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流沙取梵书,草龙珠帐满征途。
轻包短策难将带,记得西风月上初。
——题记
2020年疫情让我们细致入微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也使很多旅行计划被迫暂停。好在整个四川防控做得都非常好,到三月下旬已经宣告全省低风险了,虽然还不敢跨省出游,但在川内走走已经具备了条件,至少可以迈出家门了。
清明节三天小长假,老婆不想玩太累,只想出门两天。我提出几个目的地都被她否决了,去雅女湖发呆风景单调,况且今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发呆;骑龙坳除了摄影也没啥其他看点,不够激发内心的冲动;川西虽美但太远,开车两天肯定来不及……
后来她提到了安岳,忽然就把我点醒了。对呀,可以去看看安岳石刻,路途不远,开车不累,人少景美。况且我俩都喜欢历史文化景观,身边有这样的聚宝盆,怎么能不去挖掘呢?于是一拍即合,迅速查路线,出发安岳!
于是乎就有了这篇攻略。之所以想把安岳详详细细记录下来,是因为无论哪个网站,针对安岳石刻的攻略和游记都不多。这么美好的地方,应该让大家都知道,都去看看。
安岳这个名字太小众了,就连四川人都不一定全知道。而距离她仅仅几十公里之外的重庆大足,因为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早已闻名遐迩。作为大足石刻的邻居,初始开凿年代更久远的安岳石刻,实在不应该被历史埋没。
老婆很喜欢安岳这个名字,赞叹古人真的会为一个地方取个美好的名字。安岳安岳,安居山岳。那些散落在四川盆地丘陵里的石刻造像,就这么在山林里安居了千年,于平寂中默默等着我们当代人去揭开盖头,傲娇地对访客们的溢美之词照单收纳。
历史上安岳石刻最早开凿于南朝梁武帝普通二年(公元521年),彼时佛教在中国方兴未艾,「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有多少寺庙,就会有多少石窟,佛教造像艺术在那时得到长足发展。安岳因地处南方,躲过了北朝多次的灭佛灾难,到了唐宋时期开始繁盛起来,开凿史一直延续未断,直到元明清甚至民国时期。安岳几乎每个乡镇都有大型石窟造像遗址,与北方大多数著名石窟都由皇家或官方组织开凿不同,安岳石刻主要是民间结社造像,以佛教石窟为主。正因为是民间造像,也融合了中国民间儒道信仰,有很多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造像艺术。安岳石刻虽有很多遭受到自然或人为破坏,但大部分保存还算完好,令人欣慰的是,安岳石刻已被列入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希望有一天也能晋升为「世界文化遗产」,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视觉认识,我先把具有代表性的最精彩的石窟照片拿出来镇楼,后面再慢慢详解。
要说众多石刻造像里谁最惊艳,非这尊号称「东方维纳斯」的紫竹观音莫属!
而我个人最喜欢的,正是这茗山寺石窟,所有都是这种惊艳的沙线造像,那些佛像上的头冠更是繁复精美。
这张照片就是我的封面头图啦,也来自茗山寺。茗山寺这种风格的造像,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无与伦比的。
这是华严洞中的华严三圣像,华严洞开凿于北宋初年,是众多石窟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单体洞窟。
圆觉洞摩崖造像是规模最为集中的一处,除了大型佛菩萨像以外,更有许多生动有趣的飞天值得一看。
始凿于唐代的千佛寨石刻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比较严重,但仍不失风韵,充满沧桑感。
这尊左侧向的超大卧佛位于卧佛院,是安岳石刻里重中之重的代表作品,开凿于唐朝开元盛世。
