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陕西的南部,以前从来没有来过这里,陕西给人的印象一般就是黄土高原,是丰富的地下文物。像陕南的这种风景也是第一次深深的感受它的魅力。
走完沿黄公路从榆林向南返程,经过了靖边,延安,黄陵,铜川,进到西安,在西安玩了几天以后。感觉西安还是有点热。准备回家的路线选择了很久,终于决定走这条路线穿秦岭走安康,再进湖北回家。
一般来说从西安往家走都是经过商洛走高速回家,这条路是最近的,而且路也好走,可是我不喜欢走重复路。也没选择宝鸡走广元,最后还是选了这条路。
离开西安天气还有点闷热,刚刚走了三四十公里,就进入了秦岭山脉,我觉得西安的人民很幸福啊,距离一个大山这么近,而且进山以后就感觉到凉爽,扑面而来。
走进秦岭不仅仅是凉快,马路旁边有很多的农家乐,由于还没有到假期,农家乐的生意并不好,停的车也不多,走着走着就开始下起小雨了,在山区里下雨可不是一件好事儿,我也不得不加快点步子,因为下雨了走的国省道很容易出现塌方,这是山区特有的特点。
大约开了三个小时,我就到了秦岭顶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似乎没有南方大山洞的难度,虽然有很大的雾,而且已经感觉到非常寒冷了,我穿上冲锋衣下来拍了这么几张照片。喝了两口茶,把饭匆匆忙忙的做好没来得及吃就又出发了。
天快黑的时候,雨是越下越大了,我就不敢继续往前走,也不敢在山里面找个空地露营,因为地形不熟悉,怕晚上发洪水,看路旁有一农家乐,前面有一个很大的停车坪,又没有依山傍水,就急忙停下来问店家,店家很热情说今天没有客人和欢迎我来入住,谈好价60块钱一晚,把车停好,拿出了自己做好的饭,匆匆的吃完上楼洗澡,看电视休息了,这时候外面已经是倾盆大雨了,我很担心明天能不能继续走呢。
第二天天气还可以,雨虽然也小了一点,但还是一阵一阵的下着。我和老板告别,提了老板家一壶山泉水轻松的上路。秦岭经过雨水的洗涤,显得特别苍翠,路上的弯也越来越多了,一路车不多,但是经常有一些油罐车从这离开过,应该是高速不许这些危险品车走,只好走下面了,油罐车车身很长,司机路熟开的又很快,叫人有点防不胜防的感觉啊。
顺利的到达第一个县城宁陕县,进城之前看见这么一个城隍庙,冒雨参观一下。
宁陕县并不大,依山傍水,昨天下了一天一晚的雨,有点山洪暴发的意思了,河水从上游冲刷而下,奔腾呼啸,气势非凡。宁陕县街道就那么几条。没有什么大的饭店,也没有什么大的宾馆,有一个公园还比较安静,我把车就停在里面露营休息了。
在宁陕县耽搁一天。把县城逛了个遍。晚上睡觉很安静,也没什么人打搅,第三天,一清早精神抖擞,煮了一碗鸡蛋面条,吃罢驾车出发顺着这条国道往石泉县方向走去,路边的河水暴涨一路咆哮,顺着公路向下游流去。
石泉县距离宁陕并不远,晃晃悠悠两个小时就到了。县城要比宁陕大很多倍,还有古迹呢,有古城墙城门还有一条古街,县博物馆也开放,感觉这个古城还挺好玩的,这个时候雨已经不下了,我找好停车位置慢慢的在城里逛着。
离开石泉县继续往下走,这边山区的面貌已经逐渐的没有了,石泉县下面就是汉阴县,道路慢慢也宽起来了。
汉阴县是个人口大县。也有一个古城墙,还有一个古塔,城区很大但是老房子已经不多了,汉阴的商业很发达。新城就在老城旁边高层建筑很多,大百货超市,大型的娱乐中心,街道建筑都很漂亮。
没事就在县城里面闲逛,找一些没有吃过美食尝一尝,看见一个三沈纪念馆赶紧进去,看一看学习学习。
在汉阴连续休整了三天,也没觉得枯燥,每天就是逛逛街,逛逛公园,吃吃美食,看看博物馆,小日子过得悠哉悠哉啊,这时候天气早就放晴了,休整结束,继续往安康进发。
汉阴到安康距离很近。但是路上车很多,已经有一片繁华的味道了,中间走了一段修路的地方。到了安康已经是中午了,太阳高照安康的马路非常漂亮,已经有一种大城市的气概了,进城倒是不堵了,我按照导航先到了安康市博物馆参观。
安康博物馆是个新馆,建的很气派,里面的设施也很完备。展览的内容也很多。你要是不一快点看,也许就赶不上闭馆的时间了。
安康的历史很悠久,地位上用 秦 头 楚 尾 这4个字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展出的文物不少也很珍贵,看博物馆就是一点好,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个城市的历史,地理人文都浓缩起来,短短的几个小时就可以把历史了解的非常清楚了,这比看书要轻松多了,记忆也深多了。
安康是60年代70年代一个重要的三线基地,由于周围都是大山,很多的兵工厂都建在附近,由于兵工厂多了那么交通就是个问题了,铁路建设是重头戏,所以三线博物馆的东西非常多,有点类似于贵州六盘水,但是这里的东西比六盘水三线博物馆要丰富得多,非常值得一看!
