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雁荡的上篇在这里哟 @http://www.mafengwo.cn/i/18647887.html
据《霞浦县志》,“清置霞浦县,县境西南有霞浦江,东流入海。又有霞浦山,海中有青、黑、元、黄四屿,日出照映,江水如霞彩,这是山以江名,县以江名。”
第四天的晚上六点多,我们从温州南站乘动车1个小时左右抵达了宁德市的霞浦县。刚走出大厅就看到了硕大的霞浦旅游景点介绍的牌子,景点很多,还很明确的标注了一些摄影点,这地方可真的是最新兴起的网红摄影旅游地啊~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我们为什么会选择来这个还算小众的旅游地玩。当初定去温州时就想着以我俩每天满满的行程光温州一地一定是玩不爽的,于是便有了离温州自驾2小时左右的洞头和雁荡山之行,海边加山川多姿多彩。霞浦是那会刚火时微博上老能看到一堆摄影大咖们拍的很美的照片,滩涂日出日落,最吸引人的还是无限变换的阳光打在滩涂里的颜色,美轮美奂。不敢说自己摄影但自己也是热爱摄影希望拍出好看的照片,就想着去看看。结果一查,霞浦就离温州仅一小时的动车很方便。外加我跟老公提起去那里时他十分淡定的说:哦,去吧,正好我有同学在那里工作。我当时的心情:......你的同学们还真是遍布全国呢...(上次的长沙行也是有他同学)确实没想到这么个海边小县都有他同学在(还是很熟的那种),我只能感叹,那就更得去看看啦~
综上,四天的温州行结束后,我们便来到了这里。(当然得再次感叹下交通的便利!)
霞浦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是闽东建县历史最悠久的县份,曾是闽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地处沿海,呈半岛型区域。海岸线长505公里,占全省的八分之一,居全省首位。大小岛屿400多个。绵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港湾成了霞浦地理特色。是中国东南沿海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港口城市。
说到为什么是摄影圣地,那就要说到霞浦最迷人的滩涂。每年都吸引无数的摄影爱好者前来捕捉美妙的瞬间。潮汐之间,滩涂裸露,每个季节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致。全年几乎每个月都有可以拍摄的好场景,4-12月为最佳。
一出站就看到了早已经在门口等着我们的他同学,川总。如果不是他我都不知道这里还有个核电站..嗯..他开着他新买不久的雅阁来接我们,有车就是方便哈~第一站先去县城里给我们接风,吃晚饭。
本身就不大,开车十分钟就进了城,说实话,我是真的真的真的没想到这个小县城人这么这么这么的多...为了在这家馆子吃饭我们愣是足足绕了好几圈才找到一个不知道会不会被贴条的停车位。川总请我们吃的这家店是这最火爆的馆子,在大众点评上排行老大。屋内屋外全是人,外面支起的大排档人头攒动,我都多久没在北京见过这阵势了...
这里的点餐方式对于我们这些外地人来讲也是混乱,食材全摆在台面上自己挑,说炒什么口味的都可以做,放眼望去就全是肉,素菜跟他说才有否则压根不知道放在哪了...得幸我们有常客在,还算顺利的在一片嘈杂声中完成了点餐。(得用喊的...)
