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标--越秀山五羊石雕】
由于工作上的关系,京广线除了北京和武汉,广州是我来过最多的城市,总有十几次之多,但却未登过颇有名的越秀山。18年3月利用到港澳旅游的机会,专程到越秀山(越秀公园)一游。
越秀公园由主峰越秀及周围七个山岗和三个人工湖组成,一向以山水秀丽、文物古迹众多、风景优美而著称。这个公园的最大特点,是越秀山有广州市的城标。新的城标五羊石雕在越秀山上,明清时的老城标镇海楼也在越秀山上。公园还有明古城墙、中山纪念碑等各个历史时期的著名遗迹。
越秀公园内山水相依,风光自然,草木葱茏、鸟语花香。亭、台、楼、阁等园林景点,镌刻精美极富岭南特色,无不彰显着作羊城八景之一的风采神韵。越秀公园俨然已成为广州的代名词。
五仙赠穗的传说,让五羊成为广州的精神地标,是城市的象征和符号。越秀公园这座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城市公园,见证了广州老城的历史足迹。
从中山纪念碑出发,沿着明代古城墙一路向北,途径绍武君臣家、四方炮台、镇海楼、未晚亭,最终到达越秀山顶,在五羊石雕四周,闭目享得清闲,可以静下心来细细思索五仙赠穗的传说。
广州为什么要叫羊城?它的城标为什么会是五只羊?
这得从一个古老的神话说起。传说2000多年以前,广州这地方海天茫茫,遍地荒芜,人们终日辛劳也得不到温饱。一天,天空仙乐缭绕,有五位仙人身穿五彩衣,骑着口含六束谷穗的五只羊,飞临广州。他们把谷穗留给广州人,祝愿这里年年五谷丰登,永无饥荒。然后驾云腾空而去,羊化为石。从此广州成了富饶的地方。广州也就有了“穗城”、“羊城”等美称。
这个神话最早的版本据说是晋代《广州记》中的一段记载:“广州厅事梁上画五羊像,又作五谷囊,随像悬之。云昔高固为楚相,五羊衔谷萃于楚庭,故图其像为瑞。六国时广州属楚。”
到唐代的《番禺杂记》,则加入了神话因素:“广州,昔有五仙骑五羊而至,遂名五羊。”
北宋《太平寰宇记》引用的唐代《续南越志》中的相关内容,情节就更多了:“有五仙人,骑五色羊,执六穗秬而至,至今呼五羊城是也。”
到了清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这个传说已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周夷王时,南海有五仙人,衣各一色,所骑羊亦各一色,来集楚庭。各以谷穗一茎六出,留与州人,且祝曰:‘愿此阛阓,永无荒饥。’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现在广州关于五羊的传说,基本依据的就是这个版本。
对这个神话,也有多种现实主义的诠释。有人说,五仙、五羊是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代表的是五个以羊为图腾的部落;有人说,它反映了当时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交流的状况,五仙人其实是五个穿不同颜色衣服的少数民族山民代表;有人说,五只羊其实是漂洋过海到此的五个“洋人”;也有人说,五仙人指的是那些带来农作物种子和家畜来到广州的中原人。
1959年,值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时任广州市长朱光赋 《 广州好》词一首,刊载于《羊城晚报》,满城传诵,至今脍炙人口。
城古越千年
饱阅沧桑消劫烬
缅怀缔造接前贤
山立五羊仙
五羊雕像下,市长朱光的《广州好》刻在大石上,欢迎着五方来客。
(背景音乐:邓丽君--多情的玫瑰)
见证了广州历史变迁的越秀山。如今,中山纪念堂、越秀山一带风景如画(网络图)。
广州明清时的老城标镇海楼,现为广州博物馆,矗立在越秀山山顶。
广州好 ——朱光
城古越千年
饱阅沧桑消劫烬
缅怀缔造接前贤
山立五羊仙
越秀山山顶拍广州城景。
广州市市花--红棉花。
越秀公园是个综合性的文化休闲公园。园内有七个山岗,三个人工湖。这七个山岗,是五岭余脉最末的丘陵。因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曾在这儿建“朝汉台”,遂得名越秀山。后来这儿建公园,当然也就叫越秀公园了。
越秀公园内山水相依,风光自然,草木葱茏、鸟语花香。亭、台、楼、阁等园林景点,镌刻精美极富岭南特色,无不彰显着作羊城八景之一的风采神韵。
越秀公园大门。
越秀公园导游图。
公园进门处的“越秀山”石。
西洋女子雕塑有何典故,没搞清楚,只是有游客在她的手臂摆上了两朵英雄花,增加了想像。
“竹海林风”题字。
竹林景区。在穿越竹林时,正好有阵阵风吹过,竹林发出刷刷的声音,有竹叶从头顶飘落,感觉很有意境!
