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蒙蒙 —— 天门山

作者:山清先生 显示图片

来到张家界,最期待的当然是武陵源景区中那片独特的山石地貌、梦幻奇景。心想着耸入云端的乾坤柱近在眼前,气势磅礴的神兵聚会排列在前方......
当这一切即将实现的时候,却被连续两天的阵雨浇灭了心中的热情。虽说雨中的山景别有一番韵味,但随着雨水而腾起的雾气如烟如涛,将群峰、岩石覆盖得严严实实,这对于满怀一饱眼福的游人来说,无疑只能望“雾”兴叹,失望之情可想而知。本以为这种失望会伴随到这趟旅程结束,没想到行程最后一天的天门山把之前的不快一扫而空,为我带来诸多慰藉。以下,便是这次天门山的具体行程。

5月15日一早,在天门山索道下站取到票后,便乘坐摆渡车,到快线索道下站。此时天空下着小雨,掀起阵阵白雾。远望天门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本人购买的是双索道票 - B线,票价比带有盘山公路上或下的票价略贵,但公路正在维护还未开放,所以无法体验99道拐的险峻了)


快线索道上的轿厢很大,有28个座位,运行时长4分钟。在这上面可以看到壮观的盘山公路。


索道上来,就是天门洞前广场了。雨已经停了,时间刚好9点,可以看到人真的很少。这里特别庆幸上来的比较早,可以清晰的拍到天门洞,因为大概10分钟后,就看不到这一景色了。


我喜欢山,尤其喜欢体验登山的过程,原则上是能徒步到的地方,绝不乘车。而天门山需要攀登的路程的确很少,所以天梯这一段必然要亲自走上去。虽说有999级台阶,实际上也就10分钟左右就上去了。如果体力不行,这一段可以坐穿山扶梯上至天门洞,需要单独购买。
未登一半,大雾就起来了,天门洞已不见踪影,感觉在向仙境前进。



接着,便是7级穿山扶梯,这是目前天门洞与山顶之前的唯一路线(以后会不会有徒步路线暂不清楚)。可能是疫情原因,当然也错过了旅游团的时间,扶梯上都拍不到一个人。扶梯很窄,每阶仅容一人站立。看着人少本想走快点,但工作人员会温馨提示——站着别动


上到顶上,在旁边拍了张景区导览图的照片,想着一边走一边参照着看。事实证明这一举动太多余,因为这样的地图在环线的路上到处都是。比起有些景区,不得不说天门山景区在路标这方面做的实在不错。
山顶分东西两条线路,图中红线为西,黄线为东。无论是乘坐长索道上来,还是通过穿山扶梯上来,几乎所有旅行团都会先走东线,为了避开人流,我自然选择往西走。


按照地图所示,走过第一处景点高空云廊,过了是珙桐园。个人觉得这两处并无多大特色,不做特别说明。



珙桐园右边有一隧道,一眼可望到尽头。不由得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当然,这里洞口有明确标识,另一端是索道站。这里就暂时不进。


接着是一段上坡路,路程并不长,上到尽头,便是云梦仙顶。
云梦仙顶,三面绝壁,拔地顶天。山顶有一座庙宇建筑,共三层,视野开阔,环顾一周,大小景点皆可尽收眼底。但眼前这景象嘛......全靠想象


云梦顶这里有一小段森林观光缆车,但天门山游玩本身不耗体力,而且一旦选择坐缆车,完整的环游山顶将会走很长一段重复路,所以实在没必要乘坐。

从仙顶下来,穿过一段青砖黄墙的小路,再经过凌霄台(周围的景色依然被大雾挡的严严实实),就到了大名鼎鼎的玻璃栈道。




天门山的玻璃栈道一共有三条,每条长度60米左右,体验需收取5元鞋套费,这很好理解,毕竟踩脏或者产生磨损后,不便于维护。栈道并非必经之路,若是恐高可走并行的步行道。
由于三条栈道长度相当,周围依然大雾漫天,所以我只走了西线这一段。看到脚下的万丈深渊,胆战心惊之余,也有凌空行走的快乐。




栈道出来,两旁的树上稀稀落落的挂着些红布条,再往前走,便变得热闹起来。
大片的红布条让这片树林独成一景,上面寄托着游客们的美好愿望。不知是日益增添的祝福语,便有了这许愿林,还是这里本身风水独好,才吸引来大批游客祈福。尽管已经布满枝头,依然有游人慷慨解囊,在老树上重添新愿。



