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疫把人们的各种生活规律给打乱了,生活乐章从喜洋洋,步步高,……一下子变为了悲哀忧伤,彷徨……。日子要自己调理啊!
去年三四月份写过四篇徒步西湖的短文,今年又到了这个季节,继续写一点。
每年三四月的杭州,景色美丽的不像话,正是为这个景色,今天晨起,我从杨公堤南端向北而行,此堤从南山路太子湾公园始,绕丁家山直至栖霞岭,全长3、4公里。
唉唉,口罩去掉,就我一人,没关系的,空气新鲜啊!在丛林中,一边是虎跑路上车辆的喧嚣声,一边是丛林深处的鸟鸣声……
这条过去已经湮没的古堤,它始建于明朝正德(1508年)三年,系时任杭州知府〈市长〉杨孟瑛疏浚西湖,用湖泥堆筑而成,后人为纪念他的功绩,也和唐朝白居易〈白堤〉宋朝苏东波〈苏堤〉一样,将此堤称之谓杨公堤!
其实这杨公堤在1947年因两边湖塘河溪淤塞,人们己经将堤的一边高处为田桑,底处为荡塘了,这时杨公堤就修改筑成了叫西山路,一直到2002年底,西山路的名字才又改回杨公堤来,它才重恢复到了青山碧水,芳草依依的原来面貌!
在杨公堤东,三台山路西,这就是浴鹄湾,湖面聚散开合,岸线曲折有致。
路边这个武状元坊,是2003年重修的,原来宋代在南高峰设有擂台,参加打擂的人由此路口去到擂台,在明代嘉靖年间,一刘武状元在此修了这牌坊,后毁又重建。
在这前行,步入霁虹榭,只见一座长桥如雨后飞虹横跨在浴鹄湾上。这就是霁虹桥。
它如飞虹卧波,倒映在平静的湖面,好一幅水墨画面!
走进霁虹廊,这是一座曲曲折折的廊桥,它布局精致,舒展开敞,白墙黑瓦,木石相间,略有高低起伏,曲寸万婉转,远观近看,它借景湖山之间,点景自然旷野,可游览宜休闲,廊桥边杉树林旁,潺潺潺流水真的景色如画!
杭州市民有多少人情味,平时官宣上讲,节假日请市民将西湖景区礼让给远方奔来的游客。看这牌子和救生圈,这下可以证明杭州人待客,不是光用嘴讲讲的,此处是拍攝浴鸽湾霁虹桥的最佳位置,还怕一时攝影者和被拍攝者忘形乐极生悲落水了,就还配一救生圈在旁边!你可以评一下杭州人多么的好客呀!
这片湖水蜿蜒曲折,多有湖中小洲,虽然很小,但很精致。这些由船娘操做的摇撸船,穿行其间!
整个浴鹄湾,水域开阔,岸边没有堆砌的岸,更多是水草来过度湖水和陆地的,很是原生态!
中国绘画史上杰出画家之一黄公望相传曾在杭州赤山之阴结庐隐居,那这里就是赤山埠的北边,给盖上一个草堂,周围风景又是这样怡人,係倚门眺望,连雷峰塔的景貌也一览无余!
走霁虹榭,过武状元坊,登上霁虹桥,在霁虹廊和霁虹亭中小歇。
周边皇篾楼,书本桥,……这些建筑与周边景色遥相呼应,相得益彰,游者既可以在此休息稍坐,又可以品味古建筑的特色,真是清幽闲适啊!
向前走,离开浴鹄湾景区,步入乌龟潭景区,此景区北止空军杭州疗养院,南到八盘岭路。
乌龟潭的得名是因为在它的东面有一座小山叫眠牛山,人们站在特定的角度远远望去恰似乌龟凸起的龟背,而潭中伸向水面的石头酷似乌龟的脑袋。
这是一处人于动物植物和谐共生的湿地生物群落景观,
这是于谦祠,明代孝宗时,在于谦墓旁建了旌功祠,现在这是1982、1998、2004年重修成如今仿明式建筑的。
他是杭州人,他在明代被冤而亡,而后被平反并葬于此地,后世尊于谦象宋代岳飞一样为民族英雄。
1966年被毁,后分三次重建!
这远景中的桥叫永福桥,后毁了,如今这桥是从桐庐县横村镇深畈村移来的。
田原的生态,这是龙泓涧,过去西湖的水来源于两涧两溪(龙泓涧,金沙涧,长桥溪,赤山溪)
今天这春风拂面之晨,看这滿眼绿意,百花盛开,一派生机盎然,远观山色葱茏,画桥烟柳,真是让人赏心悦目!
多日疫情的困惑,今晨一扫而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