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乐章前往拐弯四子王旗
——寻觅四子部落王爷府曾经的辉煌
——藏式风格白塔居中彩旗迎风飘》
人在旅途,千里单骑,2015年6月21日,我们小分队的车翻山越岭终于跨越了大青山,之后继续向北行驶,中午在乌兰花市中心一个饭馆用餐,纯正的汉族风味美餐之后依旧是向北向北再向北沿着110省道继续我们的行程大致方向是著名的“葛根塔拉”大草原景区。按照事先编制的《路书》要经过四子王旗的“王爷府”景点。一切都是顺理成章意料当中,在我们离开乌兰花之后大约行进了有2、30公里之后,就看到道路旁边的的路牌提示“四王爷府”的景点路标。“四子王旗”是一个县级行政单位,隶属于乌兰察布,我想还是先讲述一下乌兰察布再说四子王旗,这样的顺序对于不曾到访过内蒙古的人会更清晰些。
内蒙古有9个地级市和三个地级盟,包括我们小分队刚刚离开的呼和浩特市,还有去年到访的呼伦贝尔市和前年到访的锡林郭勒盟,包头市、赤峰市、通辽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兴安盟、阿拉善盟,组成了内蒙古现在的行政管辖区域。乌兰察布的位置在我们国家版图的正北方,东部与河北接壤,东北部与锡林郭勒相邻,南部与山西相连,西南与呼和浩特比邻,西北与包头相接,北部与蒙古国交界。著名的“二连浩特”国门就是乌兰察布市管辖,这段国境线大约有100多公里。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中距离我们北京最近的城市,是自治区东进西出的桥头堡,也是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圈的交通枢纽,是通往蒙古国、俄罗斯和东欧的重要国际通道。战国时期乌兰察布区域的大部分是赵国和匈奴的领地,大秦合并六国后又在原来这里的赵国地域设置云中、戴俊、雁门三郡,秦亡之后匈奴乘机中原禁楚汉相争,无暇它顾之极大举南进,这里的大部分地区为匈奴所占有。这是战国时期,到了西汉时期就是我在前面博文中讲述过“昭君出塞”蒙汉和亲的那个时段,匈奴还在乌拉察布四子王旗境内建立了最高的政府机关叫“中部单于庭”。2003年设置乌兰察布市,包括有四子王旗、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化德县、商都县、兴和县、卓资县、凉城县和集宁区。我开车几乎是横向和纵向穿越了整个乌兰察布,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就是这里的光伏发电规模十分大,尽管这里的风力发电大风车矩阵规模也很大,但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太阳能发电场特别壮观。可以见得,发电是乌兰察布的支柱产业,虽然这里还属于草原牧区,但从产业产值来衡量,还是发电占据首位。乌兰察布的人口大约只有290万人汉族人口有270万占总人口的96%。作为当地的民俗,这里的新人结婚订亲还是比较讲究和隆重的,都要请长老或者喇嘛出场,男方要携带全羊、白酒、哈达、月饼登门到女方家求婚。结婚喜宴一般都会有奶茶、奶酒和唱祝酒歌这些内容,这也难怪,草原蒙古族歌曲那些以长调为主的歌曲都显得悠扬和优美,不无道理。
这一次内蒙古之旅,在我们的计划中主要就是呼和浩特和乌兰察布这二个区域的景点景致。要说这乌兰察布主要是以草原为主,包括葛根塔拉草原、辉腾格勒草原、火山岩地貌景区苏木山公园景区、黄旗海景区、环岱海景区、凉城景区、老虎山生态公园、黄花沟、永兴湖。这里的地方特色美食基本上跟内蒙古其他地方大多一样,也是荞面、豆面、莜面、卓资山熏鸡、山药鱼这些。而我们这一次行程中草原部分的主要景点就在四子王旗,虽然跟我们前几年到访的锡林郭勒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大致一样,但这里多少还是显得有些像戈壁草原风格,与我们最后一天到访辉腾格勒草原有着明显不同,辉腾格勒草原当属是空中草原,那个阵势又是一种风格。