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侠影游记汇总贴: @http://www.mafengwo.cn/i/5482198.html
2020年的春天已经离我们而去,回望这个春天,鲜花依旧灿烂,阳光也依旧美好,然而人们的心头,却有着抹不去的阴影,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这个春天显得特别与众不同,在家云旅行,直播旅行,戴着口罩旅行,一下子成为时尚,而作为旅游一线城市的杭州,无论哪方面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3月初,春暖花开,被宅了一个多月的人,再也挡不住外面鲜活的世界,西湖边柳枝吐翠,满园花开,因为无法出远门,所以这一个月我几乎周末天天跑西湖,首先当然是西湖的美景,其次毕竟疫情影响,西湖边不像往日的人山人海,而太子湾,花港,苏堤这些最佳的赏花地点,也是被我细细看了个遍。
每年的太子湾是雷打不动的赏花胜地,不夸张的说,这里3月绝对是西湖边最热门的地方,郁金香,樱花,两大春天主打“品牌”竞相绽放。太子湾原为湖湾,由山峦风雨冲刷,泥沙淤积为沼泽洼地,据载南宋皇室庄文,景献两太子葬此而得名。公园面积不大,逛一圈大概2小时。今年太子湾去了两次,分别是3月5日和3月22日。
3月5日,惊蛰节气,春雷乍动,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盎然,更可喜的是全国各地的疫情也已经明显好转,特别是浙江杭州,已连续14天没有新增病例!西湖景区各收费景点也陆续开放,前段时间天气晴好的时候,还爆出断桥日均流量突破5000人次的新闻,其实对于西湖景区来说,往日人山人海的景象还印象深刻,如今正是景美人少的时候。
早上10点半坐公交到达太子湾公园,这也是疫情爆发以来第一次走进西湖,应该说人比我想象的多,虽然和以前的摩肩接踵还相距甚远,但也可说是热闹了,今年天气暖,太子湾的郁金香已经开放,不过樱花还得过两个星期左右。
其中最美的就是开在揽樱亭附近的“神秘长安”和“白雪公主”,预计后续的两星期,将会达到盛花期,随后的樱花也会隆重登场。疫情期间,戴口罩赏花也成为杭州一道靓丽的景色,无数次的来,今年的这次体验感特别不同,因天气晴好,踏青的人还是感觉偏多,不过公园已经考虑到后续赏花人的增加,从3月7日开始正式实行网上实名预约制。
相比太子湾的拥挤,花港观鱼的人就少许多,主要是公园的面积比较大,这里的樱花很漂亮,还有海棠花,梅花,桃花等等,春天的花港,就是一座繁花似锦的大公园。3月5日初探,樱花还没有开,但是春意已经相当浓郁,当天天气晴好,暖风微醉,走了一小段,乱花渐欲迷人眼,这里无需预约。
花港观鱼是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苏堤南段西侧,三面临水,一面倚山,是一个占地300余亩的大型公园。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这是乾隆的诗句,园内更有一块分别题有康熙和乾隆祖孙两个皇帝诗句的石碑,是碑林史上唯一的一块!