等了会把我们三人安排在了个大圆桌,聊天等菜
来说说菜品,当晚最让我俩喜爱的当属下面图二那道炒碎螺,就是把螺丝弄碎后爆炒,鲜辣过瘾。会吃的据说是一口一勺进嘴直接吃都能吸出来,我这种不会吃的就是一点点嘬着吃,也是停不下嘴。总之那真是吃海鲜吃到饱的一餐。
吃完走的时候已经不早了,外面的桌仍有游客在享用美味。接着在街上逛逛,感受下霞浦县城的夜景与人们的夜生活,据说这的人们跳舞唱K能到12点后...这个海边热闹的县城仿佛永不停歇。路过霞浦县博物馆,修的很好,跟个碗一样...还有就是,电摩可真多真多真多...而且都在马路上横冲直撞的直接行走在汽车道,按喇叭根本没用,这就是在霞浦第一晚的印象。
先开车到川总住的小区楼下,人家后几天还要上班就不陪我们了,车便被我们开回了酒店。我们的酒店位置在一个马路的尽头,门前路边真是停满了车,斟酌了好久怕被贴条,想着明儿一早就开走了最终就大胆的停在了路边。后面的几天就是借了川总的车开启我们的自驾之旅。
霞浦,霞光之城,浦上传奇,我们的霞浦第一站就选择去北岐看看。北岐,这里最有名的是虎皮样的滩涂斑纹和满海的竿影,人影,船影。涨潮时海上忙碌的船只穿梭于紫菜架间,与大海远山岛屿浑然一体。光影变幻的组合而形成的五彩滩涂的诱惑力吸引了众多摄影者前去观赏拍摄。
其实前一天的晚上我还跟老公说,我一定起不来。但结果,凌晨4点起床洗漱,4点15我们就出发了,也是创下了我俩旅游早起的新纪录。一路驾车导航前往北岐村,这途中开始挺好开,越到村里越难开,又窄又黑的吓人...也不知道导航是不是还有别的路总之就给我们指的这条窄道。进村后不一会就到了景点门口,大土地上架起个车挡就是一片收费停车场了,按车收费不限时,一车10块也是可以了。以为自己来的够早了一看停车场已经有了不少车,停好车当地的渔民就上来各种询问坐不坐船去海上看日出,门口还有摆摊卖紫菜海带的,可见一条龙服务已经形成。
停好车看到的景色,天空刚有些亮,范着朝霞,等着游客的船都停靠在岸边。
我们沿着路标指示前进,发现需要爬坡到小山顶的平台上观景,是一个山崖边。
然后,一上来就..就是下面这张图的景象了,那个人啊都是人,大家怕是一晚上都没睡吧咋都那么早..总之多数人已经把最佳的有力位置给占的满满的了😂为了看日出大家也都是蛮拼的哈~
我俩走过人群,在拐角的远方选了个还有空位的地方,接着就是站等日出的到来。当然除了聊天,大家都是拿着所有自己的摄影设备一个劲儿的拍拍拍,我们也没能免俗,记录下了日出前后的一系列画面,光线的变换也在我们拍摄的一幅幅画面中清晰的显现。
在下面这一组照片中,大家会看到整个日出光影最自然真实的变换(因为毫无PS痕迹)。其实那天天气并不是特别的好,太阳长久的不出现大家都以为等不到它的冒头了。但终究执着的等待还是换来了好的结果,就在太阳从山头上冒出来的那一刻,这边的所有人都拍手叫好。
真好,我们等到了。拍的照片太多了,在下面精选一些拿出来放放吧~大概概括的颜色就是从粉色➡️偏绿➡️偏蓝➡️偏黄➡️最终金光闪闪。
日出之后海面上就迎来了最最高光闪耀的时刻,金光洒满整个海面,波光粼粼的跳跃着,连过往船只拖出的弧线都在镜头里显得更加生动。不断的把镜头对准波光,留下这些难忘的景色。
日出观景结束平台上的人都陆续撤了,仿佛又恢复到了那个宁静的小渔村。
从观景平台下来后我俩又下到滩涂下面来看看,发现很多当地人都在岸边捡牡蛎,可是牡蛎啊!随便捡啊!当然了都被大家挖的差不多了,我也煞有架势的挖了几个,就是都是小个的,再养养吧~再见咯这片给予我们幸运观日出的滩涂~
观日出出来后一看时间才7点多,正是吃早饭的时候啊!肚子早已经饿的咕咕响了,于是就把车开出村子后发现了在松山县村委会门前这个小空场可以停车,而且看见路上有拿油条的人从巷子里走出来,随即决定停车吃饭。由于不熟悉又是真的好饿,就在村委会门口正对着的这家小早餐店吃早餐。反正福建口音真的是难懂,我们指着牌子要了两碗雪菜肉丝面,外加两个煎蛋。我记得是5块一碗,煎蛋2块~屋子很小就我俩,又看了看傍边的这些小菜不知道咋卖啊~特别接地气儿很丰盛哈哈~
吃饱喝足,看看时间才8点多,果断导航前往下一站,杨家溪古榕景区。
杨家溪号称闽东小武夷,亦有海国桃源的美誉,这里的溪水纤尘不染,水质清冽,可乘竹排顺流而下。这里拥有纬度最北的古榕树群和江南最大的纯枫叶林,最值得一提的是一株“榕树王”,树龄已有800多年。杨家溪也是拍摄大片的好地方,春天可拍摄古榕树群,秋天万株红枫,层林尽染。杨家溪沿岸居聚着许多畲族村民,畲族文化在这里可以体验到。
决定去杨家溪也是因为看到大家游记中的图都很美,想亲眼看看,车程又是一小时沿途再欣赏欣赏风景就觉得甚好。果然,一路的风景都非常好,穿过一个个村庄一个个城镇,最后也是在山路上绕来绕去的找到了杨家溪的榕枫公园景区。
其实真正的杨家溪景区约35平方公里,由九鲤溪景区、龙亭瀑布景区、钱大王村区、青龙寺区、杨家溪村景区、下坪洋村区、半岭亭区、渡头村区和雉溪龟山村区等九个小区构成。我们来到了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景观区吧,只是为了来看一看这古老的榕树。
18元每人进了景区大门,走过小桥不一会便来到了主要参观点(我觉得就是当地居民把这一片大榕树围起保护起又顺便收钱创创收)很小的景区。
进大门发现公园绿化还不错,枫树成荫。
刚走过来就发现边上有租赁摄影服装的小摊位,各种衣服道具都有。当然了,让我们把视线往另一侧看去...