安岳的众多石刻造像里最为众人所知晓的正是前文提到的「紫竹观音」,也被称为「水月观音」。正因为这尊美轮美奂的观音造像,使得毗卢洞成为参观安岳石刻必打卡的重要景点,也是我们此行第一站。
毗卢洞地处安岳县石羊镇,这里山峦叠翠、岩石峻峭、幽居禅寂,正是开凿佛教石窟的绝佳之地。这片石窟主要开凿于宋代,此后历代都对造像有不同程度的修补。
毗卢洞的水月观音像是北宋石刻艺术的精品之作,曾被著名英籍华人女作家韩素音女士称为「东方维纳斯」。这尊形神生动的观音造像,乃是密宗风格的产物,不同于中规中矩的禅宗造像,更加凸显出潇洒风姿,韵味十足。
观音的右手在1949年以后被盗过,后来宣称又找回了,但再次复原时却怎么也不像原来的样子了。这段轶事给雕像带来的不完美,更平添了一丝神秘色彩。
毗卢洞除了水月观音像以外,还有一处重要石窟——柳本尊十炼修行图。柳本尊是佛教密宗的大宗师,十炼修行指十种刻苦修行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密宗修行法门。下列一组照片即柳本尊十炼修行图全貌,以及部分生动的局部造像。
告别毗卢洞,走进华严洞。华严洞也位于安岳县石羊镇,距离毗卢洞非常近。华严洞景区主要有两大石窟,其中以供奉华严三圣为主的华严洞,是安岳众多石窟里单体最大的一座窟。华严洞开凿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主尊乃华严三圣,毗卢遮那佛居中,大智文殊菩萨和大行普贤菩萨分坐左右青狮白象之上。在三圣的两侧,还有木犍莲、舍利佛二位弟子侍立。
主尊华严三圣面向的左右两侧窟,各有五尊菩萨,乃十大弟子。其上雕刻了非常精彩的「善财童子求法经变图」,亭台楼阁视角逼真,各类人物惟妙惟肖。
在华严洞旁边,还有一处相对较小的洞窟——雕刻于南宋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的大般若洞。此洞最大看点是洞顶刻有一个直径为2.2米的“人丫”字,至今未被破解读音与释义,成为千古之谜。
我们在华严洞时,碰巧遇见有人来勘察,后来在木门寺、卧佛院也证实了最近有人考察的事情,听说是有意开发改造,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有动作,希望是合理开发配套设施,加大力度保护文物。
接下来登场的就是我本人最最喜欢的一处石窟遗址茗山寺啦!茗山寺石窟的美,在于她那饱含韵律的优美线条,让人眼前大亮,啧啧称奇。
茗山寺位于安岳县顶新乡民乐村虎头山顶,所有造像均开凿于山巅一侧耸立的岩壁上,气势宏伟,蔚为壮观。造像大多数是北宋作品,千年的风霜让佛像早已褪去了当年的颜色,留下了那些波浪起伏的沙线,让造像多了几分妩媚和柔美。
茗山寺石窟造像,除了优美的线条这一看点以外,还有诸佛菩萨头顶的宝冠装饰,无一雷同,是安岳地区所有造像中头冠最为美轮美奂的,实乃北宋佛教艺术之珍品。
孔雀洞位于安岳县双龙街乡,毗邻茗山寺,此地已到安岳县域南端,与重庆大足相距不远了。孔雀洞之「孔雀」,乃是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明代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有僧人崇智在此建寺,因孔雀大明王菩萨造像早于建寺,因此寺庙取名为孔雀寺。孔雀寺命途多舛,文革和512地震都造成过不同程度破坏。
颇为遗憾的是,我们到达孔雀洞时,不知是否太晚了(其实还不到下午5点)还是其他原因,吃了闭门羹,只有一只大狗被栓在门里面不停地吠叫。我只好站在门外远看,好在可以见到孔雀大明王菩萨全貌。只是孔雀洞后面还有一座国宝级的晚唐经目石塔,就无缘一见真容了。
圆觉洞位于安岳县城附近的云居山上,与县城近在咫尺,因其交通便利,成为众多石窟里被游客造访最多的景点,也是安岳唯一一个AAAA级景区,在很多人心目中,这里就代表了安岳石刻。
走进圆觉洞所在的云居山,首先看到的不是石窟,而是一处明代初期的寺院建筑——教钟寺大雄宝殿。这座大雄宝殿是川东地区现存明代最完美的穿斗式木结构古寺庙建筑。大雄宝殿现在被改造成了一个小小的安岳石刻展览馆,值得一看。