3月14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闲不住的我又来到了西湖边,从湖滨一公园顺时针游走西湖,沿途经过柳浪闻莺,学士公园,雷峰塔,慢慢走到苏堤。西湖的春天是一首诗,柔美而妩媚,西湖的春天是一幅画,惬意在山水,西湖的春天更是一首歌,唱响了人们对自然和谐的赞美。将近3小时的徒步,一路感受到的是春意盎然的清新,春回大地的欣喜。
桃花盛开的时节还没到,但个别桃树已经开花,其中长桥公园有一株桃树开得正旺,也许是得益于阳光以及枝干生长在湖面的缘故。途中经过涌金门,一座横跨湖面的小桥,是湖光山色的最佳写照,山色空蒙雨亦奇,这里也是最能体现西湖烟雨之美的地方。
微风轻拂,阳光不燥,这样的天气,是徒步的最佳,无数次的行走在这面湖光山色的画作上,淋漓尽致的感受美的韵律,环湖一圈大约13公里,是需要一定的体力的,不过也有观光车,自行车等辅助方式,适合各种类型的游玩。
柳浪闻莺是西湖十景之一,杨柳垂青,黄莺啼鸣,好一幅满园春色的美景,公园位于西湖东南岸的清波门,南宋时,这里是京城最大的御花园,如今当然成了游人赏湖的最佳地,相比于断桥苏堤的人满为患,这里绝对可算是清幽场所,湖边的长凳,每一处都是直面西湖。
雷峰塔是西湖又一处热门景点,路边有几颗山樱在阳光下特别引人注目,对面就是以“南屏晚钟”闻名的净慈寺,可惜因为疫情,杭州所有的寺庙都还没有开放。对于雷峰塔景区,门票40元,也许有人觉得不值,其实登雷峰塔不仅仅是了解人文古迹,这里也是从高处一览西湖的最佳地,特别推荐夏季傍晚时分,可欣赏唯美的西湖落日。
这一路走来,满眼的除了西湖,还有各种的花草,游览了祖国众多美景的我,始终认为西湖是最美的城市之湖,这和她三面环山的地理条件固然密不可分,但是悠久的历史人文,以及整个湖岸的布局,包括那些不起眼的细节展示,都是她吸引着人们前往的理由之一。
非常幸运,赶在周六阳光明媚的日子,领略了漫天樱花飞舞的唯美,可以说今年春天最美的时刻,就在3月21日这一天,之后傍晚的一场狂风暴雨,吹落了多少人的赏花梦。
与逐渐向好的疫情相呼应,西湖边的景色也是和天气一样,逐步升温,在郁金香持续绽放,桃花逐渐盛开后,洁白的樱花和娇艳的海棠也拉开了帷幕,除了太子湾公园,花港观鱼和曲院风荷的樱花也到了盛花期,而浪漫的樱花树下,更是云集了不少的摆拍美女,不少穿着汉服的女孩,仿佛一夜间让人穿越到古代,樱花映衬着美丽的脸庞,这一刻,不知道是景美还是人美,也许可以这样说,景要人衬,人靠景托,留住最美的那一刻,才是生活的意义所在。
湖面落下的樱花雨,是公园最大的看点,因为许多樱花树是在湖畔,一阵风吹来,片片洁白飘落,湖面也染上了一层白,这样的景色,真是堪比人间仙境啊。
湖滨长廊这里是最美的地方,湖畔的樱花树枝干粗大,伸长向湖面,古朴韵味的亭子,倒影水面的樱花,一切都美的不像话,不过这个机位需要跨过警示带,想拍不容易。在湖边,可以直面雷峰塔和苏堤的美景,这里有一颗非常巨大的树木沿着湖面生长,要不是有支撑,恐怕整棵树都要倾倒下去。
美丽的海棠花,是春天的象征,这里大片大片的垂丝海棠,远观真如红云朵朵。海棠花别名梨花海棠、断肠花、思乡草,是我国着名的观赏花木,素有“国艳”之称。漫步公园,洁白的樱花云,透出点点红,红和白的对比,烂漫和娇艳的映衬,难怪会吸引那么多的女孩来此留下美丽的倩影。
从花港观鱼公园御碑亭附近的门出来,就是苏堤了,苏堤春晓是西湖十景之一,而且是十景之首,自不能辜负这大好春光,于是一路徒步至曲院风荷,沿途走过六桥中的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五桥,只遗漏了映波桥,因为是在南山路入口侧。这一路的桃红柳绿,烟波曼妙,与上一次的环西湖徒步半圈感受又不同,如果说之前是春天的到来,是初春的喜悦,那么今天就是“明媚春光,谁人不看来”之步入佳境的陶醉了。
