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个城市,如果有机会,我都喜欢到当地的博物馆看一看,因为这是了解这个城市最好的途径。现代博物馆已经成为向民众展示人文历史,旅游观光和增长知识的好去处。
广东省博物馆位于广州新城中轴线——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旁边是花城广场,而斜对面是海心沙和广州塔。新馆于2004年12月奠基开工,2010年建成,总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是广东省唯一的省级综合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建筑运用 “宝盒” 的设计理念,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承载巨型钢桁架悬吊结构体系,博物馆的造型仿佛是一件雕通的宝盒,这一设计理念源于广东传统的工艺品——象牙球。博物馆凹凸不平的外观比较独特,凹处还镶着玻璃,反射出蓝天与白云。博物馆的空间组织就像象牙球镂空的工艺,内部功能层层相扣,展厅、回廊、中庭与整体结构紧密结合,由内向外逐层展开,大面积的绿地草坡沿博物馆向西逐渐减缓形成清晰的主入口广场,并与中央林荫大道融为一体。
广东省博物馆免费参观,而且管理有序,博物馆很大,很有现代感,馆内空间及展示布置都非常精美。展馆分为历史馆、自然馆、艺术馆和临展馆四大部分。馆内不乏各钟珍贵文物,实物,资料,持各种目的来参观的人们,都可以在这里寻找和享受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但我这次实在是安排有误,当天原本计划去广州新城和广州新地标“小蛮腰”转转,临时决定到广东省博物馆参观一下,时间有限,以至参观很匆忙,只能是蜻蜓点水,匆匆带过,一些场馆的名称都没记住,展品的说明更是缺乏记录,农夫山泉的广告词:“我们只做大自然搬运工”,本游记只涚的上是将博物馆部分展品拍的照片搬运到游记中,缺少文字注释。
广东博物馆的造型仿佛是一件雕通的宝盒。博物馆凹凸不平的外观比较独特,凹处还镶着玻璃,随着角度的不同,折射出不同的光影。
广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信宜铜盉(西周)。
这是一件西周时期的盛酒青铜器,于1974年出土于广东省信宜县。众所周知,广东地区雨水是非常多的,而青铜制品因为潮湿是极其容易被腐蚀的;不得不说,在广东地区能出土一件3500年前的周代青铜器是一个奇迹。这也就是信宜铜盉为何能在广东博物馆充当第一镇馆之宝的重要原因。
信宜铜盉通高26.2厘米,口径14.2厘米。该盉造型新颖,刻镂精细。盉身似鬲,口沿外侈,流较长,三足分裆;颈中部饰一周夔纹,肩上有一条斜角雷纹;腹部以裆为界,每足都由雷纹构成一组饕餮纹,两组饕餮纹之间各夔龙一条。盖和流上饰龙纹,龙头是立体的。鋬手由两条镂空的夔龙相合面成,两夔龙之间有小圆柱相连,上部的小圆柱与盉身特铸的一条小龙的口相连构成鋬手,这种构造具有相当的科学性。
广东博物馆镇馆之宝---金漆木雕大神龛(清)。
神龛是潮汕民间供奉祖先神位的特制神器,形制有大小之分,大者称神龛,小者俗称椟仔;整体造型庄重,制作精巧,是潮州木雕制品中做工最讲究的一种,以金漆木雕装饰最常见,以硬木制作的则多为素雕。此大神龛高达3.28米,是目前所见型制最大的大神龛,人物众多,栩栩如生。该神龛为国家一级文物。神龛上雕刻有“郭子仪祝寿图”,还意外雕刻了表情猥琐的外国人。只在1994年巴黎展览过,之后再也没被允许出境。
孔雀石(自然资源展览馆)。
阳春孔雀石瑰丽艳绿,花纹酷似绿孔雀的羽毛而得名,孔雀石是原生含铜矿物氧化后形成的次生矿物,属单斜晶系,晶体呈针状、葡萄状、钟乳状、柱状、块状、绒毛状,玻璃光泽,硬度为4度。孔雀石的颜色有翠绿、草绿、墨绿、粉绿、天蓝、粉白等,它产出于岩溶洼地中,独特的地质条件,造就了孔雀石的质佳色艳,光彩夺目,千姿百态。
该孔雀石块体硕大,为目前国内博物馆所藏的最大一块孔雀石。该孔雀石集钟乳柱状、结核状、葡萄状、洞体等形态于一身,呈翠绿、墨绿及粉绿色,具明显丝绢光泽与绒毛状质感,体大、质优、形美,非常罕见。
海百合化石 三叠纪 镇馆之宝
从贵州征集而来,海百合是一种动物,在生物分类学中被归入棘皮动物门,这块海百合化石,其板长7.8米,宽3.5米,茎呈环状,长短不一,最长达数米,非常罕见。是目前国内博物馆收藏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块海百合化石。
每个地方的博物馆,最精彩的还是历史变迁有关史料。