游记里包括微博里的经常看到的推荐里的画面出现了!一个老农牵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漫步,此时阳光正好透过古榕洒落,为了营造更好的光影的效果,傍边的大妈也是在奋力的扇烟。我俩突然就笑出了声,真的,挺扯的。有人说杨家溪古榕树景点是“ 中国第一摆拍胜地”,我看真是名不虚传。不过呢你还别说,这种场景也不是每次都能遇到,我们正好碰到了前一批的摄影团队来拍,是他们出的请模特的钱,我们这种散客就在傍边蹭拍,拍多了人家牵牛的大爷还不乐意,说只要拍他那就得掏钱。
顿时没了兴趣,蹭了一张就放弃了,等他们摄影团队的照完后我俩才拍拍合影。这处榕树景观有压过来的枝桠,确实挺美的,只是比我想象中的规模要小些,原本以为会是很长的一排的。树侧边冒出地面的根茎恰好成了人们拍照的衬托,如果稍加讲究确实能够显得层次丰富。
眼看又来了波旅行团,我俩便顺着小路往后继续走。如果说最网红的拍照点更加商业人为化,好多团更是拍完农民老牛就不往里面走了,殊不知这后面的景致才更加的纯天然,且别有洞天。
这些着看有些张牙舞爪的榕树分立小路两侧,让人有种走进奇妙世界的感觉。在这些几百年树龄的“大家伙们”面前,我们是那么的渺小。作为北方人,基本看不到榕树,这种大乔木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气候,并不耐寒。
这颗树干最粗,树干上也是挂满了祈福红牌,也更像树爷爷~
回望那边,大妈大爷又开始新一轮的扇烟和牵牛了...
喜欢这张,走入密林
在后面逛完一圈后我们便回到了经典拍照处,趁着视频中的这波人走后,又照了一波。就这样,我们的杨家溪榕枫公园之旅就结束啦~
建议选择晴天来,有阳光衬托着参天古榕更显好看!
从榕枫公园回城的路上偶遇高铁穿行,是一副美景。
又开了一个多小时回到霞浦县城,此时正是酷热难耐的大中午。把车停在酒店门口后我们便先顶着酷热走着去了趟不远的超市,采购一下顺便看看午饭怎么解决,沿途的小店真多。
超市的丝瓜我还挺惊讶的,因为北方这边的都是细长条,头一次见这种肉厚的胖丝瓜!(最后一天逛超市买了两根带回北京,真的特别好吃,一点都不老肉还贼厚!)