按以往的经历,周末的苏堤,肯定是摩肩接踵看不到景只见人,可如今,整条路竟然给我悠然闲散的感觉,除了偶尔驶过的观光车,这苏老爷子担任杭州市长期间建成的3公里堤坝,真正呈现出一片新柳如烟春风骀荡的动人意境,虽然桃树和柳树的配比,达不到白堤那样的密集,但两岸风光的旖旎,微风拂柳的画面,加之适当的长度和起伏的桥面,恰是徒步者的最佳。
一路行来,最美的景色在仁风亭和跨虹桥,飞檐翘脊,八角高耸的仁风亭,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坐落于苏堤跨虹桥与压堤桥之间,因为临湖而建,所以坐在这个亭子里欣赏湖景,湖中三岛和西冷桥尽在眼底,亭旁有几颗樱花树,开得非常旺盛,和旁边的桃花红白相映,特别醒目,至于跨虹桥,桥畔也有一颗堪称“樱花王”的樱花树,巨大的如云朵一般的花伞伸开,阳光下美得耀眼,也吸引众多的游客和她合影。
最让我惊喜的,还是曲院风荷了,今天这趟行程,我一开始的目的,只是想拍摄那副堪称经典机位的樱花,这是在岳湖附近,虽然无数次的来过这个公园,但是大部分还是拍荷花为主,听说这里的樱花也不错,于是前来探个究竟。从岳庙码头走过曲渡清波,看到湖边的一颗巨大樱花树,我知道就是这里了,不过这个机位确实不好拍,角度太低,又没带脚架,好一通折腾,才总算鼓捣出几张,还拍了一段视频,今天湖水有波纹,水面也较脏,感觉没有拍出想要的意境,好在天气不错,樱花也美。
整个风荷景区和友好公园,湖边的樱花全都盛开了,这一片区域,景色之美绝不亚于太子湾和花港观鱼,如果说太子湾是以郁金香对比,花港是以海棠映衬,那么曲院风荷的美,就在于曲折和湖面的花瓣了,今天的观赏可说是最佳期,岸边的水面已经被花瓣映白,但树上还是非常的旺盛,来得早或迟,恐怕都达不到这种效果。
摇橹而过的小船,荡开满是花瓣的湖面,此情此景,让我联想到“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的那句诗,其实诗的内容本是禅语,但如今却被人用来描述情感。公园内移步换景,美丽的樱花沿着溪水绽放,粗壮的枝干或伸长在湖面,或遮挡在路边,溪边还有湖畔居茶楼的分店,坐在户外一边品茗一边赏樱,这般闲情雅致想必羡煞旁人。
曲院风荷之所以会有大量的樱花树,是因为公园内有座园中园:福井杭州友好公园。福井是日本中部的一个县,与杭州结为友好城市,并在此园内遍植樱花树,每到春意盎然的季节,绚烂的樱花开满枝头,象征着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与情意。
3月22日,一个周日的早晨,我在8点前来到公园,从靠近虎跑路的西门进入,并没有人阻拦我,只是出示了一下健康码就行。昨夜的一场大雨,让清晨的空气特别清新,虽然不少的樱花被吹落,但是当那一刻天空透出亮光,蓝天白云显现的时候,五颜六色的郁金香,被白色的樱花衬托得更加娇艳。
因为大雨,郁金香上还挂着晶莹的雨珠,显得特别的清新可人,每年都要来太子湾公园拍花,今天本是看樱花的,但是有些小失望,揽樱亭附近的山坡,樱花云已经不见,本来周六阳光明媚气温高,已经大面积绽放,但没想到的是一场春雷一场大雨,让这美丽那么短暂。
闲逛之中,又来到了花港观鱼,想起昨天这里的美丽景色,樱花树下各种摆拍的美女,不由得庆幸自己昨天来得正是时候。不过江南的春天,总是以一种诗情画意打动我们,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中的西湖,也更有一种婉约的魅力。
PS:最后分享西湖春天最佳赏花路线:太子湾-----花港观鱼-----苏堤-----曲院风荷,这一路可以闲逛一整天,如果桃花盛开,逛完曲院风荷可继续走白堤路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