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已始,2019已逝。似乎不说上几句告别,总像未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过去就仍犹在眼前。这一年,无论精彩平淡,五味杂陈,如何回顾及远望,最终还是以文为纲,记录行走,生活自然就会增添了不少乐趣,如同手机里的图片加上滤镜,就多了些许旧时光的味道!虽然一晃业已快半年,大城如梦,却一直根植于记忆深处未曾离去,在这佛之一方,总有一份无言的感悟和念想,似梦迷离,远近而宜,一梦如是。
于是,初踏泰国的步伐,就从佛国遗都大城开始,大城泰语音译为阿犹地亚(Ayutthaya),位于曼谷北边72公里处巴沙河畔,曾是泰王朝国都,从1350年建都起繁荣辉煌数百年。虽名字的意思为固若金汤、不可破灭,却在1767年被缅甸攻陷,大肆破坏,如今成为极具民族情怀的古都胜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级保护古迹。初见大城,很容易想起吴哥,在遗迹间穿梭行走,最容易慨叹这逝去的繁华盛景,或许就是这片土地能展现出的一种显而易见的精神,去废墟里看历史,在废墟里找真相,因为佛在,因而心静。
大城府遗址众多,此次选择的是值得必游之处,依此路线顺序游览避免绕路,门票购买通票即可。
【柴瓦塔那兰寺】大城最雄伟美丽的寺庙之一,典型的高棉风格寺庙。
【罗卡雅苏塔寺】大卧佛,是户外最大的卧佛遗迹区,是大城唯一不收门票的景点。
【帕司山碧寺】与曼谷玉佛寺齐名的王室寺院,存放着包若玛特罗卡纳国王以及他的两个儿子的遗骸。精致的建筑和佛塔的雄伟,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吴哥”的美称。
【帕蓝寺】形如玉米的优美佛塔引人入胜,佛塔上雕饰着金翅鸟伽楼罗、灵蛇和行走的佛像,奢华精致。
【玛哈泰寺】大城的标志,闭目含笑的佛头被菩提树根缠绕,泰国七大奇迹之一。
【崖差蒙空寺】大城雕像里最为精美的寺院,《泰囧》取景地。
大城王朝约与中国明朝同時代,因欲对抗缅甸而寻求大明的帮助,其国王被明皇帝封为暹逻王,由此泰国古称“暹逻”。鼎盛时期疆域西据缅甸,北接中国,东伏吴哥,南控整个马来半岛,为泰国历史上最大版图,堪称泰国的“大唐盛世”。
一座如此广袤的城市,隨着缅军的入侵而付之一炬,加之洪水侵袭,在岁月的流失中逐渐被抛弃遗忘,衰落成现在仅剩下数十处断壁残垣的废墟。与其说是一座古城,不如说是一个文化古迹群,因为这里几乎是由一个个废墟拼构而成的城市。满眼都是佛寺佛塔,随处都可能撞見一座佛塔,二堵断墙,三根残柱……。
在这里,没有曼谷的繁华与喧嚣,如果说是旅游大国过于丰富的旅游资源,淡化了商业化的侵蚀,不如把这看作是上苍的另一种关照。一座风云沧桑的古城,随时空流转,岁月更迭之后卸去国都身份,蜿蜒中浸透着一种悠闲的乡村气息。
眼前這些冥想静定的落地佛头闭目浅笑,或沉思,或悲悯,或安详,因为不看肉眼所見,不执着肉眼所见,反而有天眼、慧眼的开阔,也才有法眼、佛眼的静定宽容,实在是认识浅薄,似懂非懂。
从這些残留遗迹中去体味当年的风流繁盛,当辉煌故事都演变成无数砖头散落眼前,当红色的墙体溢出那一抹抹黑色的烟灰痕迹,那一脉相承的永恒也不过是一片萧疏的天地。
入眼更多的的还有古树,或昂首云天,或清涼华盖,或枝柯交错,或虯根盘结,苍劲多姿,又缠绵婉转,始终如一地将生命的全部意义凝结于大地,仿佛更能传递那久远的悠古回声。
如今,大城王朝自然是再也回不去了,虽然城是残破了,面对洗劫后的满目疮痍,这看起來也许只是一片被灾难湮灭的废墟,但又都是不可思议的鲜活,能勾起強烈的想象,好像真的能听到来自亘古的回响,也几乎可以感受到往日的存在。
此地寂静,来这里, 好像就是为与这个在菩提树环抱中沉默了四百年的佛头相遇。树抱佛头,虽有几分命运多舛的落寞寂寥,唯有生命的气息依旧,竟可以安祥到如此无声无息,为之动容。此刻脑海里想起余秋雨关于古树的一段描述:“枝干虯曲苍劲,黑黑地缠满了岁月的皱纹,光看这枝干,好像早已枯死,但在这里伸展著悲怆的历史造型,就在這样的枝干顶端,猛地一下涌出了那么多鲜活的生命,矫情而透明”。
这百年遗址被风化地十分厉害,被毁坏的佛像随处可见,游览之余全是不同的残垣断壁。在茂盛的绿荫下,残破的佛手安然放在地上,有些佛像只剩下一只脚落在莲座上,严重的连一丁点儿石块都消失了。曾经的繁荣昌盛已经荡然无存,如今只剩下沉重的历史和令人痛心的故事。穿梭在这破败的庙宇间,看着这毁于战火后的满目苍夷,心里会不禁泛起忧伤的涟漪。
大城,一如史诗般的那种绚烂,很多時候都只能在无边的空幻中诠释的佛国天堂,难以忘怀之余,感慨世事变迁的现实是否足以让人返璞归真。佛陀给人类带来的是关于觉悟的关键启示,是一条摆脱物质欲望和达到涅槃的道路,一方净土,亦一方乐土。
岁月的烙印深深地印在了大城,也许不用知道每一座遗址,每一个寺庙,每一尊佛塔的名字,需要做的,就是缓缓行走慢慢感受这里古老特别的气息,静静地听大城诉说那说不完的故事。
大城的韵味不是用文字和图片能以形容的,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沧桑与震撼。即使再鲜艳亮丽的丝绸也掩盖不住佛像的残缺,站在佛像面前,似乎看到了大城府曾经繁华的画面,感叹当时的辉煌,然后从画面中回到现实的荒凉腐败中,不禁让人感觉惋惜。偶尔有鸟在空中飞翔,停落在大佛巨大的身上,头上,耳朵上,眼睛上,偶尔还发出低沉的嚎叫,给荒凉的遗迹更加增添悲凉。
大城的游人不多,静寂中,徘徊于千疮百孔的废物间,这一堵堵被风化到皮肉尽失的残垣断壁,依稀可辨的也只剩下不全的佛身与塔陵。烈日晴空下,就这样静静地矗立着不加任何雕琢修飾,各种造型均以红砖堆叠,朴素到让人难以置信,肃然起敬。
置身于繁华落尽的废都,感受不到那种被迅速推到、轻率摧毀,之后又笨拙重建、低劣复古的痕迹,感受不到丝毫那种沒有风月心情的蓬勃野心,而完全可以拥有足够的空间,体会那份浓浓的人文情怀。
古迹无言,但却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历史故事,烈日和风陪伴佛影,见证了大城府的繁华衰败,如今依旧默默伫立,坚守着佛教所倡导的忍耐宽容和慈悲平等,残缺不全却仍然坚强地活着,这顽强的精神力量,始终值得众生仰视和敬佩。