展开,核爆炸试验场最初选定在甘肃敦煌,后改为古楼兰的消失地罗布泊。之后,勘察部队继续沿南疆公路选择核试验指挥、研制及生活保障基地,最终在新疆和硕县乌什塔拉乡以北20多公里大山深处的一片河滩边选定了基地址,就是目前这个地方。因河滩长满了马兰花,故称“马兰基地”。


      进入基地,首先是一座兰花状的雕塑映入眼帘,名为“马兰魂”。基地组建以后,先后成功地进行了45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试验。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大当量氢弹核试验。从原子弹到氢弹,我国只用了2年8个月,而美国是7年4个月,苏联4年,法国8年6个月。
      一代代马兰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赶在联合国限制核武之前,研制成功了我们的杀手锏,赶上了拥有核武的“末班车”。一次次惊天动地的辉煌,铸造了共和国的和平盾牌,也为我成为有影响的大国争得了地位。
      我理解的马兰魂就是: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


      1996年7月30日,我国向全世界宣布暂停核试验,马兰基地逐渐退出现役,移交给和硕县管理,这个我国核武器的“摇篮”、从前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终于揭下了神秘的面纱。为继续弘扬马兰精神,在此建立了“马兰红山军博园”,供后人参观。2011年军博园被列入中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名录,2013年被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基地不见管理人员,也无游客,路口的大铁拦杆门虚掩,自己动手开启。看来,能千里迢迢到这里来的大多是有情怀的人。


      司令部旧址。



      



      军官楼旧址。这种内环的外楼梯很有特点。


      大礼堂旧址。


      司令部食堂旧址。


      中心车库和司政小学旧址。




      后勤部旧址。


      办公区旧址。



      与行政生活区一河之隔的东北侧山谷内是核武器研制和实验区域。




      除此之外,马兰火车站南侧的马兰村、机场等也都是当年重要的保障单位。


      离开马兰基地已近黄昏。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罗布泊上空的蘑菇云早已散尽,千里戈壁也恢复了昔日的宁静,但是,马兰人的功勋,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进入和硕县城已华灯初上。



      提前预定的“龙庭温泉酒店”。酒店规模较大,开业不久,干净卫生,位置稍偏,但安静舒适,门前开阔,停车方便,适合自驾。


      尝特色美食,品当地美酒。半斤装的酒当成2两的一顿全给喝了,喝完还一再说酒还是新疆的劲大呀。


      明天的行程,去吐鲁番看看葡萄熟了没有?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