惯例依旧,买了没喝过认为是当地品牌的酸奶尝尝
重点来了,由于真的是太热太闷的我俩看啥都没食欲却在看到西瓜时两眼放光。把半个西瓜扛回去的同时还特意买了俩勺,一到酒店立马开动解决掉,午饭吃的倍爽!😂我们住的窗户对着人家小区,人家都是拿黑色超大遮光布把整个阳台遮挡,总算知道为啥了...我们也是把窗帘一拉,空调一开,酷热的大中午真是哪都不想去,就决定美美的睡个午觉,正好看日出起的太早也补个觉,起来再打算去海滩玩水看日落,啧啧啧真是完美的安排。
哦对了,我们还偶遇了2019年超大级别的台风🌀12级的利奇马和10级的罗莎。川总的单位都发出了避风的各种措施,他也是早早的提醒我们注意防范。我们也是当即选择立马改签提前一天撤退,否则各种停运又要走不了了。又想起了在兰州时赶上大暴雨回不去,这次是大台风。旅途中的意外有时还真是让人猝不及防。
起床已是3点多,太阳好似也褪去了些炙热,收拾换上小裙短裤继续自驾,今日第三站我们选择了高罗海滩,大约四十分钟的车程。
高罗海滨度假村位于霞浦县东南,面临浩瀚的太平洋。这里拥有宽阔平缓的沙滩,浪缓波漪、沙质洁净,海水清澈湛蓝,是极难得的天然海滨浴场。
海滩依旧是沙土停车场,走时付款不收门票。停车场在一条马路的对面,停好后穿过马路便直接来到海边。嬉水的人还真不少~带着相机的我们也是累赘也是用到了,咔咔咔的也是拍了挺多。
值得吐槽的是这张,由于无法带三脚架,我们就找游客给我们拍合影,这次没找当地人专门找了旅行团的大叔,结果殊不知也是同一个结果,教了好久也就拍了一张还能凑合看的😓以至于我不得不继续吐槽这的人的拍照水平...估计都忙着打渔赚钱没闲心拍照吧...
那么就靠我们自己吧!互相拍拍拍,老公胆儿大直接往水深处跑,其实也是有很多地方暗藏礁石或者坑之类的,还是要注意安全的好。眼看着夕阳西下,浪随着风力的加大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越来越暗的海滩
分别在不同的地方捡了俩,带回家啦
接近天黑,海水越来越凉,游客也是越来越少了
远处的种植业
有一大部分不靠近海的沙滩都被小商贩占据了,其实有些混乱有些脏,经常有骑摩托叫卖的人,希望能整治规范一下吧。
天空仿佛一下次就变的很暗很暗,透过层叠的云层能看到些许蓝天
此时的我们披上了外套,边吃梨边欣赏夕阳下的大海
惊喜的发现暗下来的海滩非常适合拍倒影大片
人越来越少了,在镜头取景框里发现了一处大片即视感,没想到能拍到这样的效果,如果P一P就很小清新了。
这样的景致下就很想照合影,找了个年轻的小哥告诉他我们的想法,让他一直按快门给我们拍,出来的效果总算是还能看啦~给我们拍完后,他也给他的女友拍了一组这样的哈哈,学到了学到了。
大海的另一侧,落日的余光依旧金灿灿的射出来。哦多了,来的路上有一处专门拍日落的观景台,我想现在也一定格外的好看。
岸边的小商贩们也都收工回家,那些大型一些的排挡们又开始了营业,有的商贩还有大大的台子可供游人跳舞唱歌,放着巨大声的动感音乐。
回来的路上天空逐渐暗淡,这是我们第一次一起在海边玩,也是第一次玩了这么久。从一起旅行开始还从没有像今天下午一样“浪费时间”,慢下来的感觉也不错。旁晚的海风吹在脸上咸咸的,但心里更是甜甜的❤️
原路返回的中国结路给了我们惊喜,一路延伸至进城的方向,告诉着我们回家的路。
高罗海滩之行,我个人认为还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停车场很大,不收门票,从县城到这里的路也比较畅通方便,有点野海滩的性质,饿了也有地方吃饭,要求不高的可以来玩。
回到县城,不想去大饭馆吃饭的我们选择在三沙美食小吃店吃饭,看着好吃的太多,选择了两碗海鲜面,一份鱼丸,一份闽南糊。这碗海鲜面好像才十块...里面满满的海鲜价格简直感人!鱼丸汤胡椒味很重,鱼丸Q弹新鲜。最后上来的是现做的闽南糊,也是这地道的小吃。看着黑乎乎不好看,吃了一口就经验了,我真的太喜欢太喜欢了,不夸张的说这可以列入此次最佳!
闽南糊是用霞浦县三沙特产的虾仁,墨鱼和瘦肉,香菇,笋干,芹菜,葱等切成细块,住煮熟做汤料,然后把三沙出产的精白地瓜粉用冷水泡成浆,慢慢倒进煮熟的汤料中,同时用一根特制的木棍用力搅拌,并不断地往锅边沿添加猪油,直至锅里的地瓜粉 煮熟变成暗绿色,再洒进炒熟去膜的花生米及可。这么多好吃鲜美的料裹在里面,咬一口下去还有着外面的脆皮,我的天,好想念那个味道!