进入圆觉洞景区,首先看北崖石刻,其中率先进入眼帘的是这座晚唐密檐式浮屠舍利塔摩崖雕刻。
圆觉洞景区的经典石刻是北崖的大龛造像「一佛二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像、净瓶观音像、莲花手观音像。这些巨大造像,除了佛像本身以外,每个窟壁左右上端都雕刻有栩栩如生的飞天,也非常值得玩味。
下面这组照片是净瓶观音
接下来是释迦牟尼佛
然后是莲花手观音
圆觉洞风景区的主窟「圆觉洞」也位于北崖,窟内正壁佛坛上的主尊“三身佛”结跏趺坐,“法身”毗卢遮那佛居中,“报身”卢舍那佛居左,“应身”释迦牟尼佛居右。“十二圆觉菩萨”结跏趺坐于左右两壁。右壁由内向外分别为文殊菩萨、普眼菩萨、弥勒菩萨、威德自在菩萨、净诸业障菩萨、圆觉菩萨,壁上方镌有「圆觉洞」三字。左壁由内向外分别为普贤菩萨、金刚藏菩萨、清静慧菩萨、辩音菩萨、普觉菩萨、贤善首菩萨。
看完了北崖大窟大龛造像,再看南崖小巧玲珑的五代十国时期洞窟,更发现别具特色。五代十国承唐启宋,是中国石窟造像艺术史上连接两个重要时代的桥梁纽带。圆觉洞南崖的五代石刻。是该时期我国民间石刻艺术的精华。
千万别错过了「聂公龛」。此龛开凿于后蜀广政四年(公元941年),是为纪念主持开凿这片石窟的聂公而刻。龛外左右存有《聂公真龛记》碑文。
千佛寨距离安岳县城中心只有几公里远,所在村子名为贾岛村,取名来自于著名诗僧贾岛。千佛寨造像开创于唐,繁盛于宋,特别完好保存至今的佛像已经比较少了,自然风化与人为破坏都很严重,因此得以保存下来的石刻造像才更显得弥足珍贵。
千佛寨在唐代名为栖岩寺,清康熙年间更名为千佛寺。千佛寺原有殿宇五重,几经兴废。据说在1974年被一名精神病患者将仅存的大雄宝殿付之一炬,其命运竟与日本著名的金阁寺如出一辙。如今没有了寺庙,只剩下这些石窟默默地陪伴着青山。
看过了县城周边的圆觉洞和千佛寨,我们一路向北,接下来参观北线最后两处景点,顺路先到木门寺。
木门寺隐蔽在安岳县石鼓乡木门村深处,找到它真是颇费周章,按着导航开车都险些开错了路。最后到了寺庙门口,却看不见寺庙,一位守寺的老大娘带着我们从一排破落民房的侧门穿过去,寺庙才终于出现在眼前,就像好不容易挖到的宝藏。
木门寺是此行参观的唯一一处没有石窟造像的景点,主要看点是这座造型独特的寺庙建筑。主体建筑为仿木结构石亭,亭内修塔,亭外建殿。亭子除了两扇门使用木料,其余是石料仿木,足可以假乱真。亭内为一座石塔,亭外加建真正的木结构大殿,大殿将亭子完全覆盖包裹。这样结构奇特的建筑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中独树一帜。
该寺石亭与石塔建于明代,大殿梁架上有「雍正九年」字样。寺内现存石碑为明代碑刻。
我们此行最后一站,来到了安岳县城以北三十余公里的卧佛院,参观这座开凿于唐开元盛世的巨大卧佛。这尊左侧卧佛,是我国现存开凿于盛唐时期的唯一一尊卧佛,亦是唯一左侧胁卧的佛涅槃像,距今已有1300年历史了。
卧佛院之所以叫卧佛院,是因为唐代曾在此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寺院,但也像其他几处寺院的命运一样,最终损毁殆尽,如今只剩下摩崖卧佛和周围的石刻,经受住了千年风霜。
卧佛全长23米,面南背北,头东脚西,两手平放,闭目似睡。头蓄螺髻,双耳垂上各戴一圆形绽花耳环,头垫扁形荷花枕,体态修长,身着袈裟,曲眉丰颐,慈祥端庄。卧佛上方还有释迦牟尼佛涅槃前说法图,中坐释迦牟尼,两侧分两层侍立九弟子、两菩萨、天龙八部,既烘托出他们恭聆佛法的肃穆情景,又展现出护卫佛法的威严场面。
我很喜欢卧佛前面的两片水塘,因为才是清明时节,莲花尚未开。莲塘亦无主,片片莲叶如浮萍,静静躺在水面上,聆听梵音袅袅。莲叶点缀在卧佛倒影上,更显佛国圣境的安宁与庄重。