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展厅面积有4000多平方米,共展出文物一千五百多件/套,照片三百多张。作为广东省博物馆三大基本陈列之一,该展览通过文物、图片、油画、雕塑、模型、多媒体、复原场景等丰富的展陈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观众展示了广东从马坝人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文化变迁。
展馆开篇是人类的起源,这里开头就讲到“马坝人”。马坝人是20世纪50年代在广东韶关发现的,距今有12万年之久。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生活资料的过剩,产生了阶级,产生了部落,进而产生了奴隶社会。从彩陶可以看出有能力追求器物的华美。
两汉以后,中原文化因素大量渗入越族生活各个层面,影响着岭南原住民的衣食住行,使其生活习惯、随葬习俗等方面发生了变化。
随着岭北移民的南来,冶铁技术的传入,至唐代,广州、怀集、连山、阳山、潮州等地已有产铁。南汉时期,冶铁技术大有提高。
该展柜上右为广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信宜铜盉(西周)。
(西周) 青铜甬钟。
斜挂的叫甬钟,直悬的则称为钮钟。
自先秦起,岭北文化传入并影响着岭南地区,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器物出土于广东墓葬中。
西晋陶蒸酒器(中后排)。
由甑、釜、炉三部分组成,炉口附置一梯。说明广府地区不乏粮食,至少有多余的粮食可供酿酒。
冼夫人是高凉郡俚人渠帅,历经梁、陈、隋三朝,驰骋岭表六十多年,着力促进俚人社会的进步,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多次受朝廷册封,被高凉及附近俚汉各族尊称为“岭南圣母”。
万兆泉泥塑反映了广府地区节日、饮食等习俗。
赛龙舟。
黑色龙舟是从番禺征集的,彩色龙舟从猎德村征集,长40米,宽1.1米,能容纳80人。猎德“花龙”龙舟和棠下村“黑龙”一前一后,似在竞渡。
“苏哈尔号”船模,公元6世纪。
阿曼是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公元前2000年已经广泛进行海上和陆路贸易活动,并成为阿拉伯半岛的造船中心。阿曼同中国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建立了直接联系。阿曼建造的一艘大木船从当时的重要商埠苏哈尔出发,历经艰辛后终于抵达中国广州。苏哈尔因在当时阿曼海上贸易中的突出地位而被阿拉伯地理学家称为“通往中国的门户”。 1980年11月,复原的“苏哈尔”号从马斯喀特港出发,沿着古代阿拉伯航海家开辟的航线,不用现代航海仪器,靠观察日月星辰测定航向,历时7个多月,航行9500公里,于次年7月抵达广州。“苏哈尔”号后来被运回马斯喀特,安置在布斯坦宫酒店门前的人工环岛上,作为阿曼航海史上的“纪念碑”和中阿友谊的象征,供人们参观。
”哥德堡号“模型。
哥德堡Ⅰ号1738年下水,先后三次远航广州。哥德堡Ⅰ号船体长40.9米,宽11米,船深9米,主桅高47米,风帆面积共计1900平方米,可以运载400吨货物,船上有船员140多名,并装备了30门大炮。当年建造哥德堡Ⅰ号耗费了瑞典15%的国内生产总值。但是哥德堡号每次运航后赚取的利润相当于当时整个瑞典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1743年3月14日,哥德堡Ⅰ号开始了第三次的广州之旅。它先到西班牙卖掉了瑞典的木材和金属,换成白银。1744年9月8日,水手们到广州。1745年1月11日,哥德堡Ⅰ号装载了约700吨的中国货品启程回国。据估算,这批货品达到哥德堡市场拍卖能值2.5亿到2.7亿瑞典银币。1745年9月12日,船上的水手已经可以用肉眼看见海港上欢迎商船归来的民众时,商船莫名其妙地偏离了航道,进入了著名的“汉尼巴丹”礁石区,并且触礁沉没。经过抢救和打捞,30吨茶叶、80匹丝绸和大量瓷器仍然能在市场上拍卖,但是货品的价格已经足够支付这次广州之旅的全部成本,而且还能获利14%。
(明) 铜钱与礁石粘结块 东沙群岛礁盘采集。
典型的广东骑楼建筑。
在广州,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潮州木雕的影子,这次在陈家书院和广东博物馆看到有专门的展厅,说明这几乎可以说是广东文化的一个主要代表。只是知道甚少或时间匆匆,也不能看个究竟。
《七贤进京考试》屏风窗花。
将潮州历史上不同时期科举登第、进京为官的七位乡贤的故事融合浓缩在一起,寓海滨邹鲁连科登甲之意。
(清) 浮雕状元及弟花板。
(民国) 金漆木雕博古人物故事小神龛。
是三世佛吗?