吃完饭溜达回去,随便照了张,来,大家感受一下当地的物价。
转眼间便来到了我们年假的第六天,也是此行的最后一个游玩日。作为有车在手一族,这最后一天我们决定继续自驾,自由一些没有目的地的随便走走,来个全天开车海边行~
先放上我们这天的自驾路线,也算环沿海没错了~
第一站目的地还是有计划的啦,对于各地少数民族一直有兴趣的我们决定来这边的少数民族聚集区畲族村寨看一看。
畲族,中国南方游耕民族,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畲族也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我们驾车前往,一路上走的最多的是穿村的县道路,沿途欣赏了许多村儿中的景色。
半月里,曾名“半路里”,位于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行政村,是畲族聚居的村庄。村庄东望玉兔山,与白露坑村有一山之隔,背靠状如弯月的弥勒山山麓,南临双福桥水库。半月里被誉为“畲族历史文化名村”,有近3百年历史的龙溪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雷世儒大厝、雷位进故居、雷志茂故居、秀才院、雷氏宗词。
抵达半月里村门口处停的车还没几辆,感觉这里并不商业化,应该是刚刚兴起没多久的样子,不收门票。村口的大榕树像是迎宾树在诉说着这里的历史,门口的小广场上零星着坐着几位老人,还有一处小摊贩在卖啥我忘了。
登上台阶俯瞰村寨,绿树成荫,青山环绕。房屋几乎都是保留下来的古老建筑,沿着山形层层往下排列,青砖黛瓦的风格,显得古韵十足。
沿着村子后山的石子路漫步,两边郁郁葱葱,有多处茶园和果园。有的村民养有不少蜜蜂,群蜂在蜂箱内外嘤嗡纷飞,忙于采蜜。
还在亭子里偶遇了一只不怕人的大公鸡
登高俯瞰整个半月里畲族村寨,此时天空应景的下起了蒙蒙细雨,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历史。
沿着小路来参观雷氏宗祠,雷氏宗祠背靠状元顶,前为笔架山,是村中风水宝地。该祠座北朝南,为硬山顶砖木结构,大门为牌楼式,规模不大,但古雅可观。祠内梁架错彩描金,祭台前及内九幅工笔上彩画,线条清晰神形毕露。祠内尚存清道光二十八年秋雷世儒为宗祠亲书“凤山衍庆”匾额,匾中凤山则指畲族祖居地凤凰山恰是高辛帝鼻祖之地。
还有一处比较出名的景点叫举人府,记载着雷世儒的传奇故事。他武艺高强又善于经商,曾带领许多村民经商,生意通达福建、广东、台湾等地。他们将当地的茶叶等产品通过海运销往福州,在福州购得丝织品、布料等销往台湾,再将台湾的大米、糖等运回霞浦销售,从而使雷世儒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半月里村现存三座古宅,以“举人府”最为出名。修建于道光年间的雷世儒大厝,历时三年,耗费银元80担,大小房间38间,柱子126根,占地1300平方米。雷世儒经商致富,家道殷实,建祠办学,在光绪年间被恩赐为武举人,故他的宅邸也被称作举人府。原有三重门,如今只剩两重,大厅悬匾书“荣增五福”四字,正对厅堂的墙壁上嵌着畲族特有的龙凤五福(蝠)图案。
偶遇景观小亭子,仅能容两人通过的小路,不知道村民们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走进一户人家的房子,看来已经年久失修,拍了一张就起来了,有些阴森,蜜蜂太多。
还有一个家训家风教育观,没开门
最后我们参观了村正门口的龙溪宫,进去看了看,保存很好的老建筑,由于有供奉所以没有拍照。在这里做个文字介绍吧。
龙溪宫始建清雍正八年,背靠弥勒山,面向玉兔山、东依燕鼎山,建筑面积508平方米,硬山顶抬梁、穿斗木结构,由斗、升、翘、昂、拱组合。自南而北依次为大门、戏台、众厅、神厅、神龛等。宫中供奉有畲民信仰的神祇薛元帅(唐代大将薛仁贵)、陈元帅(唐五代武将陈九郎亦称九仙)、平水明王(杨从仪,宋朝大将,治水功臣)和雷万春元帅(唐代大将)。最为称奇的是这里山区村民也崇奉海神妈祖。