除了卧佛摩崖石刻以外,在卧佛沟两岩约800米长的悬崖峭壁上开凿有藏经龛窟,主要经目有《大唐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序》、《佛名经》、《大般涅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檀三藏经》、《妙法莲华经》等,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妨来实地考察辨识一番。
因为安岳石刻并不在安岳县城,而是散落在各乡各镇的山林里,景点非常分散,公共交通不便利,最好的前往方式就是自驾或者在县城包车。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每个景点的位置,这次我们参观的主要景点是这八个:毗卢洞、华严洞、茗山寺、孔雀洞、圆觉洞、千佛寨、木门寺、卧佛院。这些景点也几乎是全部精华所在。根据地图搜索得知,其中毗卢洞、华严洞、茗山寺、孔雀洞在县城以南,靠近重庆大足县,距离成都相对而言最远。圆觉洞、千佛寨在县城周边,距离县城非常近。木门寺、卧佛院在县城以北,靠近遂宁市安居区。因此我定下了先南后北,由远及近的路线,中途一晚住在县城酒店。
第一张图蓝色虚线以内就是安岳县域,八个星标是八大景点所在位置,后面每张图有具体标注。
我们的线路安排如下:
第一天
成都 → 毗卢洞 → 华严洞 → 茗山寺 → 孔雀洞 → 安岳县城
第二天
安岳县城 → 圆觉洞 → 千佛寨 → 木门寺 → 卧佛院 → 成都
第一天早晨8:30从成都出发,出城之后上渝蓉高速(G5013),进入安岳县域之后,在兴隆/天宝出口驶出高速,沿着县道137再开1小时左右到石羊镇,毗卢洞就位于安岳县石羊镇边上。全程(含服务区休息)大约4个小时,12:30左右在石羊镇吃午餐,吃饭之后开车10分钟就到毗卢洞了。景区在镇外的山上,最后一小段山路比较陡。县道137大多数路段都是穿村过镇,非常窄小,会车(交通)(交通)比较困难,要注意安全!窄小的路(个别地方甚至只够单边行驶)在后面简直成了家常便饭,对路况没把握的人,会车(交通)(交通)时最好能有人下车指挥一下。毗卢洞景区外可停车,进景区有门票,18元/人。
下图是成都出发直达毗卢洞路线
毗卢洞到华严洞,大约6.7公里,开车15分钟。华严洞也在石羊镇,景区门外有一片空地可停车。华严洞门票10元/人。
下图是毗卢洞至华严洞路线
离开华严洞,下一站前往茗山寺。华严洞到茗山寺9.6公里路程,导航搜索茗山寺定位准确,但要注意,车子不能开到景点门口,需要停在右转往石窟方向的岔路口,因为里面道路过于狭窄颠簸。下车以后,走路五分钟就能到达,途中会经过一处现代人制造的千手观音像,只要看见了千手观音,就证明走的路没错。茗山寺无门票。
下图是华严洞至茗山寺路线
离开茗山寺,接下来就是第一天行程的最后一站孔雀洞了。茗山寺距离孔雀洞3.8公里,车程大约10分钟左右。孔雀洞门口的主干道算比较宽阔的,路边可临时停车。孔雀洞无门票。
下图是茗山寺到孔雀洞路线
孔雀洞看完,开车前往安岳县城住宿吃晚饭。孔雀洞距离安岳县城非常远,已经靠近重庆大足,从这里开车到县城,足足有100公里远,大约要一个半小时。我们大约是下午5:00从孔雀洞出发,沿大安公路一路向南,途径重庆市大足区高平镇、中敖镇(这段路已经跨省了),继续沿溪源路、246国道继续南行,在龙岗收费站上南渝泸高速(G5815),之后转渝蓉高速(G5013),再转遂宜毕高速(S41),在安岳收费站出高速,向县城方向行驶即可到达。
下图是我们走的从孔雀洞到安岳县城的高速路线
我们在安岳住新城区里的芷渊酒店,当地四星级标准,算是安岳县条件比较好的酒店了。酒店颇具规模,整体环境不错,比较干净卫生,在平时可能是以接待商务和会议为主。疫情期间价格也便宜,在网上预订标间或大床房只需不到200元/间夜,包含双人早餐。不过因为疫情,自助早餐厅并不开放,只是派服务员把早餐送进房间,有包子、花卷、鸡蛋、牛奶之类的,相比平时开放自助餐的早餐水份太大,这方面酒店也节约了不少成本。
下图是网上的酒店信息,点开图片可以看到,目前预订五一假期的住宿也很便宜哦
接下来隆重推荐一下我们的晚餐,安岳县城里人气超旺的「符缸老坛子酸菜竹笋鸡」,在安岳县政府广场旁边,距离芷渊酒店非常近,开车只有5分钟左右。目前四川省已经在慎重评估之后,解封了餐饮业,恢复了久违的人间烟火,大家可以放心去吃啦!
