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园,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其以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是世界闻名的建筑艺术范例
留园小小的石库门,就像旧时苏州大户人家一样,外表看来很不起眼,但当你深入其中,她精美的内涵,她的博大精深一定会深深地震撼到你
疫情其间所做的隔离措施,人不是很多
欲扬先抑,通过窄窄长长约50米的弄堂,逐渐走进、了解这个世界名园
路旁天井小品,古木交柯。
原留园十八景之一,古柏与女贞交柯连理,乃祥瑞征兆,可惜老树已不在,后䃼翠柏、山茶,一台一匾以粉墙作纸,成一幅立体国画
留园共有200多扇漏窗,回廊中的每一扇都不一样,每移步一次,都是一幅不同的画面,所谓移步换景
透过漏窗后的临水敞榭,名"绿荫轩"西侧一株古枫,小轩笼罩在树荫下,有道是"艳发朱光里,丛依绿荫边"故名
几案上陈列着四季的应时盆栽花卉
临水一侧的美人靠,靠一靠休闲的同时,又欣赏远处紫藤长廊碧波荡漾、亭台楼阁的浮光掠影,一一在望
小榭外池水上一叶小舟
屋后花步小筑为钱大昕所书
钱大昕,清,史学大家,皇子的书法老师
水榭西,池水旁就是明瑟楼
明瑟楼二层,近水而筑,体态轻盈、精巧,取诗经:水木明瑟之意
楼侧假山为上二楼的阶梯,太湖石上"一梯云"为湖石镶刻,取意郑谷诗云"上楼僧踏一梯云"之意,西墙有董其昌手书的"饱云"二字。
楼下一层室名:恰杭。杭、航同义,方舟也。从对面山顶可亭看过来,人憇其中仿佛置身舟中
楼前平台是留园拍照留念佳景之一
外婆和小茂子
春天紫藤花盛开的长廊,到了秋天长廊上园艺师傅们会用菊花来装饰,景色也特别的美
池南主厅,借宋朱熹诗“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厅前池水清如碧,涵碧二字不仅指池水,也指山峦林木在池中的倒影,故名涵碧楼
涵碧楼错落于水池之南,池北是留园致高点假山,典型的南厅北山,隔水相望的江南宅院模式。
涵碧楼南侧庭园种植有牡丹和绣球
涵碧楼西南长廊通向西部土山活泼泼地
由涵碧楼前平台往西北,循山廓拾级而上,山道弯弯,一路前行
小茂子说这块石头像极了鸭嘴兽
假山、云墙、走廊将西部假山和中部分隔,走廊的云墙上镶嵌着历代名人的碑刻
闻木樨香轩,木樨即桂。轩为方形,后倚云墙,单檐歇山造,也称“桂馨阁“周围遍植桂树,虽不可见,但上下左右无不弥漫着桂香,为赏桂极佳处
顺轩前山道下坡,过小石板桥,前面有一峰太湖石,此峰高大挺拔,峰上所刻:断霞峰。留园名石之一
每次经过此处都会驻足欣赏,透过湖石上面的漏眼,春夏秋冬呈现的景色各不相同
小茂子渡石桥,跨山涧,沿鹅卵石山径,曲折而上就到假山之巅,可亭
假山为土石山,基础以黄石为主,雄奇古拙,系16世纪周秉忠叠山遗迹。后在其基础上添加了太湖石
亭,《释名》:停也。
可亭,可停留观赏也。
可亭之顶,解放初修复时为工人倒扣一花瓶应急之作
小茂子站在假山之上,园中的美景一览无遗
假山北的通道,往东园去
请跟我往这边走
远翠阁,取意: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
楼下自在处。陆游诗"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借花的恣心自在之态,表达自我的自在心态
楼前明式花坛上的牡丹花开富贵
由可亭东顺山道下山,即可到曲桥的紫藤长廊
漫步在曲桥紫藤长廊中,看着对面清风池馆的花儿、人儿心旷神怡
“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此处在水池中,故借以为名:小蓬莱。二面曲桥相连,上架以亭式紫藤棚架。
就连久居苏州的人们,如恰逢紫藤花盛开季节游园,也是件幸福、浪漫的事情
曲桥的那头往五峰仙馆方向
留园不同凡响的艺术处理,将狭窄曲折走道,运用空间大小、方向、明暗变化,处理得意趣无穷。那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框景、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景色才一览无余
清风池馆,水榭。取意《诗经》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馆中倚栏前望,小蓬莱、曲桥、紫藤长廊组成一幅水院画面,就如苏东坡《前赤壁赋》所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喻太平盛世之实景。
与五峰仙馆相隔的廊壁用一扇扇的花窗代替,这样又有隔断,又借庭院之景
小茂子进到院中,看着花儿。
牡丹、紫藤花同时盛开着
清同治年间,园主盛康觅得文徵明停云馆藏石,堆砌意为庐山五老峰的厅山,象征着隐世和仙人的乐园。此假山为苏州园林最大的厅山,气势高峻,颇显深意。
厅前台阶很独特,用湖石垒成,颇有野趣。
五峰仙馆园内最大厅堂,五开间,九架屋,由于梁柱均为楠木,故又称楠木厅。该厅华丽、精美,是江南园林厅堂之最
不同时节,圆桌上陈列着不同花卉
细致精美的苏工,美轮美奂,令人叹服