哦对了,村里还有一个畲族博物馆我们没有参观,据说是当地一位雷姓村民自己收集文物并修建,也是有心了。
我们准备离开时看到已经有几辆大巴车载着旅行团来玩了,这里唯一商业化的应该也是还住在这的畲族老奶奶和妇女们穿着民族特有服饰给摄影爱好者当模特吧。其实村里已经少有居民居住了,希望政府能更好的保护这里的所承载的文化吧。
离开半月里 ,继续跟着导航出发,因为来半月里是看到了有去往馒头山的指示牌,只要回到那个岔路跟着路牌走另一条路就可到达了。于是,馒头山也成为了我们今天的意外景点之一。
不,先不说馒头,在去馒头山的路上,我们先在这个地方停了下来。
白鹭村位霞浦县沙江镇,从车窗远远望去能看见一排排彩色的小房子,当时就勾起了我们的好奇心于是随即选择了路边一处比较空旷的土地停下,一探究极。
别看那天云多,并不代表不晒,云的移动速度太快了,太阳随时冒出,晒得人根本不想走路,况且还是穿过这一片毫无遮挡地大草地后才能到达。路并不好走,石头很多,走近发现海上也是竖立着一根根棍子,知识告诉我这应该是在养殖什么(只是不知道原来这就是海带种植)
小房子的底下都绑着泡沫,应该能在涨潮的时候漂浮海面,我们猜测在劳作收获的季节里,居民们怕是会住在这里吧。
岸边还有一些小船停靠,应该是渔民们出海干活时用的。挺有意思的,后来查了查资料才得知,这里属于霞浦南线的摄影点,每年的4-6月份,晴天有海带收获的时候会有摄影爱好者来拍收获海带的劳作场景,其他季节不可拍。我们来的月份应该是已经劳作完毕啦,期望又是丰收的一年吧~
看完小房子的下一站,我们选择了在这里停车。其实下面的这些景致是我在副驾驶位往窗外望去觉得太美硬要老公找地方停车的,结果由于路太窄也是找了好久,最后还步行了一段。其实很危险,因为我们拍这些照片的时候就是在公路上一侧拍摄的,车虽然不多不过车速很快路也窄所以危险。这也确实证明了那一句:路上的风景最美。
这里拥有优越的海岸线,是养殖海带、紫菜的聚集地。站在海岸边的山上,一眼望过去,一排排紫菜和海带,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这的海水是那种海岛蓝色,并不发黄,是清新的蓝色。
不多久便来到了馒头山,虽然大家好像都是来这里看日出,但我们是在8月份一个炎热的上午来到了这里。这是一个观景平台,几颗大树,怀绕着石凳,只有一位本地人坐着在打电话。从平台远眺,一个“大馒头”就伫立在海上。馒头山实际上是一座独立的岛礁,四面环海。退潮时,滩涂环抱着它。涨潮时,海水围绕着它。有人也给他起名叫情人岛,据说有情人在还未涨潮时,双双登上了馒头山,待潮水涨起来后,回家的路被海水淹没。于是,他们就在岛上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面对馒头山的左侧就是围江村,滩涂上停了许多小渔船
我们没有下去,就远观了他
镜头拉近,有村民在滩涂上拣拾什么,难道是好吃的牡蛎?😄
馒头山如果大家像我们一样自驾可以顺路来看看,个人认为没必要特意来看,因为在霞浦能看日出的地方真的有太多。当然了如果正值海带紫菜收获时来玩可以来看看壮观的收获场景。
继续前行,我们经过了无数村庄还有少数民族的村子,村里大都没多少人。
跟着导航走走了很长一段修路地带,一路颠簸坑洼还越走越没路,被挖掘机挡住。下面这张照片那位摩托车大哥一直在我们前面“带路”,直到没了路他也笑着返回了。最后我们沿着上面那条小路继续走,雅阁本来底盘就低,颠的我们也是没谁了...
直到我写到这里才知道我们通过了一座大桥,名字叫下青山特大桥。当时真不记得名字,只记得这个桥没有挡头,感觉很危险,桥上的横飞很大很猛,是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横飞把车吹的左右摇摆...太吓人了,不敢停也不敢开太快,风大的也没开窗照相,从馒头山开过来将近一个小时。
以前这里的渔民大都生活在水上,过着漂泊的日子,生活简单而又独特。他们以船为家,以捕鱼、拾贝为生,他们有着一个很美的名字,水上吉普寨人,生的居无定所,却活的潇洒浪漫。浪漫么?我真的觉得很难啊,他们的生活应该是非常辛苦,一年四季,不停的劳作。看着远处海上漂浮的小房子就觉得蒸腾...