怀着敬畏的心理,穿过这片祈福宝地,前方便是鬼谷栈道。
鬼谷栈道全长1.6公里,全线立于万丈悬崖的中间。鬼谷天堑也在这段路上,性质跟一线天差不了多少。
突然想起以前去的华山,由于排队的人实在太多,没能体会到长空栈道的刺激,至今都觉得遗憾。而对比这里的鬼谷栈道,两者相差甚远。






栈道尽头,有一座悬索桥。桥建在两面山崖之间,约百米长,桥面较宽,走在上面略微抖动,却感觉步履更加轻盈。



过桥有一平台,平台中间摆放着供游人休息桌凳,一侧有一长廊,长廊中间端坐着一女子。只见她白纱遮面,身着古装,面前放着一古筝,双手抚于琴弦之上。能在如此仙境听佳人抚上一曲,实在不错。只是古筝前的二维码、脚下的投币箱,有煞风景。
刚好,有人点了首《女儿情》,我便休息了片刻。



听完悠扬的琴声,时间也接近正午了,周围的雾气不再那么浓密,逐渐开始消散。这个过程毕竟还需要些时间,前方的鬼谷洞依然被雾气掩埋。
再往前些,有一木质结构的圆形建筑,称为捭阖。介绍上说,其内部按易经八卦原理摆设了诸多可移动木板,通过推动木板感受捭阖之奥妙。但门口被一木板封住,无法入内,只因为疫情原因,不让游人过度密集。



紧接着捭阖之后的下一景点,与刚刚的许愿林有些类似,叫求儿洞。一个为祈福,一个为求子。
洞上方的树上挂满铜锁,称为许愿锁,本以为洞会很深,环顾至背后发现,一眼可见洞底明晃晃的铜锁。
求儿洞对面有一石碑,上面刻着观音像,左右立着金童玉女,传说观音曾在此显圣。心诚则灵吧。




现在时间是12点5分,终于到了西线的最后一个景点——天门山寺。
天门山寺始建于明朝,是湘西地区的佛教中心,虽未开放,前方也在修葺,但远观上去,依然觉得气势浩大。







从天门山寺到东线的第一个景点是木石之恋。树依石而生,石抱树而立,如一对相濡以沫的恋人,以此得名。
树的种类是榉树,凡学生过此处,到要伸手摸一摸,只因“硬石种榉”与“应试中举”谐音,讨个吉祥。


时间已过正午,一路上碰到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但仍能拍出空无一人的路径照片。由于没出太阳,雾气消散的十分缓慢。




东线玻璃栈道过后的仙源,依然雾蒙蒙一片,自然也就欣赏不到悬崖上喷出的飞瀑。


仙源过后,是山上唯一出现分路的景点。长的一条上有醉云亭、玉壶峰,短的一条只有灵泉院。但我没有多余的选择,因为长的那条暂时封路了,只能走灵泉院。



院子很小,并无多大特色。出来前方有一口泉水,取名灵泉。想来是先有灵泉,才有这院。
所谓灵泉,泉眼在一石缝下,泉水流至一类似葫芦形的人造小池中,水从葫芦口流入,葫芦底部一侧有开口,再流至山下。



再往前,就是此次游览的最后一个景点——北俯视天门。往前延伸的一段平台,是俯瞰天门洞的绝佳位置。如果是节假日,这里一定是人挤人的场面。


突然觉得有雾不见得的是件坏事,吐云纳雾的天门洞奇景在晴天可不能见到。



还可看到不远处的翼装飞行跳台。


截止下午1点15分,游览完山上所有的景点,终于要下山了。前往索道站的路上,随手又拍下几张。




此时,突然发现云雾已基本消散,于是,又倒回去重游了到北俯视天门这段路,拍下几张比较满意照片留存纪念。





索道上站旁边挨着李娜别墅,别墅旁有一小门,往里看去,搭着几间木屋,竟然有人居住,真是“白云深处有人家”。




终于到了索道站入口,入口旁的石阶通往云梦仙顶。既然雾气已散,何不再上去看看。有了这个想法后,马上调转方向,再次向云梦顶前进。
雾散之后的风景确实不错。





观赏数分钟后,本想原路返回到索道站,才发现云梦顶上有两部电梯,下去之后,再走一小段隧洞,直接就到索道站里了。



这段索道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观光客运索道,全长7455米,需要运行28分钟,如果是从下往上走,应该会给人以气势冲天的感觉。
比起上来的快线索道,这条索道上的轿厢要小得多,一厢最多乘坐8人。尽管运行时间长,厢内也只有我一个人,但并不会觉得无聊,因为四周的景色怡人,值得慢慢品味。







快到终点了,转过头,对着连绵的山峰,心里轻轻说了句:再见,天门山。



附本人照片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