四子王旗隶属于内蒙古的乌兰察布,东面与察哈尔、锡林郭勒、苏尼特相邻,南部与乌兰察布卓资县、呼和浩特、武川县交接。西面与包头达尔罕相连,北面与蒙古国接壤。底下管辖有5个苏木,所谓苏木就相当于我们内地农村乡镇这个行政级别。四子王旗在清朝初期封给了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因此称呼为“四子部落旗”。17世纪30年代初归附后金,此后由于战事逐渐西迁在此,崇德元年也就是1636年,清朝皇帝赐鄂木布为达尔罕卓哩克图,受扎萨克统领四子部落。顺治六年也就是1649年金封为多罗郡王世袭罔替。民国38年也就是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和平解放随着四子王旗的解放,封建王公世袭制及清朝盟旗制也随之土崩瓦解。
我们景山香山歌友、山友、战友、博友小分队这一次内蒙古草原之旅,虽然是一次夏天里的避暑度假休闲之旅,但对那些有历史有内涵游传奇的景点,还是不会放弃一定要到访和深度了解的。四子王旗王府,就是在我们此行的计划之内,当我看到110省道旁树立这景点提示牌时,毫不犹豫决定要驶离主干道路进入牧区村落到访这里看个究竟。这里地处内蒙古中部就是我常说的内蒙古腹地,阴山北麓乌兰察布高原唯一幸存的清代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扎萨克郡王府。辛亥革命之后四子王旗扎萨克被袁世凯政府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分别封为亲王,随后被称为“四子部落扎萨克多落达尔罕卓力克图双亲王旗”,名声传遍漠南漠北大草原。我们开车到访时我的方位感还是很清晰的,也许是开车总是观看着GPS导航仪方向感极强超强。这座王府的位置坐落在四子王旗所在地乌兰花镇东北24 公里的查干宝力格苏木,紧靠着通往葛根塔拉草原景点和苏尼特右旗的公路左侧。当我开车离开主干路沿车坑洼不平的乡间土道慢速行进时,看着牧民赶着羊群在我车头前面优哉游哉的通过土路,我也觉得可以目睹看到这淳朴纯正的草原村落人畜兴旺的场景,还是很给力的。我把车停放在王爷府前面一片空旷的场地上,也说不准是否专门给游客准备的停车场还是什么,放眼望去在南侧有一排牧民的砖瓦平房后院看到有3个白色的蒙古包,像是可以接待游客,不过这时候没有看到有游客进出蒙古包。王府由扎萨克王府及后宫、衙门建筑组成,保存还算完好,占地大约有一万多名米,由当时的扎萨克王拉旺诺尔布于清末光绪三十一年也就是1905年建成。接着在三年后的1908年建成王府家庙。王府以及后宫、扎萨克衙门这些建筑是用汉族式砖瓦结构雕梁画柱十分精美。王府家庙两座藏式独刚和舍利塔组成,古色古香别有韵味。王府依靠河床,河床张曼芨芨草四面平坦没有障碍物,是典型的草原景色。四子部落作为成吉思汗胞弟哈萨尔后裔属部,在清朝为蒙古阿鲁部落的重要一支,具有悠久和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至今还保存着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可以见得,这里在清代一直未乌兰察布盟六旗的会盟地,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我和老尹分别端着照相机左右开弓不停的拍照,还有用摄像机抓拍这里的王府、藏式白塔、家庙和院落,总感觉从布局和结构上以及视觉上都堪称为经典,独处在牧区大草原上,尽管有些陈旧但依然显得辉煌、大气和养眼。可以肯定这其中深刻的历史渊源更是无限多无限深刻。小郭接过我的相机和老尹的相机也在紧张忙碌着帮助我和小潘老尹两口子拍摄留影。我用手机随手拍摄到小郭摄影的场景也很有大家气派。就是这样,一切的视觉印象都留存在照片里,一些精彩精美的动态视频画面,都留存在DV摄像当中。带着四子王旗王爷府饱经沧桑的留存,我们离开这里,继续向北向北再向北,前方就是若隐若现的“葛根塔拉大草原”。
景山歌友:大 伟
2015年7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