佛像非常精美。
做月饼的模具,怪不得广式月饼那么多品种呢!
小姐正在做潮绣。
潮州商铺里,店主与客人边饮工夫茶,边打着算盘谈生意。
关于工夫茶的说明。
农耕文化。
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展馆近4000平方米,共有地质地貌、矿产、宝玉石、中草药、陆生野生动物、海洋生物、古生物等7个主题展览,主要包括《我们的家园--地质地貌馆》、《我们的宝藏--矿产资源馆》、《石之精灵--宝石馆》、《岭南本草--中草药馆》、《陆生的动物居民们--陆生野生动物馆》、《海洋动物世界--海洋馆》、《探寻消失的生命--古生物馆》。以系列挂片作为装饰元素,贯穿展览始终。这些挂片通过组合和光影效果,或成片、成线、成网,将观众引入充满自然元素的空间。整个展览根据内容分为相对独立的七块展场,使参观者趣味盎然地了解广东的自然资源,轻松愉悦地获得自然科学知识。
粤山秀水丰物岭南--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
在广东博物馆里有很大的篇幅在介绍自然资源,而且是用的场景式的方法,重在岭南,把人带入到自然中去。
中草药展馆。
中草药展馆。
很好听的名字,佛光草。
贵金属矿产展览。
矿产介绍。
钼铅矿石。
菱锰矿和水晶。
石之精灵---宝玉石馆。
展览中以宝玉石原矿、琢型宝石、玉石雕件和相关文物对应展出的形式着重介绍了宝石、玉石、有机宝石、人工宝石及文房石等,同时突出介绍了广东在宝玉石生产、加工、贸易等方面的龙头地位。
紫晶洞。
茶晶雕《太白醉酒》。
绿柱石猫眼,应该是很名贵的宝石吧。
广宁玉雕《高翔》。
岫玉雕《龙舫》。
信宜玉雕《龙套碗》。
广东信宜石、岫玉均属于蛇纹石。
信宜玉雕屏风《松竹梅》。该作品获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广州牙雕的代表作之一《五羊仙子贺八景》的局部。
标有出售价格的牙雕。
岫玉雕《代代成龙》。
海洋动物世界--海洋馆。
利用博物馆特有的超大空间,营造出辽阔深邃的海洋环境,展示了拥有全国最长海岸线的广东所具有的丰富海洋动物资源。展览特别选取了几种大型海洋哺乳动物、30多种海洋硬骨鱼类和20多种海洋软骨鱼类、大量的海洋爬行动物和海洋无脊椎动物等几大类最具代表性的海洋动物,采用剥制标本、骨骼标本、漫画、图片和多媒体等多种展示形式,将观众带入一个生动的海洋动物世界,穿插其中的趣味园和知识窗等寓教于乐。
脑形珊瑚。
右为牡丹珊瑚。
探寻消失的生命---古生物馆。
以生物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为线索,以各地质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化石和以恐龙为代表的大型古脊椎动物骨架标本为载体,结合复原图、科普漫画和多媒体等表现形式,详细讲述了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物,从无到有,从海洋到陆地的漫长演化与发展历程。
陶瓷展厅。
(战国 )原始青瓷双耳曾首鼎。
(清) 白玉刻乾隆御制诗碗 。
(清 顺治) 青花蕉石麒麟纹大盘。
(清 乾隆 )青花八吉祥纹扁壶。
(清 乾隆) 青花柳亭纹茶壶。
此盘有点说头,可惜没记住相关说明。
(清代) 宜兴紫砂象生瓜形茶壶。
宜兴紫砂陶艺术起源于宋代,经历明清两代的成熟,发展到今天在壶的造型艺术上日臻完美、丰富。
景德镇窑非常好看的罐子。
(清 嘉庆) 景德镇官窑绿地粉彩开光花卉纹茶壶。
(清乾隆) 广彩航海图茶壶
(明) 潮州窑白釉观音立像。
观音双辫垂于肩,胸佩璎珞,一手执如意,一手掩于衫下,立在荷叶莲花座上,通身白釉泛黄色,釉面开小冰裂纹片,甚洁净。
(清 嘉庆-光绪) 石湾窑黄炳塑素胎金丝猫。
(宋代) 磁州窑“酒色财气”四系壶。
三层的艺术画廊正在展出《首届全国动漫美术作品展览》和其他一些展览。
铜镀金珐琅葫芦式三星献寿转花钟。
谢谢观赏,不当之处,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