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之行,起源于对春天的向往,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在冬尽春来之际尽情绽放,窝藏在一冬天的懒散也和冬天打包收藏,走向春天。
作为一个北方人,尤其是西北人整个冬天都被无比单调的灰黑色系浸染,蛰伏太久,心理都发了慌。果子于是说出去玩玩吧,好,去哪里,去开满鲜花的地方。
是的,谁对春天里的鲜花有免疫力呢?尤其还有小桥流水,微风细雨相伴,对于还是“吹面不寒杨柳风”塞外漠北,春天赏花还是奢侈的事情。选择去婺源也是被灿烂的金黄色充满着向往,更是对“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憧憬。
也曾经规划过,索性寻了假期,先去南昌,再走婺源。在马蜂窝上不断的看攻略,也知道婺源景点较多,分布较广,什么东西中线路各有千秋,但囿于时间有限,只就选择了江岭和篁岭,其他地方就不去了,事实证明,很明智的选择。
从婺源下了高铁,打车直接到宾馆,一路小雨,极像是江南的烟雨,影影绰绰,这无疑是我曾经的向往,就在这里,有着江南的小桥,依山而建白墙灰瓦,村前屋后流水蜿蜒。
一直等待雨水停歇,然后到城市溜达,婺源进入花期后游客蜂拥入城,也足以让这样的城市引以为为豪,人们一厢情愿,都愿在这最美的时节能收获最爱的人,最好的回忆。
江岭无疑是赏花的最佳地点,依山而居的村落,山前山后花团锦簇。田间地头到处都是金黄色,从山头下望,花海梯田,满眼春意。
可是天公不作美,细碎的小雨从不停歇,在山巅迷茫一片,雾里看花,其实真是让人伤心。但是人是不死心的,几次从客栈出来,希望寻找更美的景色,更好的角度,但一切都是枉然,死了心,回客栈休息,下午再说吧。下午虽然雨停了,可天空依然阴沉。没有拍照的光线,但是在山村溜达,
虽然天空下着雨,依然有模特敬业的工作。营销做到村子里,也怕是人多的缘故吧。
江岭老房子与新居毗邻
站在家门口,看到天安门。是曾经一个时代的人民共同朴素的愿望
雨一直下,雾茫茫
开满鲜花的地方,怎么缺失花环,每一位女游客都会戴着,游走在田间地头
观景台下望,景色极佳,可是天气不佳
扎的草龙
无法出工的农民
这是最为称道的凳子,姑且这么叫吧。下面放着炭火,坐在上面的凳子上在寒冷时节很是温暖,尤其是对女性。可见当时人们对女性还是很关爱的。
果子学习采茶样
村落宛如坐落在仙境中,很是美
民宿与老屋错落有致,在怀旧的时光里,体验着现代文明居住的舒适与便利
村民其实已经很富裕了,油菜花的观赏作用远远比使用更具有经济性,这是上天的厚爱啊。
不死心,等待薄雾散去,希望看到最美的景致。
目之所及,虽然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但是,可以想见它沐浴在太阳下“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盛景。
江南的水墨画,经过雨水的浸润,愈发透出灵性来
民宿积攒的木材,看来是勤劳之家有余粮
一早上,欣赏完江岭的美景,和别人拼车去篁岭。篁岭与江岭相似,坐落在山上,后以晒秋闻名,现在山上的村落已搬迁至山下,住上了新农村,山上完全就是旅游景区,农民坐享红利了。
村子有古旧的宅院
现代的店铺
修缮一新的各式院落
天虽然没有晴朗但是已经把各色农作物拿出来晒了,就是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
看着诱人的风干鸭子
一个班级在写生,春天里组织这样的活动,还应该是大力提倡的
在篁岭最高处,远望梯田,祖国江山美如画
挖笋人,林中寻宝
仔细看看原来是挖笋的,现挖的,10元三个,有心买回来,但是归期尚早,还有后来的行程,就作罢了。
从篁岭下山,和人拼车到婺源高铁站,坐车去黄山。
婺源是我较喜欢的地方,既有历史,还有自然美景,让我领略迥异的风光,带走满满的收获。到别人的城市看不一样的生活,其实每个人都生活的在自己的环境中,看别人如何的精彩,“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终归要回到自己的生活的,静静的看看,然后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