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后第一天,自驾去千山。7点50出发,赶上早高峰,8点多才上高速。
9点20进入鞍山市区,偶遇元宝大厦。大概也是早高峰,车很多。导航选的路每隔50米就有道十多公分深的沟,走的较慢。
到达景区已是上午10点。在售票处出示身份证和盛世通健康码,购票入园。
去五佛顶,从左边普安观登山距离最短,中间龙泉寺次之,最具挑战的是右边的无量观,须经过九重天、天上天众多险阻。为体验登山乐趣,领略高处风光,决定沿此线路登山,力争逢山必上,遇景必照。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标志。
路对面的财神庙。
游人信众祈福求财的圣地。
10点30分,到达无量观路口,作为起点。
阶梯上的白塔是“藏真塔”,又叫“许公塔”。1995年建,六角十三级,许信有大师羽化藏兑处。
巨石上刻“拴马石”三字。上方小孔是古人拴马用,兼有锁住心猿意马的寓意。
脚下平台叫“聚仙台”,传说是八仙聚会处。
台上“八仙塔”,六角十一级,有八仙浮雕。
“聚仙台”附近巨石上刻有“灵峰”二字。
上方平台上是“祖师塔”。六角九级,是无量观开山祖师刘太琳大真人羽化藏兑处。
这座六面七级的实心塔是葛公塔,东北道教领袖葛月潭方丈羽化藏兑之处。
看了关于塔的介绍,发现其分级方法有些混乱,大部分连基座一起分级,个别(八仙塔)的不算基座,不知有什么说法。根据目前情况,道长羽化藏兑之处的塔分级都包括基座,而传说中仙人的塔分级则不包括基座,不知是否有道理。
10点50左右,来到无量观。
山门内外有两块牌匾,不知是何人所题。
道士生活区,游人止步。
“云水堂”,云游道人挂单居住之处。
“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和水官。
从这个小门出去。
眺望远山,心旷神怡。
“猪首峰”,因形似而得名。
供奉太上老君的地方。
“卧象峰”像巨象躺卧。下面是张平化题诗。
“玉皇阁”大门紧锁。
沿着陡峭阶梯上行,真正的考验到了。
岩壁上刻着“夹扁石”三字。传说好人可以从狭缝中通过,坏人则无法通过。因此无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到这儿来都要试试。
老伴勉强挤过去,好人。看石壁凹凸方向,面朝右侧空间更大。我换个方向,背着包挤进去,顿感前胸后背几乎没有活动空间。屏住呼吸,含胸收腹,手脚并用向前挪动。后边不时传来背包与石壁的摩擦声。
好不容易从石縫中挤了出来,看看出口,暗自庆幸。不但是好人,背的也是好包,包里的东西都是好东西。
又一个考验,“一步登天”。需要抓住铁环用力攀登才能上到平台上。
“一步登天”之上是“天上天”。
“人老不以筋骨为能”,不幻想“一步登天”。借助栏杆,脚踩岩石上的浅坑,步步为营,向上攀登。
走向“天上天”平台。
站在“天上天”,俯瞰“一步登天”平台,其上刻有“一志同登”四字,似乎是说要密切合作,先将一人送上平台,再把其他人拉上去。平台上还有个巨大的“脚印”。
眺望远方,心情豁然开朗。山崖上刻着“毛主席万岁”体现那个时代的特色,远处是“振衣岗”,传说是李世民抖战袍的地方。
从平台下来,有个山寨的“天上天”标识。
按其所指方向通过阶梯上到平台,是卖食品饮料的摊点,黄瓜和雪糕都5元,干豆腐卷大葱10元四卷。循环播放的广告很具蛊惑性:“干豆腐卷大葱,越走越轻松,干啥啥成功”。走累了可以去休息,补充能量。