公园的小广场。
东秀晨曦题字。想来东秀湖的晨曦一定很美丽。
明绍武君臣冢墓碑。明绍武君臣冢,是明绍武帝朱聿篗及苏观生、梁朝钟等君臣十五人的合葬墓,位于越秀公园南秀湖畔,已被广州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纪念碑附近 “古之楚庭” 牌坊,原来此处才是仙人下凡的地方。
公园正在举办兰花展览。
这处小院落,像是在乡下,未进去看。
公园里游玩的市民。
五羊仙迹。
未晚亭。
古城墙上岁月长。
广州现存明代古城墙一千来米,蜿蜒于越秀山上。前朝城墙早已断砖残垣,红砖城基上参杂着后修的青砖石板。
越秀山古城墙始建于明代,它和镇海楼以及五仙观中的岭南第一楼被誉为“广州明初三大古迹”。这段古城墙分西中东三部分,断断续续横跨越秀山,长约1100多米,是广州保存的惟一一段明代城墙,也是广州现存的最古老的城墙,迄今已有600年的历史。
如今的越秀山古城墙,可踏足,可凭吊,可观摩。
粤秀书院很小可名气很大。 我们去到时未开门。
粤秀书院院内的雕刻。
粤秀书院院内的雕刻。
越秀公园园内有东秀、南秀和北秀三个人工湖。名如其名:东秀湖、南秀湖景色优美,是绘画、写生、垂钓的好地方,东秀湖畔有儿童乐园、烧烤场、健力宝健美乐苑等活动场馆,南秀湖畔有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南秀大草坪;北秀湖绿荫低垂,是划船爱好者的最佳选择,湖东面有中国成语寓言园景区,是成语寓言故事大观园;南面有南秀花苑,以植物造景为主,层次分明,色彩艳丽;北面的圆炮台,老人活动区,是老人运动的好去处。北秀湖畔还建有花卉馆、湖心岛和锦园等,是一个悠闲娱乐的好地方。
秀湖风景。
秀湖风景。
秀湖风景。
秀湖风景。
秀湖风景。
秀湖风景。
【 莲花】
秀湖中的莲花。
【齿叶睡莲】
秀湖中种植有大片齿叶睡莲。齿叶睡莲花大形、美丽,供观赏。在古希腊、古罗马,睡莲与中国的荷花一样,被视为圣洁、美丽的化身,常被作供奉女神的祭品。
【串钱柳】
介绍串钱柳的牌子。在珠海圆明新园湖边的串钱柳开的十分繁茂。
在北方,春天到了,“春风杨柳万千条”的景象就会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而在南方,却无这样的景象。但南方却有一种与杨柳相似的树木,是一种自国外引进的植物,因其果实状似串钱,又被叫作:串钱柳。
串钱柳,又名垂枝红千层,桃金娘科常绿小乔木,原产澳大利亚。叶灰绿色至浓绿,花如瓶刷子,花期横跨春夏,果为朔果。树形浓密,花多艳丽,景观效果佳,常用作行道树或园景树。喜阳喜湿,种于水岸边摇曳生姿。现时在全球不少城市或花园中担当当地的显花观赏植物。
如今,华南地区的许多公园都有引种栽培垂枝红千层,细枝倒垂如柳,树姿飘逸,花期春至秋季,美艳醒目,绿柳轻扬,又有红花相映,别具一格,惟妙惟肖间正好造就了“绿杨烟外晓寒轻,红花枝头春意闹”的一幅美妙绝伦的春景图。
【艳山姜】
艳山姜 :姜科山姜属植物,株高可达3米。该种花极美丽,常栽培于园庭供观赏。
【倒挂金钟】
倒挂金钟 ,别名:灯笼花、吊钟海棠。多年生半灌木,茎直立。
倒挂金钟花形奇特,极为雅致。
倒挂金钟花形奇特,极为雅致。
【金苞花】
金苞花,又称黄虾花、珊瑚爵床、金包银、金苞虾衣花。为爵床科常绿亚灌木。金苞花株丛整齐,花色鲜黄,花期较长。适作会场、厅堂、居室及阳台装饰,是优良的盆花品种。
【越南抱茎茶】
引自越南;花瓣粉红色,特别厚,看上去象硬质花,花朵形状象海棠花,金黄色雄蕊,单瓣,中型花,开放时给人一种清新、高雅、眼前一亮的感觉。
【白花洋紫荆】
白花洋紫荆又名白花羊蹄甲、老白花皮,原产中国广东、印度,为行道树或庭园树种。
【洋紫荆】
【五爪金龙】
五爪金龙,俗名番仔藤、掌叶牵牛。一般是生长在山上。叶子类似掌状,有5~7个裂痕,大小约3~10厘米;花呈漏斗状,大小约4~6厘米,有5个雄蕊,花期以夏季最盛。原产热带非洲和亚洲。
【蝴蝶花】
蝴蝶花,又叫琼花,忍冬科落叶或半常绿灌木。4、5月间开花,花大如盘,洁白如玉。
介绍仙人雕塑的石头。
五羊仙境大型石雕,在五羊石雕的附近,长42米,展现五仙下凡,授穗于民传说。