五峰仙馆留园三宝之一云石屏,云石中部隐隐约约群山环抱,悬壁重叠,下部流水潺潺,瀑布飞悬,上部流云婀娜,正中上方,一轮明月,自然形成的一幅山水画,此云石,石质好、石纹妙、尺寸大。采于云南点苍山,有“雨后静观山”“风前闲看月”的境界,全国罕见。
后院及回廊通往石林小院及东园
前院东侧是鹤所,松鹤延年,吉祥长寿的象征。鹤所是正厅入东园的小门。
因园主对太湖石喜爱所建,又因仰慕宋词人石林居士故名石林小院。院虽小,小中见大、密中有疏,通过走廊、漏窗、矮墙、围栏营造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场景,表露了园主的喜爱之情。
楫峰轩小院中太湖石上部像一只俯冲的老鹰,下面石头像昂头向上的猎犬。故名"鹰犬斗峰”
院内有独秀、晚翠、迎晖、段锦、竞爽等太湖石峰,园主痴石,借用米芾拜石典故,称其轩为揖峰轩
洞天一碧曾称石林小院。叫屋亦可称亭,有如洞天福地中的一块碧玉,故名。
竹石倚墙,芭蕉映窗,满目诗情
其建筑正面敞开,三面漏窗,屋外景色一览无余
林泉耆硕之馆。“林泉”指山林泉石,比喻隐居休息游玩的地方,"耆”指年老的意思;“硕”指有名望的人;“馆”是四通八达的地方。连起来就是:德高望重社会名流聚会的地方。
此馆一屋两翻轩,南北装修不同。北为方梁,有雕花,主待男宾。南为圆梁,无雕花,主待女宾。窗及地坪方砖也不同,故又称鸳鸯厅。
南匾,"奇石寿太古"
鸳鸯厅东侧弄堂直通冠云峰
往南就是东园一角了
花儿与少年
这个像是一只猛狮的血盆大口,嘴里叼着一块肉,小茂子如是说
这像我的世界里的库依帕,小心头会爆炸哦😯
盛康,别号待云庵主,此处盛氏家庵,是园主参禅礼佛的一方净土,故名待云庵。孟郊诗“开亭拟贮云,凿石先得泉”。庭院中有峰有泉,故名
园主盛康亲书石刻
冠云峰,太湖石中绝品,集瘦、皱、漏、透于一身,相传北宋祟宁四年,宋徽宗在苏州设了苏杭应奉局,搜罗名花奇石。冠云峰就是未及运走的花石纲的遗物。
冠云峰高5.7米,底高0.8米,总高为6.5米,重5吨,江南园林湖石之最,与江南织造府(苏州十中)的瑞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杭州江南名石苑的绉云峰并称江南四大奇石
冠云峰旁瑞云峰(后移江南织造府)岫云峰屏立左右,三峰下罗列小峰石笋,花草松竹点缀其间,大有林下水边,胜地之胜的林泉景色
峰后楼曰仙苑停云,又叫冠云楼。楼和石峰的色调与形体,深浅明暗和高低横竖的对比,衬托冠云峰更高大凌空
现为茶室,吾和小兰初恋之地
冠云亭中小茂子周岁留影,初到留园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观鱼佳所
冠云亭之西为佳晴喜雨快雪之亭
佳晴、喜雨、快雪分别出于王羲之、范成大等诗,此处泛指无论晴、雨、风、雪,四时景物都是最好的
出亭往又一村而去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现指西面一带。因广植梅林,并有绿杨、桃杏、菜畦、豆架,富有田园风味,故名。
四月的盆景园恰是花开正艳之时,有紫藤花、梅花、山茶花
各色杜鹃花姹紫嫣红
不知名的藤蔓小花爬满了整个围墙
留园盆景园是苏州园林三大之一,多次荣获全国、省、市殊荣
苏派盆景分两大类,
一,树桩盆景,
二,山石盆景
斧劈石水石组景
此组大型水石景,山峦叠翠,气势宏伟,是盆景园中的代表佳作。
盆景园,占地一千五百平米,盆景两百余,有黑松、刺柏、五针松、石榴桩、榆桩、雀梅、黄杨、紫藤、六月雪等二十多种。
留园地面用碎石、瓷片铺设,其花纹图案有各种花卉、动物惟妙惟肖
南花房,留园花卉盆景基地
过花房,上黄石假山,有一亭曰:至乐亭也
《阴符经》“至乐性馀,至静则廉”。昔王右军生平笃嗜种果,谓此中有至乐存焉。故园主取名“至乐”,即袭此意。
祖孙至乐也
现至乐亭周围虽果树寥寥,倒也绿树掩映,花红柳绿
舒啸亭,六角园顶,取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之意。假山之上,枫树成林,山下临溪清流,故以为名。盛氏时此处为月榭星台,
壑谷蜿蜒而下,向西南顺溪而行,廊头砖刻:缘溪行。取于陶渊明《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意
君子所履,此处为有德的君子涉足之地,盛氏时所建,亭西一片草地即“射圃”。
长廊向北尽头水榭曰:活泼泼地
有诗曰"窗外鸢鱼活泼,床头经典交加"此处鸢飞鱼跃,天机活泼,借以为名。此榭也可称水阁,其四面环有走廊。盛氏时已有。
水阁临水而建,跨溪而立。放眼望去,满目皆绿,溪流潺潺流淌,一派世外桃源之景象
出阁北去即是留园中部涵碧楼,就此,留园除疫情没有开放之地已全部结束了。
写在最后的话:游园中时常听人说:假山假水、大同小异。也有人常问,苏州那个园林更好玩?
我想说:生活环境不同,对园林看法也不同!我生在苏州、长在苏州,从小最爱去的就是园林,有女儿后每逢假期,园林是必去之地,现在又添了外孙,只要有空也会带他去,每次都有不同的体验,百看不厌。
至于苏州园林哪个最好玩,真的无法告诉你,你可以通过我的游记对苏州园林有一个粗略的了解。谢谢您阅读至此。
感谢小兰提供部分照片及校正
再次感谢
2020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