陡峭的山路,裸露的树根。
“唐碾子”据说是李世民留下的遗迹。
“天上人间”,不知有什么典故。
进入山门便是“小黄山”景区。
从高处俯瞰“小黄山”山门。
“鹦鹉洞”入口。
可以穿洞而过,也可以翻山而过。
翻山而上,没见“卧羊石”,拍下“卧牛石”。
斜插苍穹,形似鹦鹉的“鹦鹉石”。
“鹦鹉洞”的出口,穿洞过来能省不少力。
又一条狭长通道,“一字天”。宽不足一米,长三十多米,一百三十二级台阶。
走进“一字天”,脚踏石阶,仰望一线蓝天,感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横空出世,枝干探出崖壁,这是“探海松”。
沿着陡峭阶梯拾级而上,经过“松鼠拜日”。
下山的路也不好走。
路边,两块巨石贴在一起。这是“合心石”,传说情侣在此合影可保爱情天长地久。
沿着山路向上,一路经过“望天蛙”。
可上九天的“揽月峰”。
更高处的“九重天”。山路陡峭,空间狭小,只能贴近拍照,难以看清全貌。
象征爱情的“情侣松”和“鸳鸯石”。
山坡上有座凉亭,游客在纳凉观景。
“苍龙岭”,旁边的松树看来确实有些沧桑。
去往不同方向的路口有路标指引,标注的距离和实际差不多。没有路标的岔路则殊途同归,可以登山过去,也可以走平路,付出的体力不同,看到的景观也不一样。
登山而上,来到养心台。不大的山顶平台,在这里闭目养神,寻求内心的宁静。
“养心台”上,眺望鞍山市区。
那个金光闪闪的建筑,想必是元宝大厦了。
下了“养心台”继续赶路,路过“鳌鱼石”。
“兔吞石”。
“宝峡憩鹤”。
来到“福寿石罅”。冠以“福寿”二字必有吉祥寓意。看看缝隙不是很窄也不太长,照旧背着包挤过去,以求吉祥。这里比“夹扁石”要好过一些,心里的感受就是还算比较瘦。
“小瀛洲”,自比上海崇明岛。
横躺着的“卧龙松”。
“蓬莱仙岛”,不输浙江东海衢州。
前面是“青蛇岭”。
经过“青蛇松”。
“绝路逢生”,看似无路可走。
峰回路转,从夹缝中夺路而出。
一处狭路,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气势。
下台阶蓦然回首,“玉霞关”三字历历在目。
“凤爪松”,是说树根像凤爪吗?
“谷壑松涛”,山谷中听风吹松树的声音是多么惬意。可惜一丝风都没有,别说听松涛,简直有快要中暑的感觉。
前面山峰似五指并拢手心向前的手掌,佛教中称“施无畏印”,以此得名“佛手峰”。
石板上,橘猫酣睡,悄悄绕过去。
“过云亭”,可以看见“五佛顶”了。
还要经过“翡翠峰”和“主越峰”。
站在高处眺望,周围的风景尽收眼底。
远处看似湖泊的地方据说是尾矿。
“小黄山”景区到此为止。
1点38分,来到“五佛顶”。稍大的平台,有五座身披黄色袈裟的佛像。旁边有凉棚,卖各种法物,还有人帮助做法事。从无量观路口到此历时3小时8分。如果在岔路口走平道不爬山,还可以节省一些时间。
眺望远方,一道瀑布飞流直下。
上山的索道好像没有运行。
居士敬设香炉所留下的石刻。
“五佛顶”题刻,不知出自谁的手笔。
哪位高人的题诗。
惬意的小白猫在晒太阳。
下山途中,平台上小白猫惬意地晒太阳。
又一处“五佛”,前面铁链上挂满“连心锁”。
普安观东殿—财神庙。
普安观西殿—老君殿。
什么观?这个字不认识。
供奉天官、地官和水官的“三官殿”。
“普安观”的门上没看见有牌匾。
下山的路比较陡,但不长。二十多分钟后,看见一座山门。
这就是“普安观”山门,时间是2点17分。从“五佛顶”下来到这里,用了不到四十分钟。如果从这里上山,大概需要2小时。