劳动丰收石雕。
根据古老的传说1959年在越秀山建一座五羊石雕,连基座高11米,共用130余块花岗石雕刻而成,体积约53立方米,仅羊头部的一块石料就重达2吨多。五只羊大小不一,母羊昂首远望,口衔谷穗,又似回眸微笑,探视人间。其余四羊,环绕其身亲密依偎,或嬉戏、或吃草,或吸乳。姿态各异,造型优美,情趣横溢。
镇海楼是广州现存最完好、最具气势和最富民族特色的古建筑,楼高28米,阔31米,共五层。第一、二层用红砂岩条石砌成,三层以上为砖墙,外墙逐层收减,似楼似塔,红墙绿瓦,造型古朴独特。楼前对峙一对二米高的红砂岩石狮,为明代雕刻。清初诗人屈大均曾有诗赞镇海楼“可以壮三成之观瞻,而奠五岭之堂奥”。在清朝时期,镇海楼一直是广州最高的建筑物。登上楼顶,可以看到珠江和白云山。
此楼于明洪武十三年由永嘉侯朱亮祖所建,初名“望海楼”后又题名为“镇海楼”有雄镇海疆之意。1956年改为广州博物馆。
自古名楼得风水,镇海楼屹立越秀山,盛世得文人登高风雅,乱世得武人热血壮志。历史风烟,史海沉钩,如今楼前的司马大炮锈迹斑斑,成了今人凭吊之物。而羊城二千多年的历史,可在已为广州博物馆的镇海楼里一日阅尽时空变幻。
广州现存三大明初建筑之一的镇海楼,作为响当当的历史人文地标,早已威名震天下。
当年据城北高点,南望大江流。
万里长空,千年兴衰,镇海楼不声不响中见证了羊城历代磅礴的洪荒大事。
寻访千年羊城的古风遗韵,得从镇海楼开篇才够味。
广州博物馆内的“五仙下凡”图。
五羊神话简介。
关于广州历史的说明。
南越国出土文物。
南越国出土文物。
五羊雕塑。
南越国出土文物。
南越国出土文物。
南越国出土文物。
南越国出土文物。
南越国出土文物。
南越国出土文物。
南越国出土文物。
南越国出土文物。
南越国出土文物。
南越国出土文物。
南越国出土文物。
南越国出土文物。
南越国出土文物。
南越国出土文物。
南越国出土文物。
南越国出土文物。
南越国出土文物。
南越国出土文物。
南越国出土文物。
南越国出土文物。
南越国出土文物。
南越国出土文物。
南越国出土文物。
孙中山签署的大元帅令。
教堂模型。
历史风烟,史海沉钩,如今镇海楼前的司马大炮锈迹斑斑,成了今人凭吊之物。
越秀山体育场。
孙中山纪念碑。
中山纪念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公园内的越秀山山顶,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的, 循“百步梯”上蹑498级可通达。
纪念碑建于1929年,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碑身全部用花岗石砌成,高37米,碑底为方形,向上渐小而尖,碑内有梯级可回旋至顶。
孙中山纪念碑与中山纪念堂同处于广州城传统城市中轴线上,连成一体,气势雄伟,成为广州近代城市的标志。
见一石坊,上有“佛山”二字,不知有啥说法。
孙中山读书治事处。
孙中山读书治事处纪念碑建于1930年,坐北向南,碑身高约5.5米、碑脚2.28米,呈尖顶方柱形,台座宽6.2米、高0.76米,正面有5级台阶。碑是钢筋混凝土石米批荡建筑。碑的正面镌刻“孙先生读书治事处”,背面镶嵌高1米、宽0.6米的连州青石,上刻《抗逆卫士题名碑记》,记载61名总统府卫士与陈炯明叛军浴血奋战之情形。
广州城景。
【铁橡栎】
常绿或半常绿乔木,可高达15米。好像橡树上系满了祈福的红丝带。
广州博物馆山岗下的一棵木棉树,开满了英雄花。木棉树是落叶大乔木,可高达20米。广东有句俗话,木棉花开,冬天不再来,意思就是只要看到木棉花开了,温暖的春天也来临了。早春2月,正是木棉花开的日子,在一些种有木棉树的地方,就会陆续开出灿烂的花朵,远远望去,一树的橙红,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游越秀山有感(2018年3月)
南国羊城绿意浓,
一年四季皆葱茏。
倘得闲暇去越秀,
神清气爽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