回望一下下青山特大桥,到现在我还很好奇这个名字,为什么叫下青山特...觉得拗口...
厉害的我们把车直接开进了人家的村门口,门口有好几个大爷一直看我俩,蒸腾的天气实在抵消了我们的兴致,就在村口不远处走了走拍了几张就钻进车里走了。许多小屋已经上岸了,在岸上住的人应该是增多了吧。在这里下车还感叹了一下:谁会来这里旅游呢...(想多了,确实有很多人来这里摄影的...)
关于浒屿澳村,真心想来摄影和探秘的朋友们可以专程前往,个人建议风不大时在下青山特大桥附近看景即可,跑进人家村子里可能真不受欢迎(路是真的窄!)
旅途的终点我们来到了离浒屿澳不算远的盐田村,来这里其一是回程可以直接上沈海高速很方便,二来就是这里也是个畲族乡就想来看看啦。
抵达这里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一点了,正是午饭点,在路边停了车,就随便进了家开着门看着人还挺多的小小摊吃饭,坐在我们前一桌的是一帮穿迷彩服的军人小哥哥呢。随手拍下价目表,嗯...还是在小村里感人啊。
点了卤蛋豆干,我要的牛肉拌面,老公点了海鲜炒粉。最贵的招呼起...😂哦对,还跑去旁边的小卖店买了碳酸水,我买了当地的冬瓜水,不难喝。小店客人还挺多的,估计是因为没几家开门?
吃饱喝足村里又溜达了会,大街上只有一摊在卖新鲜的海鲜,不能买的我们看看就撤了,启程回县城找川总吃晚饭。
说到回城也是一把辛酸泪,本来就是想着走高速方便的结果临时通知高速封闭,只能改走下道。虽然时间也没有差太多但也是满满的山路,转弯转的也是生无可恋,感觉这次自驾后老公跑山路的能力更娴熟了...(绿色是高速,灰色是我们回去的路)抵城后给车加满油就开到川总住处准备吃饭了。
参观完川总的家就一起去了这家店吃,他说也是同事一起吃过几次还可以。吃完我们一致认为炒碎螺没有之前那家店好吃,但是这家的盐焗蛏子味道是真好。
吃吃喝喝出来已经是8点了,想着还想采购些特产和明天火车上吃的,川总帮忙问了本地同事说霞浦的公众市场和东关市场可以看看就一起去了。去的太晚基本关门了,就去了一家卖海货的,还被老板带到了楼上,最后也只是简单的买了些海鲜小零食。出来又在路边看到一户人家还在忙着打包紫菜,就顺便聊了几句,直接购买了一袋刚装好的,15元一大袋到现在还没吃完,确实跟原来吃的都不一样,这个很顺滑。
去往市场又去超市采购一番把我们送回酒店就回了,我还笑称说等他什么时候娶船老大的女儿啊~(结果这话刚说完没多久人家就找到了女友哈哈哈哈)
一大早起床,定好的出租已经在门口候着了,9点的高铁回京,也创下了目前坐高铁最长时间纪录。巧的是这趟列车还途径溧阳我的老家。整体坐下来我竟然没觉得有这么长,吃着零食听着歌睡着觉聊着天一天就过来了,感觉还能继续坐。晚上7点顺利抵达北京南。一路的天气逐渐阴沉,有的地方已经开始下雨了,幸运的躲过台风🌀
(😳车上囧事:我趴在小桌板上睡觉,本来把杯子放在窗户旁,结果前座的一位妈妈帮我放我桌板上了但没盖杯子,导致我醒来一下子把杯子碰到,滚烫的热水洒一身,腿都红了...这位妈妈一个劲道歉还给了我她女儿的尿不湿垫屁股...哎也是我太大意。又是旅途中的小意外,希望引以为戒吧~
途径杭州,一看就是大城市..
最后附上此次旅行的费用明细,佩服自己,真是一目了然。
2020年2月19日,今天在家完成了去年年假的旅行纪念,宅家不如写游记,又带着我重温了一遍快乐的日子,在这段有些特别的日子里其实更想念能出去玩的时光。天气已经回暖,相信春天与胜利也不远了。难忘对于我们有特殊意义的去年,今年的旅程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开启,去哪也还没想好呀,期望一切如意吧,自在些,就这样。
希望健康与爱继续伴我们一路前行!❤️
我们俩-写与卧室小书桌
2020-0219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