下图是网上的餐厅图片
第二天一早大约9:00左右退房,从住宿酒店出发,先到最近的圆觉洞。圆觉洞开发最成熟,算是安岳石刻里的标杆景区,停车场、山门都很阔气。目前去圆觉寺,可享受免费参观,该景区与千佛寨一起,在四川省疫情期间有序开放的免票景区名单中。
下图是芷渊酒店到圆觉寺的路线,只有3.4公里路程,开车不到10分钟。
第二站是千佛寨。千佛寨也在县城附近,从圆觉洞出发,要途径安岳县老城区。老城区路窄车多,红绿灯多,需要注意安全,谨慎慢行。目前千佛寨可享受免费参观。
下图是圆觉洞到千佛寨路线,驱车大约15分钟可到达。
千佛寨到木门寺,就要离开安岳县城了,前往北线。按照导航开车,绝大部分道路正确,只有快到木门寺时,导航还是沿着村道向前,这时候我们看见了向左手边上山的一条小路,路口有「木门寺」指示牌。这时候就不能看导航了,一定要看实际指示开车,切记切记!木门寺门口有一片小院坝,可以停车,这里不需要门票。
下图是千佛寨到木门寺的路线,千佛寨过来,大约需要开一个小时。
离开木门寺,最后一站前往卧佛院,大多数道路都是狭窄的县道乡道,会车时依然要十分小心。全程12公里,大约需要开半小时。卧佛院大门口有坝子可停车。我们到那里时,大门口没人值班,于是就直接进去把门票给省了,后来听说管理员去接待考察了。
下图是木门寺到卧佛院的路线
参观完了最后一站卧佛院,差不多到了下午3点多,准备返程回成都。从卧佛院直接回成都,不必经过安岳县城,我这样设计两日游的路线,最大好处就是不走回头路。全程大约152公里,用了三个小时(包含中途高速服务区休息)。从卧佛院出来,沿导航先走到国道318(沪聂线),没错,就是能直接开到西藏的318。然后经玉分路,在遂宁境内的保石收费站上广洪高速(S40),在童家枢纽转向渝蓉高速(G5013),驶向成都,结束旅程。
下图是从卧佛院直接返回成都的路线
阳春三月,中国的疫情终于控制住了,也到了春游的好时节。虽然还不能走远,但也正好趁这个机会挖掘周边的宝藏。交通的发达和信息的爆炸给我们带来了这样一个错觉,好像只有去更远的地方才叫旅行,旅游不出趟国甚至不走出亚洲似乎已经不值一提了。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靠外卖度日,不愿意下楼一趟。我们早已丧失了「周围」以及发现周围之美的能力。其实每个城市和地区,都有很多值得发掘的宝藏,无论自然的还是人文的,中国的深邃远超我们自己的认知。
安岳石刻正是这样值得去探索的宝藏,听说她未来想作为大足石刻扩展项目进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好事。大足石刻传承自安岳,换句话说,安岳是大足的前奏和第一乐章。二者共同特点是开凿于民间,这不同于中国北方大部分皇家或官方机构组织开凿的石窟,对探寻中国民间信仰有极高参考价值。如果她们组合成为「中国南方民间石刻造像艺术」,以整体概念展现在世人面前,不管对安岳还是大足,都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感谢大家耐心看完这篇攻略,回到初衷,就是希望能帮助读者去了解网络资讯有限的安岳石刻,让大家都能按照我提供的讯息,去实地探索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