登山之旅到此结束,观水行程就此开启。
离开山门,沿公路走不远,一幅瀑布从天而降,像悬垂的珠帘,飞溅的水花似散落的珍珠。大概是西海桃花溪谷瀑布。奔流而下的瀑布给炎炎夏日平添些许清凉,不少游人在此驻足留影。
一幅瀑布从天而降。
树林中,又一只黄白花猫在休息。
安卧休息拍照黄白花猫。
远处树荫下,隐约露出大大的“佛”字。
路边的圆顶凉亭。
千山风景区荣誉称号大全。
岔路附近,一帘三级小瀑布。
三级的小瀑布。
去对面拍凉亭时,见一道黑影闪进树丛。
走近树丛,一只黑狸花猫警惕地注视着我。
云潭,千山龙泉水系面积最大的潭池,佛道两教举行放生法会的功德潭。巨石上刻“洞天一品”四个大字。
清光绪二十年长沙涂景涛所题。
景色秀丽,数千尾锦鲤争奇斗艳。
这里的景色可以用风景如画来描述。
潭边的“爱”字石。
通向大佛后山的路。
路边的“悟公塔院”,又名“招提院”。曾是龙泉寺接待僧人的场所,现为悟彻和尚塔墓。
“五祖塔林”,明代五祖法师塔群。
“龙潭”题石。
潭水碧绿如琼,故又名“碧水龙潭”。
潭边的“观龙亭”。
“三孔桥”,与“观龙亭”“碧水潭”相映成趣。
“福泉”,乃赐福之水。千山五大名泉之一,水质甘冽清甜,含有多种矿物质。游人排队取水饮用。
“龙泉东界”,好像划分地盘的界碑。
“来鹤亭”,又名“四松亭”。
灵岩寺前巨大的“佛”字石,后面的墙壁上满是各种佛像。
关于灵岩寺的介绍和导览图。
宁静的池水倒映出岸边的树林。
这里是“明潭”。
路边二层建筑,有卖旅游用品和纪念品的商店,有提供餐饮服务的饭店,还有进行娱乐活动的场所—千山书场。只要花二十五元,就可以听十场书,真是太合适了。
路边一只橘猫在被人安抚,千山的猫真的很多,也很幸福。
前面远远看见风景区的大门。
从出口处离开景区。
穿过卖各种旅游产品的长廊,回到停车场,已是下午三点四十多了。扫码交停车费,每台十元,真不贵。设置好导航,三点五十离开停车场。路上比的来时候顺利,五点二十多就回到家。
登山,风景不太重要,许多景观就是石头上刻字,大同小异。重要的是体验和感受。按此观点,千山的“一登、二台、三狭缝”值得推荐。“一登”是“一步登天”,对身体和胆量的考验,看看是否力不从心;“二台”是“天上天”平台和“养心台”,登上去也是对身体的考验,可以极目远眺,令人心旷神怡,可以闭目养神,寻求内心宁静;“三狭缝”是“夹扁石”、“福寿石罅”和“一字天”,需身体力行,感受自己是否足够瘦,还可领略大自然的精巧神奇。特别是“夹扁石”,道路狭窄,石缝更狭窄,通过十分缓慢,据说人多时要排两个多小时队呢,趁着现在人少,赶紧去体验吧。
从无量观上山是正确的选择,多数景观从正面经过,不会错过,无需绕行。登山难度逐渐增加,身体有适应过程。到达五佛顶后一路下行,对体力没有更多要求。下山后还可以乘坐观光车,节省体力。从普安观上山则不具备上述优点。
比起四年前登仙人台有很大变化。自驾出行,路上的时间节省一多半,也更舒适。使用登山杖,减轻腿的负担,腿疼的程度也大为减轻。再有就是观念的改变,上次更多的是逛庙,这次主要是登山,注重体验和感受。唯一没有太多改变的是千山的猫,上次登山途中和五只猫相遇(大安寺一只,香岩寺四只),这次登山途中还是和五只猫相遇,只不过都是在路途中相遇,也许和观念的改变有关吧。千山的猫,无论是寺庙中的还是路途中的,看着都很安逸,千山也是猫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