安康也有老城市在河的对面,城市很规矩,老房子虽然不多了,七八十年代的房子还是有不少。有一种那种余味老城市的气氛,但是由于安康紧挨着汉江,历史上经常发大水,前十几年被淹过,所以老房子基本都冲没了。
安康伊斯兰教的人口应该不少,专门有一条回民街,清真寺也不少,虽然比不上西安那么热闹,但是也还是有很多回民的饮食,味道很不错。
在安康市玩了三天,然后走岚皋县,镇坪县平利县去湖北方向,这条路比我们走的秦岭还要美,尤其是镇平和平利县。天气又好,路上车辆又少,山路弯弯,真是太美了。给人一种不希望路走完,希望永远没有尽头的一种美感。
偶尔也遇到修路堵车的情况。总的来说,陕西的路还是相当不错的。湖北湖南都比不上他,山西就更不要说了,这反映了陕西的经济还是比较发达的。
岚皋县城很漂亮,一个小山城城市很干净,人口不多,但是比宁陕和石泉而言有一种特殊的美。
在岚皋县休息了一晚,第2天就出发奔镇平县,一路上有很多的景点。路上的景色依然的非常美。虽然已经6月份的天气了,并不感到很炎热。
镇平县的县城很小,而且不好停车,在完全就是一个山城,弯弯曲曲的,找一个停车的地方都很困难。勉强凑合着停了一晚,第2天赶紧去平利县。
平利县应该是从西安出来到湖北这一段最美的一个县。这条路,新铺的柏油路不宽,但是在大山中弯曲前行。过了几个镇子,人口也不是很多,真正有点世外桃源的,感觉太美了。
路过一个公园,这个公园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开放了,这种情况一般是安全原因,因为地处山区可能经常有泥石流,有落石不符合安全标准,目前正在改建,偌大的停车场没有一辆车。也不收门票,你可以自己步行进去,车不能进,人可以进。
中午也不想做饭了,昨天在镇平买了几个馒头,几根黄瓜,就拿出来开一瓶罐头当做午餐吧,在这风景优美的景色中吃饭,这完全是一种享受,景区一个人也没有,太舒服了,吃完饭睡一觉,接着下午的旅行。
平利县就是跟湖北的竹山县相邻,两省之间相邻大山更多。山路弯弯,有几分的险要了。而且路已经开始不那么好走了,两省之间三不管地区路修的就没有省内修的那么平整了,尤其山区有的地方还有煤矿,石灰矿地方。天快黑了,找了一块比较平的地方露营睡觉安安静静一个人也没有,大山之中只有蛙声,鸟声,蝉鸣声。
舒舒服服的睡过一晚天大亮了,收拾被褥,煮了一个鸡蛋,一碗豆浆就启程出发。进入湖北的大巴山山区,路就弯弯曲曲了,大山比陕西的山要高好多,而且路很窄,很多弯全是回头弯开得很累,没有太多的时间看风景了,稍不留神就会开到沟里去。这么走了一个下午,确实是感到头疼,停车看地图发现高速就在不远的地方,赶紧下山并过去上了高速,过长江到宜昌。找了一个安静的小镇休息不提。
开车中午是不能喝酒的晚上可以找个小店,炒几个菜,喝杯啤酒凉快凉快。也解除一下一天驾驶的疲劳。过了宜昌离湖南就很近了,而且景色也没有什么太多可圈可点之处,这条路我跑过好多遍了。睡醒了吃完早饭基本上就是加油狂奔了。这边的国道跟高速区别不大,虽然国道会烂一点,毕竟还是多少有点风景看吧。
一进入湖南就感觉到炎热难当啊,气温骤升已经没有了山区的那种清爽。露营住在车上是不现实的了,赶紧找一个宾馆开空调,洗澡,吃饭睡大觉,明天只有二百多公里就到家喽。
早上起来到最著名的刘聋子粉店吃一碗粉。一解乡愁。这一趟湖北,陕西,(内蒙,山西擦个边)湖北,虽然只转了两个省四千多公里,为时40多天的旅行即将结束了。天气越来越热已经不能让你在外面久呆了,要想凉快就只能去云南 贵州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